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综合类] 《人体经穴图谱》上:人体经络循行图·手太阴肺经 [打印本页]
作者: 五味堂主 时间: 2007-2-15 17:12 标题: 《人体经穴图谱》上:人体经络循行图·手太阴肺经
一、手太阴肺经
$ e8 }, Z% X3 ?) v
[attach]126[/attach]
4 ~' M. u, E$ Y! T8 O
2 ]5 v. Q6 p4 v P( s" q7 J0 H e
3 a! G7 p. Q8 Z( ~! y+ ? 【循行分布】% I, ~5 T0 C9 f+ m$ s
4 e. Y9 _2 u# ` 体表 从肺系横行出来,向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下行至肘窝,沿着前臂内侧前缘,入寸口,沿着鱼际边缘,出拇指内侧端。) L! f7 l! D# O9 r; u [
[attach]127[/attach]
& B( D" _" w8 b7 F" ]9 ^
* I2 V1 U. a: {' {5 m* ?1 M2 n) e% g/ m% ?0 U( f( V( I# C
体内 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胃上口,过横隔,属于肺脏,上联肺系。
% v8 N5 h2 G, e, V2 ^
( W% J6 V4 C5 \ \/ `! L8 E引用:
.
8 Z/ T6 m6 ^/ m 《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 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 L2 e; t; E O) z+ N6 i6 O- ^
" `5 H+ u: N# h& K4 R( `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0 m# F! Z o( U& @ U1 o e j[attach]128[/attach]
! G A9 D' Y( q
7 j9 P7 Z( E7 t, J7 z7 N
E% U" V0 I% |8 b# \: a! f" w# T( J- {
0 E9 g' A4 @* D. L. S* [ B* H; I0 ]- [1 C0 ^* {9 R
.
* e, H& X2 l9 E2 H 【注释】
; i7 `" b& o" s, _8 l6 z8 u& p& v+ }
" f5 @) U7 y' G( h% v3 E* _. |' ] (1)中焦--宋·王维一《铜入腧穴针灸图经》注:“中焦者,在胃中脘,主腐熟水谷,水谷精微上注于肺”。
$ ~) l1 j" _ D; h; R* s
. g; D0 \, g% k* A( D" i4 ~ L (2)胃口——《铜人》注:“胃口,谓胃之上口,赉门之位也。”
! Q( f! @2 I. n% T
. G- \3 f0 ~4 b, T* T/ q* P (3)肺系——元 · 滑伯仁《十四经发挥》注:“谓喉咙也。”喉咙,兼指气管而言。
0 W9 j S9 _/ |' D- X+ K$ r5 i; X6 F# Q0 @- m \6 B
(4)臑内--臑音闹。指上臂。屈侧称臑内,当肱二头肌部;伸侧称臑外,当肱三头肌部。
3 p; E: F4 k) {0 j
5 J0 }* L1 ?) E& W& ^ (5)少阴——此处指手少阴心经。9 i& u- C( _1 O" h" n9 l
9 L. I- W& Q3 e2 @- _' f( o (6)心主——指手厥阴心包经。
' O. Z2 J) A Q- g2 j* S2 I/ ?( r2 J/ b' p7 X: r( ^9 }
(7)臂内——臂,指前臂;内,指内侧,即掌侧。
2 S5 e; `/ f$ {7 n: V
+ Z) t5 T5 m- `% s9 z( B (8)上骨——“臂之上骨”指桡骨。
+ y( k/ m f F6 [8 k/ {9 y7 }4 j* ]- }% i) E, c
(9)廉——指侧边而言。
6 S; ~* ^- K9 o2 X5 n+ e7 v1 }5 w Z, q/ P) P) S
(10)寸口——腕后桡动脉搏动处。8 O8 d7 t, `) Q% d/ P
6 U; ~5 {$ v$ A+ ~8 S
(3)鱼,鱼际--“鱼”或称“手鱼”,今称“大鱼际”,“鱼际”即指鱼的边缘部分。
8 O9 a# N. m7 @5 q4 C9 G: U& B5 X/ P% R# D+ q
【语译】
6 j' H6 Q0 K$ ^* i
( G/ ]! H8 \0 d8 r; ^7 l 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胃部,向下络于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属于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部横出腋下(中府、云门),下循上臂内侧,走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天府、侠白),下向肘中(尺泽),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孔最),进入寸口--桡动脉搏动处(经渠、太渊),上向大鱼际部,沿边际(鱼际),出大指的末端(少商)。
6 E* |6 N, _# `" C% X/ c6 D: o6 @7 u. j2 r* t4 b
它的支脉:从腕后(列缺)走向食指内(桡)侧,出其末端,接手阳明大肠经。
' X. q* M9 T1 j0 E! `( C7 Q+ P
* O* G3 O! v7 d7 x 【病候】 + Y7 o7 {1 L. R2 o( g! N
( X% V, c* g4 O) r" Z7 ]6 t引用:
.
