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
    
- 帖子
- 1991
- 精华
- 43
- 积分
- 3668
- 学习进度
- 3668 点
- 累积成绩
- 91 点
- 学术经验
- 1 点
- 性别
- 男
- 来自
- 五味堂
- 注册时间
- 2006-8-6
|
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6-11-12 22:17 显示全部帖子
对《一虎一席谈》中医节目的几点意见
对《一虎一席谈》中医节目的几点意见
& ^/ {. T! M# v1 ]" y9 r1 G' w N 4 f" O3 L+ Q; g) b0 q9 V
□ 张晓彤 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 t, b( R" p' V; u$ ?; Q* }( i
( x8 a! @9 b/ y8 M, m. w 看过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的“中医能信任吗?其中部分嘉宾的观点令人大失所望。随看随想,汇总几点主要意见:
' `# F& Z1 [8 A& F, m. ~1 j8 q/ G! j, ], F
一、关于中药
! f! D$ N8 o6 D h6 u G6 t% `& t( T5 G% T! _! q( |
中医向来认为是药三分毒,神农尝百草就是“日遇七十毒而返”,中医讲“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就是说用中药治病要恰当地用其毒。以马兜铃酸为例而贬中药,是以谬为正,以偏概全,实属不当。
# v$ K) E5 i& G0 _& U8 t7 N5 e5 R, Q9 f+ @5 v2 P8 A" W7 t
中医用药有三原则:. }2 X J+ i* ~! Z3 `& ~
4 c, S# \ Q; D1 j2 y0 L- d3 \
1.有其病用其药。用药性之偏纠正人体之偏,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偏性就是中医说的“毒”,用好了就是药;用不好,就真成了毒。比如有内热,则人参是毒;有寒症,大黄是毒。吃饱了,再吃3个馒头,会撑死人,馒头也是毒。这就是中药“毒”的概念,与西药的成分论完全是两码事。$ c3 v/ v1 ?0 J# A
+ {6 E9 _4 e& i1 o8 @0 `" N2 a 2.君臣佐使,即强调配伍。其中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佐制毒性,不按医生处方,自己乱用药,招致中毒,是必然的。许多常识性的东西,不一定要注明禁忌,糖吃多了,会导致龋齿,但并未注“少儿不宜”;酒喝多了,会导致肝硬化,也未注“成人不宜”。所谓非处方药,也需要基本的中医用药常识。值得指出的是,在中医药知识普及越来越差的今天,把中药作为非处方药是错误的。许多西医没有中医功底,乱开中药,更是不能容忍。$ X/ v. X4 p7 l- }( B4 G
$ a9 S5 I& a6 U+ e4 F
3.中病即止。即使是无毒之药,也只用到九分,不应长期服用,余下的不适,以食疗调之。用龙胆泻肝方来减肥,不吃出病来才怪。由此可见中医用药是极为严格的,极为谨慎的,更是讲求科学的。
! ], X9 T* T4 z, s5 A& h2 o
+ d6 b) G% A( z) f/ _ 中药必须在中医的指导下使用,没有中医就别用中药,否则必然尝到废医存药的恶果。日本从明治维新消灭汉医之后,走的就是这条路,前几年的以小柴胡汤治肝炎,结果吃死了6个人,就是自食恶果的明证。
: g' E$ ]- G& X; |; }
8 F! U; h6 K: b5 l) b' C 二、关于科学
& V) V8 t: s0 P0 F& W6 L' G* z& P4 c2 w/ i+ Z, z2 J( y: e2 k
西医科学以分析为主,把人分为系统、脏器、细胞、细胞质、细胞核、直至准分子、分子……这种科学使西医在对解剖、病理和对细菌病毒的认识上越来越精细。
7 @) k# G& ]! K5 T- f- z8 M% b0 G: |, l L: s6 g9 C
中医科学则完全不同,中医是以调整整体的人(肝心脾肺肾的相互运动关系),调整人与大自然(风寒暑湿燥)的相互关系,调整人与人类社会(喜怒忧思悲恐惊)的相互关系为理论基础,通过调整这三个不断运动的大圈子的平衡,使人体的整体运行和谐。, G$ b! H& }8 {! ~ k7 S
. U. z% l4 |' \( q I 所以说西医是治病的,而中医是治人的。这都是科学,但这是完全不同体系的科学。不能以西医的科学来否定中医的科学,就好比不能把篮球规则用到足球场上一样。用黄头发、蓝眼睛的审美标准来评价黄皮肤、黑眼睛,我们就都成了丑八怪。
, j. i# d0 ]5 @( G2 |7 j% t4 A( A8 d `
中医是复杂科学,中科院朱清时教授有详论,这恰恰是后现代科学的理论基础。中医的科学理论恰恰是走在时代的最前列的。钱学森老前辈也有这方面的论断:“医学的方向是中医,不是西医,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中医可能引起医学革命,而医学革命可能引起整个科学革命。”
