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堂首页 | 万年历 | 免费电影 | 合作赞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欢迎您光临 五味堂 (www.wwt.com.cn)!济世之道,莫先于医;疗病之功,莫先于药…… 五味堂 宗旨:【传承中医中药国粹,弘扬气功武术瑰宝——致力于全民健康!】五味堂网站是提供传统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经方秘方验方、中药草药知识、医疗保健气功、武术气功、传统拳械、易学边缘知识等,供网友、会员继承、应用、研究、发扬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网上交流平台……网站正在逐步建设完善,现已开放注册,欢迎有志于振兴中医、弘扬国粹的同仁莅临指导交流,共同研讨、提高。也欢迎所有信任和支持传统中医药、民间中草药、武术气功的朋友经常来 五味堂 了解、学习、交流。祝大家健康快乐 ^_^
发新话题
打印

湿疹治疗专案的研讨倡仪

湿疹治疗专案的研讨倡仪

各位版务领导、各位中医前辈老师、全国各位中医专业/专长人士:
& ~. o! S# q$ K
0 \3 h! {3 E& j5 x        大家好!# ?  X" |+ z3 K

. t4 e2 y& x7 @+ N        皮肤病中,湿疹的发病率很高,而治愈率却很低;(说实话,有的患者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好的,年复一年、换了很多方子、药物、医生,后来渐渐痊愈。这样有的数年、有的迁延数十年,也有患者带病终老的)。/ G  _- a" T' C" a

+ P2 Q% s- K6 V- }# z        西药的短期效果很好,但大家都知道,市售的治疗湿疹的外用西药都是靠抗生素和激素取效的;尽管 “ 收敛 ” 是正规西医治疗的手段,但是越来越多的西医特别是小诊所的西医都习惯内服、外用各类激素、抗生素治疗以期取得暂时表面的好转迹象,而妄顾药物的副作用带给患者身体的侵害和因此而导致的进一步治疗难度!很多顽固性湿疹都是滥用激素造成的,这在专科医生心里最清楚,特别是擦屁股的专科医生(我们称到处治疗到最后没有治好而找到的最后治好的医生为擦屁股的,带有自嘲的褒义)。9 R% q& u- ~7 p( y9 s$ @4 E# `! K$ g* q: w
) f3 R/ ?* j( R, G$ c; Q  i
        中医治疗湿疹的偏方、秘方很多,但是并不是对各种湿疹都有效(也不是每个药方都能顺利配齐)。因为中医的外用药方针对的是西医湿疹范畴里的部分皮肤病,湿疹包括中医的奶癣(胎敛疮)、浸淫疮、血风疮、头面疮(疳癣、肥疮)、旋耳疮、瘑疮、湿毒疮、四弯风、肾囊风等等。也有一些特殊形状的湿疹比如钱币状湿疹与有的(中医)牛皮癣的患者表现相符的。还有一些特殊部位的湿疹如脐部湿疹、肛周湿疹、女阴湿疹中医没有专门病证记述的(散见于各种杂症中)。又如中医四弯风的病证可以是湿疹、也可以是异位性皮炎等等。
) a( C1 l4 Q% J1 b. I0 T. B; I0 j0 X3 P& g9 y; ~8 Q
        要想统一治疗方药的确需要统一病症特点。按照中医那么多林林总总的病名,不如采用西医的湿疹为病名,统一其发病特点,治立相应治疗方药。
' K. n9 M+ @: h8 \( `) S3 P
3 u: ~  s% ?0 N& e' a) z% p        中医无论治疗哪种湿疹范畴的皮肤病,采用的方法都是辨证论治,实质都是调整阴阳虚实。这种方法针对每个患者都一样,治疗过程却是千变万化、时间长短也是各不相同。但医生掌握的技术,从诊断、用药上都不尽相同,所以治疗效果不一,这就是我有了征求正确、高效方药的原因之一。. [+ V; H3 S; E' _! C

& M6 q" g9 T+ N+ w2 t/ m        原因之二,是湿疹对患者的影响。各种不同年龄、不同工种、不同职业、不同部位的患者的影响和感受是不同的。有的再严重也可以敷敷衍衍,有的却能影响学业、工作、婚嫁甚至一生的命运!
8 c7 p# D6 l' z! D. B; A) F8 f
7 x0 k' G& |: c1 ^6 o
        由是,我个人学识、能力有限,谨抛此诚心,盼望贤能、仁医屈尊降驾、同堂和议,尽快拟订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湿疹的方案【中医方案、辨证分型、内外合治、取效迅速、药方易配、适合推广普及】 。就像三七先生治疗感冒的方法一样,能条理分明、结构清晰,让老百姓自己也能照方医治,这就是大家口口声声言道的 “ 万民之福 ” 了!病情复杂的、自己不能应付的也知道哪个方向的路可走、哪种人不可求(病急乱投医的现象太普遍了,医祸战祸只有场面之分、没有实质之别,受苦的都是黎民百姓)!
% A& J# ]7 y% Q3 ?5 x( z7 [9 T. I+ J9 r* q
        希望各位同道的前辈、学友和有此专长的都来和和气气谈谈看法,献方献策。不要夹带学术争端和人生攻击,纯学术^_^# Z9 A# s7 Z' w: q

2 v; x- z+ F1 Z, J1 T        叩谢!

8 v0 |" q0 Y0 \  I9 n) z& s1 r7 v8 n: z7 i5 u: V. h: v8 l. w& x/ S

& z! J8 v) n& {) o7 s  Z

五味堂学子

* c7 D# o9 i; [" B$ _6 N- Q
.
尝出五味淡,品得菜根香。
阴阳五行数,乾坤一壶天。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无过是功,无怨是德。

TOP

引用:
原帖由 Guest from 121.30.130.x 于 2007-3-15 18:49 发表
, X$ Y) C2 z+ R' j, d( b& i# O. N- ~品名:马铃薯100克
1 X( y9 W( h. q用法:洗净,去皮,磨成泥状,贴敷患处0.5厘米厚,纱布包扎,日换3次。
8 \* k" A: f( X0 W疗效:敷药7天,治愈率达100%。对渗透性湿疹效果尤佳。 - R9 r$ w7 O3 e4 u( v  J/ V
回答者: 火焰舞飞扬 - 魔导师 十一级
; c5 n6 }4 z+ N
) M4 I; I& o' X' V2 r$ z" |- z

! C% h; r$ b1 `" |非常感谢来自 山西省大同 的朋友的支持。有湿疹的朋友在没有更好的方法之前,不妨试用此方,至少不会有西药激素的副作用。
尝出五味淡,品得菜根香。
阴阳五行数,乾坤一壶天。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无过是功,无怨是德。

TOP

作者: 霜中菊    时间: 2007/3/13 17:01' |, \7 E6 m' y) [$ h+ m

9 I' L( x" O  v: Q; e服汤,外洗,涂药,擦水银而不能治愈的顽固性皮肤病都是因为缺钙造成的。或者说钙可以治疗此证。
$ [/ q4 P' ?; E8 p$ Z  b! b
. }- }$ c$ J( `2 d- {先不要急着服钙片,没用!!!如果这么简单,皮肤病早没了。2 q8 U) N, e5 K
5 {- g" u! `- ~) b" F+ E1 ^
是不是觉得有些荒谬,不信就算了。
* Y: V( V( w3 A4 r* {7 t; E9 R: `1 m5 l9 H1 `8 J; V% C* _  z# ~2 R
作者: 五味堂主    时间: 2007/3/13 18:34
% O) I# C; X; B: f2 u
: ^- ~% @* b4 ~7 G6 W3 D6 O; h不是荒谬,是无奈。  V& o4 y6 r8 s! I
5 {% b6 B% y1 |& I8 c# o; R
       西医是这样说的,关键是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维丁胶性钙等制剂在很多年以前就经过不少人的反复应用而认为乏效。有的联合筋脉封闭甚至大静封的抗敏效果也不好。这些方法治好的人很少很少,却让更多患者迁延不愈、顽固难治。10年前接治的患者大多是经过这些治疗没有痊愈或者严重了才辗转而来的。
8 z) }2 `2 q; F0 ~9 Z6 ~7 O( O3 G! a* n
       关于水银治疗,并不是水银就能治疗本病。我们以前的确主要靠丹药治疗湿疹,但是丹药(汞制剂)的炮制、使用控制都不好控制,也不不能保证全部都能治愈。所以我外用汞制剂和中西药制剂、内服中药提高了疗效。但是因为生存而自然产生的门户保守之见阻碍了治疗方法的推广,况且因为我的外用药有的含有丹药、有的含有西药,都不是很安全的制剂,不便于推广。, C0 r. b* X" X. {1 G
( z, Q) @2 z8 g* D- P& C
       日前反复读过三七先生治感冒的帖子,也用其方法治好过婴儿感冒(家长开始为其输液两日,后来头皮多处被刺却套不上血管,脚上输了一阵发现液体全都流到了地上……家人花钱数百,未见病愈反而患儿精神萎靡,又气愤又惊慌,后得泡服中药而愈),深叹一种正确的方法能够挽救众多苍生的事离我们很近很近,只要为之,即是为善!知而不为,即是伪善!
" I1 J% E: m. `3 v* ~+ C9 \  V% C' l7 ^1 c$ R
       众人拾柴火焰高,民间中医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纯中医网站,我们有幸在此学习交流,也需要多少做点实事。如果大家都只是这样默默地学习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高手们都只是悄悄的传给自己得意门生真功夫,这种小乐趣却是建立在千万急需治疗的患者的大痛苦上的!而现在坐视的先生将来是否就能对此病妙手回春尚未可知。$ Z! Y" A5 Y  [
' Q$ f7 I9 ?; D) J
        如果言语不恭语气失准,但凭大家责罚,只要最后能有个好的方法出来即可。 7 W6 V3 F# y$ _. H5 X( R* |

% C% D2 y# J. N/ c+ S$ @
# s+ d( p+ D) F+ ~* J# s+ m7 i作者: 霜中菊    时间: 2007/3/14 08:47
  J9 A! _) Z% t9 `( n
) e/ q* @  e5 E5 F- z先生所言极是,我也只是判断,一但有突破马上帖出,发言无过。+ R/ k, K" t6 ^( n6 i( n/ v' x9 f

% N1 C; b3 ]6 D! m5 ~  A不只是缺钙还缺硅。5 s8 Y, K$ L( `

6 K0 C: j- u4 k- q人天相应,地球上所有的元素在人体中都能找到,硅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  G6 ^. h$ H9 G, j1 ^9 _' x4 {8 `

5 W% P& R  v: s7 `/ o" i在美国有一个地方叫硅谷,是专门生产电脑芯片的地方。
4 O  F5 o' }. Q0 F- r5 _' c( ]4 ~4 C5 |; t7 i$ u
奔腾双核处理器足以说明硅在自然界的重要性,在人体也是一样。1 [+ o& u$ f. [; a1 n! `/ y

