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堂首页 | 万年历 | 免费电影 | 合作赞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朋友 早上好,喝杯豆浆吧:)
欢迎您光临 五味堂 (www.wwt.com.cn)!济世之道,莫先于医;疗病之功,莫先于药…… 五味堂 宗旨:【传承中医中药国粹,弘扬气功武术瑰宝——致力于全民健康!】五味堂网站是提供传统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经方秘方验方、中药草药知识、医疗保健气功、武术气功、传统拳械、易学边缘知识等,供网友、会员继承、应用、研究、发扬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网上交流平台……网站正在逐步建设完善,现已开放注册,欢迎有志于振兴中医、弘扬国粹的同仁莅临指导交流,共同研讨、提高。也欢迎所有信任和支持传统中医药、民间中草药、武术气功的朋友经常来 五味堂 了解、学习、交流。祝大家健康快乐 ^_^
道承岐黄,心系民生——济世中医在行动08年11月中旬:心系民生再赴灾区,同心同德甘苦与共中医特技交流项目即将推出[严谨 求实 传承 创新]
我是中国人,我不过圣诞!五味堂论坛禁止私发广告贴五味堂论坛各版诚聘版主、义工 
发新话题
打印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十八招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十八招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十八招
) f  A4 J5 P0 l$ }7 C' O  j' n# x$ i

) C% b! W% Z$ q8 m


0 q! u& J9 x6 f

    从零岁开始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这已经成为许多爸爸妈妈的共识。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孩子成为早慧的天才,也不是要用读书识字充塞童年的快乐时光,而是充分开发孩子的潜能,让阅读成为孩子认知和交流的重要途径,成为童年快乐生活的一部分。成功的亲子共读的秘诀,是与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通过爱的传导,让孩子热爱书籍,让快乐阅读的习惯陪伴孩子终身。
) E* j( I9 ~( _  _9 [- _) D' i2 }' q$ F
3 u, q$ y1 N/ g& P2 Y" ^- s' R+ a+ K
9 x; [6 z6 p/ `& C7 [# g0 {


  H9 W" C- B4 D7 V; ^* a- K: Q2 Y  r$ b- V& D  ~0 N% f

第一招 选择你自己喜欢的书


% Q) t/ H$ d7 Y+ ~& W7 n  w* P) V. S/ E5 a+ J
9 x2 z+ x( U1 M) b5 {/ ?
    【支招】+ X% M; W  y! w3 {3 _) `* y0 U
' u& i1 s+ \  L- c+ o
    新任爸爸妈妈往往很困惑,不知该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书。其实许多资深的爸爸妈妈也有同样的困惑,只是孩子长大了,大人可以把更多的自由选择权下放。但是婴幼儿自己是不会选的,超出能力的选择,只会让他们困惑。所以婴幼儿的家长必须代替孩子来选择。可是,怎样选择呢?7 T* R1 [. y5 E5 X9 [
8 ^! V# b" z3 Y+ {
    有一招非常简单:选择大人自己喜欢的书。
+ T, c0 O; o: O+ J5 f* K; f) E  I; w
    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如果你真诚地喜爱着《红楼梦》,那么就在给孩子大声朗读中将这种快乐和热爱展示给孩子吧。再说,对于初生的婴儿,声音的韵律和魅力远远比语言的意义更重要。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我们当然还需要为他选择合适的食粮:文学的、认知的、科普的、益智游戏的、情感的等等。大人仍然可以遵循“我喜欢、我选择”的原则,因为亲子共读是大人和孩子一起做的事情,不能总“亏”着大人呀,否则孩子也会渐渐感到无趣。
3 l: @" c; x' k# o# z0 }# _! m9 \
7 H. C+ o" Y6 F7 H0 v, {3 m    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CS·刘易斯有一句至理名言:“仅仅让孩子们喜欢的故事还算不上是好的儿童文学。”所以,如果一本童书不能唤起你的喜爱和敬意,你大可将它放弃,它未必是一本好书。
3 }) i2 {5 Y- G1 I6 ^$ S/ P9 b+ d1 h/ i: m9 k3 w
    【试招】
  G; m3 q. g, U- d% r" g! g* y; E7 G% Y+ E4 u5 I) |' C
    写下你自己最喜欢的5本书。 想一想,哪一本读起来最好听?4 b5 [4 K* e& Q, U$ E9 w4 C6 n
5 x+ F3 }" F3 l" U% D: V0 w2 V: `

+ e; {" y9 g$ X- K# Y
5 z- R5 ~. ^; B: P. J$ F3 h  d* b

第二招 为孩子大声读


/ [3 D; `2 N' M  \, c0 U! J( U) ~3 P- z, A5 A  w4 c6 ]# D5 D

( y- S6 F; H* [    【支招】: F! n: r: H2 E7 C

7 u3 j1 t4 I4 c1 b    为孩子大声读书,是公认的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最为简易而有效的方法。这里所说的“大声”并不是发出很高分贝的声音的意思,而是指“读出声音来”让孩子能够听清楚。" C* l9 y' M! k0 K% x$ n; G" Y

8 {$ f5 \7 C8 e4 X( H8 G    为孩子大声读书,在西方是一种长期形成的传统,我们在许多影视作品中都能见到这种温馨的场面。1979年,一位升级为爸爸的美国画家兼专栏作家崔利斯,有感于美国儿童阅读水平的普遍下降,专门著书立说倡导“为孩子大声读”。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倡导和研究的行列,使这种阅读形式的推广演变成一场社会运动。美国教育部甚至斥资数千万美元开展专项调查和研究,并于1985年正式确认为孩子大声朗读与持续默读为最为行之有效的两种阅读教育方法。1 p' x+ m* g$ p" x
, F. \8 [$ n, g% y4 d5 o9 @7 y
    平心而论,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可以有许多种有效的方法,中国人传统的背诵经典的方法也多有功效,而且在书香门第中往往自然地诞生了一代代书虫。但是,在现代的生活方式下,阅读被赋予更多的负载,我们并不愿意让孩子成为读死书的书呆子。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上班一族的爸爸妈妈往往也不可能在孩子的阅读方面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从经济实效的角度来说,坚持每天为孩子大声读书,也许是最佳的方法。8 w  N7 Q" A+ Y. r3 H
. U% H3 R  v6 U9 V$ L: Z
    为孩子大声读书,本身并不困难,难在持之以恒。选择合适的时间段,每天坚持至少读20分钟,和孩子一起快乐地享受这个过程。最好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如有可能,至少坚持到孩子小学毕业,直到他明确表示不再愿意继续。这种习惯的养成绝非易事,但善莫大焉,值得尝试。9 j% S$ E8 q7 P4 F' M- F
3 D% z* u: T/ s8 W) ?# x4 a
    【试招】2 E# c7 @1 V. T3 [5 p4 l
. X) v) F: Z8 P% F4 h( x5 S- F
    拿起你手边的书,从今天就开始给孩子读。5分钟?10分钟?还是20分钟?孩子在听吗?你发现了什么?% W; T2 h, x6 m1 h9 f9 A$ x% c

