.
- S. t" T9 `5 f5 Q4 a
六字真言:藏传佛教名词。据说是佛教秘密莲花部之“根本真言”。
. y. q ~% Y8 Y) O/ O0 h
. a ~. W$ ?, D “嗡”,表示“佛部心”,谓念此字时,自已的身体要应于佛身,口要应于佛口,意要应于佛意,认为身,口,意与佛成一体,才能获得成就;
6 ^; o" s8 T) m$ b* _" R
9 _; h2 u( u; G. Y9 { “嘛呢”,焚文意为“如意宝”,表示“宝部心”,据说此宝出自龙王脑中,若得此宝珠,入海能无宝不聚,上山能无珍不得,故又名“聚宝”;
& \0 `5 k9 M9 }0 _" O- }8 h& |
3 c8 f- A& n- Q6 ?. q
“叭咪”,梵文意为“莲花”,表示“莲花部心”,以此比喻法性如莲花一样纯洁无暇;
, V& K9 Z' Y+ K$ ^3 l& g( d0 j, J6 J/ W, E" h
“吽”,表示“金刚部心”,祈愿成就的意思,意谓必须依赖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觉”,成就一切,普渡众生,最后达到成佛的愿望......
: z& h" D: Q$ }7 e+ N" w& F! M; s: Q: \( u
an ma ni ba mi hong: 是梵语的普通话音
0 U$ i; Y: j, Z8 H
/ G$ \& {1 W8 d3 j% { om ma ni be me hum: 是梵语的拉萨音
$ Z2 {6 y8 C( Q. M$ f. p, D$ P- @" `/ C* ^- e: G3 J7 ^) r
om ma ni pa dme huum: 是梵语
, ]# z4 ^3 G# D6 ~4 F- T6 Q1 a) C. e G. i
weng ma ni bei mi hong: 应该是拉萨音的汉译
( `& y0 [; N% e8 S! M* ^5 y$ G5 _/ v) L5 i) r
8 a' ^- @( {' Z1 M
1 w3 x* ^1 \$ m* p 六字真言,源于梵文,现由六个藏文字母(门、嘛、呢、叭、咪、吽)组成,是藏传佛教密宗的一种咒语,也是一种发声法。比较正确、通用的汉语音译为:嗡(weng),嘛(ma),呢(ni),叭(bei),咪(mi),吽(hong)。佛教密宗认为这六字属于佛教密宗莲花部,其缘起即莲花生菩萨祈往极乐世界所唱的六字圣歌,后来藏传佛教将六字真言定为观世音菩萨的明咒。“嗡”表示佛部心,念此字时,必须身体要应于佛身,语要应于佛语,意要应于佛意,也就是说要身、语、意相应,与佛成为一体,这样才能获得成就。
, A, L* i$ V7 g+ w% P
) g! A7 d& H2 t “嘛呢”二字系梵文,意思是如意宝,表示宝部心,这个宝贝又叫嘛呢宝,据说它隐藏在海龙王的脑袋里,如果得到这个宝,入海就会有各种宝贝前来会聚,进山则各种珍宝也能无所不得,所以又叫“聚宝”。
! N" p) J/ N* ]- g
& |+ M1 a$ b# H$ Q9 \9 T! _6 T
“叭咪”二字意为莲花,表示莲花部心,比喻佛法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永远纯洁。
) D% ^8 G2 `! o% @# @
9 `4 a. B4 L$ Z; r( f& Q “吽”字表示金刚部心,是祈愿成就的意思,即必须依靠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觉,成就一切,普渡众生,最后达到佛的境界。
: Q: G- T+ m C8 V8 f
i( ~, g: Z# D5 g. q7 w! z& ^ 藏传佛教密宗又将这六字真言视为一切佛教经典的根源,循环往复不断念诵,即能消灾积德、功德圆满而成佛。因此,六字真言盛行在藏族社会之中,僧俗人士不管是劳动还是休息,甚至在睡觉前都诵念不已,于是就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巨大精神力量。如果你有什么不顺心的事,那就保证你心情愉快;假如你有什么病痛和灾难,就保证你平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