8 L9 ^, v1 e* `$ G, @) J人体缺硅,信息的处理、传输与接收就会出现问题,皮肤表面接收不到正确的信息就会生病。
, y& R& A! g$ a: {0 G7 y
. M; `: P9 N8 M. c现代医学所谓的神经性皮炎可以证明这一点。
0 l' |8 s% V3 l; ]2 E1 y) S) T! ^6 T! N' }/ i
如今的人们只知补钙不知缺硅,早在1800年前硅就已经被先师仲景应用于临床了。
9 w/ ~$ U) n8 O  R$ H% U: U0 k. {0 ?" Y

: f7 \8 w3 I  E$ U作者: 霜中菊    时间: 2007/3/14 08:554 b5 |; t, b8 M0 Y6 b' d- f% }
7 \2 ]6 P& \/ h
“坐视”那是被抬举了,根本就没有坐视者,说期盼是比较恰当的。
* y2 G7 v+ f9 o2 y& c, r  T5 e- Y7 r
. R! x1 Z8 f+ O% J6 ~
作者: 薛东庆    时间: 2007/3/14 10:44
" B4 Z% x0 X, t6 \/ [! n; a% ]/ n9 a' K
从湿。血毒。痰。等入手。+ X6 g- a% f* G3 z( ]1 a  R$ _* K

8 w4 l- M' n! ~. d; ~) E) H# s6 N  A0 ^, M( @/ D# O
作者: 霜中菊    时间: 2007/3/14 16:27
4 G) m( _0 [0 K; I* b2 }# [
  M4 }: D) ?3 x' R2 Z- ?& U从湿。血毒。痰。等入手。
! e1 q& i- H* _1 g2 P4 V3 s1 V" E* K# s: |0 Y
如果是这么简单还有必要在这里讨论吗。
0 e. n# F6 s2 C: h; s$ i* |- w$ Z0 ], K9 \  }, G" p( Q+ s
7 w% }; g/ ]0 {
作者: 龙一    时间: 2007/3/14 19:28' H9 f  k: ^* i* V1 F% V( F

& C- s3 w% ]0 {9 R) v( H+ M( T) n治疗湿疹取效应该很容易。关键是复发问题。让我联想到冻疮,在夏季可能都看不到病变痕迹了。可是到了冬季又死灰复燃。似乎很是神秘。然而我猜:一定是组织结构发生改变了。不用出汗和血等方法“梳理组织“,那末一定会复发。( b$ p. D$ M1 |
湿疹真的难治吗?我看要说难主要应在后期的组织结构改变的矫正上。而去除标证又有何难?!: {( ^1 M- z- d, d
$ ~3 q  l$ ]7 Q6 y2 N2 J' Z% }

: _6 {- ?5 \- X3 Z 作者: 五味堂主    时间: 2007/3/14 19:30
  c$ l' _$ {& a9 V2 i4 M7 Z# U8 y8 F.
4 N- e( R2 Z! n+ m' |) K! s        缺硅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留意过这一点,那是因为民间流传的一个土方:田里或塘里的多年烂泥(一说水田里的泥就行),外敷患处,听说治好过一些多年不愈的湿毒疮。当时思考其道理,老农说是 “ 以毒攻毒 ” ,有药农说田里、塘里的植物都有抗湿的功效,泥里也有这些功效……我想起当时植保站的老站长提过硅肥能壮苗,于是就想过烂泥是不是硅在起作用。但是后来用不同地方的烂泥试验了几个患者,基本无效!也就放弃那些并不成熟的想法了。: _# X6 ?/ r4 ^7 T% q
9 {) H6 N& V8 v5 }( F7 F0 h
        去年看到一些资料,关于缺少维生素、微量元素导致人体怎么怎么的说法我已经产生怀疑。我觉得人体不是机器,不是简单的复合材料构成的,疾病的产生因素是多方面的,缺乏某些东西只是一种表现,并不是真正的病因。就像天旱只懂得缺水,不知道缺水的根本原因是雨量不足,相比之下,是蓄水重要呢还是降雨重要?想起古时有人老远背水抗旱、有人集中烧山催雨,这便是治标治本的区别(当然这是相对的,标中有标、本外有本,另当别论)。' Z4 _. B' z  K! M" v; F, g9 ?3 `$ R

5 f2 L0 o; P! }- Q- T# H' ]: L( ]        如果有足够的说服力和疗效证明湿疹可以通过补充某些元素而治愈(比如硅,甘蔗、豆类都含有硅,虽然豆类含硅量少,但是吸收率却很高),我们是可以接受的。站在患者的立场,是不挑白猫黑猫的。& Y; m; j9 q/ m

4 G5 N+ ?. {) a6 z. y$ D+ R9 D8 a        如果还不确定,还是只能依靠中医的方法了。因为中医固有宝贵的理论、药物资源,有无数治愈的先例,只是没有很好地总结、归纳,而散在于辨证理论中、散在于个案中、散在于全国各地……我们要做的就是收集、归纳、整理、验证。 / B& X+ N" U$ G4 K  t

: P" c- c: v8 g6 x9 ]- p5 j: G
6 g: Q6 z5 r4 b6 o  g. B作者: 龙一    时间: 2007/3/14 19:33. p& p5 [, l- p1 m' [

+ g( Q4 C/ c/ Q: I, K' T# H! W脚气难治吗?街面上5元一盒的脚气灵加点甘油一抹,很快就能治的光滑无痕迹。然而总容易复发。
: V1 |( h; |5 F6 H. s$ V' A
2 l6 w2 s* u( {9 l1 J3 L8 F作者: 五味堂主    时间: 2007/3/14 19:59
& j7 q" N5 g7 w+ b1 C5 p. Z
- x2 W4 s1 n7 K. W9 l
引用:
:
5 o+ F0 x: d% a) T原帖由 薛东庆 于 2007/3/14 10:44 发表
; `( |% }$ Q7 o7 w' C+ K7 e从湿。血毒。痰。等入手。
) k! ~, ?0 i& Z.
7 [+ F8 `4 {# w: A  n        我师传、自学的知识中,湿肯定是关键的致病因素。我以前认为湿疹主要表现是湿邪,其次是风;也与热、瘀、食积、虫有关,“ 虚 ” 在气不畅而血不净。没有涉及到痰(除非偶有的兼症),薛老独到的见解不知可否赐教?论病或用药、理论或经验都行,只要各位老师、各位学友能畅所欲言,我们就能有更大收货。, K4 o: }  G8 [" W

# F" n( F6 n" X7 P        希望湿疹的治疗方法在民间中医网能够在大家的努力下取得突破性进步。 6 z0 U" Z6 I1 y; C; Q# u8 A0 Z3 ~
& z; R7 i: Y. ^& Y9 {- n* `+ h5 B" h; ]
作者: 五味堂主    时间: 2007/3/14 21:53
/ o" I1 C) ^2 u, E/ @1 w3 c+ Z7 M4 s! T" z: ~/ G
引用:
:
( D$ \6 `2 q1 t; R! B原帖由 龙一 于 2007/3/14 19:28 发表2 K' U# e$ ]3 L
治疗湿疹取效应该很容易。关键是复发问题。让我联想到冻疮,在夏季可能都看不到病变痕迹了。可是到了冬季又死灰复燃。似乎很是神秘。然而我猜:一定是组织结构发生改变了。不用出汗和血等方法“梳理组织“,那末 ...
  s: ]% b- z7 z' I' n- C4 l, n; X; a4 u
.4 L! _7 o  z& F! B
        对,关键是复发问题。
5 O0 W: H" q3 o$ q/ _4 F( t. m- P, O
■ 关于 “ 取效应该很容易 ” ,如果用纯中药,这种说法有点勉强(效果好、快的是少数);如果是中西药合剂或西药,取取效快倒是挺容易。复发问题只能说明治疗方法欠妥,所以才有必要找出更好的方法。: ]0 v1 z1 ~# ~4 F: u5 W1 ~* h/ U
+ R4 m1 e& ]/ z; L7 O
        说实话,五味堂过去治疗湿疹用纯中药外用药的时候不到30%,大多数时候都是中西药合剂。本来早就想公开配方,但是会挨骂的哈 ,因为速效的成分主要是西药! 但是 “ 治本 ” 还是离不开中药。没有吃中药治好的,在我印象中只有一例【那年一位90岁的老人来治湿疹,说患病好几十年都记不清了,用过很多中药单偏验方、擦过西药的多种外用药(由于不懂,氟轻松、达克宁、红霉素、皮炎平、皮康王、尿素等软膏等等不知用过多少种),就是从来没有好完过(顶多减轻七八成)。由于是局限性的,我给他座血罐后外敷了速愈散(加了少许八二丹和湿痒散),并给了他一点药散,千叮咛万嘱咐只能外用、用了洗手(老人家岁数大了,担心啊),并且没有给他用任何内服药,只是让他采点陈艾、薄荷熬水洗患处(他住山里,山沟间盛产野生薄荷,是我采薄荷的主要地区;山上陈艾更不用说:多!)。# m7 `5 }; M# U  l, L
- T- M( F. \* q. ]! c
        2个多月没见他赶集,正纳闷会不会出什么问题,有一天他来了,不轻不重不痛不痒地说:你是陈**的徒弟?我说,我是他徒孙。他说, “ 难怪!我回去莫有搽药,好都好球了…… ” 当时我也惊讶……其实师公是用丹药草药的,不用西药;老师传下了一个西药方便是速愈散的前身。】这是病程较长治疗最简单但是收效很好的一例,且没有内服药物,影印象颇深。8 L1 {- [. ?* O8 ?; y
; W" j; |! k  u8 M7 @) }4 o; b
■ 再,关于改变组织结构,我赞同某些皮肤病和湿疹的某些类型会有这种需要,比如钱币状湿疹、慢性顽固性局限性湿疹,容易反复在同一部位发病,我常用座血罐配合熏洗搽药与内服中草药结合治疗,疗效明显优于不拔罐的。这可以佐证局部治疗是有强调必要的。师传的丹药、兑丹用于湿疹也是一种腐蚀手段,其意也在于去腐生新、改变局部皮肤环境(这是丹医流派外科常用的方法之一,对于顽疮恶癣、痈疽流痰往往疗效甚佳),使其获得新生。
. t6 s* k5 L6 Y; u7 [. f% C6 I6 y3 n7 ~+ `  ^9 P. w4 r/ e
        另一方面,古中医就有皮肤病【发无定处】的分类,对于如泛发性湿疹这类皮肤病,就不能靠上述改变局部的方式来治疗了,否则需要换张人皮了(玩笑了^_^)。这时,内服药调理就很重要了。
0 p: `3 n/ Q' k2 ~! {6 O. k
" g7 b0 f2 c! z9 z& g+ \        全身调理除了药物,气功也是不错的方法。但是气功的基本要求就很是静,放松入静对于现代人来说理解容易做到难、做到坚持更难,农村的、繁忙的上班族很难在练功上有所成绩。练功需要的环境条件、时间和心境限制了气功的普及应用。所以,气功仅有部分人能够用上。如果有条件练习气功的朋友,放心练习,最简单的放松功就能治疗多种顽固的皮肤病,只要坚持锻炼,有些湿疹患者是可以通过气功锻炼不药而愈的。) O! |* Y* Z) g9 e; n0 V