1 J$ o2 z: e& c3 W5 G7 x. v0 E% F2 _+ ]' _2 \

8 X' \' E# k" A% `# s8 r' k6 l) u

第三招 边读边玩


5 p; P/ {8 S3 i
% F. o" M* O5 c. M$ P1 B) K$ J2 V( {$ G0 B. h
    【支招】
, A# f0 [- ~. c2 m) C& U4 m
" i; w6 x" y- E; k$ U    天下或许有不爱读书的孩子,却没有不爱玩的孩子。在观念上,不少大人把阅读或其他学习活动看作是相当严肃的事情。比如,我们或许会说“玩有玩的样子,读书有读书的样子”。我们常常说“寓教于乐”,其实,在下意识里还是把“教”与“乐”看作两件对立的事情,否则我们为什么不说“教即是乐,乐即是教”呢?
+ N& a( W% F( c" a5 p
5 M5 z& O$ r2 p( v7 x    在早期教育中,孩子所学到的一切几乎都是从游戏中获得的。俗语;说:“生个孩子要疯三年。”这句话说:得太有道理啦。新生婴儿的家长总是与孩子一起疯疯癫癫地长大。看上去只是疯玩,实际上这是很自然的教孩子的手段。孩子在大人的感染和刺激下,异常活跃地接受着外界的信息, 以令人惊叹的速度成熟起来。对于孩子来说,阅读本来就是一种游戏,文字、图画与相关的声音、触觉,演化咸有趣的故事和千奇百怪的知识,这简直就是奇迹!只要你愿意,完全可以把早期教育中的阅读变成“疯读”。: ?- q: `! m0 a& x5 h0 J

$ q8 B. a& U# H( Y, Q; W    儿童的阅读可以有许多种玩法。比如,有的书本身也是玩具,可以当作汽车在地上滚,可以当作积木搭房子,可以当作拼图变图案;有的书有其他特定的用途。可以在洗澡时放在浴盆里,可以铺在地上当作游戏用的地板;有的书里就有游戏,孩子可以一边看一边参与。不过大多数低幼图书是一般的图画故事书,怎么玩法,需要大人随机变出花样。最常见的玩法有角色表演、画画、做手工等。只要大人“疯劲”十足,肯定能创意不断。
8 ~, j( n/ w) {  V% g2 q- m" e; J( I5 _3 R' u
    有的幼儿会在大人为他读书时忙着玩自己的玩具,这并不代表他对阅读活动不感兴趣,大人一停下来,他可能就会抗议。对这种情形,大人需要多一点耐心,多一些观察。如果孩子确实心不在焉,不妨换个更合适的时段、换一本更有趣的书,或换一种更能吸引孩子参与的方式。! H* K7 K, V: @
$ g! u3 T. J/ O# a3 Z
    【试招】
" D" `- E6 R" p6 R2 g5 H6 [
8 `3 \* A3 T, `& O" W' v7 g( d9 Z    有些异型书,本身就可以充当道具,边讲边玩。如果手边没有这样的书,宝宝的哪些小玩具可以替代故事中的某些角色呢?' m5 @# e) B' v3 o0 u# Q

( }. C+ R* M0 L) v3 P7 g
& I/ H+ ]6 @, s( X" J3 l# [& j
0 x' X& Q4 T# Q6 w

第四招 他翻页,你读书

0 s( ?2 y2 Q9 b2 H( \

6 P' [+ ~7 B; c( W# _/ t- |- ?$ g9 u% O' A7 O
    【支招】, o4 w' M9 q+ {: Z5 a1 D  D$ `+ U; Y

" y2 t1 P  |1 K  H# F, w9 x    在为孩子大声读的亲子阅读中,如果能让孩子参与进来,将会既好玩又有效。一般情况下,孩子会对大人拿着一本书念念有词而且不时翻页的举动感到十分好奇。一两岁的孩子,有时会学着大人的模样,捧着一本小册子,煞有介事地咿咿呀呀。2 @' @! s3 i: B: d+ q" T

, m! x" c" z" Z2 m+ u8 W* o    让孩子参与的方式五花八门,最简单直接的是翻页和发音。
: T& {- }* a8 Z; g  ~$ r6 [3 A5 z# }! H5 j3 P
     1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可以翻页,读完一页大人可以请孩子帮助翻页。再大一些的孩子已经知道书页与故事内容之间的关系,对于重复阅读的书,他们往往凭借书中的图画就能准确判断,这时可以请孩子来主持翻页。由孩子来控制阅读的速度,你可以从侧面了解到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和喜爱程度。0 {( L5 E* d9 m8 j
* z5 ?: m0 }- Q1 n7 s
    如果从一出生就为孩子读儿歌、唐诗那样的韵文,你会发现孩子很快会对节律感很好的发音敏感。我女儿6个月大时,我发现大人读唐诗时她喜欢跟着哼哼,特别在每一句的末尾,她都能跟上,而且发音的声调居然出奇地准确。实际上无论读什么,孩子在1岁前后就已经能跟着大人的朗读,有目的地哼哼唧唧。这是在模仿,大人应该特别鼓励,而且可以通过调整朗读的节奏让孩子更容易参与。
# R0 u+ j3 `" @9 w9 ~) g' _& f( L2 ?
& J: W7 Q, y9 b& L9 M( P- V    有些书中有很多象声词,如“汪汪”、“吧唧”、“咦——”之类的词,这是一两岁的孩子特别热衷于参与发音的。再大一些的孩子会对重复的短句或者特别有趣的说法着迷。大人在大声读的过程中,可以有意在这些地方放慢节奏、降低音量甚至不发音,让孩子也来过把瘾。
: e. P4 y; U; @5 Y% D2 R& V. a6 t0 A  _2 h! W8 A
    让大孩子参与,通常需要把形式设计得复杂一点。比如分角色读、模拟表演、画道具或做道具,都是很好的办法。如果孩子愿意,甚至可以邀请他来故事接龙。
) P, s( @1 [  E6 M6 s9 n9 H- y- L5 V1 N3 T( O5 K
    【试招】
: F' c, D, l; i4 q
/ K7 [9 E' l/ i# k; N    从何时开始,宝宝要为你讲的故事“接龙”了?要控制你的阅读进程了?记下这些美妙的瞬间吧!
0 P: d, `- i' |) D4 f! ^* |+ a8 I$ z" @