1 N, V! X. ^- m* n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1),风寒: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2),甚则交两手而瞀(3),此为臂厥(4)。 $ ]) r' H4 Y7 x2 C9 k) a
$ d( j+ a+ ^3 W
是主肺所生病者(5):咳,上气,喘喝(6),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 W+ Z+ \. h& b: J, G/ K- ~$ D8 w1 f& M) w
气盛(7)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8);气虚(9)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10)。
! l e) i1 Z6 ~- q: ^
.1 t2 U" j6 |! h. E( W5 {
【注释】 8 i1 v: ?# ~1 i( O7 }( X: a* n
6 w, C d1 f) n, r6 v (1)是动则病--张景岳《类经》注:“动言变也,变则变常而为病也。”指这一经脉发生异常变化就可能出现有关病症。
% g0 b# T; o* n8 [
/ k- {5 g4 p' N (2)缺盆——指锁骨上窝部。缺盆中,包括喉咙部分。 2 G2 t6 C2 ]5 _
% \ L% z8 l! Z, q
(3)瞀——音茂。指心胸闷乱,视力模糊而言。 + `6 ^+ g4 _/ S2 j% i) O6 X
3 T! I( l. J5 K4 I (4)臂厥——指前臂经脉所过发生气血阻逆的见症。
( q1 g1 f" g! h1 d# H
( I% ^" e1 y/ A7 N9 q (5)是主肺所生病者--指这一经脉(腧穴)能主治有关肺方面所发生的病症。
$ o) ?8 y1 z, B3 {* _1 X' b1 M& q. b" }+ D. N
(6)喘喝——气喘声粗。“喝”或误作“渴”。
0 S& x$ w( z& L" i1 ~0 u2 y2 \+ l! d& S+ V$ \2 _, |2 N
(7)气盛——指实症、阳症,与气虚相对而言。 " o+ R- I2 L/ B5 e! r* X
; P4 x" |7 _, ^* l# J; B3 R. B; h (8)欠——指呵气。《太素》杨上善注:“阴阳之气,上下相引,故多欠也。”有作小便量少解,不确切。
( J3 ?" r- c$ _: m1 Y6 U5 ?/ N$ l- ~# n+ Z
(9)气虚——指虚症、阴症,与气盛相对而言。
: y( v$ C# j) s6 I, V6 y0 c. w0 U- e! N
(10)溺色变--溺,读作尿。小便颜色异常。$ C3 M$ R4 a+ }4 l, M
, U* i% l! @- h4 b6 q 【语译】 ' j. x* I4 \: a, r) b
8 o! B; y' E2 ?- h, k- {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肺部胀满,膨膨气喘、咳嗽,锁骨上窝“缺盆”内(包括喉咙部分)疼痛;严重的则交捧着两手,感到胸部烦闷,视觉模糊。还可发生前臂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疼痛等症。 + s; ?0 t8 v' b; M" {
3 ^) a. _( A% e' T! C5 u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肺”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如咳嗽,气上逆而不平,喘息气粗,心烦不安,胸部满闷,上臂、前臂的内侧前边(经脉所过处)疫痛或厥冷,或掌心发热。 4 d6 ?8 X9 k3 C
' x( m: N. a; W' W' Y4 @( h( [ 本经气盛有余的实症,多见肩背疼痛,感冒风寒自汗出,伤风,小便频数,口鼻嘘气;本经气虚不足的虚证,多见肩背疼痛怕冷,气短、呼吸急促,小便的颜色异常。- R& a" k/ e; f
0 z8 `) i: p; k/ q9 y* s n+ J
手太阴络脉
/ ^- |4 v( n1 _% E e8 R/ b5 c# `8 h+ O- S% l/ C- H+ R% r9 Q
【循行】
]1 o- `* |4 V5 ~; s) {
+ T' Q1 s' t' N& ^5 e; ^1 D+ }引用:
. 7 K* h3 u9 J' b& e
《灵枢·经脉》:手太阴之别(1),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2),并太阴之经(3),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
% ]5 G- V$ r4 L1 K k7 [6 v: s X* p
/ V: Z, n( e5 D# a5 q8 { 其病:实,则手锐(4)掌热;虚,则欠(去欠)(5)小便遗数(6)。取之去腕一寸半,别走阳明也。
" Y$ r9 j$ `0 q! C4 r% O/ @
.
