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堂首页 | 万年历 | 免费电影 | 合作赞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欢迎您光临 五味堂 (www.wwt.com.cn)!济世之道,莫先于医;疗病之功,莫先于药…… 五味堂 宗旨:【传承中医中药国粹,弘扬气功武术瑰宝——致力于全民健康!】五味堂网站是提供传统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经方秘方验方、中药草药知识、医疗保健气功、武术气功、传统拳械、易学边缘知识等,供网友、会员继承、应用、研究、发扬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网上交流平台……网站正在逐步建设完善,现已开放注册,欢迎有志于振兴中医、弘扬国粹的同仁莅临指导交流,共同研讨、提高。也欢迎所有信任和支持传统中医药、民间中草药、武术气功的朋友经常来 五味堂 了解、学习、交流。祝大家健康快乐 ^_^
 13 123
发新话题
打印

彝医

彝医

彝族医药概论


% J- [% t* O# f' y5 c% E+ a        彝族是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南北两岸的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四省区。  H; T- b) C, F/ z5 Y) J- c6 y
7 \/ _! i: t( x- i' N# @2 t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彝族和其他民族一样,历尽沧桑;在同大自然和疾病斗争过程中,积累了具有彝族医药特色的传统医药学。彝族认为万事万物的根本是清浊二气,天、地、人和各种事物都是由清浊二气产生的,因此清浊二气是彝医认识自然、了解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总纲。彝族有本民族文字,现在所能收集到的最早的彝族医药文献是写于明朝。
+ s# t$ k2 j4 ^( u  C! s; j/ @8 k
. U8 l5 @* R# Z+ Y8 o7 v& K& x        彝医不仅重视治疗疾病,同时也强调预防疾病。养生和预防是彝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彝医在治疗上有内治法和外治法。内治法主要靠口服,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酊剂。外治法包括外包、外敷、烧火、熏蒸、洗浴、割治、放血、针刺、拔罐、推拿按摩等。彝药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化学、自然土及水。彝医治疗注重实践,注重疗效,不死守一方,其文献记载内科疾病有38症,耳科疾病20症,妇科疾病11症,产科疾病28症,外科疾病16症,伤科疾病36症,五官科疾病22症。
尝出五味淡,品得菜根香。
阴阳五行数,乾坤一壶天。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无过是功,无怨是德。

TOP

彝族医药发展史

* u/ w. E+ Z8 z+ J% ?9 a/ l
        彝族医药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当时彝族先民们一方面处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以及面对凶残的野兽伤害,一方面也处于自身疾病的折磨之中,在与自然灾害及疾病的斗争实践中,慢慢地积累了保护身体健康和提高体质的经验,同时也发展了医药知识。8 {! A5 C) u' ?8 S, Q) j

0 Q/ f" C4 t- F" R- h% v4 o" _        和其他民族医药一样,药物是彝族医药发展的基础。彝医的药物分植物、动物、矿物三部分. 明代以前,彝族历代对植物药的记载非常零星、分散。此时问世的《双柏彝医书》一书,将流传在民间分散的大量植物药收集起来,它虽然还不是专门的本草书藉,但其中所记载的彝族植物用药之丰富,是前所未有的。/ G( n1 d" }1 I* h7 B

$ v# g5 s  ~# s% K        《献药经》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就是药物相互配合,以提高疗效。书中认为凡药用的植物、动物、家畜、五谷等,都可用来相互配合使用。药物配合十分广泛,只要是对病情有效的药物都可以进行配合。这充分说明彝医此时已从单方向复方迈进了一步,这无疑是彝医药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H: t' U2 o1 p! z3 ]/ J) l