, I( \; ~! V$ W: \+ H! j+ ~, V6 \& d5 V" p# Y. P6 w5 W& |: b. j

第五招 阅图漫步

/ A6 u4 R  ]5 k1 c7 ^

( i9 ~) b9 B& I0 N; U0 V( X6 Q$ q  v
    【支招】; L0 c, h! p: O4 C

4 A6 C: x! B  O( }0 s' _    在大声为孩子读书的活动中,有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有趣的步骤——阅图漫步。阅图漫步,就是轻松自然地引导、陪伴孩子翻看图书里的图画或插图。这种阅读方式应该是非常闲适的,就像在画中怡然自得地漫步。
" }* r; Y( @4 L" B. J/ J) @9 r/ [$ y! @  j8 A
    阅图漫步可以穿插在大声读的全过程,也可以单独进行。这种活动适用于图画书或有插图的书。优秀的图画书往往有很好的图画叙事能力,孩子甚至可以从图画中“读”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来。
4 I0 P1 M$ G- Y( h0 {( r+ q6 b% P( d+ ~
    在正式为孩子大声读之前,最好先进行阅图漫步。在这个阶段进行的漫步类似一种预演活动。比如,指着封面问孩子:“猜猜看,这只小猪为什么叫唏哩呼噜?”然后随意翻看书里的插图:”瞧瞧,唏哩呼噜的裤子怎么掉下来了?”“不好,大灰狼来了!”等等。经过这样的热身,孩子的注意力就被吸引过来,对书里的故事也充满好奇心。5 J9 E% }5 w7 C# t- U& @

$ F$ Z# G6 A# ?1 Y6 J    在大声读的过程中,最好能让孩子同时看到图画。大人往往根据文字来读、讲故事,而孩子却是从图画中读出自己的故事来。有经验的大人都知道,孩子对图画的细节有令人惊叹的“火眼金睛”,他们常常会读出与文字不同的故事来。3 z! P, W" g! |9 R' m) t7 ?
1 w' z& G2 K; J- w9 a, k  g& }
    在大声读完后,可以和孩子一起,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再次漫步画中,重新回味。孩子那未受羁绊的想像力,能填补文字和图画都无法描述的空白。
  i& _  f1 ~" ?: y% l, `) w9 X: A- F* }! u- C6 I0 L, H( Q
    孩子如果兴致高,会自己一边看着图画一边讲故事。千万别要求孩子的故事”忠实于原著”,大人更应该细心倾听孩子自己的故事。6 O4 y  T1 S% S

4 I0 Z$ c# u9 z& a9 {9 ?5 B. y  h4 [: ]    【试招】# B( |/ q8 e% G0 P5 q$ Z8 B
# ~% j* _6 T' y( S
    别急着翻开书就读。先和宝宝聊一聊书中的图!你是怎么说的,他又是怎么对答的?& J" j. L& G5 V

" f" W% M* ~. M5 o1 i3 m7 [3 J! b+ g6 T7 I! q, h* u2 p3 H" X
. w, r7 K9 [" k- B& a7 `/ L

第六招 一边读,一边演

" N  L% K1 t1 d+ c5 F7 [
$ G" c4 R4 W3 B

; ?- ]3 f2 X3 N- n* T( z# y% G- a% _    【支招】
9 N2 C& D. U5 x/ Q- `; `, q6 v, s0 T& T7 G
    在为孩子大声读书时,如果更多地加入表演的成分,会让整个过程变得很开心,而且达到很好的效果。
/ E, _1 b: ]8 m- w) v6 r; r
, a- C! A( n" q. l" b, e" r- V3 j* L) |    绝大多数大人并没有接受过表演或专业的朗读训练,再加上平时工作比较劳累,往往会选择很直白地为孩子读书。这样做不是不好,只是还不够”疯”,不足以感染孩子而让孩子迷上阅读。孩子天性喜动,好夸张,喜欢把什么事都当真。表演性的读书,正是要利用孩子这种可爱的天性,把他引到知识的殿堂中来。! a3 ?# q" K; q7 l: x3 n: }
, X" V+ y; |& v0 H" \% f0 ~
    大人绝不用担心自己的表演能力差,孩子是世界上最宽容的观众,他不但会原谅你表演的“拙劣”,而且还会对你的努力报以最真诚的喝彩。为自己的孩子表演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2 f# x4 |% {8 [" [" X. b
" v: b+ l2 e) W, \4 t$ P) X* W    最简单的表演是富有感情色彩、节奏适当的朗读。为了做得更好,一般应该事先预习一下素材,至少在有对话的地方要能分清哪一句话是谁说的。对话太多、说话的角色太多的书一般不适合大声读,可以尽量不选这种读物。主人公形象特别可爱、性格鲜明、语言特征明显的故事,是特别适合大声读的故事。. q& C1 h2 U: N0 l) P! z: J

5 d# N, U* r9 \& y5 T0 _+ Y# ^) _2 E    最有趣的表演是吸引孩子来参与的分角色表演,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选择适合的故事。对于小小孩,可以多分派一些动作和简单的发音。在一次电视故事会上,一位大人带着一个年仅2岁的小孩表演《乌龟飞上天》的故事,孩子大部分时间就是学乌龟爬,台词只有两句:“你是谁呀?”“你带我上天玩,好吗?”整个故事表演得妙趣横生。孩子非常愿意成为故事的一部分,如果能有机会投入其中,他们会乐此不疲。1 _' F! }2 b2 i

; R& ~9 Y  S5 H/ P! D" d. b    【试招】1 v+ M# y) j" q3 H2 H
. ?! O; i1 U3 ?, B, p7 g
    宝宝最喜欢的故事是什么?找出两个角色,你们一起演一演。
1 O2 \8 \! A4 J% r6 g, y
- O2 o: C# U- B2 Q5 E. Y) I2 X5 C6 r

