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气功入门,首先就是要认识气功。认识气功自然要从气功的概念、内容说起。
3 [$ k. F$ t2 }( i$ C: b& A
) D; l2 \& h$ m. [4 ]/ W
什么是气功?这个概念已经说过不止一次了,既然是现代的概念、传统的内容,古今结合就是“气功”的特色之一了。毕竟,用现代的概念概括传统的锻炼内容难以面面俱到,但大家只要知道这层意思就行了:气功是调身、调息、调心这三调结合的锻炼身心的方法。
0 z6 V7 ?" F" t
4 R; w& F0 z2 }# E( |5 z 既然是锻炼身心的方法,具体可以达到哪种效果呢?这就要看气功的种类和锻炼的程度了。
3 x6 n {8 G( ?- ^
, M- z4 x- K; n. S& P 气功还可以分种类吗?这是肯定的。“气功”造词之初,多半意思是为了防病治病、保健养生而设,但符合气功概念这个条件的传统锻炼方法还有很多,包括儒、释、道、医、武各家的导引吐纳、静坐、静禅、行气、运气等等。所以,气功这个大家庭容纳了符合三调合一的众多功法成员,这也就是气功为什么容易被很多人误解和不能深入认识的主要原因。
9 N% o0 q3 I) ?: J# I, k: X% S5 j O
5 ]4 `& b- _1 m$ w. F
只要明白了气功三要素与三调结合的特点,我们就能分辨出哪些锻炼方法属于气功、哪些锻炼方法不属于气功了。
" \6 }7 i# B8 T2 }
& @' C5 P0 I* n$ H$ w; ?/ o 传统的功法体系中,道家的
炼神、炼气、存思、守窍、内丹符合气功概念的比较多,武家的内功部分多数符合气功概念,释家的禅定类功法也大都符合气功概念要求,再有就是儒家、医家的吐纳导引术等等。而以上各派的锻炼方法中,同时也有不符合气功概念要求的,也就意味着并非某个传统派别的所有锻炼方式都是气功。比如道家某些固精的功法,是“功”而不是“气功”;又比如武家、少林有些外家功夫着实厉害,但离开了内功修炼的部分,仍然不属于气功;再如武家、医家的一些导引锻炼小功法锻炼身体很有用,但也不属于气功范畴。(以上没有具体指出,大家可以以此为题自行分辨)
0 Z2 W$ z2 w% k7 o* @ J
& y& U! x7 E7 ~0 E5 z, B
知道了气功必备的“调身”、“调心”、“调息”的三要素,知道了三调合一的关键特点,也就拥有了一双辨别真假气功的“火眼金睛”了。(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气功都优于所有非气功的锻炼方法,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看问题永远要辩证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