2 Q. `2 [; r# z7 X        只要能治好湿疹、尽可能降低药物副作用、便于普及,我们先不排斥正不正规、在不在理,拿出来讨论、实践才能淘出真金。
/ q1 X' O( [0 `' s  ^3 Q
1 j0 h6 @# D$ R! G% d作者: 天缘医人    时间: 2007/3/15 00:08
9 Z( P7 ~" j7 V' A. t& }' f
; E7 c5 }, {  |5 r1 G根治湿气并不难,难的是找到根治湿气的主药,找寻方法一嗅味,有湿疹的人,他的身上有一股奇特的腥或臭味,治疗难治性湿疹,应以毒攻毒。所以是以味寻药,寻根治湿疹主药的方向,就在五禽六畜之內。
6 [& ~  j$ @0 Q0 [7 m7 ?
3 e, d9 h* [1 ?, r1 P$ W  Q0 y作者: 霜中菊    时间: 2007/3/15 10:138 I5 t. v3 J! W3 E) S# C3 m1 |
.& P/ E% J) e' e# x! T5 ~+ f& O0 [
  5 F( A' M! O7 a( m& ^$ |
我觉得人体不是机器,
( \+ H7 G2 l6 s0 J5 ~* c6 {, J0 a9 r; t4 k3 d: i  o' o( n8 l
机器要加油人要吃饭,机器要行驶人要走路,人体不是机器但理是相通的。
3 k; P" R$ Y1 n8 b0 G
+ }7 H1 W/ ]  Z/ e* Z$ A如果您坚持这种观点,再过一千年您也找不到答案。$ A! `8 l1 ?. C, \) r5 m

8 U; \; J9 `# F. [1 Y# A, _想起古时有人老远背水抗旱、有人集中烧山催雨,这便是治标治本的区别
$ W9 {0 u7 Y8 c  n, L6 q& @. Q8 d" k) {4 q3 a( m2 o- S
烧山就能催雨吗?您就这样治本吗?1 i$ C9 f1 D. ~  t) C
' J8 T8 L* v  q- C( T
山烧光了恐怕会更加干旱吧。
* F2 j3 S/ Z+ _5 `- l1 x3 [- l- f9 L
依我看,植树造林或退耕还林才是真正的治本。才能风调雨顺。" P7 L$ e' \" i% o

) w7 ^. j* E( A, d3 H9 y[ 本帖最后由 霜中菊 于 2007/3/15 10:15 编辑 ] 0 D  r/ w1 m2 P- w, A2 ]
( m9 S) g# i, ^) v. B- |
) `3 }: W+ ]6 E
作者: 霜中菊    时间: 2007/3/15 10:476 v! ?; d: w3 G4 \! r9 S! O, d

$ v+ s" A8 D! s6 |$ u烂泥帖在患处就能补硅吗?如果这样鸡蛋壳帖在身上不就可以补钙了吗。, S6 `5 o9 ]. R5 n  V: H

1 h; ?  p( ~$ ?2 C6 H; m% h, N  F/ E* ?论坛里有些人善于拍砖头,如果能把砖头拍在湿疹上,这个问题也许就解决了。+ x8 r- ]0 {2 v) ^: \8 E
/ Y+ _9 t6 w+ D0 C: Y1 |+ E
因为砖头就是硅做的。
/ z& j% u9 @+ D) V6 ?+ C% ~$ g5 ?$ j
如果硬件没有损坏,湿疹用常规疗法很容易就能被治愈。& N, v1 D. K; U+ H8 H( G3 W
: k8 c! o( _! T% L7 o
用常规疗法不能被治愈的湿疹其硬件肯定有问题。
4 }* E/ N3 I6 S( _% O  w9 \, |# B* f( j
# N# [0 d( ]( W( p软件您就甭管它,软件就是先天阳气,永恒不灭,只要硬件没问题就是好机器。
$ A" y4 D! Z/ {. Z  w) H' q# L+ G2 D/ W6 y) W) i/ c! L6 F
治病就是修理机器。医生就是人体修理工。* m, f) b1 t  F$ @9 M# C
5 u6 _5 _% V- C
《经》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 R$ [" {3 F. {# [# v' D2 B- A( a
5 d0 t/ b+ H9 `, ~; u( H
作者: 五味堂主    时间: 2007/3/15 20:43, l! n5 [* ?4 h* m- o/ B3 ?5 f
, l) }; q8 Q. L3 `' R% E: J; V
QUOTE:8 B% z+ E" Z: K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7-3-15 18:49     标题: 偶尔看到的一个方子,不妨一试! N# }8 E9 A1 H
# k+ \+ f2 k% N& r$ `5 @& J6 K9 k  O
品名:马铃薯100克
, {1 D0 t# |  E+ T& C/ [9 _用法:洗净,去皮,磨成泥状,贴敷患处0.5厘米厚,纱布包扎,日换3次。
) U& J3 H- ^6 Q8 j疗效:敷药7天,治愈率达100%。对渗透性湿疹效果尤佳。
4 k& H) l& F$ w# c; S7 j回答者: 火焰舞飞扬 - 魔导师 十一级
3 w  F5 _, R3 r0 O% I7 d7 _--------------------------------------------------------------------------------
; G5 A2 z6 m% l" a! v作者: 五味堂主    时间: 2007-3-15 20:39
0 u# h4 ~5 B* k& \/ G0 I/ |+ x* C7 [5 p6 V9 _) Q! G
QUOTE:
! ?& x/ M+ u  e0 T: OQUOTE:9 D1 K5 N6 p$ {5 ~: d  \
原帖由 Guest from 121.30.130.x 于 2007-3-15 18:49 发表
+ T. S& @7 z$ Q% f& ]1 H4 A品名:马铃薯100克 + e0 _0 \  G: C, r+ g' F$ q
用法:洗净,去皮,磨成泥状,贴敷患处0.5厘米厚,纱布包扎,日换3次。
% C9 H$ ?2 ?# n# I8 A/ ~8 P疗效:敷药7天,治愈率达100%。对渗透性湿疹效果尤佳。 / {3 o+ O9 L. R# v* [
回答者: 火焰舞飞扬 - 魔导师 十一级 5 j" p/ \8 G+ d) [- k# B& s8 e, h8 d

/ z2 A2 W( |2 X) n0 B非常感谢来自 山西省大同 的朋友的支持。有湿疹的朋友在没有更好的方法之前,不妨试用此方,至少不会有西药激素的副作用。
尝出五味淡,品得菜根香。
阴阳五行数,乾坤一壶天。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无过是功,无怨是德。

TOP

作者: 龙一    时间: 2007/3/16 01:13
3 w( h% |* `9 Y* j& C2 i0 W1 J7 x/ y3 V# g  Y) O" k- y
关于 “ 取效应该很容易 ” ,如果用纯中药,这种说法有点勉强(效果好、快的是少数);如果是中西药合剂或西药,取取效快倒是挺容易。复发问题只能说明治疗方法欠妥,所以才有必要找出更好的方法。7 D7 l4 k& S: C

# j- O1 y4 g2 K! p! {5 @; Z1 x        说实话,五味堂过去治疗湿疹用纯中药外用药的时候不到30%,大多数时候都是中西药合剂。本来早就想公开配方,但是会挨骂的哈 ,因为速效的成分主要是西药!
1 o( D- \9 G' \4 j% `-------------------------------------------------------------------------------------------------------------------------------------------------6 V+ \# P- U. ^0 @: M- [% z3 \+ d
真的吗?苦参重用也代替不了西药的抗生素?8 b2 e$ P& O% J+ I7 z$ |
我觉得苦参足够了。既然已经确认是湿邪了怎能不好使呢?怕情况是:易于引起干燥伤阴破坏血液循环而降低疗效吧。那就配伍桑叶粉葛根甘草油膏滑石粉之类嘛。
" d( V: H0 \& i/ l2 Y5 L" K你真的还是摇头吗?
% W7 z  f; l  L- ]- x. y  V2 i那就把那宝贝西药亮出来,大家来研究研究。
1 W( c# K$ U, D--------------------------------------------------------------------------------
$ e: E6 Q/ z/ z2 U7 [8 K( K作者: 游方郎中    时间: 2007/3/16 11:41. m# e& ~& u0 |# y1 R
6 h) D+ t; o3 ?8 c5 e
初发或正气充足的阶段湿气重.时间长了水分消耗过多.则出现阴虚症状.而治疗难度就增大 5 i  j6 B5 w4 p  ~5 U& a5 a& A
--------------------------------------------------------------------------------
- S; t' Y% @7 i3 C作者: 天缘医人    时间: 2007/3/16 22:56
/ g) j7 a0 B  s9 b+ F7 k% d; n+ p. R: l6 M5 ?
短期內根治急慢性或难治性湿疹的方子,不益在网上公布组方,这样做如同砒霜可以治疗白血病的结局一样。 ( H% V! Y/ h/ z+ U- x' P/ ?. Y  |9 F( |
--------------------------------------------------------------------------------1 q0 ^  ~* {- x# Q( x4 M
作者: 五味堂主    时间: 2007/3/17 11:10% k6 ~, v4 a# L; Y& B  S

. A$ ~5 x6 `0 t+ _6 x
( \# O. Y; N; I# ~- L9 h  |
5 Y2 N" U7 h8 ^) e' q" e9 M6 J% l; ^3 n* a% M
QUOTE:
$ c; M; P; @, ?9 t  w原帖由 天缘医人 于 2007/3/16 22:56 发表
* m+ V: {- L, a$ V. Y短期內根治急慢性或难治性湿疹的方子,不益在网上公布组方,这样做如同砒霜可以治疗白血病的结局一样。
- d" B! ~6 R+ n
8 S1 N8 @5 f1 y$ ]0 W% D% Q) c同意。想法一致,不然我也不会发这个贴了。  z6 R/ s5 u6 z2 m# W

