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堂首页 | 万年历 | 免费电影 | 合作赞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欢迎您光临 五味堂 (www.wwt.com.cn)!济世之道,莫先于医;疗病之功,莫先于药…… 五味堂 宗旨:【传承中医中药国粹,弘扬气功武术瑰宝——致力于全民健康!】五味堂网站是提供传统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经方秘方验方、中药草药知识、医疗保健气功、武术气功、传统拳械、易学边缘知识等,供网友、会员继承、应用、研究、发扬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网上交流平台……网站正在逐步建设完善,现已开放注册,欢迎有志于振兴中医、弘扬国粹的同仁莅临指导交流,共同研讨、提高。也欢迎所有信任和支持传统中医药、民间中草药、武术气功的朋友经常来 五味堂 了解、学习、交流。祝大家健康快乐 ^_^
发新话题
打印

要想系统的掌握中医文化的精髓,能够医理贯通,需要读哪些书呢?

要想系统的掌握中医文化的精髓,能够医理贯通,需要读哪些书呢?

想请问楼主,要想系统的掌握中医文化的精髓,能够能够医理贯通,需要读哪些书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求教名师 于 2007-9-23 17:46 发表 6 z- t, K. w- Q9 F9 L
想请问楼主,要想系统的掌握中医文化的精髓,能够能够医理贯通,需要读哪些书呢?
.
  y% L7 s8 K1 x) X2 J9 e0 x4 L9 o; k1 m' O# D0 j0 q
        1、必须学习《易经》,懂得阴阳五行、四象八卦及节令运气等易学知识。2 p& h' H7 v9 Q3 u" b9 ]! n

  K) u+ J6 ~, @        易经知识在中医领域的运用非常广泛,既是基础、也是贯穿中医体系始末的重要内容;很多人学中医学不进去,主要原因就是觉得中医太抽象、理论多“悬浮”,只要有这种想法的,无疑是没有深入认识易学的缘故。认可了易经对宇宙事物的认识观念,易而言医,比类取象,则人体内外、出入动静,无一不在易经理法之中,中医理论也就自然贯通,没有抽不抽象、悬不悬浮的疑虑了。6 ~/ F: s& R2 j: j7 ]% ?

3 K6 ~# l+ u3 T* u$ v% G1 ]1 e* ]        2、四大经典,学中医不学四大经典,就像画画没有三原色一样,没有根本的、基础的东西,就会很费事甚至出错。
$ Z" R0 Y* i6 d0 p' W2 F3 K; K4 |
0 F" ]: {: [  i- I+ v8 K        为什么要学“四大经典”?因为在四大经典中:
) A) p8 Y! l2 W% _5 g- v# k! Q4 Y / {3 u6 n5 m' f$ ?5 _4 r8 `
        《神农本草经》是学习、掌握药性理论的,药物是防治疾病的主要取材,不懂药性的医生,就像不懂武器的战士,危险是可想而知的;
/ e' r5 }, l) c. u1 u* K $ R5 Y/ o. d9 ^: M( j+ t, m
        《黄帝内经》是中医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知识的高度总结概括、核心理论基础,后世的中医传承发展,都以《内经》理论为标准、为规范;
3 }" m( E8 H- X, J
% ^2 o' }( W: b$ F; Q& k, e; [        《八十一难经》是对《内经》的发挥和补充,完成了中医对人体进行解剖式认识先雏工作,补充了经络针灸学说的内容;
% J0 E$ l' r; ~/ x2 i7 L& P3 k ' B1 ~- A) W2 |0 \( D
        《伤寒杂病论》首发治病的经方、创立辨治的法则,为后世医学的临证典范和恪取法度。* q0 e! Y1 \) O7 S1 u% l7 f( @
2 x) G- m2 l" Y* F1 x) N  u
        3、广猎各家,取长补短;艺无止境,学无完日。谨承三圣道精髓,做好人、为好医。
7 i7 u/ g6 s+ y7 j% k1 w' b2 z5 F8 T" x! r1 T. z/ M! U* F; W
        当然,这一切需要两个基础,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语文功底和一颗善良博爱的仁心
尝出五味淡,品得菜根香。
阴阳五行数,乾坤一壶天。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无过是功,无怨是德。

TOP

请堂主

目前市场上易经和四大经典医书的版本很多,不知道哪个出版的版本比较好,堂主能不能给我提供一套这方面的书籍,比较正统一点的,一共要多少钱.。或者你给我提供一点消息,买哪个版本的比较好,我自己找找看。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