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堂首页 | 万年历 | 免费电影 | 合作赞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欢迎您光临 五味堂 (www.wwt.com.cn)!济世之道,莫先于医;疗病之功,莫先于药…… 五味堂 宗旨:【传承中医中药国粹,弘扬气功武术瑰宝——致力于全民健康!】五味堂网站是提供传统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经方秘方验方、中药草药知识、医疗保健气功、武术气功、传统拳械、易学边缘知识等,供网友、会员继承、应用、研究、发扬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网上交流平台……网站正在逐步建设完善,现已开放注册,欢迎有志于振兴中医、弘扬国粹的同仁莅临指导交流,共同研讨、提高。也欢迎所有信任和支持传统中医药、民间中草药、武术气功的朋友经常来 五味堂 了解、学习、交流。祝大家健康快乐 ^_^
 8 12
发新话题
打印

[各家理论] 灸法直论(王正龙)

.
9 W/ n; t1 O6 y# t3 b$ R& O        既然上面说2大壮可以抵1剂四逆汤(附子30g),那么,是否可以只服四逆汤而不用灸法呢?这样不就可以减少很大的痛苦了吗?
3 H* Q( M* D7 X& W5 d0 o( I- ?+ h7 f6 y3 V8 d$ p
        按腧穴逻辑是可以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不可以的。因为按照数学计算,500大壮就是250大剂,每天服1剂,就需要至少250天。然而在250天内,患者能否坚持服药,能否不吃生冷,能否杜绝房事,能否按时起居,能否不生闷气,能否把生命放在第一位,把工作放在第二位,……等等。这些问题,有谁能做到呢?既然做不到,邪气就不可能完全去掉,即使坚持服药,邪气能去掉一半也就不错了。而对患者施以重灸,每天就三五十大壮,10至30天就可以解决问题,以上所说的问题也就都不成问题,而且,经过痛苦的磨炼,对生命就会倍加珍惜,不良习惯就会改掉很多,何乐而不为呢?
9 i2 }" o6 N* P1 @6 S
; E* Z  d! `0 w; M  X        然而,只服四逆汤而不用灸法也可以的,只是四逆汤的计量必须非常大。其中,每1剂中的附子必须用至100克以上,才有可能在两个月内基本达到目的,但未必有几位医生敢于将附子用到如此剂量。 . |0 _7 }4 w* M1 S4 d, Z% b
) t7 B. z1 Q, r
        另外,在《方药阐真》一文的最后,所列举的的服用回阳药物所出现的“反常”情况,在重灸的过程中,基本不会出现的那么强烈只是出现的时间很短。如果一次没有灸透,在服药恢复期间,也还会出现一些“反常”现象,继续服用回阳药物就可以解决。
! g, b, l3 y8 o- V
  Z* @& s* o0 b: ?/ n        所以,一个人若要干一番大事业,若不能经受这种痛苦的磨炼,其豪言壮语就是一句空话,就什么也干不成,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0 m8 }0 N8 V/ H9 v6 O, O# n6 g
% s& A4 h/ B# {+ _
        另外,许多患者都会觉得服药过多,或灸的时间过长。此时医生必须提醒患者,服用“四逆汤”和灸法,都是最热的方法,用最热的方法治疗都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就可以知道患者的寒邪有多么深重!因为寒证必须用最热的方法治疗,其他方法都是错误的。打个比方:在一锅水下面填土(而不是添煤炭或木柴),或用勺在锅里搅和,这一锅水是永远不会沸腾的;而不断在锅底添加煤炭或木柴,总有开锅的那一天(小火是不能将水烧开的,因为人总是有欲望和消耗的,就好比没有锅盖,散热的速度大于吸热的速度)。 ; b# N/ T5 k- W/ ~& C0 w) J

9 @2 T7 b. f$ P& @/ z* V( l6 \! |        除此之外,要让患者知道自己的病情严重,而不要见怪于服药多和时间长。
" P& N: J- j5 Q5 v; I* Y
7 S* D+ g, \' [( g* m        对体质虚弱而怕疼的患者,有人建议先局麻再施灸,但我认为效果很差,因为“气随意走”,疼痛可以使患者的意念集中在所灸的穴位上,人的气血也就会贯注到穴中。而且,“世上没有受不了的罪”,疼痛都是可以忍受的,凡是不能忍受疼痛的,就是不知道“无常”将至的人,也就不必为此人施灸。否则,半途而废时,患者反会诬陷医生“野蛮”或“恶治”。话说回来,患者所患的重病都是由于本人的坏思想和不良习惯造成的,老天爷也不可能让他舒舒服服地治愈,必须给患者留下一个深刻的教训,使之不敢再犯。总之,艾灸的疼痛完全是可以忍受的。
" ?6 [- B0 M0 b; \

5 s; C  y- u; d8 Q0 p        而且,对患者施以重灸,一般需要10至20天,每天四五个小时,长时间注射麻醉药物或服用止痛片,会严重损伤患者的中枢神经和真阳元气,这是很不现实的。% d4 L2 E3 O$ s( x% ^

