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堂首页 | 万年历 | 免费电影 | 合作赞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欢迎您光临 五味堂 (www.wwt.com.cn)!济世之道,莫先于医;疗病之功,莫先于药…… 五味堂 宗旨:【传承中医中药国粹,弘扬气功武术瑰宝——致力于全民健康!】五味堂网站是提供传统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经方秘方验方、中药草药知识、医疗保健气功、武术气功、传统拳械、易学边缘知识等,供网友、会员继承、应用、研究、发扬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网上交流平台……网站正在逐步建设完善,现已开放注册,欢迎有志于振兴中医、弘扬国粹的同仁莅临指导交流,共同研讨、提高。也欢迎所有信任和支持传统中医药、民间中草药、武术气功的朋友经常来 五味堂 了解、学习、交流。祝大家健康快乐 ^_^
发新话题
打印

[内经] 《黄帝内经》及相关资料介绍

《黄帝内经》及相关资料介绍

《黄帝内经》3 f, Q6 K9 ]# e  s" _
Internal Classic,Canon of Medicine,Neiching

. p; V# ?( N% p2 n% ?2 e6 P7 O: n

《黄帝内经》概述

' ^$ B3 a! G9 G0 M& z7 P, X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Z0 Q( K: w2 c* z- C# L

+ |( C! b& C  `! [9 ~- o3 _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共18卷,162篇;由《素问》与《灵枢》各9卷组成。
3 K9 x" ^' ?) c' U8 U- c- a( X* W1 u: R" c8 Y* n* d4 P
        《黄帝内经》之书名,最早见于刘向《七略》和班固《汉书·艺文志》。这是一部托名为黄帝所著的著作,撰者已难以稽考。明代医学家吕复认为此书“观其意旨,殆非一时之言;及其撰述,亦非一人之手”。这个见解为后世医家所广泛认可。著述年代则有几种说法,但多数学者认为,此书的基本内容成于战国后期;迄于汉代,陆续有所补订。而《素问》所佚缺之《天元纪大论》、《五常政大论》等7篇大论,系唐代王冰注释《黄帝内经素问》时予以补入,补入后成为唐以后所见之全帙。 8 Y. D/ O: N% m* Q+ J% ?4 E
% h2 d  R* l- j: d" H
        关于《内经》之书名,明代张景岳认为:“内者,性命之道;经者,载道之书。平素所讲问,是谓《素问》。”对于《灵枢》的涵义,他认为此书所论为“神灵之枢要”,显示其重要性。其他一些著作也有类似的释文。如明代吴崑说:“五内阴阳,谓之内;万世宗法,谓之经。”明代马莳认为《素问》系黄帝与岐伯、鬼臾区等六臣“平素问答之书”。也有人认为《内经》书名别无深意,《汉书·艺文志》另有《外经》书名(已佚),内与外只是相对而言。
% @7 h& F8 s; f  e
1 x1 r5 B: @) N3 [        《内经》论述丰富、范围很广,全面而突出地反映了当时的医学内容已趋于系统、成熟。医药之外,涉及的学科也很多。大凡天文、历法、物候、地理、气象等均有一些较高水平的论述,并能以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较为科学的逻辑思维阐析各类医学问题。$ ^' G! s, H0 t5 l7 g! F1 n2 t
3 X- |  x& z7 q6 e
        《素问》自“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篇”至“解精微论”共81篇。《灵枢》又名《灵枢经》,自“九针十二原”、“本输”至“痈疽”篇亦为81篇,内容大致包括摄生(养生、预防)、阴阳、藏象(脏腑之生理、病理反映,并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之功能)、经络(十二经、奇经八脉)、论治(包括治则和治法,治法如针、砭、灸、汤药、药酒、按摩、气功、温熨及贴药等外法)、药性理论、运气学说等。这些论述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也起到了关键作用。此书从总体上反映了战国到秦汉这一历史时期众多医家所积累和总结的学术经验,以及当时的医学水平。《内经》所贯串的统一整体观、发展变化观和恒动观等具有朴素唯物论和辨证法观点的学术思想,构成了中医学的特色。
: n$ u9 {+ X2 R9 \- u0 j" i% v  g
5 \$ c1 \5 G- E( {) g( r+ T3 A- o0 K

