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堂首页 | 万年历 | 免费电影 | 合作赞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欢迎您光临 五味堂 (www.wwt.com.cn)!济世之道,莫先于医;疗病之功,莫先于药…… 五味堂 宗旨:【传承中医中药国粹,弘扬气功武术瑰宝——致力于全民健康!】五味堂网站是提供传统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经方秘方验方、中药草药知识、医疗保健气功、武术气功、传统拳械、易学边缘知识等,供网友、会员继承、应用、研究、发扬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网上交流平台……网站正在逐步建设完善,现已开放注册,欢迎有志于振兴中医、弘扬国粹的同仁莅临指导交流,共同研讨、提高。也欢迎所有信任和支持传统中医药、民间中草药、武术气功的朋友经常来 五味堂 了解、学习、交流。祝大家健康快乐 ^_^
发新话题
打印

[综合类] 《人体经穴图谱》上:人体经络循行图·督脉

《人体经穴图谱》上:人体经络循行图·督脉

《人体经穴图谱》上:人体经络循行图·督脉
$ V5 o' \% S& C, O  n3 Q

& b: \% C* @8 o  M& Q
【循行】 % f: Z; |# G; r4 X. k# r( o
引用:
.: O1 R- ~9 @; I" w8 d3 T
        [1]《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0 A% m( `' K* g  H) t  u

6 {& m/ z+ x6 B9 z: O1 R; J2 E
        [2]《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7 v1 c/ G3 ^0 ~$ [$ w
7 P1 I" Y5 I$ g1 j        [3]《灵枢·经脉》: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取之所别也。
. X  c5 {( V8 p& o

; @7 l  ~8 j* a. C1 l/ R
.- w. K! Y! `0 j0 T; u
, q( Y6 J7 J5 [; f
【语译】
% t2 @! h# O% \% ~        [1]督脉的循行,起始于小腹部,当骨盆的中央,在女子,入内联系阴部的“廷孔”--当尿道口外端。由此分出一络脉,分布外阴部,会合于会阴,绕向肛门之后,它的分支别行绕臀部到足少阴,与足太阳经的分支相合。足少阴经从股内后缘上行,贯通脊柱而连属肾脏。督脉又与足太阳经起于目内眦,上行至额,交会于巅顶,入络于脑;又退出下项,循行肩胛内侧,挟脊柱抵达腰中,入循脊里络于肾脏。在男子,则循阴茎,下至会阴部,与女子相同。督脉另一支从小腹直上,穿过肚脐中央,向上通过心脏,入于喉咙,上至下颌部环绕唇口,向上联络两目之下的中央。
! w, I; u9 J; u+ X% ?3 v, T- @( s& F# X0 M  p/ [
        [2]督脉,起始于躯干最下部的长强穴,沿着脊柱里面,上行到风府穴,进入脑部,上至巅顶,沿额下行到鼻柱。 ! C, o( x2 \1 x/ u& C5 P$ ~
3 w+ u3 p+ E8 x- N% b3 X
        [3]督脉别络,名长强,挟脊旁上项,散布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分别走向足太阳经,深入贯膂。实症,见脊强反折;虚症,见头重、震掉。取用其络穴。
* |1 _! \& P* R2 q6 k
9 h5 p8 B" c; n% K【本经穴】 ( o2 C# @5 p& A0 T
        长强(足少阴会),腰俞,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足太阳会),大椎(手足三阳会),哑门(阳维会),风府(足太阳、阳维会),脑户(足太阳会),强间,后顶,百会(足太阳会或说足三阳、足厥阴会),前顶,卤会,上星,神庭(足太阳、阳明会),素髎,水沟(手、足阳明会),兑端、龈交(一说任脉、足阳明会)。
8 I: |2 m3 t8 j' V) m8 N   6 t$ c0 i# L) M
【交会穴】
: I+ P: D3 H1 J4 h, s: C3 ^7 V        会阴(会任脉、冲脉),会阳(会足太阳),风门(《素问》王注作大杼。会足太阳)。此外,手太阳小肠经之输穴后溪通于督脉。
" s9 a1 V& p: j8 n2 O
0 ~8 ^6 A7 @& N2 V: d/ K% h【附】《奇经八脉考》
  K, Y. t0 B$ {/ Y
引用:
.( U' [2 G7 e. a" U* L
        其脉起于肾下胞中,至于少腹,乃下行于腰横骨围之中央,系溺孔之端。男子循茎下至篡,女子络阴器,合篡间,具绕篡后屏翳,别绕臀,至少阴与太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廉,由会阳贯脊,会于长强穴。在骶骨端与少阴会,并脊里上行,历腰俞、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与手足三阳会合,上哑门、会阳维、入系舌本上至风府,会足太阳阳维,同入脑中,循脑户、强间、后顶,上巅,历百会、前顶、囟会、上星、至神庭,为足太阳督脉之会,循额中至鼻柱,经素髎、水沟,会手足阳明至兑端,入龈交,与任脉足阳明交会而终。
.: }7 N" o( l" n6 c1 Q/ n% `
1 R3 Y5 S5 ]6 N* W1 X* t* t
【功能】
1 `6 T/ a' B) q        督脉的“督”字,有总督、督促的含义。督脉循身之背,阳,说明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督促的作用。故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因为督脉循行于背部正中线,它的脉气多与手足经相交会,大椎是其集中点。另外,带脉出于第二腰椎,阳会维交会于风府、哑门。所以督脉的脉气与各阳经都有联系。又因督脉循行于脊里,入络于脑,与脑和脊髓有密切的联系。《本草纲目》称:“脑为元神之府”,经脉的神气活动与脑有密切关系。体腔内的脏腑通过足太阳膀背部的俞穴受督脉经气的支配,因此,脏腑的功能活动均与督脉有关。所以金代医家张洁古认为:督脉“为阳脉之都纲”即是此意。2 g1 ?. c$ r5 X. S( }2 [3 T

; M3 M% L! M" N+ U  o& a【病证】
% p' \! O6 f$ f! O' A        督脉循身之背,入络于脑,如果督脉脉气失调,就会出现“实则脊强,虚则头重”的病证,这都是督脉经络之气受阻,清阳之气不能上升之故。由于督总统一身之阳气,络一身之阴气,不仅发生腰脊强痛,而且也能“大人癫疾、小儿惊痫”。同时,督脉的别络由小腹上行,如脉气失调,亦发生从少腹气上冲心的冲疝,以及癃闭、痔疾、遗尿、妇女子不育等证。 / _& t% d6 l+ |" I% Y

- j/ O4 c1 }' ^, `        据《针灸大全》载八脉八穴,后溪通于督脉,其主治证有手足拘挛、震颤、抽搐、中风不语,痫疾、癫狂、头部疼痛,目赤肿痛流泪,腿膝腰背疼痛,颈项强直、伤寒、咽喉牙齿肿痛,手足麻木,破伤风,盗汗等。6 B, h  M; g( d9 q
$ ]; U" ?; N1 v# }' k! s

/ {3 \6 l7 l8 g: Y  }5 E2 T' k, I* n8 N: g; j2 I0 w2 K5 o% H
/ u/ O# [5 s/ N

人体经络循行动画(女):督脉/ k9 e0 A4 E  M9 Q$ Y. n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
  C* O6 ~% c, w" n
可在视频上右键放大/缩小,放大后可用左键移动视频内视图。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尝出五味淡,品得菜根香。
阴阳五行数,乾坤一壶天。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无过是功,无怨是德。

TOP

学习中医中药,养生保健

TOP

继续学习,谢谢楼主。

TOP

谢谢楼住,,很好

TOP

谢谢楼主,好好学习!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