) M. Y. H  |; [4 }

第七招 引发问题,引导思考


8 U7 v) S5 I# M0 [- P& ]+ b2 d" P9 [3 c" Y; j
; @% f5 {8 ~4 n  [7 Y
    【支招】
& M' }) Q, [  K  Q) ^: @/ f
  }. W/ e9 \7 L5 R* J9 e3 }( ?    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似乎有千万个“为什么”。在亲子共读的活动中,孩子往往会提出许多的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交流机会,大人可不要忽视。与孩子共读的目的就是要分享,分享快乐,也分享困惑。孩子的思维方式与大人的不同,所以在大人看来,他们的问题经常是古怪精灵,甚至有些莫名其妙。大人如果对这样的问题一笑置之,或强言制止,那么就可能会失去很好的机会。
6 ]' X5 t( l8 b
: H9 @2 m! u. @- J7 x. y    孩子在阅读中提问,大致有这样一些情形:对书中的语言不明白;对故事中事件的因果关联不明白;对故事中人物的关系不明白;对故事情节的处理不理解或不赞同;强烈地喜欢故事或故事中的人物;强烈地厌恶故事或故事中的人物;故事引发的联想;故事与现实的关系;看似无意义的问题;带有一定干扰目的的问题,等等。; }# W% [5 V; \% Y7 t

% J3 x6 J; A$ I6 A4 x3 }7 K: j    大人有时在孩子的问题面前措手不及,主要是因为不太理解孩子的提问。有时他们看上去在提问,实际上只需要大人来认可。但在很多情形下,他们会用非提问的方式做判断,比如说“孙悟空是真的,唐僧不是真的”,这种说法表明他们对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处理不认同,但又说不清问题在哪里。所以大人在孩子的问题面前特别需要多一分耐心,尽量理解孩子的思路,把他们真正的问题引导出来。实际上,当那些背后的问题被引导出来后,你甚至不需要回答,问题就已经解决了大半。- S2 ]# j( I# O4 j: x7 c$ H

9 Y  @8 p1 G6 Z    小孩子往往不大容易区分虚构与现实,往往从虚构的故事联想到现实生活,并进行比较。比如有孩子问:“白雪公主的后妈那么坏,她爸爸到哪儿去啦?”大人通常觉得故事就是故事,但孩子却不这么认为。如果大人善加引导,可以让孩子获得很丰富的体验。- ?/ m3 T( P1 B. d6 X
0 M5 i. H% D! M- f: ]1 p* J. {" l( U
    【试招】- B' Z& d$ `8 }
; g% V: J" z6 s/ t& u3 y
    孩子都问了哪些问题?你怎么应对的?是给出答案,提出反问,还是说“好问题,确实需要想一想”?
7 {% m/ Q) f; g# i; S$ y( y" X" _4 O& P5 S# \

/ D6 i$ k' P! K" q/ q% r5 ]0 h  U3 p  _; B% K$ g, e4 Z9 j7 g

第八招 聊书

8 Y% d3 u& v! N; t4 R: S/ I$ Q0 [

+ ]) X, `4 h: A: q+ s$ p9 w" G. \2 A2 x+ `% O- ^) y5 c
    【支招】
, b* M; j. ?. j+ S% k6 j
6 n- S! M/ l/ @( q( z' J  x4 v    在与孩子一起读完书后,许多大人喜欢向孩子提问,或要求孩子复述故事。这样做主要是想考查孩子是否理解、记住了故事。这的确是一种方法,但未必是最好的方法。不少孩子对这样的考查感到不耐烦,而他们的反应又令大人不满意。有的孩子甚至因此渐渐对共读活动感到厌烦。
/ K' J( `+ p8 H. O- t: d
; V+ O0 L3 e, B4 Z  K     2002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著名英国作家钱伯斯先生也是一位阅读教育专家,以他为核心的一个教研小组在经过30多年的研究后认为,帮助孩子理解阅读素材的最佳办法是“聊书”,为此他还写了一本专著《说来听听》。0 ]/ r$ c8 v( w" C3 F8 V
  R4 G5 S+ q! {" ^
    与孩子聊书通常也是从一些问题开始,但这些问题并不是要考查他是否理解正确,而是要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想法来。因此这种聊书应当是无压力的、发散性的、结论开放的。钱伯斯特别强调,与孩子聊书最好以“说来听听”这样轻松的用语开始,而不要以“……是什么意思”这样有点儿咄咄逗人的口吻开始。- G: }' L, |6 l) e, i1 o
5 j7 f7 b' v* Z: Z5 A
    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人们共同经历过一件事情后,这件事情就有许多可以交流的话题,也更加容易在交流中相互认同。亲子共读中大人与孩子的关系就类似这种关系。我们的真正目的是帮助孩子理解,并从中获得快乐。所以重要的不是让孩子“答对”,而是通过交流使双方获得认同,大人对虚构故事与现实生活的理解也由此自然而然地传导给孩子。) k. }* W1 J7 x

6 ^  q' O* u, h' Z    在与孩子聊书的过程中,大人与孩子的关系是平等的。大人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阅读经验,自然在理解的深度上是孩子所不能及的。但是孩子天真率直,没有那么多思维定势,而且特别善于发现细节。在对故事的理解上,大人并不总比孩子高明。因此在聊书时,大人需要蹲下来,不要高高在上。/ _, V. A( F) m* b
; d* H( ^6 Z% X' z
    【试招】" X9 D, X3 }+ M7 S: K0 f
# _0 ^( }7 k8 {
    聊了哪本书?孩子的兴趣点在哪里?他的理解和你一样吗?/ A- x5 o$ L6 R& L
  @; ~3 n( \1 W& E' G- w