6 }! _6 N5 y8 f- J* W" v) w" V

《黄帝内经》的版本、注本


% T3 j- B  e7 I        《内经》版本很多,现存最早为元刻本,另有宋刻、明刻互配本、明清刻本及日本刻本等。《素问》(王冰注本)有明代嘉靖年间翻宋刻本;《四库丛刊》本等,《灵枢》有元刊本(残本)、明清刻本(以明赵府居敬堂刻本尤为著名)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内经》之《素问》、《灵枢》曾多次出版影印本和排印本,另有注本、语译本和校释本。 9 C; D4 u. C7 A, A; b: E
/ }, {! B! w  B- y
        《素问》和《灵枢》注本也很多。现知《素问》首注本为梁代全元起之《内经训解》,惜已散佚不存。唐代王冰吸取全氏注文结合个人心得,将《素问》予以编次注释,并补入有关运气论述为主的7篇大论,是为现存最早之全注本。《灵枢》首注本则为明代马莳所编《灵枢注证发微》(1580)。历代医家注释、研究《内经》较有成就者及其著作(现存本)简列于下:4 a" L: N' b9 \4 F6 f; B+ q

2 g( G1 k: m" v- i- s        ①校勘《内经》:主要有宋代林亿《新校正》,清代胡澍《素问校义》、俞樾《读书余》、顾观光《素问校勘记》、《灵枢校勘记》、沈祖绵《读素问臆断》、冯承熙《校余偶识》、江有诰《先秦韵读》等。/ n" d( O. O7 u+ |& B2 Y: f: ?. M9 Z
) K9 \- {! Z' }
        ②注释《内经》:如唐代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明代吴崑《素问吴注》、马莳《素问注证发微》、《灵枢注证发微》、清代张志聪《素问集注》、《灵枢集注》、高世栻《素问直解》、张琦《素问释义》等。; C4 D1 M9 ], ^8 E! l! D- H3 d
/ L& i; C/ N# b6 G3 Y( Q/ m
        ③研究《内经》:如隋唐之际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兼注释),元代滑寿《读素问钞》、明代张景岳《类经》(兼注释)、《类经图翼》、《类经附翼》、李中梓《内经知要》、清代汪昂《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沈又彭《医经读》、黄元御《素问悬解》等。, t* c" X% Y2 J: d5 t. M, B( G
' j% g, b* s: a0 }) c$ `
        ④发挥《内经》:如《难经》,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宋代骆龙吉《内经拾遗方论》,刘温舒《素问入式运气论奥》、金代刘河间《宣明论方》、《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等。5 Q! l4 w5 s0 U8 O. i' c

" n' T+ ~9 ~# M2 L# Q7 P  p& @+ k: w0 l3 h* W
2 u% n( G! p+ ~" c! _  k. d, o) c

  b: F$ X& _5 E: \5 O* d) A

《黄帝内经》对世界医学学术的影响

) z/ t- y2 }6 P% R8 n
        在中国医学发展的过程中,《内经》在学术理论方面起到无可争议的主导作用,并有十分深广的国际影响。9 G/ ^- z. `3 v6 n* e5 J

6 A* L- M- a" k        在古代,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均将《内经》作为主要的医学经典著作。5 t4 _8 v2 N" B9 y$ q5 V
0 V+ a/ C$ t8 Q' g
        日本国最早的医事法令“大宝令”中就将《素问》、《黄帝针经》(即《灵枢》)列为医学生必读书目。现日本还保存有1699年竹中通庵集注的《素问要》(9卷)、《灵枢要》(8卷),1854年喜多村直宽所注《黄帝内经讲义》(12卷),1806年丹波元简的《素问识》、《灵枢识》,以及1846年丹波元坚的《素问绍识》等,均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S. w7 D3 R" t/ p+ L

: M; q; q4 F% @, c0 l8 Y        朝鲜于1291年曾派使者来华送还若干种古医书,其中就有《黄帝针经》、《黄帝太素》等;1136年颁布医事制度,亦将《素问》、《针经》列入必修书目。
/ J5 d; s( c8 q* {& z6 [2 a4 O& d$ G2 P# C3 U9 V8 `" F0 d! t0 }( z
        越南黎有卓所撰《海上医宗心领全帙》,刊于1879~1885年,也是节抄、注释《内经》的综合性医学著作。+ D/ m0 z2 O1 G# {
6 }1 k$ d" E$ c% h% ?) i) H
        近现代欧美国家已有《内经》部分卷、篇之译作,并开始重视对此书的理论研究。
尝出五味淡,品得菜根香。
阴阳五行数,乾坤一壶天。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无过是功,无怨是德。

TOP

《黄帝内经》五味堂各种电子版资料汇总简介

《黄帝内经》五味堂各种电子版资料汇总简介

$ v8 Z# |# G3 e1 x1 [, M2 z
资料收集整理中,整理好以后公布
& Z" }4 x' Q3 k9 m$ Q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200 才可浏览
.
尝出五味淡,品得菜根香。
阴阳五行数,乾坤一壶天。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无过是功,无怨是德。

TOP

学习学习啊...

我要下.....我要学习啊

TOP

中医必读的经典啊!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