6 k/ d- X0 Z' R: H2 [; s 【注释】 , w$ j1 `8 g9 N U% N
. A5 u- n4 b9 r5 K (1)另--即络脉。从本经分出的络脉,由此走向相表里的经脉。
; {9 C5 Z5 H( {7 h/ K; E0 Q3 y8 g# l! H% C1 U( Q- E
(2)分间--指分肉之间。当桡骨茎突后方。 6 p9 |' q* Q0 R+ A
) p6 k% c) a. n (3)并--指与经脉并列而行。
) t6 z6 \% Y. ^9 ^! V) x
O" Q4 \! e T3 x (4)手锐--手的锐骨部,指鱼际后方。 ( L) ^" _! k$ |7 l
! x5 |' d" D7 s8 v" }; p (5)欠(去欠)——欠,呵欠;(去欠)同(口去),张口的样子。虚则欠(去欠),肺气不足所致。
; _, [7 z7 O1 g& i- N! r+ C: K6 t2 I$ j
(6)遗数--遗,小便不禁;数,小便频数。 1 i0 n& c9 W Z7 \# |" w3 P
+ o8 B& t$ q0 H+ i' u" a8 L
【语译】 " _6 U3 }/ v8 e! }
# @" w5 k4 i5 d p3 b, {
手太阴络脉,名列缺。起于腕关节上方桡骨茎突后的分肉之间,在腕后一寸半处,走向手阳明经脉;与手太阴经脉并行,直走入手掌中,散布在大鱼际部。
$ G9 E U. h/ t4 M/ t& G
- o4 p! @; F1 ~- G, B/ M c) G( N, p 其病症:实证,手掌和手腕部灼热;虚证,呵欠、尿频、遗尿。可取手太阴络穴治疗。本络络于手阳明大肠经。
* ~$ L/ Y$ b0 ^
: X, {) I- w5 D8 v5 V: |# G2 ~1 a; [ 手太阴经别
$ I( ?% H! y4 }; K4 h% {' G" k1 A1 u1 Q
【循行】 ) }3 A J4 T# A7 N
& B# E. j! G) B( H K" X% M6 ~引用:
.
% L6 c+ L2 Q8 ]4 T( |3 o5 f! A 《灵枢·经别》:手太阴之正(1),别(2)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大肠,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3)。
& ?' O, D7 S' P1 i0 n2 ~* x.
