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堂首页 | 万年历 | 免费电影 | 合作赞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欢迎您光临 五味堂 (www.wwt.com.cn)!济世之道,莫先于医;疗病之功,莫先于药…… 五味堂 宗旨:【传承中医中药国粹,弘扬气功武术瑰宝——致力于全民健康!】五味堂网站是提供传统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经方秘方验方、中药草药知识、医疗保健气功、武术气功、传统拳械、易学边缘知识等,供网友、会员继承、应用、研究、发扬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网上交流平台……网站正在逐步建设完善,现已开放注册,欢迎有志于振兴中医、弘扬国粹的同仁莅临指导交流,共同研讨、提高。也欢迎所有信任和支持传统中医药、民间中草药、武术气功的朋友经常来 五味堂 了解、学习、交流。祝大家健康快乐 ^_^
 18 1234
发新话题
打印

《三字经》解读与MP3朗读下载

《三字经》解读与MP3朗读下载

《三字经》解读与MP3朗读下载

* q/ P3 n; l9 s3 S6 K5 E# v

5 G4 d) h. H# U2 ]! H. e" E% a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700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全文如下:
引用:
.
- }( W  }# ]* k4 x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0 y) J# S, b/ x9 G7 V; g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 Y# _8 E, w  @1 P, U% Q* G! L) v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8 {% L7 @+ _0 O  s3 x' `9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 E" R5 @) Y/ r& a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 |7 {9 Q" _- m, @6 I+ F, K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4 v+ G7 p% D* a$ Q) z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 O1 \" t" ]8 d* V6 d" R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L! p+ Q3 W. ]9 E$ v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K0 i: Q0 N/ ?% M1 S3 Z; r7 l! q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9 v% ^) B' h6 d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 P1 K: b1 n1 a) E; v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9 C5 j  j3 @% M3 p4 d; k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1 B" Z. m0 P7 N3 @* i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 l$ R& U- t/ J( l* q- L1 z5 A! y  f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8 f; }0 k; w9 w6 O+ i# A* J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 N  G" q1 m$ D. S, x+ g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9 g4 Y( \& r6 p/ C8 Y$ D5 h7 q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l7 t0 f% M) K& Y# l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6 u" y7 p. R, `: d
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 p& u$ K- w3 K3 L. v% r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
7 c% a4 p: {1 f8 a( ~) \+ D  e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8 G4 P/ s+ R1 h- \3 {' O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M# h, L- ?( v8 \6 r
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
* t- K" Y# S- r  w' S" O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 d) d9 N( Y0 @5 S/ a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 M# a. |; f. b& v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C0 C, ^. ~/ k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K: y8 }6 f& S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 m* [2 V% W$ j% z7 v# R5 b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 n% z4 q% T4 L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M( z0 ^  y5 x4 X( V% ~4 p3 A& x
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q+ g. W6 ^( p; x' m; l# l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A/ q, p! Q9 D- R# [" C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M4 |! k9 O3 A1 C' ?" A4 R
宫商角,及徵羽。此五音,耳所取。
' Q% [$ K; q5 p$ f# r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
1 V- S( S1 A+ F) n7 v$ v+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叶。7 b; ?# ?2 p5 a) s! K5 p$ [6 X
九族者,序宗亲。高曾祖,父而身。
4 \6 Q' d! u& v/ }+ U& K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曾玄。
1 L5 R9 [4 v6 D5 U五伦者,始夫妇。父子先,君臣后。
# F% i' g4 G! i' P次兄弟,及朋友。当顺叙,勿违背。1 e- Y8 b, J0 J- s# Y% L
有伯叔,有舅甥。婿妇翁,三党名。
/ Q0 H. q; B5 w凡训蒙,须讲究。详训故,明句读。, B$ S; V" G* k: b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 ^2 T3 g9 E' g0 I! g帷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 x/ D: ~+ N6 J( u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B- z' v. n# W6 L1 P+ O. s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
8 N* R2 ^; ^: y6 I7 T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6 T2 i3 O8 [+ U$ U" J3 Z# Q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 q; r9 q( @' d$ i. Y1 G% J孟子者,七篇止。辨王载,说仁义。
+ }- l8 d" p( d  r4 A中庸者,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C0 [6 O+ X( e; [6 }& |6 x
大学者,乃曾子。自修齐,至治平。5 _% {7 s: `6 W- w0 D7 d3 \
此二篇,在礼记。今单行,至治平。
2 U- Z  p! q- W' r* j- K6 B8 [4 z9 y四书通,孝经熟。如六经,始可读。4 F# g$ ?4 ^( ?1 U' ~
六经者,统儒术。文作周,孔子述。5 D! ?: |- }2 H7 x