; }  F7 M; O9 @& r        虽然在《扁鹊心书》中有“睡圣散”可以用来止灸痛,但此方药却是极不容易获得的,而且,此方药主要是为癫狂之人准备的。
( A- u. Z6 s" ]& s+ I2 J/ x
# H2 e+ r# ], a, O4 q! R8 `
        圣睡散药方: ! _- |; x5 b- ~1 F
5 `6 J5 g9 i( D; R( ^5 U
        曼陀罗花    大麻两味等分,阴干为末,每次热酒调服10g,一服后就昏睡,可容灸50壮的时间。
+ F4 M/ K, ?6 M3 Q4 V0 ^$ W" I9 O1 x) e+ d: ~
        注意:医生在施灸的时候,对患者的语言应该或尖酸刻薄,或玩笑幽默,或鼓励比喻,或置之不理,绝对不能对患者说任何怜悯的话。若有丝毫怜悯,患者就会立刻打退堂鼓。一般来说,患者的直系家属是不能为患者施灸的。医生也不能用商量的口气,对于“非灸不愈”的疾病,医生说话必须非常绝对,千万不能说“也可以吃药”之类的话。( W- N2 h! ]" c6 A! P3 U
* S9 g; [# }& C  @; w+ j) @
        要知道,医生的“狠毒”是针对患者体内的“恶鬼冤魂”而不是针对患者本人,患者的痛苦就是身体内部“恶鬼”的哀号,通窜的力量就是对地狱“冤魂”的昭雪。医生对于“恶鬼”若有丝毫怜悯,就等于给了“恶鬼”东山再起的机会,就等于使“冤魂”继续蒙受苦难。对患者施以重灸,就相当于地藏菩萨在超度(患者)地狱里的众生。

: D6 C) {, W/ N7 I1 u2 x+ O9 |, Q+ u( |/ T: x0 U4 ~6 p
        另外,读者对于“壮”的概念可能还不太清楚。 8 _( }/ N- [4 v& T' J( I
' F" a0 f- p8 ?# T# y$ r- E, A: h
        “壮数”就是每次施灸所点燃的艾炷的数量。凡施灸时点然一个艾炷,就叫做一“壮”。一般医生所用的艾炷大小如麦粒,所以称为“麦粒灸”。这种灸法给患者的痛苦小,但所用的总体时间长,“通窜力”和“通窜深度”也显得不足,并会占用医生和患者很长的时间,也容易受到生活琐事干扰。
' [0 z7 K$ B8 `/ `; a8 w6 U9 g# x6 m8 l
        虽说“麦粒灸”力量较小,但只要是壮数足够,每天坚持,并能灸到不疼、腹中发热的程度,我也不会有异议的,尤其是将此法用于元气很虚弱的老人,每天不超过10对儿(关元、中脘两穴为一对儿),并能持之以恒,却是非常适宜的。
+ k! u  W' Q9 d6 S" l( y. m
# L4 V" `4 e: m        所谓“大壮”,就是底座直径在一厘米左右的、窝头形状的、坚实的艾炷,一般大小如莲子即可。倘若艾炷做得过大、过高,则热量就会向外耗散许多,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就像瓢泼大雨和蒙蒙细雨的差别,瓢泼大雨会大量流失,渗入土中的雨水会很少,而蒙蒙细雨则会全部渗入土中却不会流失一样。
$ I: t9 P( Y/ N2 H9 B# X

9 B: {, V7 ^2 b: b. h1 N        有人说如果有储存三年以上的艾绒,治疗效果会更好。根据是孟子(而不是《内经》)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但孟子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治疗已患7年的沉疴痼疾,必须每年灸三五百壮,并要连续灸三年,才有可能治愈。如果把“三年之艾”理解为储存了三年的艾草,就有些牵强附会了。因为根据临床经验,当年的艾草和储存了三年的艾草相比,其治疗功效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如果将这句话加上一两个字也就很好理解了:“治七年之病,需求三年之艾灸。” ; P% \4 n9 L7 R, ?) {4 B) p" M
$ q2 U6 l+ v$ A/ M1 r
        有些患者,尤其是学习理科的知识分子,受洋人思维方式的影响太深,认为中医书上没有写出灸法能治疗某某疾病,如:强制性脊柱炎、糖尿病等,而且,西医说强直性脊柱炎、糖尿病是不治之症,于是此人宁肯等死,也认为灸法不能治疗这种疾病,除非看到某医学权威的认可。对于这种人,就属于“能治得了病,却救不了命”。这也是“一种药对治一种病”理论的害人之处。
尝出五味淡,品得菜根香。
阴阳五行数,乾坤一壶天。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无过是功,无怨是德。

TOP

(三)

* A* b$ J5 ^3 k# P! c2 ]1 d
  f; |  s- Y. `/ ?
        西医对于一些贫穷偏远地方所出现的瘟疫,始终没有研究出个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每当某一个地区出现了瘟疫,西医总是先对疫区患者所感染的病菌或病毒进行分析和化验,然后又针对性地进行药品生产,最后再对患者进行治疗,最终的结果总是造成30%~50%的死亡率。以后再次出现另一种瘟疫,上一次有针对性的药品也就没有用了,因为细菌或病毒已经发生了变异,而且,细菌或病毒的变异速度永远是高于西医对病毒研究的速度的。9 s, L8 q) e0 I& X% o

$ r1 T. k+ r. r6 f& d. I" E        这就是西医简单、被动的思路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 n. U- {0 l7 l3 |. y, O8 x+ N
8 m/ x) N( ?( X' R7 V: H& }        虽然,同一区域的人同时都会被病毒所感染,但是,各种瘟疫必然首先使元气虚弱的人患病(现代人所谓的“亚健康”状态,就是元气虚弱的表现)。而自然界出现的瘟疫是可以用人体充足的正气进行抵御的,瘟疫在人体所表现出的各种症状实际都是元气抵御病毒的表现。应该及时增强患者抵御瘟疫的正气,才能有效地控制瘟疫的蔓延。但是,如果预防和治疗不及时,即使再健康的人,其充足的元气也有被细菌或病毒消磨殆尽的时候(细菌战、化学战对人体所造成的损害是所有健康人所不能承受的,其原理就是超过人体抗病极限的病毒快速消磨人体的正气)。 ( e' E+ Z( Q( a# G6 Q3 X, k4 X  O