' C9 j3 f x. O: p 【注释】 * h0 G8 O4 q" Q+ d
3 ^2 l" p/ b5 x3 b8 k! M9 a, b
(1)正——十二经别又称别行之正经,意指从十二经脉分出。 1 s+ ?. f) M- G
5 U J1 `) U0 N! `$ u! G9 ?
(2)别——分别,指十二经脉循行通路之外的另一通路,别道行走。这与经脉、络脉所指之别意义不同。 % H; }5 Y1 D" h8 o
+ V- f1 m) _+ c4 |6 N0 h (3)复合阳明——复,再走。阴经经别,合于有表里关系的阳经;阳经经别则合入本经。所以十二经别,就构成为“六五味堂合” 。 A2 m* i& ^) x+ p( ?( S z. }. {
; @/ N* R- I0 h7 j I" m% X- [ 【语译】 ; P8 |8 |& F3 L
9 v+ E! }$ C1 J# b- w
手太阴经别,从太阴经分出,进入腋下渊腋的部位,行于手少阴经别之前,进入走向肺部,散到大肠,向上浅出于缺盆部,沿着喉咙,由此再合入于手阳明经脉。, g Y1 A0 R7 {3 L( }% { F: T( E
r5 L/ _1 g% _' |7 J 手太阴经筋
5 D0 d* Q, T* ?. t) \3 n+ j
5 H6 |4 M, s, g2 A8 j6 T 【循行】
: @; i7 V0 A, b2 m0 p0 W! s* r* l: V) T7 h3 m2 H: F引用:
.
8 H" d9 p5 n4 Q: s( N7 s+ W 《灵枢·经筋》: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1),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臑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髃(2),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赉(3),合赉下,抵季胁。
+ h4 Y0 O; L& }6 M# |$ E. P! m
* g4 @# j1 g! ] 其病:所过者支转筋痛(4),其成息赉者(5),胁急、吐血。
3 h: B4 {; C! `. Z- y: v) c.9 D( i- s; x6 d% s! p: B# ?
【注释】
8 T. `( V, u" o( {2 g& S( t9 S2 r6 C) ]2 y
(1)鱼后——鱼际的后边。 h1 x( B% K- X3 [1 t6 z
& a' W1 x- f0 [ ?4 x- Z( d# X (2)肩前髃——即肩髃部。 # D# v. N& p) d3 F( S' S3 _
( l9 o' S* v+ I; l
(3)赉——膈肌。杨上善注:“赉谓膈也。” ; G5 d) f V& P4 V8 z
/ X# N! z ]2 A (4)支转筋痛——支,支撑不适,转筋,肌筋拘挛掣痛。
# X1 ]+ Q. z8 G# N
! l2 x' C. C: e, z4 l. B- M5 A4 I (5)息赉——古病名,为五积之一,属肺之积。主要症状为胁下有积块而气逆上奔。 " V8 _9 D8 `5 Q0 ?/ v' ?
7 }( m7 B. }% r; X 【语译】
+ o& g# Z3 b% k
3 g, N$ `( s, } 手太阴经筋:起始于大拇指之上,沿大指上行,结于鱼际之后,行寸口动脉外侧,上行沿前臂,结于肘中,向上经过上臂内侧,进入腋下,出缺盆部,结于肩髃前方,其上方结于缺盆,自腋下行的从下方结于胸里,分散通过膈部,与手厥阴经之筋在膈下会合,达于季胁。
! H! n5 U$ k6 F' ~" I* j( R! o3 q. x5 s; {
其病症:在本经筋循行处,可出现支撑不适、拘挛掣痛,重者可成息赉病,胁肋拘急,上逆吐血。) R/ c, C0 Q! P- z, P
, R' i& F8 Z0 |: B
( w k! k, q8 D' T% k! \
- b1 w8 r; N! J5 ~6 @1 T
人体经络循行动画(女):手太阴肺经% L+ w0 p; \1 L4 q [; l) ?