易诗书,礼春秋。乐经亡,馀可求。7 q' H6 e" n! g' O& f* v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4 v8 V8 {4 o* x: v+ y! I  i  R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2 X6 u1 E! y7 W1 h有国风,有雅颂。号四诗,当讽诵。; h1 t: Q, J* ]: z
周礼者,箸六官。仪礼者,十七篇。
8 s$ ~+ R* I  T& t0 w$ ~- _7 t3 U大小戴,集礼记。述圣言,礼法备。4 ~$ `; b* O9 L2 w1 f6 j( Z; W
王迹息,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6 ~8 S6 f7 \% q( E2 Q1 t0 g
王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 a1 t* T' q7 P6 y2 i, t5 @4 O尔雅者,善辨言。求经训,此莫先。
/ d; J2 R  X# m. z古圣著,先贤传。注疏备,十三经。
% i* W% `& `- Q3 I* @% U( G左传外,有国语。合群经,数十五。
1 [8 p  |6 }3 s8 x&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g' K* q( J" \
古九流,多亡佚。取五种,修文质。
1 q. N7 j7 R  V/ Q! q7 F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u& \9 {" ^3 f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1 p/ ^# M+ m2 _) f5 L8 K9 k/ A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在上世。
0 b" c5 V4 c# e2 O尧舜兴,禅尊位。号唐虞,为二帝。
& x6 S6 f( b1 r- H. b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u2 }3 A7 D6 g9 }# z1 g+ ?( ^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1 q3 B" n& V9 X0 C, q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 o. K4 Z' g7 ^% x  [. B' a* h2 e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 n1 k/ I6 O7 G8 U# E周共和,始纪年。历宣幽,遂东迁。
$ S6 e. D* g& h( v周道衰,王纳坠。逞士戈,尚游说。- [9 e" v& {9 p8 A" V( ^) ]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4 q& E$ V- s- D% `. y+ ^" G( p
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i& @& t8 d6 ^- @0 R% r$ B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 e2 z! ?# ~# Z& G* r先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於献。' E0 E& b2 C# v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 m- `" a  v5 V# C" c6 a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q/ D4 x6 ^% a, }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 |3 W- A1 d# N1 c- m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Z' I9 E4 a9 C! t. W; b% M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9 M9 b, I4 j# A4 K3 b3 \  |. P2 b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 }9 \% D% |4 r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8 j' q* }8 ?0 V9 _0 F, H赵宋兴,受周祥。十八传,南北混。0 b6 I6 M% K& I; Q) C
辽兴金,皆夷裔。元灭之,绝宋世。9 M& P% J8 }" B2 l) v0 A
莅中国,兼戎狄。九十年,返沙碛。- k$ f# j8 a$ K3 h# w9 Z
太祖兴,称大明。纪洪武,都金陵。
& J. \; R7 M5 b6 N: w" Z1 c迨成祖,迁宛平。十六世,至崇祯。/ I2 G* k# }( {( w0 h5 b5 [
权阉肆,流寇起。自成入,神器毁。
1 u4 g6 ]- J% r! T- d- E4 Q清太祖,兴辽东。金之后,受明封。% g$ u. ], `, s" @
至世祖,乃大同。十十世,清祚终。
) F, p, ^* w  X6 i3 \: q. t$ q6 O凡正史,廿四部。益以清,成廿五。
. z$ ?: I1 A& f( B8 |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 S* j3 P3 u4 e6 u: y后汉三,国志四。此四史,最精致。
7 U7 ?. G5 N) s2 F先四史,兼证经。参通鉴,约而精。) b$ i1 Z& R# V1 R6 @7 h: R
历代事,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0 ~6 M" ]# j$ T0 p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5 \0 k) m! W5 T5 h汉贾董,及许郑。皆经师,能述圣。
) Y, s$ i+ I' J5 p' V宋周程,张朱陆。明王氏,皆道学。! M% ^5 ?8 N, o0 J
屈原赋,本风人。逮邹枚,暨卿云。
# G" v0 g8 F2 S; G) [) q$ s3 D韩与柳,并文雄。李若杜,为诗宗。
5 [' ?. T/ T# T2 ~) C, j凡学者,宜兼通。翼圣教,振民风。& L; T6 i& Q3 |! d% A0 t5 ^* `
口而诵,心而帷。朝於斯,夕於斯。1 r! g6 v* r2 N3 @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 t% r  Z( H, e
赵中令,读鲁论。波既仕,学且勤。3 E: G" W/ Y( x; |6 ?
披薄编,削竹简。波无书,且知勉。
$ h* E$ @2 N4 j: [头悬梁,锥刺股。波不教,自勤苦。1 w$ u) J/ n* Q* G% v0 a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X; r: i' ^" I) v/ F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 f: u0 k1 V) F" o) ~6 k& s2 x苏明允,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 s+ ?0 S) t3 P( i! P: ~* _! z波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 l9 s' Q3 x) J6 B4 q& S若荀卿,年五十。游稷下,习儒业。1 e  m. i7 k0 @9 E' ~
波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5 g: c3 R7 t+ a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0 M  |. I/ v& k  @% T& i波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 a$ @7 I" C
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 N, n+ {8 s: T: p- e
波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U( i9 b+ Q& y  g& o4 U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2 i5 x9 C( ]6 n. Y  p* A波虽幼,身已仕。尔细学,勉而致。6 r7 W) O/ R: D6 y% W' C' z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i3 ^8 I% I$ j" S# p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1 E$ |4 `% y+ ?4 O5 B: [( y! r( ]
幼习业,壮致身。上匡国,下利民。2 G" k( ~( C# U9 L6 o# y  J2 Z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 L3 Z! v( E) V0 O! ?" `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帷一经。# P1 ]  ~9 }& S8 ~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尝出五味淡,品得菜根香。
阴阳五行数,乾坤一壶天。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无过是功,无怨是德。