8 ^& ?( m9 y5 z$ U2 u) R: j
) h  y" D5 ^# s. Q( S0 ~
  e$ y! U" u8 c% j) c2 f; f

第九招 读后行动,拓展阅读

$ a' ], h) T/ j  i, M

) R1 `. k+ F0 t; c. d$ f% X- V% z! }( B& v3 t
    【支招】
' _1 J$ P6 |& T. x% F1 `( z" ~) C/ |5 l) _% g
    我们要关注孩子在共读之后的反应,因为阅读不是读完就完的事情。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阅读反应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帮助孩子理解并引导孩子拓展阅读的重要环节。
% G# N8 n8 H9 N, c/ w/ Q4 a& \- Z' ?  @. Z- C5 A! x
    小小孩如果喜欢上一本书,最常见的反应是“再来一遍”,他们喜欢大人反复读。有的孩子会将某本书当作有生命的朋友,吃饭,睡觉都带在身边,出去玩的时候还会说一声“拜拜”。有的孩子会把自己想像成书里的主人公,自编一些好玩的说法。还有的孩子,会把玩具动物排成队,自己捧着书给它们“讲故事”。这都是值得鼓励的积极反应。
" f1 K7 l/ ?& B3 W$ i- e, M  g# Y( ~$ j+ ^* y+ e  h
    稍大一点的孩子花样更多。他们有时会很乐意给其他人重述故事,不过经常会有多处修改,甚至“篡改”得面目全非。他们也会很乐意为这本书画一点什么,或做点手工,比如面具或道具。如果有其他孩子在一起,他们也会很乐意来扮演故事里的角色,或者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兴致很高的时候,他们甚至会自编与故事相关的儿歌呢。总之,大人需要知道,这些都是对阅读很有帮助的积极反应,需要鼓励和适时地引导。& H, m% p& I/ p8 w& m0 M

9 J4 v' D- `. F* V    如果有条件,大人也可以帮助孩子给书的作者写封信、发个EmaiI,或者模仿孩子喜欢的书,一起动手来做一本好玩的自制书。还有,可能也是最重要的,最好抽时间与孩子聊一聊。; Y' y% j: t- F; ~! Q  k+ o' y# m
, r7 h* l! q  q
    【试招】! q7 l& T7 t7 d5 G  ]6 D( I' g
8 d, C5 w/ I+ t" A( |4 H
    孩子老要“再讲一遍”的故事是哪个?你们一起又做了些什么?+ F* p& @1 k3 h* O# w* R3 y; n3 R+ n
1 Z' `% s  _) }$ T6 c
7 R+ g; U7 r$ V" V' W6 A. j

* J  K% S$ m& y' G( O, f/ N* B
0 d& o! \! m. y* W9 A

第十招 给自主阅读留出空间


# P5 T% e1 j- Z( u4 c/ a; A( u' w1 N; L& M+ D
; J3 ]2 Q' R; q% `) X2 @
    【支招】1 A2 B: ^/ t' Y9 e
) n" `# l. c) |' w, H& Z0 l9 ?( I
    阅读是一种技能,掌握任何一种技能都需要练习。在亲子共读中,除了大人为孩子大声读外,也应当鼓励孩子自主阅读。用学车打个比方,孩子在大声读的活动中是看大人开车,而在自主阅读的活动中是自己开车。
9 D# Z  e- {) h8 f  L/ i: B/ V5 r4 {
    从什么时候开始培养孩子的自主阅读习惯?大概从孩子手能抓住卡片时就可以了。这里可能有个概念问题,许多人认为自主阅读必须在识字量达到足够多以后才能开始,而不认为读图也是阅读。但是你只要细致观察一下拿着卡片琢磨的婴儿,还有一页一页翻着图画书念念有词的幼儿,你就会知道他们的专注程度一点不亚于捧着文字书阅读的大人。
- ~# @1 i0 ^* z2 N3 ~2 J1 x* P1 J) u# D3 c: ?
    对婴幼儿而言,自主阅读的培养主要是注意力和习惯的培养,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从书中获取信息的认知活动也会逐步加深。实际上完全不识字的幼儿,翻着读过多遍的图画书,也能相当准确地一边翻书一边“朗读”,他们也许已经理解了那本书,只是暂时还不会看字。
9 h+ o# p3 s/ K6 g0 K& J. a0 z+ O) l
    不过,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习惯,切忌操之过急。热心教孩子认字的家长往往会更为心急,但实际上,识字量与自主阅读的习惯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孩子养成这种习惯主要靠对大人的模仿。大人要做的事情是努力营造适合的环境,并且为孩子做好表率。而当孩子表现出自主阅读的愿望和行动时,大人要后退一些,给孩子留出空间,不去打扰他,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鼓励和引导。2 N2 e- V8 V& o2 Z6 L) y

" ]/ ]: a& B% w! Y& w9 [, F    【试招】, ?: C8 x6 h1 z* G  m# R- k( {

* O$ h1 l4 L8 u; Z    在孩子自己摆弄书的时候,你有什么办法让自己退后一些,不打扰他呢?9 {9 w; F* m! I, M# g" {, z! W# V

& h. t: N/ d. n$ c0 N3 X+ y/ ^3 s! e, W- Y5 R

9 A$ l1 p3 j' Y" g( w8 G" z/ I5 X

第十一招 读书记录


+ D; O" A# P) X9 J8 \4 T
& B* \9 V+ K) H) {2 ~% X
, K2 J& F, `9 N    【支招】6 }8 h4 M' j7 [  H+ g; l

0 m: p( V/ G* W/ B    不少家长喜欢为孩子做成长记录,这是非常好的习惯,孩子的成长大事,日常活动,童言稚语,都可以记录下来。大人时常翻看和回味,感到乐趣无穷。如果我们也能将孩子的阅读成长经历记录下来,不但会非常有趣,而且会对引导孩子阅读很有帮助。
8 w0 K, @: z/ ^3 D0 {0 s1 _, N( s% w8 P; G, @6 t" t% U9 j
    最简单的记录是记下每个阶段孩子读过的书。仅仅列出时间段和书名,就已经很有价值了。不过,做这样的记录最好是能让孩子一起参与,而且以有趣直观的形式来记录。比如,每个阶段画一幅大表,类似列车时刻表,填入孩子在每个时间段读过的书:或者,挂一幅类似地图的图表,将书名写在小旗上,逐个贴在地图上;或者做一些卡片,第一张卡片是虫子或龙的头,最后一张卡片是尾巴,书名写在中间当作身体的那些卡片上,孩子读的书越多,这条虫子或龙的身体就会越长,然后把它挂在房间里。这种直观的记录对孩子是一种很好的刺激,他会迷上把图表填满或把龙的身体拉长的游戏,而这就意味着不断读下去。
1 v7 p/ q/ d( [8 y0 A! ~3 m- K; v8 U% v& k5 @
    更为细致的记录还可以包含阅读的方法和孩子的阅读反应,如对某些书的好恶,读某些书时提到的有趣问题,对某些书的评语,读完后的感想,等等。大人可以时常翻出这些记录,来分析孩子的阅读发展情况,孩子也可以用来重温当时阅读的快乐情景,从而进一步重复阅读或进行延伸阅读。
5 m1 {& f, N3 x* l) X* C) ^( p4 v
    【试招】) K8 \( k3 I! `" ~4 I' T" W1 t( `