% M1 ~* S/ m. {; M+ u. {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
, k! i: C M# X
8 \: R7 O6 r/ x+ [/ B2 f
可在视频上右键放大/缩小,放大后可用左键移动视频内视图。
作者: 五味堂主 时间: 2007-2-15 18:49
.3 v( i& g/ x# ~3 `, `
为了方便学习,我收集精选了一些人体经络穴位图图谱,归纳为《人体经络循行图谱》和《人体穴位图谱》两部分,分别加以整理罗列。两份资料共称《人体经穴图谱》。
) R; q% D- s8 `$ l% `
9 x* ~7 O7 G2 Z+ M, z/ H v4 l
+ |/ ?& P3 L1 X |—— 上部:《人体经络循行图谱》
. ^ s8 `/ o A$ ~5 a |7 N l; b+ d0 W- H& n
|
- C: g" Q# L. P& N |
' E8 j$ ^4 ?. K/ v |—— 下部:《人体穴位图谱》, w! N2 K! [' o# n8 u
|7 ~& b$ _5 }/ ]' N( i c
《人体经穴图谱》 | —— 上:《人体穴位图谱·经络穴位图谱》. R" O- g% v$ S; C. ?/ Y( F
|" i( ?- ~1 x, k2 }: D* f
| —— 中:《人体穴位图谱·经外奇穴图谱》; x; t; O' D9 W w' f
|
- ^" P0 J+ w6 b) U% ? | —— 下:《人体穴位图谱·特殊穴位图谱》
作者: liuyun 时间: 2007-4-19 11:52
很详细,很想学,谢谢堂主
作者: qmagg 时间: 2007-4-19 15:53
看了人体使用手册,正想学学6 O8 @5 w* _- m6 i+ F5 A! Z
谢谢!
作者: shenws 时间: 2007-4-19 23:28
堂主受累!!! 想了解了解祖国传统医学的深邃!
作者: keshan_1023 时间: 2007-4-24 09:16
谢谢楼主,正想学呢。
作者: 碧莲 时间: 2007-4-24 10:55
真是说不出的感激!
作者: 太极真无极 时间: 2007-4-24 21:32 标题: i like zhongyi
看看经络图,早就想学了
作者: 医者心 时间: 2007-4-24 22:10
谢谢楼主,正想学呢
作者: 天使微笑 时间: 2007-4-25 12:07
楼主辛苦了,谢谢分享。
作者: jiayi123 时间: 2007-4-25 20:17
谢谢堂主,致以崇高敬意!!!!!!!!!!!!!!!!!!!
作者: linyech 时间: 2007-4-26 18:51
很详细啊,谢谢!自学者的福音!
作者: 空心竹 时间: 2007-4-26 21:28
学习5 k+ E& T1 Y- M9 V6 R
正在下载
作者: liuhaiking 时间: 2007-4-27 16:36
楼主辛苦了
作者: chemens 时间: 2007-4-27 18:32
爲了看全 所以回復。呵呵
作者: tbh691203 时间: 2007-4-29 10:19
楼主辛苦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作者: aarecn 时间: 2007-4-30 13:21
谢谢,看过后有不少长进
作者: gmcgc 时间: 2007-4-30 15:19
学习传统,传承国宝.
作者: xiaqing 时间: 2007-5-2 22:16
支持楼主,辛苦了
作者: zfg888 时间: 2007-5-4 14:40
谢谢你,受教了.
作者: alicerong 时间: 2007-5-4 19:16
感谢堂主,健身宝贝
作者: hsslot 时间: 2007-5-5 21:21
谢谢楼主,很想学!
作者: barry8975 时间: 2007-5-6 12:06
多谢!非常感谢!
作者: sdk 时间: 2007-5-6 23:02
謝謝分享,正想學呢
作者: decent 时间: 2007-5-13 17:56 标题: 谢谢斑竹!
谢谢斑竹给大家带来这么好的教材!
作者: 朵儿 时间: 2007-5-16 23:46
谢谢分享,辛苦了
作者: ddch315 时间: 2007-5-17 07:45 标题: 好好
《人体穴位图谱》
作者: byn2001 时间: 2007-5-17 17:00
合到一起就不用一个一个分开看了!
作者: hyjysp 时间: 2007-5-21 19:29 标题: 很好
确实是个好东西!
作者: liurunfu2008 时间: 2007-5-22 18:28
楼主辛苦了,谢谢
作者: 平阳猫 时间: 2007-6-8 17:09
有没有下载版啊?
作者: mymaom 时间: 2007-6-9 17:55
太真贵了!!!!!!!!!!!!!
作者: mymaom 时间: 2007-6-9 17:57
楼主辛苦了 太真贵了
作者: lyicq 时间: 2007-6-22 18:49
看到最好的经络图
作者: heelele 时间: 2007-6-25 13:30
谢谢搂主分享!!!!
作者: heelele 时间: 2007-6-25 13:33
楼主,请问能否给我们下载学习啊?谢谢!!