- @# D  h  v% M- U        然而,纵观世界历史,竟没有一次全球性的瘟疫,都是区域性的,这实际就是文化不同的结果。而所谓的区域,都是以各自的生活习惯所划分的,共同的不良生活习惯(就是现代所谓的“时尚”),就必然导致共同的疾病流行,这就是爆发瘟疫的根本原因(而所谓的“大战之后必有大疫”的说法,主要是对虚劳症而言)。 . Z% \: C$ E+ G  o: W
; w: J5 N5 a+ k2 T; d* g3 [$ h
        防治的原则就是节制百姓的欲望、提倡精神文明、恢复并提倡正确的医学理论。
3 e' R. |7 i5 o6 V2 ^/ _
) r6 n9 }6 ^4 P& h        治疗瘟疫的原则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不治已病治未病”。
% ~/ u! ?0 j% g. ]+ I4 K1 L: K
* b, C; I$ [3 U' n. h        治疗瘟疫的方法就是服用大剂通脉四逆汤、急救回阳汤;急救回阳汤就是附子理中汤加桃仁泥、南红花各10g,或灸关元穴、中脘穴30壮,甚至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施以重灸,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 S& M& l4 L* Z4 i4 }0 H

5 r* S2 V6 G, m* h        我国古人用四逆汤治疗霍乱,就是一个例证。这种简单实用的方法源于“元气说”,原理就是“扶正祛邪”。 # B$ p( g" U% v$ f2 j
" R- k$ Q  E& C( s# y% o
        因为灸法具有“兴阳祛寒、扶正祛邪”的作用,重灸又具有“通窜”的作用,所灸的关元、中脘、膏肓以及大椎、足三里等大补穴,都具有极强的激发真阳元气、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而且,重灸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患者的寒邪是有一定数量的,而所灸的壮数却完全可以在短期内人为的超过寒邪的数量,被“通窜力”所达到的脏腑或组织,其病邪一定能够被驱出,所以,用重灸法,可以治疗任何瘟疫甚至“癌症”。
1 B4 x8 O/ V0 f2 |' P
1 G% g3 G- R% Y8 x  k  g1 J9 S        研究基因的科学家发现,人体中虽然具有“癌基因”,却同时具有“抑癌基因”。其中,只有在元气虚弱、阳气被阴邪抑制的情况下,“癌基因”才会发挥作用;只有在元气充足、阳气得以生发的情况下,“抑癌基因”才能产生效能。虽然说现在的医学理论已经走向了微观化,但确切的说应该是走向了极端化。因为研究或发现了微生物却又对它奈何不得。只有人体的真阳元气才能做到不加识别地对抗一切病菌和病毒。可以说,微生物并不是导致疾病的元凶。
3 R+ ]/ E  W7 s$ S, n* {1 D/ S ) X9 W6 h4 [1 g: ^
        因为微生物分为有益和有害两种,只要人体的真阳元气充足,免疫力就会很强,就会抑制所有有害微生物的生长而不会削弱有益微生物的作用。有益与有害微生物的相互制约,才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的真阳元气充足,才能正常发挥有益与有害微生物互相制约的作用。假如人的真阳元气亏损,就不能正常发挥有益微生物的有益于人类健康的作用,也就必然促进了有害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破坏作用。
% I4 J' y, ?0 B) `& |2 o- U* n

+ x5 w+ ~" z% e        而所谓的“有益、有害”,只是针对人类自身健康而言,对于自然界而言,所有微生物都是必不可少的。“有益”微生物可以促进生命的生长,“有害”微生物可以对生命起到强化和促进的作用,同时,对于死亡的生命可以加速其腐败消亡的速度。否则,世界上将堆满各种生命尸体,这是非常可怕的景象。所以说:
0 h$ T( G9 x% i0 J; I% H1 @# ]8 Y7 ^/ y9 |) U& @2 h) k
        元气虚弱才是导致疾病的元凶。
8 I2 W+ R+ n% `1 T) _3 a. d& m8 P: G  m3 C5 ^
        其实,科学家们没有必要拼命地向微观发展,微观的规律一定符合宏观的规律。$ i( B/ ]3 c# y; V) G- m2 N

