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想说爱你不容易
中医并不是万能的,就像科学也有失误的,所以西医也是有用的。任何科学迷信论、西医无用论、中医万能论与术数迷信论、中医无用论、西医霸权论一样,都是极端的片面之论。
: H% R2 {/ R, l
4 |1 o( e+ q3 j 五味认为,在医疗方面,中医的诊断和辩证方法的思想应该是核心指导思想,西医的诊断方式应该在这种思想和方法的指导下酌情取用,让医学更加自然、人性、精确,这样既能提供人性化的灵活诊疗、也能提供精确的医学数据。2 S: g1 A, G) S4 c
! ]4 m4 d, O" u; U% k 同样,治疗方法、用药方面应该以中医针推、气功为主导,中西药、心理疗法和祝由为辅助。其中,药物方面又应该以中草药、药膳为优选,西药为其次,心理疗法、祝由再其次,手术为最后选择。
1 \$ r2 |3 Y# }, w {4 k
! o: L0 s# q: [ 指导选用疗法和药、法的标准,应该是以证情缓急为第一,但必须自然健康(医驼焉可折背)、疗效及治愈速度为第二(以副作用为红线优选疗效更好的)、取舍为第三(保守还是手术、保母还是救子)。. {7 M' b$ G) S
+ \( i) }# J# T0 w( A. s
天地万物,阴阳毓涵。明究一二,悟三了万。明了阴阳的生化原理,就能洞悉事物自然本真的源里。中医不仅仅是一门单纯的医学,中医学是有深厚国学底蕴的哲学医学、实践医学和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能学会中医的医者已然是传统文化嫡系的佼佼者,能有所发明、引证、著述传世的医家和德艺双馨的大医更是凤毛麟角,浩然万千中脱颖一二而已。: [" q) l6 o0 v, _
6 \, M; X H8 O# a; ~ 传统文化是什么?中医涉及传统文化的哪些内容?前者范围太广阔,我们可以看看后者。( |( r6 W& J0 E2 e0 C
8 o7 P- S4 H- r* F+ ^( [2 }( t$ M 首先,中医的核心理论是阴阳论,阴阳理论是易经的精髓,是一种统分认识天地万物生长化收藏的基础理论;中医的语言工具是五行理论,是阐释世间万物的基本元素和生克制化关系的有严密逻辑的基础理论。阴阳五行是中医的灵魂和生命。中医的所有理论、辩证论治方法、针石汤药以及补充发展起来的吐纳导引(气功)等等无一不是严格使用阴阳五行理论建设和使用的。
4 v( ~$ g: q* c* i/ E
- b3 t J4 Z9 @ 其次,中医根据人的衣食作息、好恶性情、天象地理等等传统习俗、环境因素,摸索推衍实践总结出来的理法,就是因人而生、因人而成、因人而异、因人而用的,这也就是中医人性、灵活、实用的原因。& m0 v8 Z% W/ E! Z/ L8 N
' V# m2 P3 C+ R1 F3 U4 G: ^4 _( i 再有,中医经络、脏腑不仅有解剖的认识,更有内证的探索,可贵的是这些探索、结论形成的理论,与阴阳五行论、天人相应论的融合臻于完美、浑然一体。大到甲子节气、小到运气流注,天体自然、人体周天无不一一对应、关系细致入微,将天地人(万物)归于阴阳二性,归于自然一物。这样,及至简者,一言而宗;及至繁者,万化无穷。
! x6 d7 j. z* o4 a; T* e
; Y8 i. s. i1 d, d6 Y. X 而现代,学中医者,对传统文化的掌握如何?对国学思维的融入如何?对中医思想和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如何?对现代学术与古代学术的冲突与融合认识如何?对西医及社会群众择医心态的了解如何?对经济社会生存现状与仁心仁术舍己为人的抉择如何?……众多因素都密切关系到能否理解中医、能否学会中医、能否做一个中医,乃至将来能否成为医家、大医!更别说尚在中医学术边缘没有进门甚至根本理解不了中医理论体系的人,怎么来支持中医、发展中医?
! {4 n" G% O) ?' z, ?& H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中医 易经 传统文化 国学 阴阳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