作者: scottscott38 时间: 2007-6-25 23:40
非常感谢堂主,辛苦了
作者: scottscott38 时间: 2007-6-25 23:43
非常感谢堂主,辛苦了
作者: richard322 时间: 2007-6-27 12:47
东西很不错,值得学习
作者: trfzht 时间: 2007-6-29 15:02
谢谢楼主,早就想了解了.
作者: ra6618 时间: 2007-6-30 00:33
真係詳盡精闢,多謝堂主分享~~
作者: 江河水 时间: 2007-7-3 14:05
楼主辛苦,谢谢分享!
作者: zhhong 时间: 2007-7-8 18:18
谢谢楼主,正需要经络图。
作者: icegreen 时间: 2007-7-13 12:07
引用:
原帖由 五味堂主 于 2007-2-15 18:49 发表
0 Y9 z4 c, J1 X: E6 c- w D* C.
) Y. j! @6 \8 h5 j0 r 为了方便学习,我收集精选了一些人体经络穴位图图谱,归纳为《人体经络循行图谱》和《人体穴位图谱》两部分,分别加以整理罗列。两份资料共称《人体经穴图谱》。 ; O3 R3 T3 V" |8 l
5 @5 G0 q8 V/ Z0 h+ h' y6 Q9 X3 b5 Q D
: ]5 [" O" W7 F ...
4 ?1 V. A& V. H7 X5 O
5 I, K0 p3 q( l7 T7 {- @请问在哪里浏览下册?
M, a& |& R. P; m2 b& ?堂主功德无量!万分感谢!祝堂主万事顺意!3 n2 g& W- e! t8 R. }: u* G
7 B8 B1 @" g& T4 l% ]! z[ 本帖最后由 icegreen 于 2007-7-13 13:17 编辑 ]
作者: neda 时间: 2007-7-16 14:05
请教堂主, 在哪里可以看到 《人体经穴图谱》呢?' {! Z$ v5 w( L, }2 J) q5 o) Q
非常想全面学习一下。谢谢
作者: bqian 时间: 2007-7-19 10:04 标题: 终于寻到根了
有幸拜读此图,更加有信心学习易经了。
作者: fkhq2004 时间: 2007-7-21 10:40
谢谢堂主,顶!!!!
作者: ha宝 时间: 2007-7-28 19:33
学习一下,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轻云卷 时间: 2007-8-10 16:07
净食三天,鼻子越发的灵了。楼下有人抽烟闻得一清二楚==真不知是好是坏
作者: lss 时间: 2007-8-26 04:13
感激楼主分享!!!!!!!!!!!!!!!!!!
作者: zhangdapeng 时间: 2007-9-3 14:50
很详细啊,谢谢!自学者的福音!
作者: wuxin123 时间: 2007-9-4 18:41
谢谢分享。
作者: chensir525 时间: 2007-9-6 22:39
让我看一下哦......
作者: skwong 时间: 2007-9-8 14:14 标题: 谢
楼主辛苦了,谢谢分享。8 b1 e9 D' H' H5 c( C! I8 C
我想学习A波音乐,想经络和此西方音乐有同根之源吧,所以见到楼主的分享,真的谢谢了!
作者: 求教名师 时间: 2007-9-10 17:42
为中医之崛起而奋斗,堂主的无私精神令人景仰。
作者: jiji77susu 时间: 2007-9-17 15:16
为了中医,加油啊
作者: jeffreyyuan 时间: 2007-9-24 12:35
先学习一下先,感谢堂主
作者: qd007 时间: 2007-12-26 16:36
谢谢楼主无私分享!
作者: 云破月来 时间: 2008-2-16 15:37
绝世好贴啊,我使劲顶
作者: boomii 时间: 2008-2-21 15:22
我想看看
作者: sjwss 时间: 2008-2-25 14:21 标题: 回复 1楼 的帖子
楼主辛苦 正在学习
作者: ceee 时间: 2008-3-1 16:25
好东西,努力学习,感谢发帖。。。
作者: gonggashan 时间: 2008-3-6 16:47
好,谢谢楼主
作者: wucaiyun 时间: 2008-3-11 10:08 标题: 堂主辛苦了,向你学习
堂主辛苦了,向你学习
作者: 一片绿叶 时间: 2008-3-20 23:10 标题: 肺经
求肺经偱行图
作者: 石在不行 时间: 2008-3-31 19:27
堂主受累!!! 想了解了解祖国传统医学的深邃!