6 r8 s7 Y6 i( q# D        《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 k3 T: _4 u1 e6 ^# K8 y
! B8 ~5 ^1 G& {+ I" @0 a: H' W# y
        其中,正气和邪气都可以按宏观和微观进行分类。比如:正气可以分为元气、元精或抑癌基因、有益微生物等,邪气可以分为寒邪、湿邪或癌基因、有害微生物等。如果通过用鼓舞正气的办法去战胜邪气,不就等于用鼓舞抑癌基因的方法去战胜癌基因了吗?
  ?3 U8 `# }4 e  X3 P1 ~: i6 ?5 m$ o8 K" y8 J
        癌症就是阴邪在体内大量积聚的表现。因为正气虚损,血脉不能顺畅运行,才会形成癌症;如果正气充足,血脉顺畅,就一定不会产生癌症,从来没有听说有哪个人是因为正气“过于”充足而患病的。既然已经有了癌症,就可以用鼓舞自身正气的方法,将病邪驱除。这个方法就是利用重灸时产生的强大的“通窜”力量(癌症就是积聚,积聚就是不通),也就是极大地激发了人体的免疫功能,将癌瘤化掉,并疏通血脉将垃圾输送出去。如果医生能够给自己重灸300大壮以上,就一定会相信我所说的话。
% S( A& G+ M: a( X. M
0 N. K4 g8 A+ `; m4 h$ B5 k9 [        至于艾炷产生的强热,对于身体来说就是“外来力量帮助正气作战”的阳气,这股不断渗入的阳气,一方面温化阴邪,一方面鼓舞脏腑正气,脏腑功能逐渐恢复,就会按照固定的途径,将阴邪逐渐排出。癌症就是积聚的阴邪(阴邪就是积聚坏死的气血),依照此理,不论患者有无癌瘤(是否被西医检查出来),只要施以重灸,“通窜”的力量就会使有积聚坏死的地方疼痛异常,在重灸过程中,肿瘤必然会稍微变大,直至疼痛消除,肿瘤就会在1~3个月内随之消除,是一种既能检查,同时又能彻底治疗的绝好方法。并且,重灸后,身体会一天比一天强壮起来,绝对不会出现像西医放疗、化疗以后所出现的头发脱落和身体极度虚弱的现象。
* M, m9 ^6 C5 c% a7 X* `9 y4 ~  R
        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是指因为经脉不通,人体自身的阳气就会被调来进行通窜,通窜的过程就会使人感觉疼痛;不通的经脉被打通了,自然也就不会感觉疼痛了。如果治疗疼痛时,使用镇痛药或清热解毒药,就会削弱或消除阳气对患处的通窜力,虽然疼痛被暂时消除了,但不通的经脉依旧不通,等以后阳气恢复,继续对其通窜,此处依旧还会疼痛。所以,不能为了止痛而止痛,必须令患者忍一时之痛,把病根除去以消除后患。就是说,疼痛是一件好事,说明还有阳气正在祛邪气,治疗原则应该是“祛邪扶正”。
8 B" J" Z+ [  E! e7 i8 q7 e1 Z3 H+ X6 Y9 v# W
        所以说,用重灸法可以治癌,甚至可以用来治愈较严重的“艾滋病”。另外,西医所谓的“内分泌失调”症状,服用四逆汤辈或重灸三大补穴,完全都可以治愈。: ~( h0 t: P( O0 l0 a3 E& n6 ?
3 k2 z& m4 b$ A. s
        一般来说,关元主治中下焦的疾病,中脘主治中下焦的疾病,膏肓主治上焦及全身的疾病(主要指收敛功能极微弱的疾病)。但是,“阴阳”本是一气,不分上下,只在本源上用功即可。

" k1 m3 b! w5 X+ L& u! B2 Q& M) a5 i( u% \" J' A2 Q# I
        比如:哮喘,重灸膏肓可以根除,但只重灸关元也可以将哮喘根除。徐灵胎云:“哮症非灸不能除根”,却未说必须灸膏肓,就是这个原因。而重灸膏肓,也可以治疗中焦和下焦的痼疾。孙思邈称灸膏肓主治“诸虚百损”,并未称主治“阴虚”还是“阳虚”。而且,称“无所不治,无疾    不愈”,也就是说“阴阳两补、攻补兼备”。 1 [  i5 g! c* u! y

  C2 @4 R6 P8 @" |) {' s0 Q" R5 B        灸中脘,可以治疗肝胆、脾胃的疾病。比如:酒精肝、各种肝炎、脾虚、胃寒、胃逆气等症,都可以通过重灸中脘治愈。郑寿全说:“凡治一切阴虚、阳虚,务在中宫上用力(中宫包括:脾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如果治疗癌症,完全可以分别或一次重灸此三大补穴(注意:经过放疗化疗的患者不宜重灸,只宜每日灸10壮以下,以免伤精耗血甚至死亡)。
' G) f2 A4 H# `
% P1 g) E$ n' Q  k        若是卵巢癌、子宫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肠癌等,可以重灸关元为主,辅以中脘;若是肝癌、胃癌,可以重灸中脘,兼重灸关元;若是肺癌、喉癌、鼻咽癌、淋巴癌,可以重灸膏肓,辅以重灸中脘和关元。其治愈效果是不可思议的。
0 R$ G+ O* ~  a( i2 O! S8 q3 c
        《扁鹊心书》云:“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其中“丹药”是指自身修行(练习《易筋经》)所产生的内丹,不是用嘴吃的丹药。对于现代人的简单说法,就是练气功。这三种治疗的作用和效果,读者心中应该有个较明确的认识了。还有令人惊奇的是:重灸关元穴、中脘穴和膏肓穴,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达到稀释血液的目的,从而即消除了病邪,又杜绝了瘀血和血拴在人体内的形成,总比西医单纯的稀释血液要强得多得多(用西医化验的指标验证一下就可以了)。 5 q" R% P) e: H) N9 e