$ M3 N7 ?, s, i1 u* x6 S. j龙一先生的回复也值得我反思。可能是因为我过于谨慎(小胆)了?苦参桑葛之属何不曾使用, “ 五味堂洗痒方 ” :外洗方用床部矾,花椒苦参等分煎……  对于初期和输液、清热过分而使病邪内限深伏的,桑葛银翘柽柳麻桂之属也常用来表邪外出、以策掘其病根。仅仅 “ 速愈散 ” 在立名之前不过是恩师的一个偏方,虽只为缓解急功患者的暂时之苦,然应用病例已然逾千;后我为了稀释西药浓度、降低西药的副作用,经过若干次的研究改善,使用人次过万以后,没有发现口服或外用其它纯西药所发现的副作用,方立名。而后又经数年谨慎应用,再经多次改良,适应症已经扩展到内、外、妇、儿的多种疾病。上了民间中医之后……思考自己的方子还是不能放心推广,因此寂然苦思,但现在条件限制,再无足够的病例研究纯中药方子了,由是有此一举。" o! w9 U. ?- m6 e) C
( [5 G' m7 u" \+ r! f9 @" h

. \# |/ O2 k, F, u7 k& AQUOTE:" [- g3 \+ C( N( i- c8 ]! g
我从小就被湿疹折磨,小学三年级时,除了眼睛、手脚心,全身其余部分包括耳朵眉毛下身全都生了湿疹,患病部位超过体表面积70%;四处求医化水乏效,也经过几个医院皮肤专科治疗,越来越重,不止奇养难忍,还有些地方感染肿痛异常(青霉素打了不知多少,打到不能走路,后来打针的医生被我又骂又打不敢近身……)。我用过的内衣、被单等都被血迹、湿疹浸液污染得又脏又臭……学校里大点的同学都说我患了麻风,离我远远的,后来病重被迫辍学……在全家愁眉、借钱准备到省城成都求医时,有人介绍了一个摆摊的游医,是个中草医,也是丹医,就是后来我的恩师……5 F, [0 K+ H+ v& g* I! D+ J

( d" L8 X( W4 B" k) \$ g% V2 m" o我是从一个严重的患者经历过来的,亲自用过的偏方验方堪以百计,有效的无效的不计其数,但治好的过程绝非单方验方那么简单。内服全是中药,外用前期用丹药,后来用西药+中草药,再后来只用中草药,最后单独吃药再次发散余毒,最后吃药清理、调整身体,用药整整1年半,3年后基本痊愈,5年后才告康复。期间和其后,目睹亲历了很多各种久治不愈的患者找游医治愈,也就经历了奶奶年关病重、医生索要高额费用却误治、医院院长为了打牌而迟迟不肯接诊、人放到医院只说观察~观察~观察1天多就说回去吧……这些经历让做一个仁生的梦想在我心中扎了根,博学和蔼的游医也就成了我的第一位医学老师。
- E- r% }/ A; y! G" D1 R, N7 h1 R$ K; v- L' V
插了一堆废话,无非是想告诉大家,我不是半路出家热血沸腾才发贴征求中医良方的,众多皮肤病患者(尤其是泛发湿疹患者)的痛苦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影响到的可能是学业、事业甚至一生的幸福,对患者人生的影响不比肝炎、肺结核、冠心病等内科大症小。7 o& y$ v  b4 r2 M! ?5 H4 }, C
4 R) E$ ~( o  f4 `8 _4 e( S
各位老师学友尽管发表意见,无论是批评指正、讨论建议、研讨或赐教,五味一一恭聆谨记。希望这个问题在民间中医能够得到实质性的进展最好解决!让便于普及的中医专案让更多患者和医生使用(比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好得多),让更多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1 g' H/ ~% n2 f--------------------------------------------------------------------------------* p5 o+ N- m+ [& ~1 q
作者: 龙一    时间: 2007/3/17 12:27
0 [% z2 A# S, B' }) g, w) C0 S0 i, K* ^1 _  t" H! S6 l$ E
楼主的经历令人感动。久病而知病,知病家之苦,可以为良医。良心远胜于一般学医之人。
0 H* ^' J6 Z2 }8 @' k关于秘方问题,我建议不要全盘托出。可以将思想方法公开。虽然效果可能稍逊,但已经走上正路。
/ S* r% j- G8 V5 R- X我分析我自己的治疗湿疹经历,觉得:杀菌灭活不是关键。虽然那是邪气。但依附性很强。关键在于保护皮肤的天然屏障,正常的组织结构。也就是类似于三分治七分养。我进而发现生黄芪,滑石粉对于皮肤养护极为重要。脱敏作用甚强。而桑叶。葛根对于微循环的维护恢复很重要。苦参不可多加,少量即可。养血养皮温阳。& I- `. j. X% L: |9 f- w3 ]
毕竟湿疹是毒气外发的表现。顺之表之。不可逆陷。$ _$ s/ J3 y; j- O6 a4 L! b
所谓西药高效者,毒药也。若遇到难克之邪,可以问津于毒药。或许硼酸也算一种。 9 K" y+ S! d! }3 p3 H7 w
--------------------------------------------------------------------------------- ^1 R1 l  l7 F5 g  _
作者: 五味堂主    时间: 2007/3/17 16:06; e9 d/ U2 q3 W

/ |! f1 n6 d. E$ i5 _0 J一般湿疹是不需要抗感染的,也就是不用抗生素。但是外用药中用了抗生素,会促进收敛,对于糜烂渗液的皮损效果明显;而具有很强抗菌效果的丹药,外用后多会促使渗液、糜烂加重,浓度越高越是如此。当降低丹药浓度、中和 PH 值后,渗液减少。用不用丹药的区别在于:用了皮损消失得慢,远期疗效好,如果复发,复发的周期较长,复发皮损轻。而纯西药则无这种优势。: ?' g+ T, B  n- i6 b/ H

; q4 W; R; @) T5 e4 J+ i. |8 T! \1 ~0 X湿疹并不会因为使用抗菌制剂 “ 抗菌 ” 而获效,西药抗菌素 “ 有效 ” 的原因可能是改变了局部的组织特性、阻碍了机体的某些功能而出现 “ 好转 ” 的表面现象,这不符合我们治疗 “ 扶正、驱邪 ” 的本意。
1 T. m8 W7 x" B8 s
, {9 _3 v% U6 i* ~# E# B6 a1 H! M“ 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 不但是中医诊断学的理论,也是指导辨证施治的理论;《一壶天》说 “ 医道本诸仙道,内科托出外科 ” ,这些理论告诫我们,皮肤病就是内藏功能失调的体现。单纯服药调理很难治愈湿疹,而内托外消才是标本兼治之法。内托是调理藏腑功能、并托邪外出,外消是治理皮损、修复肌肤。请大家继续指出这种认识的错漏不足之处。
( a* P  z. N8 |--------------------------------------------------------------------------------' ^# q  K7 f3 y0 U# [
作者: 王大帅    时间: 2007/3/17 19:13$ b# y4 \# y- |, U' B

6 J9 m8 c8 L+ g本人小儿下肢湿疹严重,这儿天特别厉害,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帮助,感谢楼主发此贴,我也认为这个问题不怎么好解决,很想得到“龙一”先生(女士)的秘方,以解小儿常发不易治好的顽疾!!2 ~/ L2 x' X4 K0 s$ A