6 s A' H1 j$ U y% a9 C5 B- }
" I0 d7 e+ ], Y# ^/ P1 x# a 三、关于疗效评价: r$ q& F' I4 y$ U( j8 o3 |- W
5 D1 Y. u5 e% T6 D2 G8 s
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没有个体谈何群体?而且人的生命是复杂的,一个人的性别、身高、体重、职业、经历都不同,详查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分别处方这正是中医优于西医的地方。
! B3 z0 {% S/ T; l3 @ k- e7 Y/ s# D! V x
若非要论群体,中医几千年数亿万人次的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难道还不及几百人几个月最多几年的所谓对照更有科学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是不容置疑的。以掌握的医学真理来服务于人类,是最人道的,否则只用老鼠证明无毒就往人身上用,恐怕是最不人道的。1 i0 j6 F( b* L- H- L
h3 Z: l7 e: p) G8 B1 M 应该承认,现在中医疗效急剧下降,地道的好中医已经很难碰到了,中医的后继乏人现象已是显见的事实,中医面临的是至少30年的断代。今日的中医的确已经走上了西化的不归之路,这是近百年来,中医西化的恶果,也是我国中医医、教、研、药的西化倾向所致。即使现在能完全调整过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中医的复兴也需要三、五十年,搞不好,就是消亡。这是中医的悲剧,是中医在自己消灭自己,自己把坑挖好了,再有人轻轻推一把,就掉下去了。这怨不得别人,只怨自己不争气,只怨自己没有保持好自己的特色,邯郸学步,膝盖太软。空谈大好形势,不过是自欺欺人。
1 _; x. {) }0 c5 E0 K! q, \( ^' K3 G5 @% F) L. Y; n3 C
四、关于反对伪科学
4 r* ?+ ?/ j4 E0 ?5 B# C
5 O' S& ~% r6 z- u$ e& r) c: x2 j 中西医学各有所长,只要以其长服务于人类,就是人类之福。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自1835年西医登陆中国以来,据不完全统计,用过的药有七千余种,而至今能在临床应用的仅数百种,其绝大多数都因毒副作用被淘汰,这个过程今天仍在继续,这可能可以说是体现了一种科学态度,但为什么当初用在人身上,那时的科学态度到哪里去了?+ f, o: m. B8 E, f. t2 {
; ?- P) P1 Z9 V0 s# w) K$ g
西药害人不浅,如果不健忘的话,西药的“科学”不胜枚举:治疗妊娠反应的反应停致小儿畸形,四环素致四环素牙,链毒素致重听耳聋(“千手观音”的领舞就是因此而聋),伟哥致心脏病猝死,康泰克(PPA)致白血病,芬必得致肾功能损伤……近来临床多见低龄白血病患者,还不知是何种西药所为。
$ x$ A! T! m' x3 F0 m: y4 ?$ N/ h9 ]3 x# s8 K" K6 P8 C& m
动物实验,急常毒检测,一期、二期双盲临床,多么“科学”地制造出多么“科学”的药物!恐怕在一些“科学”的后面,还有金钱在作怪。在以西医药为主的美国,医源药源性疾病已成为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却还要指责使用了几千年的至今未被淘汰的上千种中药,如此“科学”,未免太霸道了吧!如此打着科学的旗子反科学的做法,是真正的伪科学。令人心痛,也令人发指!
* ? s, ?3 t {! d; t( q
$ M5 _2 a8 |. i5 H8 D2 z2 M% D 作为炎黄子孙,振兴中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医不能走自己的路,而仰他人鼻息的日子已经够久了。近日一些人网上签名,共“讨”中医,决非偶然,这既是百年来消灭中医思潮的继续,也是目前中医西化、疗效普遍下降,人们找不到真正中医、体会不到上好疗效、以致骗子横行的真实反应。
6 H! p. Q/ N( `9 G
+ }0 Q$ y9 k5 Z7 o u) l4 F, T 我如今是身在其中,如鱼在水,其间的悲哀,非语言可表,谨奉小诗一首:
1 l9 [; [* E" i! ]* U. v0 m+ o, P0 G p7 h9 H' U: |4 ]8 e
百年风雨数,废案已非奇。! C/ v! m% G+ V7 p6 [2 b) N9 ~# x
泰岳休惊诧,江河尽逝西。* l# P0 H5 y/ u4 p; }+ o& p4 D6 _9 ~
三灾天灭我,八难自生畸。6 f* o% S, ~ ?
同本炎黄子,相煎何太急?!
1 E1 N, T) ?8 t& D; }
. X K; B" a4 o3 o: o$ {( ~* y转自:http://www.cntcm.com.cn/2633-b.htm
7 k6 V2 e$ p: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