' G9 T0 M0 e( K        另外,对于癌症患者施以重灸法,在治疗期间,癌瘤可能会有小变大,这是由死寂变为活力的表现,属于“由阴变阳”,必可治愈;倘若由大变小,属于“有阳变阴”,必死无疑。 - ~+ I/ j& ?# j# U
+ q4 ]. q* Y0 m6 W# t- c6 |5 ~
        在清·陈士铎《洞天奥旨》中明确指出:
' X8 e. D6 l6 Z1 V: O* e4 j' ~5 @, U( P
        阳症必热,阴症必寒;阳症必实,阴症必虚。阳症之形,必高突而肿起;阴症之形,必低平而陷下;阳症之色必纯红,阴症之色必黛黑。阳症之初起必疼,阴症之初起必痒。阳症之溃烂,必多其脓;阴症之溃烂,必多其血。阳症之收口,身必清爽;阴症之收口,身必沉重。…… ) W2 {8 n2 j. d; [
+ N8 w# M  T- W2 v2 M
        阳变阴者,服凉药之过也;阴变阳者,服热药之聚也。然阳变阴者多死,阴变阳者多生,以此消息之,万不一失。 0 G1 C9 i/ {$ U5 p, D
, {3 A6 e/ @, v- |1 X1 Q+ V- r( u
        由于癌症患者气滞寒凝的情况较为严重,必须重灸500以上才会出现转机,而且,出现的症状会使患者恐惧,医生必须沉着把握,向患者说明原理,婉言安慰,或根据病情减少每天艾炷的数量或暂停艾灸,辅以补药,不可一味地重灸。但不论出现任何情况,医生都必须坚定自己的信念和治疗原理。
/ c" I3 ^$ H, @" D4 C$ x
4 I1 d  y4 Y+ J* g        然而,当今几乎所有的治癌消瘤的药物,无非都是些清热滋阴、活血化瘀之寒凉药,必定抑制生机、消耗正气,进而削弱人体活力,使阳症变为阴症,虽然肿块似乎有所缩小,实际却属于“陷下”,溃烂多血则属于“扩散”。这就是现代医学不能治愈癌症的原因。所以说,必须用回阳救逆的药物或重灸法,是缩小的肿瘤变大变活,使阴症变为阳症,而后才有希望使肿瘤在血脉通畅的情况下得以逐渐消除。这才是治病救人的唯一途径。
( c+ l9 m! i4 l1 E
; Q$ k: v6 Z8 g5 C        西方有位医学家提出:癌瘤中存在的血管,并不是用来滋养癌瘤的,而是人体用来消除异物的循环通路。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在兔子的角膜上植入一粒沙子(因为角膜上是没有血管的),几天后,可以清楚地看到角膜上生长出伸向砂粒的血管,并逐渐将砂粒包裹起来。这个实验证明:为了消除人体中有形的异物,必须用血管做为循环的通路,用送大量的巨噬细胞或白细胞来逐步消除有形的异物,并用血管作为回路将“蚕食”下来的异物和死细胞输送出去。
9 y2 Q% @1 E& \* @) d$ s3 f) s
& d' K: z. G" n/ F+ _/ r4 z        长有较大癌瘤的患者必定元气不足,由于“底气”不足,血管生长到有积聚的地方,却只能将很少的异物和死细胞等垃圾输送出去,于是积聚就会越生越大。现在西医消除癌瘤的办法都是损伤正气的办法,中医使用的活血化瘀的药物也都是会损伤患者的元气。元气亏损,前去消除积聚的细胞就会越少,癌瘤自然就会停止生长甚至由于微循环的作用(排除了一些垃圾)而出现萎缩。因为癌瘤萎缩是由于消除异物的力量减弱,所以癌瘤不会从根本上被除掉。这就是陈士铎《洞天奥旨》所谓的“阳变阴者”的不利状况。陈士铎认为“阳变阴者多死,阴变阳者多生”。
7 S2 }3 E9 t9 w6 c9 g

7 H* ^; ?) r5 `  K! K# w) i6 y' U0 m        西医通过手术来切除癌瘤,似乎是一个很直接的办法,但手术会更损伤元气,而且周围被堵塞的气血经脉依旧没有被疏通,气血运行会更加不畅,这就是导致手术后癌细胞还会扩散的根本原因。如果将西医的癌瘤手术与传统中医恢复元气的方法相结合,倒是癌症患者的福音(具体方法可以参考《疑难杂症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一文中“癌症”一栏)。
$ R& y4 W) Y6 M+ F  N3 q( g! E) @1 r% _  D% W$ r3 I
        因为传统中医使用“回阳救逆”的药物或灸法,可以恢复元气的功能,使经脉逐渐通畅,增强祛邪的力量。虽然开始时一定会出现萎缩的癌瘤变大的情况,但这就是“阴变阳者”的有利表现。由于不断地为患者增强热力,血脉的循环回路就会逐渐通畅,一旦回路通畅,疼痛就会减缓并消除,肿瘤就会在1~3个月内迅速消除,是一种彻底的治疗方法。   B3 d1 n" v8 r- P0 s
5 R3 Z2 V7 r4 w) d& a+ v. U
        比如:肺癌的治疗,开始时服用四逆汤和附子理中汤是为了恢复元气,而后可以施用灸法,患者会感到从腋下沿着肺经逐渐向手腕疼痛,一旦快要痛到了列缺穴(列缺为肺经与大肠经的交会穴),患者就会出现拉稀的情况,是阴经与阳经(肺经与大肠经)相互沟通、“由阴变阳”的必然表现。然后先服炙甘草汤或当归四逆汤,而后服用小建中汤进行恢复调养,癌瘤必然会逐渐消除。
% m6 r) Z& N6 f0 e; M# h5 Z, u$ l3 A% ?% V  A6 u: ~7 @, s
        虽然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可以抵御和驱逐邪气,但是,即使人身的正气再充足,若是遇上“疠气”,也是抵御不了的。比如:化学战、细菌战、核辐射、恶劣的环境,以及水淹、火烧、跌打、刀枪、车祸等。所以,正气和邪气的概念一般只限于生活疾病范畴。 ' @7 m* k1 A& f  N' ]