7 S$ ]. R9 P$ J8 Chttp://www.n318.com/pfmf/pifu/SHIZHEN/Index.html
9 n' r: g& D2 G3 m8 \
  T0 s3 N" ]5 L) t! Q" }# z[ 本帖最后由 王大帅 于 2007/3/17 20:25 编辑 ] ; ^& A& E% a0 J& ^7 W
--------------------------------------------------------------------------------
6 g9 H2 z9 U! \& z2 a作者: 王大帅    时间: 2007/3/17 20:33
& d6 {4 v* L2 z/ M
% F* d. K! q+ L( I0 z' N0 h6 y分型论治湿疹的经验
! A& z2 g, {' u: G. l2 ?0 R时间:2007-1-10 6:16:39  来源:WangDoor.Com
5 c( O4 R* a+ N    湿疹为皮肤科最常见的一种病,中医常以其所发部位及范围的不同而有不同名称。如泛发于全身,浸淫遍体的叫“浸淫疮”;身起红粟,搔痒出血的叫“血风疮”;局限一处,发于耳边的叫“旋耳疮”;发于掌指间的叫“痫疮”;发于腿足的“湿毒疮”;发于阴囊初起名“胞漏疮”;日久称“肾囊风”;婴儿湿疹有“干敛”、“湿敛”之分。’但不论所发部位在何处,总的以辨证论治为准。
: Q& {( x+ S  s) o% ~    湿疹虽属皮肤表病,但来源于内因,中医着重于内治,其次辅以外治。内因以心火,脾湿为主,可因心绪烦扰,心火内生,导致血热。又由于饮食不慎,脾失健运,湿从内生,湿与热合,外走肌表而病生焉。其辨证大致分以下几种类型进行论治。
3 d7 s* P  w. J, r, m  }    (1)湿热型:发病速,皮肤灼热红肿,或见大片红斑,丘疹,水疤,渗水多,甚至黄水淋漓,粘而有腥味,结颁后如松脂。可因搔痒太甚而皮肤剥脱一层。大便偏干,小便黄或赤,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带数。此种类型临床最多见。治以利湿清热为主,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出现脓疤加银花、连翘;大便偏于,加大青叶。$ H; K' N; t3 m
    (2)血风型:证见身起红粟(以红丘疹为主),搔破出血,渗水不多,剧烈搔痒可见搔痕累累,尤以夜间为主。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带数。此种类型,是热重于湿。以血热为主,治以凉血消风为主,除湿清热为辅,方用皮癣汤加减:生地、丹皮、赤芍、黄芩、苦参、地肤子、白藓皮、丹皮、生甘草。
# d6 {8 _4 x1 l; A% I    (3)脾湿型:此种类型较多见,皮肤黯淡不红,成片火窠(隐在皮肤内的水疤)搔痒才见渗水,后期干燥脱屑。证见面色无华,饮食不香,纳差,大便溏薄,小便不黄,或有腹胀等脾胃症状,舌质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濡滑等。此型脾虚湿胜,热象不显,治以健脾理湿为主,方以除湿胃苓汤加减:苍术、陈皮、茯苓、泽泻、六一散、白藓皮。胃呆纳差,加藿香、佩兰芳香化湿、腹胀加川朴、大腹皮。+ H4 g, x/ M( U2 ^
    (4)阴伤型:病延日久,长期渗水过多,致伤阴耗血,血燥生风,亦可因长期服用苦寒燥湿或淡渗利湿之品。造成伤阴耗血,皮肤浸润,干燥脱屑,搔痒剧烈。主要的辨证指标是舌红苔剥(伤阴),或舌淡苔光(耗血)。见到此证时,用滋阴除湿法治疗。药用:生地、元参、当归、丹参、茯苓、泽泻、白藓皮、蛇床子。在这里特别指出:滋阴与除湿同用,似有矛盾,一般以为滋阴可能助湿,除湿可以伤阴。本方生地、当归、元参、丹参滋阴养血而不助湿,茯苓、泽泻除湿而不伤阴。用于反复不愈的湿疹及慢性阴囊湿疹(肾囊风)疗效较好。对此证型,切忌重用燥湿或利湿之品,以免重伤其阴,症情越来越坏。) \0 }- C7 X0 c7 `! t& L1 ]
    婴幼儿湿疹,中医总称胎敛,又有湿敛,干敛之分,后者又称奶癣。婴儿湿疹至儿童期仍不断发作,皮损渐局限于手肘、国窝、足踩等处,常呈对称性,中医称四弯风。婴儿湿疹,多因胎孕时期,母食五辛,遗热于儿所致,可分三型论治
. t" S9 x9 R! }7 L) d' A
8 j3 u% i2 R2 r  M3 u# y( o(1)湿热型(湿敛),多见于肥胖婴儿。部位多在头面耳项等处,重则泛发全身。证见皮肤渐红、糜烂、渗水、结痂,重则脱皮,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薄黄。治宜导湿清热,方用导赤汤加减:生地、木通、竹叶、六一散、黄连,或服牛黄清热散,量儿大小,一瓶分2~3天服。
6 l! f$ H! G0 u3 p$ h0 K. i* _7 b+ n/ ]4 ?    (2)脾虚型(干敛):多见于发育差的瘦弱婴儿。证见皮肤浸润,干燥、鳞屑、瘙痒,或起少数丘疹,水疤,一般消化不良,纳食不多,面黄肌瘦,大便溏,或完谷不化,舌淡苔薄白,脉缓滑。治以健脾化湿,方用化湿汤加减:苍术、陈皮、茯苓、泽泻、炒麦芽、六一散。8 q9 s) o9 M; Z
    (3)阴伤型(干敛):大多属湿热型,渗水日久不愈,伤阴耗血,转变而来。皮损与脾虚型相似,唯无脾胃症状,纳食,大便正常,可见舌红苔剥或舌淡苔光之征。可继用滋阴除湿法治疗。
+ p# `; Z& {# b- {  T* x) \, e    外治法,大致可分3类:# e; r- x# \. Z1 _( x
    ①渗水期:采用湿敷法,方用生地榆、马齿页、黄柏,任选其中一味或二味,各10克,水煎20分钟,待微温时,用纱布叠五六层(小毛巾亦可)蘸药水,稍拧干,溻敷于患处,隔20~30分钟再蘸水换敷,一日敷3~4次,直至不流水为止。* n& p$ F) y' U! L/ q
    ②流水不多时,选用缓和性的药膏,不宜敷刺激性强的药膏。2 E' c: Q7 \& V/ l: G3 q
    ③慢性湿疹,皮损肥厚浸润,可采用刺激性较强的药膏。$ K) v" T9 d* `, }. I
    ④湿疹的护理,亦很重要,应注意下列几点:A.不用水洗。不用热水烫,少洗澡,不接触肥皂。13.忌口。不吃鱼腥,海味,羊肉等五辛发物。C.小儿勿穿戴和接触羊毛织物。  朱仁康& ?# p- l. F4 w& U* F: a& Y# `
     湿疹多患于过敏性体质,常因脾虚生湿所致。故治疗原则常采用健脾利湿法。一般临床分三型论治之。7 D& F7 d; z0 o8 Z4 V: J& q& d
    (1)湿热型:相当于急性湿疹,常见皮损掀红作痒,滋水淋漓,味腥而粘或结黄痂,或沿皮糜烂,治以清热利湿法,方用苗陈篙汤合萆解渗湿汤加减:茵陈、炒山栀、大黄、萆解、生苡仁、车前子、土茯苓、黄芩、生甘草。
9 y& ^* J1 q) A/ [8 u    (2)脾湿型:相当于亚急性湿疹,常见皮疹颜色较暗,滋水不多,抓破后有渗液,但清稀,可有淡黄色脱屑,痒不甚,胸闷纳呆。治以健脾除湿,常用除湿胃苓汤加减:苍术、茯苓皮、生苡仁、苡仁根、徐长卿、炒山桅、山药、陈皮。% p$ b9 M2 z5 p; T, M% e  }
    (3)血虚风燥型,相当于慢性湿疹,常见皮损浸润肥厚,色素沉着,表面有鳞屑或血痂,甚痒。治以养血祛风,常用四物消风饮加减:当归、生熟地、小胡麻、萆解、赤白芍、苍耳子、地肤子、夜交藤、珍珠母6 U$ z0 {+ N# ~  K, Z% A9 \- T; e
除内服药外,我常结合外治法,最常用的有下列三种制剂。
0 o* k3 H# b3 K4 _" C+ u; U    ①三黄溶液:黄连3克,黄柏、黄芩各9克。煎水,湿敷或外洗。1 N5 N* Q& b$ D* _
    ②糠馏油糊剂(市售药品)。# b5 U3 q* e0 o/ z$ W# t0 _
    ③黑豆馏油软膏(市售药品)。
5 F( }6 T4 E8 Y) V& w  J$ U+ }8 O    以上王药分别用于急性、恶急性、慢性湿疹。秦万章(导医网) & x8 i: u  ~0 [- c* A$ V
--------------------------------------------------------------------------------6 s7 M, h5 w9 G# _
作者: 王大帅    时间: 2007/3/17 20:34
5 }. q+ g# A% e" P' T
2 T# R" h+ A6 V! d. I2 O急慢性湿疹治疗经验
" F0 K2 U6 r6 Y9 U' }) b: E& K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性皮肤病。先师赵炳南老大夫强调,要根据湿疹的临床表现,审证求因,辨证论治,不但对成人的急性湿疹有丰富的治疗经验,而且对婴儿湿疹也颇有心得。7 y. W' G& Q9 R  @) `! V
    急性湿疹的临床表现为发病急,病程短,局部皮肤初起红斑,潮红,佩热,肿胀,继而红斑上出现散在或密集丘疹或水痘,渗液流津,瘙痒不已。重者伴有身热,口渴,心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弦滑或弦数。证属湿热内蕴,热重于湿,郁于血分发于肌肤,应以清热利湿佐以凉血为治。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黄芋、丹皮各10克,白茅根20克,生地15克,银花10克,车前草20克,生石膏30克,六—散30克。水煎服。加减:若身热,口渴,心烦等全身症状明显者,可加羚羊角粉0.2~0.3克(或用生玳瑁3克)。痒重者加白藓皮、地肤子各10克;大便秘结者可加川军6~10克。8 _8 @. w" J1 Q+ n' @0 @, j
    若发病较缓,皮疹以丘疹或水疤为主,皮肤潮红,程度较前者为轻,瘙痒重,抓后糜烂,渗出较多,伴有身倦、纳差、便塘或干、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滑或弦滑或缓,证属湿热内蕴,湿重于热。应以健脾利湿,佐以清热为治。方用经验方:赤茯苓、白术各12克,黄芬、桅了、龙胆草、权壳、生地、竹叶各10克,灯心3克,六一散15克,车前草20克。- b  g9 D) D( Z7 E2 ?
    除内服药外,还要根据局部表现,配合外用药。若初只是红斑,无渗出者可用:六一散30克,祛湿散(川连24克,黄柏240克,黄芩120克,槟榔90克,共研细末)15克,化毒散(市售)10克,混合均匀外扑。
  ~& r1 k5 ]3 o2 U    若水疤糜烂渗出者,可用马齿苋60克,煎水1000毫升,冷湿敷(或用龙葵、胆草、蒲公英、野菊花,任何一味,煎水湿敷,用法同上)。湿敷后用甘草油调祛湿散外涂。具体用法为:取甘草油60毫升,祛湿散15克,调呈稀糊状,外涂。. D6 Z. i( ]1 y* f
    用中药湿敷有祛湿清热,消肿止痒的作用,同日寸使局部渗出液吸收,炎症消退,用之得当,取效甚速。
1 l2 ^5 _6 ^' H    婴儿湿疹,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婴儿皮肤病,好发的部位为头面,四肢、躯干。表现为散在红斑,丘疹,水疤,重者糜烂,渗出,结痂。系因胎毒,胎热遗留,或饮食失调,脾失健运,内蕴湿热,外感风湿热邪所致。治疗时不宜过用苦寒药,以免戕伤脾胃。应以甘寒清热,淡渗利湿为主,佐以消导化湿为治。经验方为:淡竹叶6克,灯心2克,银花、丹皮、白藓皮、车前草各6克,炒谷稻芽各10克,六一散10克。方中所用谷稻芽旨在开胃消导以改善小儿的消化机能,以利湿去热清。局部治疗同急性湿疹。
0 o$ p; `7 y: Y0 I7 W    秦汉混
