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堂主
(1)蓄精培元法
+ t- @3 K4 p1 ?+ h% P 练法姿势是站、坐或卧均可,一般以坐式为佳,口眼微闭,舌尖轻抵上腭,头顶正中与会阴在一条直线上,全身肌肉放松,思想安静,意念轻轻地集中在百会穴与丹田穴,呼吸柔和、自然;意守丹田3~5分钟后,作缓慢、柔和、自然的顺腹式呼吸,即吸气时小腹凸起,呼气时小腹凹陷,均鼻吸鼻呼,先呼后吸。吸气时意想天上日、月、星辰从头顶正中处垂直下行,经过膻中、鸠尾至丹田,并慢慢地充满于整个腹部;同时轻缓地提起睾丸,并收缩肛门。呼气时松肛、松睾丸,并意想体内浊气从心窝处上升再从鼻呼出体外。如此反复练习,每次半小时至1小时。收功时两手重叠,右手搭在左手背上,左手劳宫穴按压肚脐上,按顺时针方向从内向外绕18圈,然后又按逆时针方向从外向内绕18圈,再以双手搓热后擦脸数下,最后缓行数步,放松全身肌肉,练功完毕。
) w6 [1 F/ R2 n! d( }练功时间最好选在子时(夜间23时至次日凌晨1时)和寅时(凌晨3至5时);练功地点最好选在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场所。练功时不可过饥过饱,要放松腰带,不要为追求气感而加深呼吸;必须每日坚持练功,切忌一曝十寒;练功百日内,禁忌性生活。 4 `' @. Q1 G0 u3 _7 G9 C
近百分之九十的人在练功后10天左右,吸气时腹部会有轻微发热感,同时出现咕噜咕噜肠鸣音,矢气增多;1个月后腹部发热面积加大;2个月后小腹内发热有似温水流动,全身温暖舒适,口中唾液增多;3个月后气力大增,小腹热感更甚(与病态燥热不同),有时还会出现腹部轻微跳动感,部分练功者腹部还会出现气团感,这是练丹田内功初步有成的重要标志,有的已可以引气团沿任督脉行走,即通小周天。
! v, n. R: Y6 f/ H% R对于已婚的练功者,由于元阳已经破泄走漏,故需服用药物辅助练功,以补伤耗之元气。未婚者服之,效果更佳,药方开列于下:
- ]: M1 N: L+ N" A4 E/ P% y熟地、当归、黄芪、黑豆、木瓜、杞子、五加皮、巴戟、地骨皮、菟丝子、女贞子、牛膝、玉竹各30克,车前子、杜仲、黄柏、肉苁蓉、白茯苓、骨碎补各24克,鹿茸20 克(无则用红参代替),甘草、韭子、锁阳子、小茴香各15克。
1 Z# z0 L6 q9 R) s6 C
@: d, K) y" G, \2 i8 i
7 Z. \* z4 D$ l/ ^这是我在网站上摘下来的部分文本,好像是八宝门的,因为再在上面找了好久还是翻不到原来的。近来按照堂主的嘱咐,尽量不领气走脉,睡觉侧卧,感觉好了很多。以前经常仰卧睡一觉睡醒老是觉得腰酸背疼的,现在没有这个现象。谢谢堂主。4 {( c8 y0 q5 r) B- ^
( Y$ p' Z) ~% K
1 d7 F h2 e; }. F- a2 F9 ?- k7 _. N9 `& Z
2 W( H2 e/ [* c' G6 Y% i2 `6 g
再有就是那个手太阴肺经的图打不开,其它的图我都已经打印下来了,就缺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