& A7 S: y2 t) C9 L, Y
尝出五味淡,品得菜根香。
阴阳五行数,乾坤一壶天。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无过是功,无怨是德。

TOP

.
8 Z  J- a4 v# g) o  G, E        倘若(有形的)真阳元气空虚,脏腑真阴精气衰竭,脉象极微、极虚,甚至出现亡阳虚脱的症状,一般不宜首先施灸,否则必有亡阳的情况出现。应先服药补充脏腑精气以恢复脏腑功能。而补药宜阴阳两补,不宜偏阴与偏阳。如:参附汤、理中汤、小建中汤之类。 2 M6 x2 Z4 b. J. m2 t4 ?4 X) u, d
0 T+ D* h+ n9 ~* I- B+ q
        《灵枢经·终始第九》说: ( W. c6 [* \) x6 @
. [  V2 A: A( p% v; v
        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以将甘药,不愈,可以饮至剂。如是者弗灸,不已,因而泻之,则五脏气坏矣。 , n. q4 p8 [/ x- O+ n. o8 O6 C

) `% f/ A  |+ u7 P# Q        意思是:凡精亏血少者,收敛(脉口)和生发(人迎)的功能都很虚弱,尺脉和寸脉已经分不出大小了。像这样的人,由于脏腑真阴(阴)和“丹田”真阳(阳)都不足,那么,服用回阳药物来振奋阳气就会使五脏的精气衰竭,用回阳法来泻五脏的阴邪就会导致真阳外脱。像这样的人,可以先服用诸如小建中汤之类的甘药,如果没有疗效,可以令其服用诸如大剂参附汤之类的峻药。像这样的人,是不能施以艾灸的,否则,就会犯前面说的“补阳、泻阴”的错误,就会严重破坏消损五脏的精气。- ]! j; H$ Q* i* h) {+ k( H( W

0 q5 ?; w$ R/ |- @( I. g        也就是说,对于平素精血极度亏损的患者,切不可投以大剂“四逆汤”或重灸。因为精亏血少就好比锅里的水少,若用大火烧锅,容易将锅烧干烧坏。所以一般每次施灸不超过800壮,每天灸10~15壮(在施灸过程中,只要出现血虚症状或脉象,就应该适时减少或暂时停止施灸)。同时,每天服用附子理中汤加阿胶以补血并调养脾胃,祛寒以恢复生机和运化功能,以便能够通过饮食来恢复元气。正如有经验的司机常说的“宁走十里远,不走一里险”。

" [  b: X3 \2 o  }$ p9 Z
- G( H# G6 T, W        另外,在《金匱要略》中说:
: J/ B$ O. R0 x' J
: I& t; n! ?6 t$ O: S问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厥,何谓也?”
7 V# y! U) |$ [" }  c- {; W. A+ K
5 D+ i2 P% ?5 Z# z# e        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即愈。” 1 r0 Q5 l+ W  Z, j% V9 X) N

. }- H/ r7 X5 Y5 _% B! f        问曰:“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即愈,何谓也?”
- s3 q3 N, A3 c) [* B. t- r' j4 N6 N  z! D$ f) M3 `; b
        师曰:“非为一病,百病皆然。比如浸淫疮,从(心、胸)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心、胸)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文博山人注:现代中医治病,多数都是使病邪入里) , Z& ^3 w! g  G, B0 d: A
/ C  T4 ~0 D+ l( A8 e
        故而重灸后,患者的脉象一定会由沉脉转变为浮脉(但不应是空脉或虚脉),也就是邪气由脏而入腑,是即将痊愈的表现。因为“脏为里,腑为表”。2 G$ L5 k4 S6 C" A

, E2 m2 Q- P( Q- x        《素问·五脏别论》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泄,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能藏,故实而不能满。”

' r8 S( T+ b, L/ x2 G& h5 H
, e5 l! S  i1 P        因为脏有“藏精气而不泄”的特点,所以邪气入脏就不容易治愈;而腑有“传化物而不能藏”的特点。所以,邪气入腑就很容易传出体外而被治愈。“藏”和“传”是治疗疾病预后的关键。这就是“入脏即死,入腑即愈”的道理。   w& Y1 j: s9 Z+ U, U: t; k. C$ p% M, n
. \' Y( ^9 G  l3 @( v: t* T) K$ H
        【注意】医生和患者都不可轻视灸法,灸法不仅可以祛邪治病,实际是救命的方法。往往患者在危脱之时,煎药服药都来不急或无效的时候,施以灸法,实在是可以起死回生的。那些敢于为危重患者施灸的医生,就是敢于“横眉冷对”阎王的天神。具有西医思路的人是一定不会相信这一点的,甚至会嗤之以鼻。
+ K: |6 a9 G, A% K  |9 }& z, [! C0 P, r# s$ i
        大部分患者由于身体极虚,一次完全灸透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艾灸的作用只是祛寒邪,艾灸热量并不能代替人的真阳元气,有形的元气是由实物转化而来的,可以先灸三五百中壮,而后服几剂“参附汤”,强壮脏腑功能以巩固疗效,待三五个月后,再次施以重灸,直至不疼并腹中温热为止。而后,每一两年施灸一次(可以安排在每年的冬至或夏至),按养生的方法和要求,可使疾病不犯,晚年平安,得以善终。
" `' H  l+ k8 F/ U4 }# l, n7 ?: B' E* Y/ I: ~7 |
        窦材在《扁鹊心书》中说:

! g, g9 T6 I6 `+ b  f/ R3 t* \. I) B
/ W& w6 }2 g# `  ^7 t7 P# _        人至三十(岁),可三年一灸脐下(关元穴)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以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 ) v: {; e% d+ I4 A7 R

4 g* @2 ?! m- Z" I* {1 g        余五十时,常灸关元五百壮,六十三时,因忧怒,忽现死脉于左手寸部,十九动而一止,乃灸关元、命门各五百壮。五十日后,死脉不复现矣!每年常如此灸,遂得老年健康。
4 K" s+ {- D$ A+ Q4 Z
! f; s. \( p+ ~8 g1 ]& d$ G        乃为歌曰:一年辛苦唯三百(壮),灸取关元功力多。健体轻身无病患,彭祖寿算又如何? ' A$ I# s, m/ _
4 i0 W" z( Z% j/ P/ t
        一般施灸的时间定在冬至前后较为合适,冬至虽然一阳初生,却是阴气极盛的时候,所以,在施以重灸时疼痛会轻一些,因为盛极的阴气可以中和一些艾草的火力。而夏至一阴初生,却是阳气极盛的时候,所以,在夏至施以重灸时会比冬至时疼痛得多,但疗效会比冬至施灸要好,因为极盛的阳气加上艾草的火力,对于阴邪来说,就等于杀鸡用牛刀。所以说,治疗宜在夏至左右,补养应在冬至前后(即所谓“冬至进补”)。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较为严重的患者来说,什么时候发现,就在什么时候治疗,以不延误病情为原则。 ; t4 m% u$ n: F* a9 U/ W
8 l4 l- w' `+ v
        在施灸期间,可能会出许多汗,并随之有几天大渴的现象,但必然不爱喝冷饮,也不会有虚脱的感觉,这是一种脏腑的功能得以恢复,人体通过补充水分来从前积累的“垃圾”的新陈代谢过程,是很正常的现象。同时,会出现尿频的症状,这并不是肾脏或前列腺疾病,而是由于尿液中的垃圾过多,废物的浓度过高,迫使膀胱尽快将其排出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从经脉理论来解释:肾与膀胱相表里,由于生机恢复,足少阴肾中的寒邪被化动排出,必然会传导至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受邪,就会出现脉浮、恶寒、发热、头项强痛、尿频、汗出等症状,这是完全符合《伤寒论》的“六经辩证”规律的。
5 S1 Z0 z& P' R7 G
' z, G' g* V: E9 H, s% A9 B5 D2 i& c        必须反复强调:灸法只是祛寒邪、通经脉,却不能补充元气。元气虚弱者慎用!
/ f+ E& B" d! L. W8 h7 P/ p+ Z$ H' ?3 O  w4 T2 ?+ e4 _
        所以,施以灸法以后,必须用增加饮食、不管闲事和加强锻炼的方法才能恢复精气。倘若只依赖药物的滋补,只会适得其反。如《灵枢经·经脉篇》说:“陷下则灸之。……灸则强食生肉,缓带披发,大杖重履而步。”意思是说:治疗脉虚下陷的病症则必须用灸法。施灸以后,一、必须努力(强迫自己)增加饮食才能生长精气;二、要使自己心中没有任何牵挂,由于多管闲事而不遂所产生的郁闷情绪会抑制脏腑的生机,阻碍经脉的运行;三、在稍微超过自己体力极限的情况下进行体育锻炼,才能有效地恢复精气,治愈疾病。所以说:增加饮食,神恬志闲,加强锻炼,三者缺一不可! $ Y6 H/ r# T1 i" B  _2 z6 B# i. a
( |" F; `: m+ t, a. {3 C
        否则,疾病就不可能完全治愈。
9 o; y/ p- ]% E  e+ j# q9 _
6 g/ M+ b* |8 K, w8 X0 l        因为脏腑功能的恢复必须建立在十二经脉完全通常运行的基础上,而经脉的循行和连接主要分布在四肢。其中,精气必须靠饮食进行补充,生机必须在经脉通畅的条件下才能恢复和旺盛,只有体育锻炼才能使经脉运行通畅,经脉正常运行才能使脏腑功能恢复并能够消化饮食,饮食被完全消化才能补充精气。而体育锻炼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运化并积蓄更多的精气。因为人的精气积累的多少与平时的运动量是成正比的。# K- `7 _% R3 }4 I. S. p0 T0 x# M
& t' N- `0 }2 V
        就是说,在身体病浅或无病的情况下,平时运动量越大,积累的精气就越多;平时运动量越少,积累的精气就越少,而且会将所积累的精气化成湿邪寒邪,反而会继续耗散精气。