1 x7 Y0 u& t" r$ y- ^5 `! d        彝族善用动物药起源于原始时代,在长期和野兽接触的过程中,先民对动物的认识也随之增长,它对后来彝族医药的发展,特别是动物药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彝汉医学的相互交流,彝族地区的动物药越来越受到汉族及其他民族的重视。《名医别录》就记载了彝族地区的牛黄、麝香、犀角、露蜂房等动物药,并明确地记录了这些动物药的产地、性味、功能、主治。# }9 ^2 Z7 Y" \7 \( x7 G
4 z2 r8 m; |6 F/ M$ H) d$ s) e4 ]* L
        从公元初年到南诏彝族奴隶制建立之前,彝族历史经历了从勿阿纳(《西南彝志》)希孟遮世系第51世君长,到那意笃色(76世)的彝族奴隶社会前期。这一时期,彝汉医药相互进行了交流。彝医使用的一些有效药物也被汉医所用,并且收录进汉医的医书中。
: [& m) y; k8 W6 b$ e" j' o' e) X. N: j8 E
        著名医家赵学敏在《本草纳目拾遗》中,也记录了一些彝族药物,证明此期彝族医药应用的广泛性。
* m) ?9 z3 ]4 b$ y# ^* A
" h6 ]+ t1 J; ^" y        15世纪中叶,明代本草学家兰茂著成《滇南本草》。记入了彝族的许多药物。
! k- m5 I& L8 c' K7 E
4 B6 p% c3 @$ z( v9 C* Q! [        到了清代,对于植物药的运用就更加广泛了。$ d, ~4 u# L; q) g
' n6 Z3 B* ], M; Y% g2 n, M
        近代,彝汉医药交流日益增多,彝医善于吸收汉医的营养,逐渐摆脱过去单方单药,只凭经验的传统格局,使彝医药有了突破性发展,为彝族医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7 L; {4 C, M1 m. R1 Z8 r2 K+ L
$ {  i% ]; Q5 W1 U- U/ o) F        勤劳智慧的彝族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在与疾病斗争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探讨发掘,积累了本民族特有的医药经验,整理了大量医药文献,为我国民族医药的发展写下了光辉一页。
尝出五味淡,品得菜根香。
阴阳五行数,乾坤一壶天。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无过是功,无怨是德。

TOP

彝医治疗方法


. |5 d7 q0 Z: u  F$ z6 Q        彝医在望诊、问诊、触诊的前提下,进行处方治疗。在治疗上主要有外治法和内治法。内治法主要靠口服,药物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酊剂。外治法有外包、外敷、烧火、熏蒸、放血等。外治法主要用于外伤病和皮肤病,另外,某些内病也可用外治的方法来达到目的。现逐一介绍如下:: n2 H' j' K" h, }9 l4 n
& ]8 _+ n, A0 _2 {3 I+ i
        1. 内服法:彝医服药有汤剂,不论是单味药还是复方药通过煎煮后服下;酊剂是用酒泡一定时间后,口服药酒。在所有剂型中,酊剂占三分之一还多。
5 J5 X0 N) W6 J/ I9 I: W. J: ]$ d
$ g) o3 q. r* \- T* U* E' P        2. 外敷法:主要用于皮肤病和外伤疾病。; t+ V1 W1 {7 |

4 j; g$ ~/ r8 w) K0 i4 L% O2 Q        3. 烧火法:主要用于危重病的抢救办法。
6 f( y; M- J( @. i0 `7 B1 k$ [- f- F- C# [
        4. 熏蒸法:用于消毒和治疗牙痛的一种治疗方法。+ `4 Z/ f- s, m8 K! W7 E+ W6 q

" ^1 N0 X  M0 a: o        5. 洗浴法:多用于皮肤病及风湿病。
2 q% q! @/ h% A  `) w; v  r! a. a0 U# O% P
        6. 割治法:主要用于小儿疳积和毒蛇咬伤。
3 p; N& t, F( H1 p0 O( k, S0 s  y2 p; m7 M- b
        7. 拔火罐法:用于拔毒和祛瘀。
4 s* |8 f4 E* ^6 M+ Q/ |* F) `% W  E, J! y# x. d# T
        8. 放血法:主要用于瘀血、高热、小儿惊风、寒症疼痛。, e* ?4 c' x' h6 _3 d* j
+ W/ i$ |8 {& b) n9 b4 h# |
        9. 推拿按摩法:多用于陈旧性痼疾,风湿疼痛,周身酸困,头痛等症。
尝出五味淡,品得菜根香。
阴阳五行数,乾坤一壶天。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无过是功,无怨是德。