. E- ^) }7 U, w, E8 q) `    急性湿疹,见皮肤发痒,蔓延游走,抓破流津血,或皮肤黄水淋漓,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者,为风湿热三邪俱盛,方用清热逐风汤: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15克,野菊花15克,连翘10克,银花10克,地肤子15克,苦参15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防风10克,僵蚕10克,当归10克,泽泻lO克。3 P# [4 I% T! I7 A- w, E6 b. q
    若皮肤发痒作痛,滋水淋漓,口干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者,为湿与热蕴结所致,治宜苦寒清热,芳香化湿,淡渗利湿之法,用分消湿热方:银花15克,连翘10克,黄芩10克,蒲公英30克,栀子10克,野菊花15克,苫参15克,地肤子15克,藿香16克,法半夏10克,陈皮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茅根30克。
$ R% w6 y, z1 ~    若皮肤搔痒难忍,蔓延游走,甚或皮肤津水浸淫者,属风湿俱盛,宜祛风除湿法,用祛湿除湿方,防风l0克,薄荷3克,蝉衣6克,黄柏10克,苦参15克,地肤子15克,蒲公英30克,银花10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法半夏10克,苡仁15克,猪苓10克。若内服药一时未能生效,可外用湿热清洗汤:黄柏30克,地肤子60克,苦参30克,川椒30克,薄荷叶15克,大枫子30克,蛇床子60克,千里光30克,冰片1克(分2~3次用,洗前加入),用水煎至3大碗左有,再加温水适量,淋洗患部。; J* f/ |$ A+ i
     慢性温疹之治,宜辨清血虚生风或气血不足兼湿热阻络。前者宜养血祛风,选用四物汤加防风、僵蚕、蝉蜕、丹参、鸡血藤等;后者宜补益气血兼清热除湿通络。选用黄茂、党参、白术、当归、生地、丹参、鸡血藤、地肤子、苦参、僵蚕、蝉蜕、茯苓等。/ T+ i& m$ Y& I( ]( R) V
    临床运用上述各法治疗湿疹多年,治验甚多,疗效满意。  周国雄! W& u6 u, c4 C- }
    湿疹一证,究其因,内责之心脾两经,外责之风、湿、热邪侵扰。在施治中,按病程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送行施治。
) S" m6 _1 u/ x/ o* s    (1)急性湿疹,具有发病急,范围广,皮疹形态多,皮疹与正常皮肤边界不清,易感染化脓等特点。严重者易引起附近淋巴结肿大,甚至发烧等全身症状。常伴有便秘或便搪,搜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等象。治分二型:  F) x5 i& k5 G7 u1 _* C
    ①热重于湿者,皮疹局部颜色渐红,发热而痒,不渗液或很少渗液,治以清热利湿,宗解毒泻心汤及龙胆泻肝汤意,药用:黄芩10克,黄连6克,山桅10克,生石膏30克,牛蒡子10克,知母12克,龙胆草10克,柴胡10克(先煎),生地12克,当归10克,车前子10克(包),泽泻10克。水煎服。! X/ ^$ A! C1 B: z7 M. F
    外治法:银花、野菊花各20克,马齿苋、生地榆各30克。布包水煎,待温时洗患处约30分钟,然后再撤青黛散;青黛10克,黄柏10克,滑石20克,煅石膏20克,煅炉甘石10克。上药共研细末外用。渗液不多时,可用水调涂。/ `1 }* X0 g* _3 O8 d4 a: C" Q
    ②湿重于热者,皮疹局部红肿多不明显,而搔痒重,渗液多。舌苔白腻,脉缓。治以健脾胃,除湿邪。用平胃散与益黄散化裁:苍白术各lO克,陈皮10克,川朴10克,猪获苓各10克,清水豆卷12克,冬瓜皮30克,白花蛇舌草3~5克,泽泻10克,六一散(包)10克。水煎服。1 [. ^% |: c, V0 `5 k7 b6 A* }
    外治法:苦参、土茯苓、蛇床子、白药皮各30克,川椒10克。布包水煎,待温时湿敷皮诊处。每日洗30一60分钟,然后再外撤湿疹散(自拟方):黄柏4.5克,黄芩3克,轻粉1.5克,冰片0.3克,青黛3克,煅石膏4.5克,大黄4*5克,蛇床于10克,血余炭10克。上药共研细面,薄薄涂于患处,能除湿止痒。待渗液基本消失后。可加适量凡士林及羊毛脂配成软膏薄薄涂之,既能收余湿,又能保护皮肤。
0 _" O$ G& n2 f2 S' f    (2)慢性湿疹多由急性湿疹反复不愈衍变而来,易于局限在某些特定部位,如四弯、手背、耳廓、尾能、双小腿等。皮损粗糙,肥厚、边界清楚,阵发奇痒,病程长可数十年不愈,发于小腿的湿疹,常伴静脉曲张,感染溃破后治疗困难。/ @7 m& b& Y1 [" @8 ~) g
    皮疹干燥,肥厚者、治以养血祛风,以本院经验方润肤丸加减,生热地各15克,炙黄芪15克,当归10克,元参15克,天麦冬各10克,黄芩10克,丹皮12克,乌梢蛇10克,僵蚕10克。水煎服。日2次。
, `) j0 S/ \9 |- X  [% b+ u( V    若发于双下肢呈静脉曲张型湿疹.伴感染渗液者,可以本院苦参九加活血通络之品:苦参12克,防风10克,防已10克,鸡血藤20克,山栀12克,热大黄10克,生地15克、苍术10克,黄柏10克,牛膝12克,当归12克。水煎服,日2次。( t) w( \, n9 ~% K2 O
    外治法:皮疹无渗液者可涂黄连膏:黄连12克,苍术6克,黄柏6克。上药共研细面,以凡士林150克,调均外涂。如下肢静脉怒张,胀痛,皮疹有感染渗液者,外用苦胆膏(自拟方):生南星面30克,生半夏面30克,鲜猪胆汁25克,老醋250克,文火熬3小时左右,放凉成膏后外用。二天后用软坚膏(自拟方):连翘60克,威灵仙60克,山豆根60克,冰片6克。共研细面,以凡士林调匀成膏外涂。两膏交替外涂。% P$ \/ S, l3 U# y
    苦胆膏外涂对慢性湿疹衍变成的慢性溃疡,效果较好,尤其是对结核性溃疡疗效更佳。软坚膏对静脉炎引起的病痛及静脉怒胀之胀痛最宜。二方交替使用,可达解毒利湿,活血通络,促进溃疡早期愈合的效果。李秀敏
2 R  y+ g- P2 k( e5 z3 }: D: `  _--------------------------------------------------------------------------------
" J) y: M7 r# w% ?: ?4 G6 o1 q作者: 王大帅    时间: 2007/3/17 20:354 {  O: j6 F/ K. ?0 e
* c8 Y) [5 a& a1 K+ \1 ]5 G
湿疹方  i2 c* r& W# s5 n6 Y7 e
湿疹是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炎症。湿疹一般可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三种。急性湿疹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的皮肤红斑、丘疹、水疱、渗液、瘙痒;亚急性湿疹多由急性湿疹演变而成,皮疹主要表现为丘疹、鳞屑和痂皮。慢性湿疹主要表现为皮肤增厚,色素加深,粗糙脱屑,苔藓样变等。
5 h$ s+ Z0 }& J% V9 j& [5 R4 u    中医认为湿疹是由内外因素作用致使风、湿、热蕴结于皮肤而引发的。内蕴心火、脾湿以及素体禀赋不耐是引发湿疹的内因。
/ H5 t( `- f, d6 I6 h    本病的中医治法为:清热利湿,祛风止痒,活血养血。提供的参考药方如下:- ]& L; F: w$ U% v" ~6 P
荆芥12     防风12     白藓皮15    丹参12      当归10     生地15      金银花15     土茯苓18    6 L4 n- ]% s. e- s/ M/ ?1 j0 I
薏苡仁24   白芷9     鸡血藤20     赤芍10     白术15     党参18      淮山18      乌梢蛇15
$ y+ N* f$ Y1 B7 ]5 d( X* o/ V- U' v: J8 N
湿疹临床常用有效偏方5 R0 T8 c2 k0 f: n+ H
湿疹
2 T" B' p! O: g% D  O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当进食异性蛋白食物,例如鸡蛋、牛奶、鱼虾等,便可引起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主症为:皮肤先出现红色丘疹,粟粒样皮疹或疮疹,继而伴有渗出液,干燥后形成灰色或黄色痂皮,痂皮脱落后露出红色的潮湿表面,剧烈刺痒,搔后易发生感染。临床常用的有效单方、验方主要如下。
2 n2 P- Q, ]* H; {    [方一]
1 n  Q. K- }- y: [& E    薏苡仁、粳米各30克,冰糖少量。将薏苡仁、粳米共煮成粥,再放入少量冰糖,作点心食用。
" R9 ~8 J" E! [9 N+ |4 n, O$ e8 a7 T    本方健脾祛湿,适用于脾虚型湿疹。% [( z- g( x5 g2 i6 a  {
    [方二]
9 U1 X" S( A1 l    红枣10枚,扁豆30克,红糖适量。将前2味加水煮烂熟,加人红糖,服食。0 d* Y8 P6 s3 [2 k! l" c6 ]
    本方养血和血,而“血和风自灭”,故可治疗慢性湿疹。
$ \* T3 l( E: ~6 p8 V    [方三]
6 g$ X1 ^' b8 s% n& y) t    竹节菜(干品30克)50克,粳米100克。竹节菜加水煎汤,去渣后人粳米,再加水煮稀稠粥,每日早、晚各2次,温热顿服。1 y  v0 ]" a- j9 Z( P
    本方清热利湿除风,适用于皮肤湿疹、阴部瘙痒等症。0 f0 `: s* V2 K( A5 |6 ~1 ^5 d
    [方四]
! A9 u! R' l$ Y    水蛇1-2条,蟾蜍2-4只,粳米适量。剥去蟾蜍外皮,去掉头、爪、内脏,洗净后切小块,剥去水蛇皮,去掉内脏,放人开水中煮熟,拆肉去骨,再人蟾蜍肉一起放人锅内,加粳米(或糯米)水煮粥,调味食。! J6 Z  ]* `9 A
    本方适用于湿疹。" B' W2 T7 Y9 y) m7 {% b
    [方五]
, m& u# Z# M" R6 s    乌梢蛇1条,猪脂、盐、姜少许。将蛇切片煮汤,加猪脂、盐、姜少许调味,饮汤吃肉。
+ j+ n+ ]2 o$ L6 P+ x3 c    本方祛风、除湿、解毒,适用于湿疹及风湿痹痛症。
; C" |8 ~( b7 y7 q' T) H7 ~8 M    [方六]8 j- X4 v# a7 V8 [; |: b
    黄柏6克,丹皮炭、陈皮炭各3克,冰片1.5克,蛋黄,油适量。前4味药研细末,用蛋黄油调成糊状,涂患处,每日3次。
; l/ o: h% e5 v5 [- u, M& E( @    本方出自《醋蛋治百病》,适用于湿疹。6 K4 }5 U( c* a/ Z6 c* z
    [方七]# N) y* b- V+ k2 ^2 I
    大黄9克,清油适量。将大黄研细末,用清油调擦患处。
4 m5 c+ u$ S( x    本方适用于湿疹水泡期,此方源于《中国民间小单方》。
8 b7 R8 U+ K$ _7 S    [方八]
3 m2 I: {' E. U    五倍子6克。将其炒黄研细末,撒于患处。3 {. u" [$ x5 {3 x
    本方出自{中国民间小单方》,适用于湿疹皮肤起红斑,水疮变为脓疱,痒而兼痛,流黄水。 $ R0 T* W! S0 V
--------------------------------------------------------------------------------
尝出五味淡,品得菜根香。
阴阳五行数,乾坤一壶天。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无过是功,无怨是德。