作者: 老泪 时间: 2008-4-2 08:46 标题: 回复看看
应该不错!
作者: zwd1975 时间: 2008-4-4 15:56
ggffgghaofhaoljf
作者: 扁1492 时间: 2008-4-10 12:54
我看动画片
作者: hawkfox 时间: 2008-4-17 08:06 标题: 学习
千日筑基.了解经络
作者: 紫色风灵 时间: 2008-4-17 21:27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elvaning 时间: 2008-4-18 21:50 标题: 学习中
感谢天下善良的人们
作者: dl223344 时间: 2008-4-20 00:32
正想学习,非常多谢,
作者: chenxinguo 时间: 2008-4-26 22:57
一定要顶的,学习中华医学瑰宝
作者: tce000 时间: 2008-5-10 19:04
继续学习,谢谢楼主
作者: wql9 时间: 2008-5-14 23:40
多谢楼主分享!学习了!
作者: wxfmomo 时间: 2008-5-26 14:57
中医对刚入门的人而言极深,感谢楼主的无私!
作者: wkwx 时间: 2008-6-12 10:39
回复,支持!认真学习!!!1
作者: wxfmomo 时间: 2008-6-26 13:32
学习学习
作者: sword164 时间: 2008-6-26 15:53 标题: 想看下部
想看下部
作者: dujj9 时间: 2008-6-26 16:18
堂主受累,堂主受累
作者: casy0317 时间: 2008-7-21 13:19
很详细,很想学,谢谢堂主
作者: proray2008 时间: 2008-7-29 20:45 标题: 好棒的經絡圖
好棒的經絡圖!. b4 V* [- K9 n5 Q
學習學習!8 }/ _) G" F. h4 D
謝謝!
作者: 9856320 时间: 2008-8-11 17:38
谢谢楼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作者: leeandfoong 时间: 2008-8-20 08:52
得过肺病,一定要好好学习。
作者: honggenli 时间: 2008-8-23 15:30 标题: 回复 2楼 的帖子
有《人体经穴图谱》太好了,可以与人体经络循行图并用.
作者: steven87095604 时间: 2008-8-29 18:42
很详细,很想学,谢谢堂主
作者: zuoyi399 时间: 2008-8-31 14:25 标题: 堂主受累!!!
堂主受累!!!
作者: q8899 时间: 2008-9-18 13:24
楼主好!!!!
作者: Mortal 时间: 2008-9-24 10:59 标题: 好
感谢你的无私奉献,可是我就一直看不到内容啊
作者: Mortal 时间: 2008-9-24 11:05 标题: 回复 1楼 的帖子
内容很好,谢谢了
作者: inr2008 时间: 2008-9-26 17:49
謝謝分享,正想學习。
作者: Mortal 时间: 2008-9-28 15:45 标题: 回复 1楼 的帖子
辛苦了咯,谢谢你的视频
作者: wilson9999 时间: 2008-10-22 16:00
初学者,这些资料正好学习。谢谢谢谢!
作者: xrx 时间: 2008-11-17 11:23
尝出五味淡,品得菜根香。
/ i. B9 G, g/ G4 Z' v2 y阴阳五行数,乾坤一壶天。
作者: kobe023 时间: 2008-11-21 14:46
谢谢斑竹!!!!
作者: ptfish 时间: 2008-11-28 18:08
好好学习,强身健体!
作者: hitsing 时间: 2009-1-30 18:35
《人体经穴图谱》
作者: zhai6315 时间: 2009-1-30 23:44
很想学祖国传统医学的深邃!
作者: sem_robin 时间: 2009-2-6 15:14
谢谢
好好的学习
欢迎光临 五味堂中医、气功论坛 (http://www.wwt.com.cn/bbs/)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