8 Z% R, C# n8 A  F  C- Z6 ]2 b    你孩子的“书虫卡”是什么样的?这条小“书虫”长得快不快?5 t8 l+ c2 y) G* N1 \

5 ?  z& `: [' ^# t. x; p" S
' f" Y& q  U8 e- Q7 L4 x5 O, U/ }+ F/ s* D# q) U$ ]

第十二招 延伸阅读


4 \' A: s  ]- P  d9 i* U" v( ]: K5 @8 A/ O" R; g, m
, h2 F. u$ K, ]& w- O. ^
    【支招】% R$ Y# u  V  o. r) _  @" f8 D

; ]. s2 a* @3 z5 m  M6 ~6 A  d    阅读经验丰富的人都能理解,阅读不是“选书——读书——阅读反应”这样一个简单的直线进程,而是“选书——读书——阅读反应——再选书——再读书……”这样的循环。读得越多就越想读,越想读就会读得更多。
; D, k9 k% ?1 [" x/ {3 c
4 i$ n  f/ S+ x6 q: Z    如果要激发孩子持久的阅读兴趣,就需要特别关注延伸阅读。最常见有基于作者的。基于主题的或基于相关事件的延伸阅读。
4 @( H0 I9 A+ g/ {6 _$ T  k( W4 Z) O; W* t5 q  j
    比如孩子特别喜欢某一本书,自然会喜欢上写这本书的作者:如果向他推荐作者的另外一本类似的书,他往往会欣然接受。小小孩即使还没有作者的概念,也会很自然地喜欢上同一位作者的类似作品。所以,在亲子共读中,我们可以培养孩子关注作者和画者的习惯,在每次读书的时候,别忘了把作者和画者的名字一起读出来。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跟孩子聊聊作者或画者自己的故事。! N# k7 l: }9 c4 {6 ~

) _/ j8 w0 A# Y: _4 X+ d3 @    比如孩子喜欢上某个森林动物童话,可能会对森林里的动物发生浓厚的兴趣;看过有关恐龙的动画片,可能会对这种古生物充满好奇。再比如孩子在读到成语故事或历史故事时,会对历史上某个阶段的事件产生疑问;读了圣经童话后,会对上帝造人,盘古开天之类的神话传说饶有兴趣,大人如果能适时提供相关的图书,一定能获得很好的效果,这就是基于主题或基于事件的延伸,世界充满了关联。如果我们能沿着各种有趣的关联,将孩子的阅读触角不断延伸开去,一定能帮助孩子在知识领域获得广博的趣味。" C$ l* K2 J- D9 ^

8 m. x. U' m5 j( d    【试招】 3 z, y+ M, s' W8 Z! e, M

+ B. X: D/ u6 b1 X' x. ^    在读书时孩子表现出哪些兴趣点?你引导他读了什么新书吗?
8 d6 B+ l# x% E( l& G; _" z+ _9 x* c; v; K1 d5 A, @5 M9 h- C- c
* V* S7 `3 D: @! F5 t5 N

1 z/ b2 F  Q! R$ Q" @1 c/ H9 ]

第十三招 让孩子引导孩子

" j* m: P6 s3 @. t1 Y5 u6 ^9 d2 d

. L) T5 f" z9 {
4 @& r, @% W2 w3 l* }1 x6 K( r0 e    【支招】2 k  s; m: t6 e3 A( X" @8 C
1 U/ v9 y% Y( D8 p+ S) L
    阅读是一种交流活动,它是读者与作者之间通过文字或图画的交流,亲子共读又有大人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交流赋予阅读的丰富意义,并不限于作品本身,让同龄的孩子进行阅读交流,是另一种既有趣又有效的引导方法。
) p8 w" n+ i  d& ]
/ g& n) p0 |4 G2 J( M1 b    最直接的交流方式是相互借书。书籍的价值不在收藏而在流通,再好的书只有一个人能看也是缺少意义的,鼓励孩子共享书籍,不但能让他体会到书的真正价值,还能帮助他结交趣味相投的书友。1 D9 j# |4 T1 J8 x& @* s+ n

6 h$ g3 n! i/ M3 h6 Y3 w7 l9 C    最好的交流方式是让孩子们一起看书。聊书。孩子之间的影响力,有时远远超过大人对他们的影响。一个孩子可能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但把他放入一群正在阅读的孩子中,他会模仿其他人而渐渐融入其中,一个孩子读一本他觉得很好玩的书,说给大人听,大人或许只是讨好地笑笑,可是说给其他的孩子听,他们就会觉得真的蛮好玩,如果大家都看过那本,书,而且都喜欢相同的主人公,那么就会开心得不得了,通过这样的交流,孩子们不但能增进友情,还能互受益。3 t( ?; B) u( T  A6 j5 m6 ^. l
7 [& e7 b# s" ]
    不妨有意让亲朋好友的同龄孩子一起来享受这种交流,不妨多带孩子到书店,公共图书馆与其他的孩子一起看书,不妨时常让孩子带几本书到幼儿园与小朋友一起分享,要让孩子明白,书籍不是用来囤积的财富。* w/ m9 {/ s! [

1 s. |! }) X1 |  W1 _) V0 r    【试招】( M' _- ?' M. l

; L2 \5 |# I6 l1 v" S# Z    注意到孩子之间的交流了吗?关于书,他们在讨论什么?
, K  o+ m2 G! ?: P
: ]# m$ e! q/ q; D8 r! n2 C* H* t# J) }5 S/ N1 e
+ }2 l0 B. e$ p( B* ~# C

