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接受辐射会致癌!放射防护专家呼吁——发布时间: 2006-12-18 14:01 作者: 秋叶 信息来源: 天南地北迁安人
5 a# @( P: {- _+ v1 b; v- e
每年一度的胸透,是学生体检的“保留节目”,但是,殊不知,孩子这样频繁地接受辐射,可能埋下致癌的祸根。我国明文规定放射检查需屏蔽性腺等特殊部位,但实际操作中却形同虚设。记者近日采访广州、深圳多位放射防护专家,他们指出,儿童滥检问题危害最重。他们一致呼吁:儿童每年体检,胸透得不偿失应尽快叫停!
9 ^$ a1 {( q$ M3 t4 Q0 S( U6 @" Q* a3 E, J, j
原因:细胞分裂活跃儿童更敏感
9 Z/ n8 X! D: X" g b
0 N' t4 L5 z6 O: @7 z2 p
据《羊城晚报》报道,有一个尚未满月的孩子,因腹胀就诊,竟被照了两次X光片、两次CT,而他的问题完全可以用危害较小的B超检查完成。深圳一位从事医疗放射防护几十年的专家朱志新,说起他在检查中碰到的这件事至今愤怒难抑。他质问这位开单的医生,“如果这是你的儿子、你的孙子,你会让他这样检查吗?你这是在谋财害命”。 ……>>>幼儿照CT会影响智力
' T5 P5 \0 U6 ]$ @6 K8 m8 O: _# i# [9 u# _3 i8 Y, J
朱志新向记者介绍了放射检查致癌的原理。胸透、X光、CT等放射性检查,会造成部分机体细胞受损,这些受损细胞如果没能自我修复(也可能是异常修复),就会残存于机体里,像“定时炸弹”,在免疫力低下或促癌因素存在下,开始疯狂复制,成为一个癌症病灶。所以说放射检查做得越多,诱发癌症的概率就越大。
: B l0 y9 ]9 w5 `2 g% c# `* p3 u/ O$ i! k/ j; a# I# O
有些放射科医生拿自己干了几十年放射工作也没有得癌症来反驳是不全面的,其实放射学检查致癌是一个“概率”的问题,不一定摊到谁的头上,但对整个人群来说,患病率一定增高了。……>>>父母谨防家庭致癌物
. |/ X9 t b- [! q* E
, a8 c) i" l8 f, t# ]
从事放射防护研究20余年的广州医学院强永刚教授指出,从放射生物学理论分析,一种组织的放射的敏感性与细胞的分裂活动成正比,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细胞分裂活跃,较之成年敏感得多,且年龄越小越敏感(胚胎组织对射线更敏感),在其放射检查后的未来几十年里,远后效应就可能被诱发。
! B o1 ], h9 Z
3 E# u0 F$ l" z2 R, a
现状:每年体检进行“胸透”都是保留节目
- e. {) p3 R& i7 @
! t' O1 R1 `. m& I0 N/ A4 `" R 我国和国际的儿童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皆明确规定,不能把肺部的常规检查作为幼儿和青少年的常规检查项目,如每年的体检。
7 _1 W$ y' a1 ?- [3 h& T
3 \. h$ `. e: _ S- g) g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签署第423号国务院令,公布《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不要随便做胎儿镜检查
6 m9 F N: ~# y) B& o8 m" ~
% Y0 Y0 H% v) Y9 F4 w' ~) Y6 \; z- y8 ^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GB18871-2002最新颁布的电离辐射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规定,“X射线诊断的筛选普查应避免使用透视方法”,但在我国,尤其是生活在经济状况较好的城市里的人群,都不会忘记上学期间,每年体检进行“胸透”都是保留节目。强永刚教授说,殊不知一次胸透的放射线量就相当于10次X光检查,在他所著的《医学影像辐射防护学》中提到法国、美国、日本等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已淘汰胸透检查,在为数不多的使用国家中,英国的使用频率也仅为0.2%,而我国则高达61.8%!