TOP

作者: 王大帅    时间: 2007/3/17 20:366 r2 J0 {: B7 x' W
中医药治疗湿疹临床研究摄要. D' c2 H& ^1 K7 K+ I
时间:2007-1-10 6:17:03  来源:WangDoor.Com
/ b; J' s" ?& \+ n% a* ~1 q 1、湿疹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 5 A( }2 B2 F2 r8 r" n/ V
   现代医学认为,湿疹属变态反应、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复杂,可能有免疫、遗传、神经调节、环境等多种因素参与其中。中医古代文献对湿疹的认识,首见于《金匮要略》,“浸淫疮,黄连粉主之”。《医宗金鉴》认为其病机“由心火脾湿受风而成”。现代医家延续前人的认识,概括湿疹的病机,不离“风、湿、热”邪,认为湿疹的发病主因先天禀赋不足,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复感风湿热邪,郁于腠理而发病;或因饮食不节(洁),嗜食辛辣肥甘厚腻,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蕴而发;病情反复迁延日久,则耗血伤阴,致脾虚血燥,肌肤失养。因此,“风热湿阻型”,“脾虚湿盛型”,“血虚风燥型”或“阴虚血燥型”是临床常见的辨证分型方法。在此基础上,不少医家从脏腑经络角度论述湿疹病机。瞿幸等认为,湿疹急性发作多责之于心,亚急性、慢性期多责之于肝、脾,并将湿疹增加了肝胆湿热型和肝风湿热两型。另有从脾胃论治者,认为小儿湿疹发病多由胃肠滞热而成,证属胃肠积滞。从肾辨治者,认为脾肾两亏型在慢性湿疹发病中不容忽视。日本学者则从皮肤与肺相关出发,辨证湿疹首先考虑肺的失调。对慢性湿疹,还有学者认为,有寒湿、情志内伤所致者,强调“内虚”为其发病的先决条件,外来因素通过内在有关脏腑虚弱而发病。结合西医将湿疹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又有学者主张在辨病时,宜做出中西医双重诊断,认为辨病为一级诊断,辨证为二级诊断,其中风热型相当于丘疹性湿疹,湿热型相当于急性渗出性或合并感染性湿疹,脾虚型相当于亚急性湿疹,血燥型相当于慢性湿疹。: R- U6 n+ a8 G4 l+ J
   2、中医药治疗湿疹- \% M' Q# ?" m& s, N* U
   辨证分型、分期论治湿疹 随着现代医学在中医药学领域中的不断渗透与结合,临床辨治湿疹,既体现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又结合西医分期治疗思路,并取得了较好疗效。马仁美对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疹辨证分服清热利湿方、祛风凉血方、养血祛风方的同时,配合中药冷湿敷、外敷和浸洗诸法内外合治,总有效率86.5%。董忠祥辨治湿疹,认为热重于湿型(相当于急性湿疹),治用清热凉血、祛湿止痒;湿重于热型(相当于急性亚急性湿疹,皮炎渗出较重),治用健脾利湿、佐以清热;脾虚血燥型(相当于慢性湿疹),治用健脾燥湿、养血润肤,并外用中药黄芩、甘草、明矾煎水湿敷,总有效率96.1%。康景华等进一步对急性湿疹进行辨证,湿热型者治以健脾燥湿,祛风止痒,用除湿胃苓汤加减;热盛型者治以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龙胆泻肝汤,外洗用花椒、枯矾、艾叶、苦参、蛇床子、青盐。慢性湿疹则以活血祛风合剂、滋阴除湿汤等方为主治疗,其中瘙痒甚者加乌蛇、蝉蜕等,干燥蜕皮者加熟地、天冬、麦冬、沙参等,湿热较重者加用黄柏、萆解等,脾虚者加苡仁、白术等,总有效率99%,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3 z1 C( e- H# Z1 m8 J! f
   单方、验方论治各型湿疹 一些医家为了临床应用方便易行,根据临床经验,探索了一些单方、验方。临床用苦参总碱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较普鲁卡因与苦参、苦参液、苦参片作用好。用中药有效成分丹皮酚、雷公藤多甙以及血竭粉等单味药治疗湿疹,具有疗效肯定,见效快,疗程短等特点。3 ^3 P3 i1 a1 ?/ Z( R: W9 G. k
此外,还开发出一些中药针剂,使湿疹的治疗更加有效快捷。如苦参素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生地注射液、山药注射液,以及由蒲公英、苍耳子、白花蛇舌草三味中药制成的中药抗炎一号注射液等,临床疗效均超过80%。
" y: P) g$ u$ ]   湿疹的中医药外治 湿疹的皮损表现形态多样,各期的外治原则也不相同,如果治疗不当,会延误病情,因此选用正确的外用药物尤为重要。对于红斑、丘疹为主而渗液较小的皮疹,治宜缓和消炎,避免刺激,可选用具有清热止痒作用的药物外洗。对于水疱糜烂渗出明显者,则宜收敛消炎,可用中药湿敷。常用的外治药物有:青黛、紫草、苦参,马齿苋、野菊花、黄柏、蒲公英、土茯苓、地肤子、蛇床子、白鲜皮、冰片、枯矾等,这些药可单用或 2~3味配伍应用,治疗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疹。近年来。又有不少新药验方,如刺黄柏根茎皮、杠板归以及一些虫类药物,如蝉蜕、乌蛇、蜈蚣、僵蚕、五倍子等煎汤外用,均取得满意疗效。
2 H& }. Q) J% g6 }   其它治疗方法针刺疗法是祖国医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王勤等取曲池、合谷、三阴交、行间、内庭等穴以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湿疹。肖冠峰等取穴肺俞、心俞、曲池、血海、内关等,抽取耳背静脉血穴位注射治疗手部湿疹,总有效率可达97.2%。此外,采用激光、冷冻等现代治疗手段为湿疹的治疗又探索了一条新路。
  w. m) M$ p; {: R& i% F   3、中医药治疗湿疹的实验研究) Y( a4 K: x, D( r6 w& Z- D! X* g
   随着现代研究手段的提高,中医药治疗湿疹的机理研究不断深入。刘子文等将湿疹分为风热、湿热、脾虚、血燥四型进行甲皱微循环与湿疹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发现管袢形态异常者占70.4%,扭曲型最多,各证型之间在甲皱微血管数目、管袢长度、袢顶宽度、掌心的皮肤温度上都有显著性差异。对中药药理的研究显示,丹皮酚对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点在过敏反应的输出阶段,而对输入阶段并无影响。野菊花治疗湿疹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中含有的绿原酸、异绿原酸、肌醇、鞣质、野菊黄酮甙、野菊内酯等活性成分的综合作用相关。各治疗湿疹的中药方剂均有抗Ⅳ型变态反应作用,其中尤以凉血清热祛风利湿方作用最强。进一步研究显示,消风散、黄连解毒汤、十味败毒散等8种方剂在不同剂量、不同给药时间,对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不同,部分方剂还呈现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小儿湿疹洗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金葡菌、大肠杆菌、棒状杆菌等微生物表现出一定抑制作用,又从抑菌角度阐释了中药治疗湿疹的机理。此外,中药还可通过改善皮肤屏障功能,上调血浆 CGRP浓度发挥疗效。
( ~# U+ E: L* h; T. ?   4、结语
# T! q1 ~4 \* \7 f2 E! b* p4 h( h   湿疹的病机以内虚为本,“风湿热毒邪”外壅肌肤为标。临床急性、亚急性湿疹辨证多属风热型、湿热型、风湿热困型,其中湿热者可有脾胃湿热、肝胆湿热等;慢性湿疹的证型包括脾虚湿阻、血虚风燥、湿瘀互结、阴虚湿恋等证型。治疗要标本兼顾,注意化湿、祛风、清热、解毒,对慢性湿疹要兼以养阴、健脾。目前,中医药治疗湿疹的方法很多,已经研制了一些有效的中药外洗制剂,但还缺乏治疗湿疹的内服中成药及外用的有效散剂或霜剂、软膏等。近年来,湿疹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进一步探明湿疹发病机理,寻求确切有效的治疗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后随着中医药治疗湿疹的机理研究不断深入,借助现代化的科研手段,将促使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研究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实用化。
  ?% r  E- {3 U--------------------------------------------------------------------------------+ c1 r2 `7 O6 {. I) l6 s; F
作者: 王大帅    时间: 2007/3/17 20:37, }8 }5 j; J! c2 U& O9 r1 @
四物清疹汤治疗湿疹
# u+ ]2 X2 W0 H* i' |; d) C中国国际专家交流网   向世友 0 O9 h5 [' U; E' `' M% J
    湿疹是一种顽固的常见皮肤病,治疗颇为困难。经笔者从病案中,多年反复实践验证治疗湿疹疗效显著。自拟“四物清疹汤”,即四物汤中以赤芍易白芍,以生地易熟地,加苦参、藓皮、床子、地肤子等药物组成。方中四物汤养血和血,既有润燥止痒之效,又有行血不风之功。苦参能泄血中之热,善除湿热生虫之病,故善治癣、疥、疮、疡等搔痒性疾病。藓皮味苦性寒,苦以燥湿,寒以清热,善除湿热疮毒、风疮疥痒。地肤甘苦而寒,清热利水,善治皮肤湿疹、疮毒。床子辛苦性温,《神农本经》谓其善治“妇人阴中肿痛,男子阴痿湿痒”、实以辛可散寒袪风,苦可燥湿杀虫之性也。其性温,又可制苦参、地肤、藓皮等大苦大寒之弊,诸药合用,确有养血润燥,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之功。故一切湿热为患的皮肤病皆可加减使用,诸如:皮肤搔痒症,湿疹,寻麻疹等皮肤搔痒性疾病治验颇多,兹将其加减法,附列于后,以供参考:上肢有痒疹者,加剂本防风;下肢有痒疹者,加苍术、半夏;有赵者,加知母、石羔;搔痒难忍者,加蛘蜕切;伴有风刺、肿痛,焮红者,加银花、连召;搔破滋水淋漓者,加苡仁、木道等;服药过敏者,并可加银花、连召;汗多者,加黄芪。
& H8 K$ p$ k( g! m    笔者用上方加减治湿疹患者百余例,亦获良效,随访病例亦未见复发。现将举例以供医林同道者参考。( H* z. |2 N3 A: Y- p' q
    张××,男,34岁,农民,1984年5月18日初诊,全身湿疹搔痒已三年。初于两下肢发生癣疮,发痒,搔破后流水、经中、西药后往往是初有小效,继则无效,再则痒疹蔓延发展,三年来逐渐延及全身,搔痒难忍,影响睡眠,食欲二便尚可,脉沉。此为湿邪下受,久则入血,进而血燥风伤、肌肤失养,治以养血和血,利湿袪风。用四物清疹汤加味:归尾10g,川芎10g,赤芍10g,生地15g,苦参10g,切15g,藓皮15g,床子15g,地肤15g,奇10g,防风10g,苡仁15g,苍耳10g,蛘蜕6g,甘草6g,煎服每日一剂,每日三次。5月22是二诊:上方服四剂后,湿疹显著减轻,已无滋水,搔痒轻微,上方地肤、床子、藓皮均改为20g继服。5月30日三诊:上方服六余剂,全身癣疹已全部消退,瘙痒停止。三年宿疾完全治愈。继以原方调整剂量,二剂水煎服以善其后。
9 c$ Y( U  {; @  y. }1 U--------------------------------------------------------------------------------2 y! r+ B$ {8 _, M7 _3 V
作者: 玉麒麟    时间: 2007/3/18 12:11
6 L3 s/ v( [% j. O& ^堂主本帖非常好。
1 E4 V8 J' K. o+ j2 e4 F本人初中患的是手脚指的湿疹。成小水泡,破后皮肤变硬,撕掉一层又长一层,前后也是十几年,偏方用了无数,都无法根治,最后还是气功治好的。个人感觉,这个病与肝脾密切相关,以前肝区常见不适,但B超、验血都没有问题,练气功治好皮肤病后,肝不适的现象也消失了。
& W  p" s" @8 ^3 a! c3 K小孩前几年(4、5岁)也见到手指有类似的小水泡,有些皮肤变硬,大为吃惊,叫他摆个练功的姿势,嘻嘻哈哈不肯配合,但勉强也摆个样子,搞上十几天,奇怪的是水泡也消失了,至今未见复发,不知是什么道理。6 F/ d2 X- D1 m6 ]) G
上面介绍的是本人亲身经历,请多指教。
0 m: m  u" u- l% X# p  L9 g! b--------------------------------------------------------------------------------" `$ L! V9 H/ `8 |+ Q: z
作者: potala    时间: 2007/3/18 20:42  ~2 }% N* s$ Z7 I3 g8 B1 |
濕疹→酸醋泡樟腦一擦就好。
/ h, O  f5 a0 q. {+ R--------------------------------------------------------------------------------3 Y2 k6 X, W- P, d  h
作者: 五味堂主    时间: 2007/3/19 11:33     标题: 玉麒麟
3 S. v" @& P6 |) F , r( T$ N& @+ [: K
7 s0 \$ F, F4 J9 ?% K
QUOTE:
, P. x- C$ o9 O( T2 b" }: B原帖由 玉麒麟 于 2007/3/18 12:11 发表
3 l( j! |2 e* `) @. |1 d  a1 l堂主本帖非常好。
( W" v* l1 q* h本人初中患的是手脚指的湿疹。成小水泡,破后皮肤变硬,撕掉一层又长一层,前后也是十几年,偏方用了无数,都无法根治,最后还是气功治好的。个人感觉,这个病与肝脾密切相关,以前肝区常见 ...
4 \; @( X  C$ F$ |1 n4 S& o谢谢玉麒麟版主。可否进一步说说是练哪种功法治好的?有功法说明更好,愿闻详教。4 P0 _6 X6 b  N0 x5 Q
(我原先多时身处农村,地区文化比较落后,气功很难开展,纯粹用气功治好的湿疹仅2例:一例50多岁的老教师,双腿多年湿疹,练放松功7月余痊愈;另一例双手湿疹3年多,一直缓慢扩展加重,是个刚刚辍学的中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教放松功和少林风摆柳,一年多后相遇见其湿疹已愈、皮肤光滑无痕。其余都是药物治疗的。气功治疗湿疹,气功界报道也不少,但是报道的事只能参考,我还是看重实在点的医患经验。)
' r/ R8 [  H( x1 V% C' k0 O--------------------------------------------------------------------------------8 x7 B: ]$ R! l
作者: 五味堂主    时间: 2007/3/19 12:12$ K& ?. k) I' r* k# G3 d. Z