第十四招 走到哪儿,读到哪儿


! ~5 A- l8 ]" J' o5 [) ~6 i
$ R, }8 d1 W& F- K6 B, Q+ ^) h% }
* c% u& i+ J- U" I# J, i# y7 b  K    【支招】# x2 {% e% i) y2 T; A: b) }8 J. g
* G1 d% p; N  [( B% m2 R- I  e: ?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爱书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小书迷来说,到处都可以是读书的好地方。
) q- ^3 w( @$ R4 o* N6 Z  t
$ r: q+ C' ^: {    在家里,小书迷可以在床上,书桌上看书,也可以在地板上。玩具堆里看书,可以躺在妈妈的怀里看书,还可以坐在爸爸的肚皮上看书……4 e9 S5 F! K# M6 j/ G  }
# U  }& S( a0 f
    带孩子出外聚会吃饭时,别忘了带上书。小书迷填饱了肚子,要是找不到新鲜玩意儿玩耍,恐怕就会吵着要看书。
- b* |# v" A7 j! s" Q; L3 ]/ |( y5 }" j* v/ c: v7 ~6 X6 ^
    周末与孩子一起去爬山,郊游时,别忘了带上书。在山顶上,大草坪上歇脚时,有什么快乐能比得上翻一本心爱的书?
/ s9 V3 c7 P7 t5 r1 o4 }& ~- ~3 m6 \5 m( P% x. [3 L) I& [; c6 A
    假日与孩子一起远行的路上,别忘了带上书。在旅行的途中总免不了有烦闷的时候,特别是赶上晚点或大塞车时,与孩子一起享受有趣的书是一种莫大的快乐。3 R3 d. p  l$ |  U$ o$ G

1 Y. i6 s$ @1 h: b9 M/ ~7 [: w    随时随地读书并不是要让阅读占满生活的全部,而是让那些开心的时刻更开心,让那些本来需要打发的时间变得更充实,对于精神充实的爱书人,没有什么时间是需要打发的。4 w5 u# u8 ~: G, a* E' t

" w9 d: ]. Q- x, N5 \- l* N    【试招】
5 a! e& N2 t* [( g8 @
$ Z+ j/ `9 R) d2 X7 z( N) q- V    什么书你家宝宝看不够?什么书读起来轻松又愉快?什么书能勾起你们在旅途上的共同话题?
0 @; ~8 h; l( m! _6 L$ i- L6 |6 l2 T/ ]5 U; s
) K- z- z; \& w/ p+ `
, ~$ G/ _# L, [7 W

第十五招 充分利用公共资源

' `7 ?0 Z1 ?2 @

& q$ o# |2 t# s+ J8 C4 H
: v7 A6 @- f8 E/ A& X. A, S【支招】
- i! v3 Q) D" q  e! }' A6 }& M, b5 ~& c- t& l
    爱书之人需要学会充分利用公共资源。无论一个人多么富有,也不可能买尽天下之书,而且这种占有也毫无意义。最常用的图书公共资源是书店、图书馆和互联网,我们需要教孩子学会使用它们。
5 w7 ~; B" K2 J* q( h1 x+ g) [9 u, M
    一般较大的书店都有童书专区,在那里,每到放学时间或节假日都会有孩子在翻阅图书。时常带孩子去逛逛书店,感受那里的书香气氛,或者就地读几本,或者选购几本带回家,让孩子学会找书、用书,也让孩子学会爱惜书。
* I3 }3 y; N/ Y: h" A4 J( o' p# @4 j3 R1 _- M! D; k2 r5 L- S
    图书馆是最佳的公共图书资源,图书馆的发达程度是国家或地区文明程度的标志。国内的许多大城市都有专门的少儿图书馆或者公共图书馆少儿部,不过国内的少儿图书馆一般都有最低年龄限制。比如在广州少儿图书馆借书需要年满3周岁。为符合条件的孩子办个借书证,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去图书馆,逐步教会孩子自主查找,使用那里的图书资源,将会大大拓宽孩子的阅读视野,提高阅读兴趣。
1 n, I! Q- v) M5 C1 s$ A* J+ K! A* E- ]' _9 j3 k! P6 I) E
    让孩子学会利用图书馆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尊重孩子对书的选择,大人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但应当鼓励孩子自己来挑选想要阅读的书。不要因为担心孩子不会选书而总是为他代劳,一个人只有在拥有自由后才能学会如何选择,真正的爱书人,要学会自己来选择书。
8 K  R' R  ~4 ?/ c7 V
3 r( w  C4 x  s. ]/ q6 x    互联网上的中文图书资源也在日渐丰富,有大量的免费电子读物,也有收费的电子图书馆。不过,让孩子长时间面对电脑对身体无益,如果有条件,大人可以挑选一些打印下来给孩子阅读。
  F+ p( {/ C5 r) b0 V" o7 y5 o" P1 o* U- `+ d/ Q
    【试招】
+ Q  a' O4 l, g2 F$ }( P: r/ a. `/ J7 o2 O1 Z$ F/ S: P
    去过书店吗?最近的儿童阅览宣在哪里?在这些地方,也许你和宝宝都会找到各自的所爱。
0 u. @& x9 y$ u/ j; k# p& R+ l" v
) S1 T0 d1 k7 D- g

) w* Y2 R9 [& n$ L8 D, [

第十六招 书香满家园


) Q  b; u2 u& T8 K
4 y3 W4 V7 F6 Y: l6 C% \3 H
2 |$ Y( v; v4 M    【支招】
6 Q) ]  E2 z' Y8 G% [! ~5 i8 |2 t6 _$ N; U% c
    用书来装点日常家居环境,在家庭中营造阅读气氛,是让孩子爱上书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8 c# w! @* z' ?9 c' x0 \9 ~
" m  q9 z  ~7 e& Z9 [' L    时常有家长抱怨,从孩子一出生就为他买了不少书,也坚持经常为他读书,可这孩子就是“对书不感兴趣”,经过再深入一点的了解,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家庭“书香”不浓。其实,读书并不只是孩子的事情,只为孩子买书,只关注孩子读书的问题,这是远远不够的。
# W! F- y2 g) W4 z5 P) c  n. \+ g. i0 W% w
    所谓“言传不如身教”,要想让孩子爱上书,关键是大人对书的态度,如果大人只爱看电视,很少为自己买书,更少读书,那么即使孩子拥有再多的书,要想让他不爱看电视而爱读书,这恐怕是很难的事情。, o8 q# A$ u8 J/ `, J