1 d" N. g) ]- f' V3 b4 @. n8 @, i. W" `6 H2 A
        所以,通过逐步增加运动量,才能逐步增加自身的精气,精气强盛,才能基本或完全消除原来由于精气虚弱所造成的疾病。而且,每次锻炼都必须超过自己的体力极限,因为极限实际就是元气的支撑体力的极限。假如每次的运动量都在不断增加,元气的积累量也就会相应随之增加,到时候,因虚弱所患的疾病才会治愈。开始锻炼后,都会使运动的肌肉疼痛,而后肌肉开始发胀,而后变得粗壮,精力也会变得充沛,这就是精气增多的明证。
) I9 v. J3 g& i1 w# m2 O, R0 u# m$ _6 q+ ~; i1 O* n# g
        而只依靠服药而不去进行体育锻炼的患者,永远也不可能将疾病治愈。那种没有体力消耗而只吃高营养食品和补药、施灸可以使自己的精气充足的言论是极其荒谬的。《养生经》常说的“常欲小劳”,就是指每次都要稍微超过自己的体力极限。这也就是经常劳动的老人较少患病的原因(而经常婆婆妈妈爱管闲事儿的人则另当别论)。
$ H3 L0 T. Q# I9 d$ ~
' ^+ s( Q7 r4 y  X( h        倘若只服补药而没有体育锻炼,就会使增加的精气得不到运行而发生粘滞现象(血液粘稠,脂肪浓度高,湿气加重),反而会造成精血的粘滞或淤滞,人就会产生憋闷感。所以长时间的精血粘滞也会造成瘀血,就需要中枢神经调动元气来破瘀,如此就必然形成“暗耗肾精”的局面,这就是越吃补药约虚弱(虚不受补)的根本原因。也是绝大多数患者的疾病不能完全治愈的主要原因。
' }! ?  b% S& w' J6 ~8 n$ ]
& ~  l, P1 i# N0 {' e7 n( o        如果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补药和营养品而不进行运动,就会使脏腑所产生的精气粘滞不化,造成精神抑郁、气壅憋闷和遗精白浊等疾病,也是会非常耗损元气的。一般服用真武汤、苓桂术甘汤可以有效地初起粘滞的湿气,而锻炼则是消除湿邪的有效方法。而中老年患者由于不能坚持锻炼,同时依然服用补药或附子理中汤,就会使有余的经气粘滞不化而变成湿邪,此时应及时停服前药而改服通脉四逆汤,病去药止,并主动锻炼,并保持良好的情绪。
4 c& i7 t$ Q2 \2 Y8 L' o' b* p* Y8 `1 i) t* Y# B
        由于灸法所发出的无形的热量不能补充有形的真阳元气,故而对于精亏血少的疾病也就不可能马上治愈,尤其对于非常严重的湿邪所造成的虚劳疾病的治疗,就不能急于求成。 . s- R. K2 d7 w

% r1 H: J: {' |* K1 @7 C7 {        “湿病缠绵难愈”的原因,就是由于人的有形精气难以恢复。只有将精气恢复,“脾主化湿”的功能才能发挥出来,否则,对患者一味地服用化湿药或施以重灸,都会损伤患者的真阳元气而对疾病的治疗无济于事,甚至会使病情加重。所以,治疗此类疾病时应以“缓”为原则,每天施灸一般不要超过10或20壮,并适时辅以真武汤、苓桂术甘汤(以是否口渴为标准,出现口渴时可服,不渴则停服,可改服几剂当归四逆汤)这样,灸1000壮就需要80天左右,在如此长的时间内,患者会由于生机的逐渐恢复和饮食的不断增加而使得精气逐步得以补充,只有精气的积累,才能基本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若能辅以药物治疗,效果会更好。 : ^$ U) k* G) V2 z. ?

" A+ U0 S3 K2 X" j" V        元气恢复后的患者,生活起居也会自觉地符合养生标准,与现代高科技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差别,工作时经力充沛,而且,发脾气的情况会比以前少得多,浮躁的性情也就会沉稳许多。虽然运动起来会比以前稍慢一些,但是耐力却是以前所不能比拟的。就是说,虽然外在的力量不如从前,但内涵的底蕴却是连自己也不易察觉的。从此也可以体验或领悟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和底蕴,这是博览群书所不可能达到的。这也是修道者所梦寐以求的初步境界。 ; M/ K' ?9 U2 o; K& _
  O/ e# O% k2 o% t
        因为修行的第一步骤,就是将体内困扰生机的寒邪驱除干净,生机才能得以恢复,才能见到“药师佛”,因为只有生机才能医治百病。而生机就是真阳,真阳就是温热。所以,治疗疾病必须用“温热法”来恢复生机,这就是“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的意思。 7 h3 r$ T# M7 n- R) @

+ B6 i5 L/ _! M: l        【必须注意】:
* Z4 B. o* _7 A4 t  b. s" x( Z! T0 x! v0 A  S. Z. g
        重灸的作用只是祛除“奇经八脉”和十二经脉的寒邪,初步恢复脏腑功能,是不可能补充有形的真阳元气的。而“奇经八脉”的精气是否充足,主要以右手尺脉是否沉缓有力为凭据。如果左尺脉有力而右尺脉无力,就是脏腑经气足而真阳元气虚的表现,此时应该注重坚持锻炼。由于脏腑的经气很不容易补入“奇经八脉”,只有通过体育锻炼,才能使脏腑经气化为真阳精气。
' G" m! I# \9 a0 \4 N4 r- {+ M
* S( U4 o0 {( i2 ]7 f        但如果两手脉搏都无力,就应该服药和重灸治疗,此时切不可相信西医理论而去锻炼,因为寒邪很重而元气很虚弱的人不适宜锻炼,锻炼会更加损伤元气,反而起不到恢复元气的作用。很重的寒邪只能用大剂四逆汤或重灸才能祛除,用体育锻炼或气功方法是极难达到目的的(或者说热药、重灸的方法能够较快地祛除寒邪)。
* p. h, s- C! K$ {& P, H2 w
5 S6 }, B# m1 f: |
尝出五味淡,品得菜根香。
阴阳五行数,乾坤一壶天。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无过是功,无怨是德。

TOP

 8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