TOP

彝医医方

& G6 Z# e5 x- [
        彝医植物药多以鲜品入药,在某些聚居区(如凉山)无准确剂量。民间多用单方,复方药味少,配伍简单,应用亦很广泛。现举例说明如下:
; B9 Q( P  u  e: Q9 U2 a) \' ?7 h
. j' ]1 `; C/ l% H        1.蒲公英30克,刺黄连根30克,蝉退6克,水煎服。治感冒发热、口渴、全身酸痛、不恶寒。 : }+ [  C) i  w/ e! u' N
6 S$ ?+ w1 }) q1 i4 w& C8 P0 d
        2.生姜50克,生葱50克,海椒50克,食盐10克,煨水服。治风寒感冒,周身痛,恶寒。
' D/ }1 D# a4 H6 e. w$ C/ V. k: u3 |- e- D
        3.橄榄果皮50克,黑芝麻25克,蜂蜜50克,药舂粉,调蜂蜜,每服10克,早晚各服一 次。治咳嗽。 ' I, A7 h6 U& W# C# `+ J
& Q0 X' @& e" }/ ?- J0 O  T
        4.大黄10克泡水服,治哮喘。  " U# g* |5 p: Q) H; u4 F% l- G

3 i, L! \" W/ Q- ^+ |        5.独立光10克,川芎20克,臭灵丹30克,葛根20克,韭菜30克,胎盘适量,水煎服。治肺痨咳嗽、咳血、潮热、盗汗及身体消瘦。 ( l' m4 p# {0 \" S
9 r. q/ c% K' A6 L1 B4 _# w
        6.扁柏叶30克,水煎服。治鼻衄。
3 E/ F7 K8 j: ^* e4 y, {0 w4 ]+ h
7 i' D; l" v1 M        7.花椒10克,麝香0.1克,泡酒服。   x( @, T3 o; f: |2 J  W
! X5 i% a% @* c- P) M
        8.白茅根20克,芹菜根15克,煨水服。治蛔虫病。
7 F0 m4 W; [$ F0 e& Y( V) \7 e6 }1 }+ F1 h$ w
        9.山栀25克,神曲25克,黄芩25克,槐子25克,麦面粉500克,以上共焙黄为末,早晚开水冲服30克。治外感湿热毒疫所致之黄疸。
! g8 n6 G  J$ c; w & n& n8 y' j& f* m" `$ N$ C: G
        10.山楂400克炒黑存性,萝卜子100克炒黄,共研为末,早晚分服20克。
尝出五味淡,品得菜根香。
阴阳五行数,乾坤一壶天。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无过是功,无怨是德。

TOP

彝药资源简介


  Z4 Y. o. M& [        彝族药物是彝族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中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z6 m7 |2 Y& h+ ?( _, N4 z+ Q1 R% `7 m) ?' s% p( ], \
        彝族药物数达千种,包括有动物药、矿物药、植物药,其中以植物药和动物药运用较为广泛。彝医植物药多以鲜品入药,在某些聚居区(如凉山)无准确剂量,并且使用单味药较多,常见的用法有捣烂、揉烂、外敷、咀嚼、熬水内服和炖鸡肉服。彝族地区产名贵药已有悠久历史,特别是凉山地区。凉山地区除有丰富的植物药外,动物药中珍贵者亦极多。
* r3 F! i) Q- \6 D( l# w& R. N* u5 C6 h7 }7 m+ o8 D
        彝族将酒用于药中,亦有悠久的历史。彝酒是用谷类和曲酿成。彝族用酒治病历史较长,范围很广,数量较多,方法各异。常见的有酒泡药(药酒);以酒(或甜白酒)为引煎药;以酒兑服药汁(或药粉);以酒调药外敷或点火酒。这些都是彝族医药中的古老传统医疗方法。可见,酒在彝族丰富的药物资源中占有重要位置。
, \8 p5 v% i: h4 x  I( _
! o% X9 t4 Y/ {$ k9 z        彝族药物资源的研究开发出现了崭新局面,不仅在发掘整理方面向广度发展,而且在实验和临床应用方面向深度发展。一些效果独特的药物经过系统深入研究,已研制成新药投入生产,并在临床上获得满意疗效。如四川凉山发掘的彝药“木谷补底”,经原植物研究,确认为虫草属一新种凉山虫草,具有产地海拔低(1500米)、虫体大(子座高20-30cm,径1.5-2.3mm,是冬虫夏草的3倍)、资源丰富三大优点,实验室研究证明其药理作用、化学成份均与冬虫夏草一致,目前已批准试销试用,为我国珍贵药材虫草开辟了一条新药源。另外,还有如“一妹姑班”、“苯之多七”、“罗锅底”、“ 灯盏花”、“瓦布友”等均为取得了新的突破的药源。
尝出五味淡,品得菜根香。
阴阳五行数,乾坤一壶天。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无过是功,无怨是德。

TOP

 13 123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