# t5 E$ U. j5 a2 p" {
1 P+ @( k: g: ]# f  ]: EQUOTE:
9 j; N" b2 e3 ^* t( }" A原帖由 potala 于 2007/3/18 20:42 发表
% N( B$ G5 \3 g0 E* a濕疹→酸醋泡樟腦一擦就好。 / K$ F7 q7 q* S, \3 b3 g( u4 s
谢谢提供药方,此方我未曾用过,收下了。谢谢potala !
) L( ?+ ?8 _" w( P$ y3 W        湿疹外用药,宜酸不宜碱,这类方对部分湿疹效果较好。# F1 E5 z! N' M7 Q
        同类的一个偏方,得来不易,但却很简单、疗效也好,公开供大家参考:
( M. w1 h3 x3 l8 X7 Y* }        我学徒时跟恩师为一何姓民办教师治疗双手及双手臂湿疹,数月未愈。由于他字画出色、工作繁忙,又是靠双手工作的,七八年的湿疹令他苦恼又焦急。有段时间他没有再来治疗,再见时看到数年顽疾已经痊愈,乡邻、各医皆奇。询其方法,他只笑笑说是偏方而已。恩师问他,他也是如此……
* @& _# C+ \' [. g        因为我母亲娘家与他家比邻,我舅舅在他们当地也算知名,也是他的长辈和交好,凭着这层关系,我厚着脸皮单独找他讨教,他见我也诚心,于是告诉我那个神秘的偏方:【醋泡蜈蚣】!他说以前用过醋泡生半夏,不行;醋泡盐蝎也用过,不行;这回用醋泡生蜈蚣,治好了!并且告诉我一个小秘密:他说恩师的药粉(主要是丹药)效果没有外洗的草药好——这也使我认识到丹药并非湿疹的灵丹妙药、部分湿疹也是乏效的、也使我决定要改良外用药配方。
$ [7 |2 ]3 o+ {7 D: M        但是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醋泡蜈蚣】的方法我后来在使用中发现,也是有的效果很好、有的效果很差甚至无效,还有加重的(有个石匠腿部擦伤后继发湿疹,由于是急性湿疹,我打算用熏洗和搽药的方法治疗;但他听说我有一种效果很好的 “ 秘方 ” 药液,就一定要用;尽管我说出了不适合和可能导致感染加重,他还是坚持,说顶得住、想快点好,于是我试用于这个急性湿疹,结果擦后刺痛、局部发热红肿,坚持了一天多,还是回来拿熏洗药去洗好的)。$ ?9 s1 _( d" w8 g- ]! y- I
        所以湿疹病情复杂,需要严格按照经验和辨证结合的手法来治疗,不能仅靠一方一药的。
+ p# H9 S/ ?4 a' f$ P4 S--------------------------------------------------------------------------------
$ j3 E% g- f3 l( b" f作者: 五味堂主    时间: 2007/3/19 14:00
1 o2 Z8 P' |, I( M # }. L  F! D! c- n
* i  D; d' A  Y5 A" s
QUOTE:
' n, Q  Q' V/ O: C) h; _/ }原帖由 天缘医人 于 2007/3/15 00:08 发表, J. z7 Q  J2 K, `1 D) b3 v
根治湿气并不难,难的是找到根治湿气的主药,找寻方法一嗅味,有湿疹的人,他的身上有一股奇特的腥或臭味,治疗难治性湿疹,应以毒攻毒。所以是以味寻药,寻根治湿疹主药的方向,就在五禽六畜之內。 , I0 S$ c6 d! }! \! ^# b
寻思良久,因为愚钝、故难明个中妙旨;少闻猪鬃治愈瘘管的奇案,今遇禽畜 “ 以味寻药 ” 的妙法,希能贯通。请版主不吝赐教五禽六畜取治方法,恳谢  
- _  ?3 {7 F9 V5 \* F: w: ]- m5 o--------------------------------------------------------------------------------
' b' V# U& L6 _' U. {% U- z作者: 龙一    时间: 2007/3/19 18:343 S  [7 y: T6 G7 b6 V) N
王大帅:我尚没有秘方。五味堂主可能有一些。但听他的意思也不是万应灵丹。不过看遍上面文字应该很受启发了。比如:保护皮肤天然屏障和湿疹外用药宜酸不宜碱都是纲领性,原则性的。这是要点之一。等等。。。再有我知道灵丹妙药都是试验,总结出来的。醋泡樟脑,醋泡蜈蚣,醋泡。。。很有启发。硼酸很便宜一斤十几块钱,也可以试用。那是洗浴去垢妙品,所以有硼酸肥皂就一点不稀奇。湿疹是一种代谢浊气,也应该洗。
: g7 h0 u) P6 [5 O+ e7 ^/ n( Z如果特别想发明一种灵丹妙药,以上的诸家言论已经很有启发性了。 ! T2 d& J) U  r+ l- t* l3 f& L& N
--------------------------------------------------------------------------------
7 a- F/ ?" D& I' e+ [9 D* Q作者: 龙一    时间: 2007/3/19 19:01- Z5 E# S5 n( F5 C9 }! k0 e- v
醋泡半夏不行,醋泡盐蝎不行,醋泡生蜈蚣灵验了。! A% a# c: u( w& R2 T, x  B  E
这是风多湿少型的。盐肯定不可,应该是禁忌。因为导致过敏加重。
/ H6 Z9 L5 F+ ^7 `估计醋泡蛇床子可以代替醋泡生蜈蚣而对湿重风少的也能有效。但蛇床子用量一定不能大了,免得伤了皮肤的阴质。胶质。试验前可以用ph试纸测一下酸碱度。
; `# _' Z4 H+ x" S( K如果加甘草,可以助皮肤分泌以助推邪外出。甘能助湿,但估计不像盐那样引起过敏。毕竟益气。能缓解蛇床子的刺激性。
, i- K' @  b; o. G1 L6 _皮肤总的来说似乎喜欢甘淡,讨厌重味。
9 |- q3 l) G* Y! K+ F8 g--------------------------------------------------------------------------------
* [/ a, C- }8 F# L& j+ B作者: 霜中菊    时间: 2007/3/20 08:17
) ]) L+ X. l" d: N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p. ^; t0 Z3 C$ B, ]4 D1 @
大气臭氧出现空洞,成因在心。 " C! m; q1 y; s* V8 Q
--------------------------------------------------------------------------------  ~5 ?* u1 {& k6 s" T' O& U
作者: 玉麒麟    时间: 2007/3/20 23:02
: n% Y4 ]5 P" ^/ I- e/ X6 F5 k刚刚看到,我的治疗方法,请常见http://www.ngotcm.com/forum/view ... &extra=page%3D65 s- |: ^1 q+ G4 N6 F- Y
名称:硬皮症、千层皮、湿疹、香港脚的治疗
0 W8 c7 d( \: W* b3 s' f  N1 |9 I: ]- Q功法:少林内劲一指禅7 M0 x4 Z. E% ]8 c! F
是我亲身的体验,非常神奇。
1 B+ t) K$ C9 E( L, r  `- c( N) v[ 本帖最后由 玉麒麟 于 2007/3/20 23:06 编辑 ] 1 z; D) @6 O( }- `+ \* y- l3 G
--------------------------------------------------------------------------------
! I, V; D1 w' c( G. P作者: wuk    时间: 2007/3/21 20:44     标题: 我已经好了
- g$ u7 \7 I3 z6 {# n皮肤方面的疾病,病因是什么?那么是伤肝,补肝,不对,我本身肝火非常的旺盛.不能补.时间是春节前我的颧骨冰凉,我当时是生了大气,说的准确点是大怒,我赶紧锻炼气功三遍颧骨不凉了,可是出来脸满红疙瘩,刺疼的很,我有锻炼了三遍不红了,后刘老师给我开了中药,我现在好多了,脸色特别的白净以前的斑都浅了.他就是刘老师.是咱们这里的.
; t3 P" J: ~4 u3 b5 \8 h4 i--------------------------------------------------------------------------------+ l9 U; Y8 X2 A1 r4 ]) N+ F
作者: wuk    时间: 2007/3/21 20:50     标题: 回复 #38 wuk 的帖子
% k- w# k- @. i) `" L7 M6 a4 @刘文澄 刘老师看的我吃许多的中药,现在脸色白净以前的斑点都浅了.
尝出五味淡,品得菜根香。
阴阳五行数,乾坤一壶天。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无过是功,无怨是德。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