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流派莫争锋,整体发展扬国粹
.( n6 E! A ]/ w- Q
流派的产生就是理法得到领悟运用的见证,古往今来中医史上四大经典的不朽与辉煌不容篡改涂鸦和标新立异。
, z* x/ f3 C8 P0 J
* l+ ~$ t$ n8 S% `/ Y 本经是中医不二的第一经典,中药体系的蓝本。0 T# J$ n# o+ V- O/ K2 w
内经是中医理法的唯一经典,中医理论的核心。
) C! t1 b% G8 p. z6 l9 d+ j5 W 难经发内经深意成内经股肱,中医解剖的雏形。
I: I* S+ p1 T7 e 伤寒秉经义辨阴阳六经杂病,中医承启的丰碑。- }) k" B$ B K+ \+ t
1 j! V& @5 b! U% Z0 L 继四大经典之下,各家学说补偏济时,应运而生,其理论皆来源于经典而不外于经典,只能是四大经典的发挥和补充,而不能比肩经典甚至越俎代庖标新立异妄鼎古足。
9 @ E' Y+ I. ~; h1 }) {: X f8 l8 b9 O
0 r# B3 L) U. p: W& g# l" B 两汉三国二晋的医学大家,多有修缮经典而匿名不彰、功归古籍而身归黄土,利归后世而名归云烟,此乃厚德载物、真英雄也!后世诸家,一论而惊鸿,一著而派立,救命济民、功在社稷,若刘李朱张、叶吴等家、亦为中医功臣。余尤尊扁鹊华佗之技神而溶于主流、慕孙傅李张遗著而不别支派,此等大家乃中医承袭之砥柱也!; _/ q1 V8 ~$ x( @
5 n$ p4 v/ S) R9 u. E" `4 o8 \. T 时值中医疲软之秋,各家学术继承凋零,经典学习仅触其皮毛,中医主体不健、前路堪忧,又有学子弄潮争锋、著书立说,言成中医大业者,岂未见揠苗助长、虚阳外越已现乎!8 a0 H: ]8 o) r6 U/ c) {
) y: ^6 J9 T8 x7 ^% F9 O
故余有进言:当今中医诸君,当勤勉研学经典、虚怀求学、仁心济世,不数十年当有蜕变、自然得道,中医自然立时中兴、当可千年不衰。目前后学人士,亦当先研经典、得其真髓,再旁及诸家,取长补短,始能成为中医真正的接班人!旁经典而榜己说,中医人之忌也;旁经典而奇独家,后学人之忌也。立说,易致派系之争,何妨仿先贤以立论?立论则大益于中医。执说,易蔽神明之眼,实有绊己误学之虞,故活学经典方为正道。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国粹 中医流派 争锋 发展 四大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