% k: n$ P/ ?% X/ ~/ H
8 q, Y9 Z, W; y( s 肥水:教育部门也不愿流向外人田
+ v( G/ }6 d- L2 B+ k4 E3 f( [/ `- d K
* D: M2 c2 Z) O 学生体检也是块不小的肥肉,肥水不流外人田,广东某市教育局竟然购买了一台体检车,为全市各中小学校的学生做胸透、X光检查。而一般情况下,体检车的放射防护较放射室的要差很多,因此我国对其使用是有限制的。
9 w$ e! R7 n+ ?. g6 a
, l4 S; Z- ~5 w( E! a3 B! P
强永刚认为,和成年人相比,儿童患肺结核的几率微乎其微,以检查出极少的疾病为代价,让这么多“花朵”每年被辐射一次不值得。他建议,学生可在毕业、入学或出现症状时才做此类检查。广州某市级医院放射科主任说,由于和X光检查相比,胸透曝光时间长,且清晰度不足,有些地方已考虑由X射线拍片检查取代胸透,只有必要时才将胸透作为辅助检查手段。……>>>电磁辐射6大危害
/ {9 [6 L& l: }; h7 ]0 O
/ F5 @6 H. s* q$ g) m- N 标准:实际操作中形同虚设
1 _$ h6 t7 m+ h# i9 n% N7 h) S
* E0 Y! B0 i% V 放射防护专家还提到放射检查需屏蔽特殊部位的问题。一个外籍儿童在家长的陪同下,到一家医院进行X光胸片检查,检查前他的家人要求将孩子的脖子和下腹包起来进行屏蔽保护,医院说他们没有这样的服务,于是被患者家属投诉到该市卫生主管部门。
+ Q& w+ c' r7 \* @: s# ]# k F p
- P* l0 @4 a& J9 h; Y% _8 Y
据了解,很多国家进行放射检查时,都要求必须对非检查部位尤其是性腺、甲状腺进行屏蔽保护,以使放射损害降到最低。医生如果有疏漏,都很可能因此被吊销放射执照。
1 u- `5 H2 k4 I3 i' f2 ~
) ~, l/ F \& G$ c
X光和CT检查滥用问题出在哪里?其实并不是缺少标准,截至2003年,我国出台的一系列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已与国际接轨,并无什么两样。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标准却形同虚设,拍胸片享受到屏蔽保护的患者可能是寥寥无几。更有甚者,有时体检时,医生为节约时间,甚至要求几个体检者同时进入拍片室,一人拍片其他人未加任何防护地在一旁等候。……>>>家有孩子, 注意辐射
' j7 W( j4 o7 z/ I8 f
: }- r( ^; q \3 j1 m r8 q 接受辐射剂量的大小取决于放射科医师,而是否需要接受放射学检查,则完全由临床医生决定。一位CT室的医生告诉记者,医院给他们科室去年定下的“任务”是2300万元,以后每年递增10%。一张检查单,开单医生可以拿到100元左右的回扣,医院可有数百元的创收……而对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儿童,他们携带的将是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这一颗颗炸弹危及的将是整个民族的健康。……>>>日常生活须防电磁辐射
; l9 T) r& r! y- ]" y" V; I' E" ]# |2 X& H" R4 j
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为此,广东某市教育局索性购买了一台体检车。看来,学生体检的确够“肥”,要不然怎会让教育部门也穿起了“白大褂”,非要揽下学生胸透的生意?
! i$ t2 |) i+ w- p4 w
% o3 S: x% L+ y8 U0 ^- r 不知道民众的就医账单中还有多少是与“肥水”有关的。现在看来,要想识别也并非难事:什么项目滥用了,什么药品开多了,大概也就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了。
! {% t4 V7 F( r' [
/ R" P+ Q9 o1 B$ U( x 虽然这事儿已是半明半暗的了,可体检求医,都得乖乖听医生的,想要不成“肥水”也难。但事关人命,要是任凭这样胡闹下去,那就真如文中那位放射防护专家所说的了——“谋财害命”,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