% ?, G7 A  p; q0 A  t, A    用书来装点家居环境,不单包括装点孩子的生活环境,还包括装点整个家庭的生活环境。儿童阅读专家崔利斯曾这样说:“如果有可能,就用书来搭建房顶。”这当然很夸张,但如果我们能将书作为家居的重要组成,日常的书籍,报刊,杂志放置在随手可拿的地方,大人能经常很自然地进入阅读状态,这样的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9 S, B$ K1 P* G9 B) A
* W" ^9 {1 q4 N9 @: d; q    家庭的阅读活动不但可以在亲子间进行,还可以在整个家庭中进行,大家一起聊书,一同看书读报,遇上好玩的段落,爸爸为妈妈读一段,妈妈为爸爸读一段,那种从阅读中获得的快乐,会很自然地传导给孩子,何愁孩子不爱上书呢?
' k1 b* N  K. E; D( U& o* M  e5 u9 c# o: v+ |3 Z* H
    【试招】7 J' z8 h  H5 K) k+ c' z# M
9 g2 [; N2 C8 D
    怎么布置你家的读书环境?布置前和布置后可各拍一张照片留念。你家有读书时间吗?
8 O! ?0 l8 U* n) p5 g% U
& ]: `, I, B* b9 ~$ @
; i$ r8 _% W5 x7 G; s1 N( C. n* C
# j8 e' j) Q4 b! r0 ~9 Y

第十七招 橱窗原理


$ Z9 c  ]# R% s1 q3 x1 n$ T+ _& d: [. e5 g- \

# j% f. ]. g6 I& P7 v% i) }    【支招】
" B% J2 H/ F: O/ V" }5 {" _  v/ U
- T6 _) h" @/ f    我们逛商场时,往往会对精心布置的橱窗特别留意,许多人会在橱窗前流连。多项调查显示,在橱窗中展示的货品往往是成交率最高的。如果我们把向孩子推荐好书也比作一种特殊的“推销”的话,那么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橱窗原理。( ~, A5 ]1 w$ G
& K/ U; F( `7 I
    用书来装点孩子的生活环境,类似在家中设立书的橱窗。在孩子的卧室,床头,专用的书架或是玩具架上摆放上可爱的图书,肯定会引起孩子的特别注意。
; S! u7 {" q! B7 j# U2 w3 g. Y* d9 f3 C3 H
    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形;特别想推荐一本书给孩子阅读,可他似乎并不怎么感兴趣。怎么办呢?你不妨琢磨一下商场里橱窗的摆设。商家会将特别推荐的货品以相当诱人的方式摆放,再加上和谐的背景和灯光设计,总能让你忍不住多看几眼。
4 m# A4 E$ O9 V! M3 D/ o/ J# g9 N4 Y% l% \3 k% _) N  g
    其实书也可以摆出非常诱人的形态。比如一本童书往往有相当漂亮的封面和插画,如果侧身放在书架上,只能显示印着文字的书脊,但如果能平放或是展开摆放,就会显得与众不同。几本成套的或主题相关的书平摊在一处,更是显得热闹而有趣。如果你遇到特别想推荐给孩子的书,不妨参照橱窗原理试一试。
! `7 k; \7 g( `$ e
# R7 h2 z4 \* Q! ~! s    大孩子有时也会显得特别有主见,似乎凡是大人热切推荐的书,他都不那么感兴趣。这也无妨,你可以试试把书放进带锁的玻璃柜,让孩子看见却有意不拿给他,直到某一天你“一时疏忽”忘记上锁,也许就会发现孩子偷偷地,迫不及待地打开它。1 x' D% s9 G& o5 D) H

. e1 A  Y8 \5 n2 @: [: q  T    【试招】! h% @  N) w; k7 k

' E' ?6 \! r6 x+ _2 T: E% a2 X    有哪些书是你希望孩子将来一定要读的?把它们“珍藏”在一个醒目的地方吧!
9 T" e; z! ~, t' b1 o# a  ]  f( N1 ]( g9 e
9 j2 e  V9 x$ C$ n* `
1 w$ O! I% |# t9 m$ E# e

第十八招 享受爸爸的声音

4 h7 ~$ R; j+ r6 N- `3 \5 I. l
3 @9 `4 w  Q8 [2 ?% ~( P7 H# O# W

6 i0 o, T* |0 e* |  e2 w* s- }    【支招】' n* g8 r! S# i0 ~
1 P9 U' O7 ]% b0 A; H0 U0 U
    孩子的早期阅读不应该只是“女人的事情”,爸爸应该尽量多地参与亲子阅读活动。 多次调查显示,目前国内接近九成的家庭由妈妈负责为孩子选书,而在进行亲子阅读活动的家庭中,也有近九成主要由妈妈担负为孩子读书的任务。在幼儿园,几乎全部老师都是女性,而在小学的低年级,大致九成五以上的语文老师也都是女性。也就是说,在孩子出世后至少八九年里;几乎全是女性统领着他们的阅读世界。所以在他们看来,“阅读是女人的事情”一点儿也不奇怪。5 {. Y  i- Z, e* `) C- u8 Q
, R9 N: @8 r5 f/ Y  g
    这种状况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在美国也有类似的状况,它带来的一个显著后果是,在小学五、六年级,出现明显阅读障碍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男生,在现代社会,阅读障碍 几乎可以与学习障碍画等号。
1 j5 l4 F: O0 x& P
% @) x9 m% }5 ]# r" b, M1 [    因此男孩子的家庭要特别注意,爸爸需要为孩子的阅读多负一些责任。其实要做到这一点也不困难,只需在陪孩子打球之余也带孩子逛逛图书馆。在买旱冰鞋给孩子做礼物的同时也买上几本书,抽时间为孩子读点儿书,在孩子面前读读书做表率。* j, ?$ A  W2 R( z8 z9 {( m* \

; ^& {3 e: i% G3 E* `* P' [    从另一个角度说,爸爸给孩子讲故事,读书的风格与妈妈不一样。通常爸爸会更硬朗些,更幽默些,更夸张些、更荒诞些。对付同样风格的故事,爸爸有妈妈所没有的独到之处,孩子少了爸爸讲的故事,也算是童年中的一大缺憾。
2 X7 K. t6 I* i6 b, Q
5 \1 h/ s3 d+ G, V8 C! P    【试招】7 G, P" r) ~% P# Q; ^* L
+ y5 D- K% a& C; t: h
    今天就让爸爸来和孩子一起读吧,看看能读出什么新招?
尝出五味淡,品得菜根香。
阴阳五行数,乾坤一壶天。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无过是功,无怨是德。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