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v- Y2 H+ C" Y
二、针刺麻醉的方法: ]2 }* x" Y# N6 G" ^* l
. r" R0 Y7 @, |* x 1. 术前准备
- G" ?1 f' J: B9 u
5 M4 _0 S2 P6 a y* e 手术前,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就病人的病情、病史、思想情况一起进行分析讨论,统一认识,确定针麻手术方案。充分估计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准备采取相应的措施。由于针麻手术时病人处于清醒状态,因此,在术前须将针麻的意义、特点、方法、过程和效果向病人作介绍。同时把手术过程可能有的不适感觉等向患者讲清楚,使其有思想准备,并了解如何进行配合(如开胸时做深呼吸等)。还可在术前在患者身上选穴进行1~3次试针,以了解"得气"情况和对针刺的耐受力,以便在手术时采用适当的刺激方法给予适当的刺激量。# Z. z' F+ ]* c' @9 j/ I7 ~
7 {4 k1 s; a* B9 [* W 2. 选穴
5 B- g! Q! ]! F5 }
( E) F* a. l" M: g7 }) _ 选穴原则 选穴以容易得气(以酸胀重的感应为佳),不痛,不出血,病人体位舒适,术者操作无影响为原则。 2.2.2 体穴选择 选用十四经穴为主。具体选法有三种:& g) u- k9 u: ^8 U+ i+ {/ @1 p G
5 A) }+ N1 d/ S8 W. {; I1 A- m, i ① 循经选穴:根据经络所通,主治所及的理论,选取与切口部位、手术脏器联系密切的经络腧穴。例如拔牙选手阳明合谷、三间穴;腹式输卵管结扎选三阴交、太冲穴等。
. R4 N4 a' K$ w
% o0 a0 q- B) z9 p0 t ② 近部选穴:选用手术附近部位的腧穴。例如拔下牙选颊车、大迎穴;剖腹产选带脉穴等。
4 A$ ]+ d6 w2 P. N) K+ v
* d- H) W9 k. [. ]" z ③ 按神经学说选穴:常用的选法主要有如下两种:一是同节段(或近节段)选穴,例如甲状腺手术选扶突、合谷、内关等穴;二是按神经干分布选穴或直接刺激神经干,骨科手术应用得较多。例如选极泉穴或臂丛穴(腋窝腋动脉搏动处的两侧各刺一针)进行某些上肢手术;刺激第三、四腰神经、股神经、坐骨神经等进行某些下肢手术;在颧 穴刺激三叉神经第二支,进行某些头部手术或颅脑手术等。6 k& U7 [$ ^2 c5 z: n; z: Z
! e5 {& j& A, @3 C, A( L 耳穴选择 耳针选穴方法有如下三种 9 z5 C0 ], u. U
5 f& \7 p `2 ?4 D: S; o ① 按脏象学说选穴:例如"肺主皮毛",切皮和缝皮时可取肺穴;"肾主骨",骨科或胸腔手术切肋骨可选肾穴;"肝开窍于目"眼科手术可取肝穴等。
, D) P# U1 T' U. l$ W3 Z1 m. X
6 w9 h6 L/ L& ]7 ? ② 按手术部位选穴:例如阑尾切除术选阑尾穴;肺手术取肺穴;胆囊手术取胆囊穴等。
. N s( v7 [8 T" l; P/ p
' F0 p: R" E0 \- j2 L ③ 按照耳穴的神经支配和解剖生理学选穴:例如腹腔内脏手术选口穴、耳迷根穴,因是受迷走神经支配。把脑、下脚端等穴作为常用穴,能提高镇痛效果和减轻内脏反射,是根据其生理作用为指导的。 以上三种选穴法可单独选用,也可配合运用。
5 s" Y+ B9 I2 G( }
6 O' y3 E* w5 W4 K 3. 刺激方法' R9 ]8 A9 I1 |' _6 z; Y
! C) H. l" `, r( D, I Y, j) a$ H
① 手法运针:体针常用捻转或捻转结合提插的手法;耳针只能捻转,不能提插。运针频率每分钟120~200次为宜,捻转角度一般是90~360度之间,提插幅度在5~10毫米之间。要求始终处于"得气"状态。 手法运针应均匀稳定地进行,这是针麻的基本功,它可以根据术者指下感觉调整刺激强度。同时因设备简单,对在偏远农村、战时环境开展针麻有重要意义。# e V- B8 d* d3 {5 F; u' |
0 r" ]' s8 w/ [: d% A# V+ w# F% j ② 电针:操作方法同电针疗法。针麻一般用密波为主,刺激量以病人能耐受的中等刺激强度为宜。+ E1 \& a" H Z. F+ y% B/ Y: k
' M* v1 E' x1 t: b% ^! |
③ 水针:选穴方法同体针。常用药物有维生素B1、冷度丁、10%葡萄糖注射液,当归注射液、延胡索注射液等。度冷丁可用生理盐水稀释。本法常和手法运针或电针配合使用。 其他还有指压穴位麻醉,器械压迫法麻醉,电极板麻醉等方法代替针刺。 E! @& N+ g# i* p/ U
2 k! v( n3 y7 D
④诱导和留针:在手术开始前,对穴位预先进行一段时间刺激,称为诱导。诱导时间一般在20~30分钟左右。可分普遍诱导和重点诱导两种,前者是对所有穴位按照穴位处方顺序进行普遍运针,时间稍长;后者是对重点穴位进行运针,在术前五分钟进行。手术过程中刺激一般须较轻;但对某些敏感部位,手术时可加强针刺感应;某些手术刺激较轻的步骤,可暂停运针或通电,予以静留针。例如脑外科切开脑膜后就可静留针一段时间。
# {/ n, M; S/ y5 m' r9 _ : Z( Q) H1 A% n( Z) C+ k2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