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综合类] 阿是穴 [打印本页]

作者: 五味堂主    时间: 2006-12-31 21:43     标题: 阿是穴

试谈阿是穴及其临床应用
6 \% P. \% a! i4 `* \4 A" |( g赵松峰


$ S& [9 c, B+ V) G" X5 J: Y  |" n0 e" I8 v9 D' E
        取阿是穴治病的方法由来已久。早在《内经》中就有“以痛为输”的记载;到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首先提出“阿是穴”的概念;以后随着阿是穴的发展应用,又有了“不定穴”及“天应穴”等名称。关于阿是穴的作用,《千金要方》认为:“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即云‘阿是’,灸刺皆验。”《玉龙歌》中写道:“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又有流传颇广的《四总穴歌》中后人特意补上“酸痛寻阿是”一句,这些足以证明阿是穴应用之广了。现将个人在这方面的拙见及临床体会介绍如下。# Y8 N3 n! Y9 j5 p4 A7 w- Q, p
; A9 P+ l" R+ l' w  O) _5 v
        1、阿是穴是经外穴吗?
6 K! j3 b' d$ R* f  Y$ r
7 F- }+ I$ q( K) o7 y        历来针灸学教科书,在俞穴分类时,都把阿是穴列入经外穴的范畴。那么阿是穴到底属不属经外穴呢?还是让我们了解一下阿是穴的定义:“阿是穴就是压痛点及其他反应点”,这一点是我们公认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它可以是在经络上,也可以不是。从实践来看,大多数的阿是穴都出现在经络上。孙思邈所说的“不问孔穴”,原意是指:不管它是不是经穴。也就是说,可以是经穴,也可以是经外穴。从“不定穴”这个名称上来看,应解释为:“它不一定是经穴,也不一定不是经穴”。但是还有一点要指出,阿是穴在人体的出现,是有时间性的,它往往随着病情的出现而出现,随着病情的好转而消失。从这一点上,“不定穴”的说法恰如其分。因此,笔者认为阿是穴既可以是经穴,也可以是经外穴,它是以病理反应压痛点形式出现的具有一定时间性的特殊穴。
7 s' `# d- l, @9 e& G
2 L5 N2 F/ n! @% F        2、阿是穴与经络学说
4 U+ \# \9 _2 ^; H4 _
5 }0 |$ o# N( T: @; }* u! i        正如一些针灸学书籍所说,“以痛为输”是“穴位发展的起源”。“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脏腑有病,必然通过经络反应出来。因此,有人认为人们从一系列治疗作用类似的压痛点归纳出一条条经络。所以我们研究阿是穴时,决不能把它同经络分开。临床实践告诉我们,当脏腑有病时,许多经穴,特别是原穴和背腧穴,正是压痛点最易出现的地方。例如:气管炎患者,多数在风门、肺俞出现压痛;胃炎、胃溃疡者,常在中脘出现压痛;腹泻在天枢、胆石症在足临泣出现压痛等等。这些“阿是穴”,都是经络“外络肢节”的体表反应点。如果从经络学说入手,便能迅速从患者身上找到阿是穴。如此,则“灸刺皆验”。& }! ?  y) r0 C/ B. _+ i" E
; k* Q, C# v2 C* U. H% G3 u6 V
        3、阿是穴与现代医学8 a" E$ \  A/ a  q7 L6 t
- M# P; r% l1 N4 G9 s# t1 x
        如前所述,中医学的经络学说为我们找“阿是”提供了重要线索。然而,临床上还有这样一些阿是穴,必须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去寻求。例如:腰椎间盘脱出所致的坐骨神经痛,往往主诉环跳、承扶、委中、阳交等穴酸痛,经检查,明显压痛点都在腰椎旁。颈椎病患者常因肩臂麻木,窜痛而就诊,颈椎旁都有明显压痛。骶髂关节错位者,常主诉一侧坐骨神经痛;检查结果,毫不例外地会在骶髂关节外找到阿是穴。这说明找阿是穴也要根据解剖知识,追本求源,找到显示疾病本质的阿是穴,才能帮助我们诊断,治疗疾病。3 F3 o! L; p) q! p) C
# e, ?- N$ d, q! l* H, E
        病例:李某,男,48岁。左侧腰腿痛已9 d,有扭伤史。曾在某医院以坐骨神经痛治疗未效。于1991-05-06来我处求治,搀扶行走,坐立不安,左臀不能着力。主诉:左臀处酸痛并向下放射至小腿外侧。检查:左骶髂关节处压痛明显;左侧环跳、阳陵泉、阳交穴压痛。直腿抬高试验(-),“4”字试验(+)。诊断:左侧骶髂关节半脱位。治疗:采用常规推拿手法,一次复位。再于骶髂关节处针刺加拔火罐,1次而愈。1周后复查,骶髂关节处压痛点消失。9 Y5 y, R9 ^, B# g! L' h- `6 S" W

$ c+ Z3 A: d) b! W8 z        按:从上病例可以看出,“酸痛寻阿是”,贵在一个“寻”字。只有找到了“真正的阿是”,才能帮助我们正确诊断疾病,从根本上治疗疾病。
! l) J2 t0 P: c
) Z: T3 e0 ^' b: A4 T; b        4、关于狭义的阿是穴
* K7 C, M. i0 a, A* Z$ N% Q' d7 m# K( G% g1 G8 e
        如果说,广义的阿是穴包括经络内外的一切病理反应压痛点,那么,所谓狭义的阿是穴(即一般针灸书所说的阿是穴),则是以病痛局部的压痛点作为穴位。这类阿是穴,多用于“浅表的局部疾患,尤其是痛痹与外证初起之时,即以痛处或患部为穴,直接进行针刺或艾灸,效果往往较固定的经穴显著。”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于软组织扭挫伤。+ b0 q: |' D% k6 d/ }% J) Z
+ m& V+ S( _: }
        病例:王某,女,26岁。工作中手腕用力过度,右腕肿痛2 d。检查:右桡侧伸长肌与拇长展肌交界处(阳溪上2寸略外侧)压痛明显,局部肿胀,旋转患腕听见摩擦音。诊断:桡侧腕伸肌群轧性腱鞘炎。治疗:于阿是穴针刺3针,艾条灸5 min。次日复诊,肿胀已消,压痛减轻。依原法再针1次。5 d后复查,阿是穴消失,已愈。; a* z# n5 o/ v6 |

# I% A$ ^& {5 R/ m  b; N- o0 D# v2 e5 C
        6、小结. O3 F% n8 p1 F/ w; M7 N* E
. X+ X6 [/ q- y
        6.1 拙文认为阿是穴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是指病理反应压痛点,经络内外均可出现,而以经络上出现为多,所以不能说阿是穴是经外穴。阿是穴的出现是暂时的病理现象,而不是固定不变的穴位,一般针灸书籍所说的阿是穴是指病灶局部出现的压痛点,只能算狭义的阿是穴。
, D& w( d2 |- e* X2 l  h$ k4 H6 z9 [: c
        6.2 对阿是穴的探讨,当从经验、解剖、神经等诸方面研究。5 U' m" h! n% x5 g+ }6 U# a
4 q$ v0 r* k* T
        6.3 阿是穴在针灸、推拿及其他各科临床上,都有一定价值。“酸痛寻阿是”是诊断及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手段。
) S* J* K0 e1 G8 l8 f6 L) n0 T

0 r# R: T4 g8 _2 Y

作者单位:山东省乳山市中医院 264500, {! q: k+ v! M( K/ C
(1998-12-31收稿 1999-03-22修回)






欢迎光临 五味堂中医、气功论坛 (http://www.wwt.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