TOP

译解) B! Y6 ~* n- [
' u- v9 r) T; D1 B1 b/ {4 V5 o8 F" m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1 T' h8 n2 x5 z4 y5 ^% n; O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6 s6 Q& j( \2 ~- }# K) t0 l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 _2 H! ~3 z; p' X* g
5 H: H# f4 [; L$ R: A$ s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 i& n4 I; ?3 l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 _7 ]5 B+ S0 x3 C6 O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 ~: Z' x1 p, l! L  B7 E

/ g% O8 r$ {2 B2 Y: R& E&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 J2 V9 f) U1 Y% ?! u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 I2 I" r8 y. w- F  c7 g;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 v; O* T' ]/ P; r5 g5 X/ Q/ M2 Y0 d/ c/ q) b$ ?4 x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2 X# p4 [) |! p" n〖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 g4 c2 N3 B: E0 O* e【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0 C/ v$ ^# E2 H
/ t% p" i, N+ @8 p& O* T- r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 ]( S: R+ i( ^# O2 {" {〖启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 s7 q9 I' m: |8 ?7 d8 R5 E4 C0 U【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 N  Q7 P) J% I; v, e+ O% b/ U6 A" t/ v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 ^( y. k+ O% {& x0 I
〖启示〗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 u% l9 p/ g7 Y$ v" Z6 m【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 d4 ^& z4 \  K) o0 b3 m* t' v; O6 E" i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0 h' `0 ]. c) h' d* r〖启示〗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 M9 O  e# H5 r4 x【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 b. m/ h4 W. i3 ?
& X6 T% u( q& F( j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8 s% ]5 x) h, s. v; F( l3 Y〖启示〗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3 f0 j- t% O/ N【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 ]/ |/ z6 s2 Y- ^: X6 M3 Q
# G1 N% |6 o( v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 T& C$ Q+ D( X9 y) l/ U+ B9 D) J
〖启示〗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
9 ], k$ m' I- z【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 H; `" d4 r9 V; A& s- R  ]

4 \5 c4 e7 V/ t) s/ n: b( E% O+ t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3 g( U3 T! `) G〖启示〗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的温暖。 " }& ]9 l% W; n- v7 B9 z: f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 O/ c: Z# D9 t5 x4 p

4 X! u" P# K  h-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 \6 d5 t8 F( f  z* `  L0 \
〖启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钱。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必须这从两点做起。 ; g2 J0 ?/ _# {( \  K
【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 C) ]2 t) B. h& T1 ~6 `  }6 B8 n$ Z8 h( T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 g1 z) f. O) V' [: y
〖启示〗一到十看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算术这门学问越来越深奥了。几乎各个科学门类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必须认真地从简单的数目学起,为将来学习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 F- h& s& Y6 h) q7 \& J4 ~9 W
【译文】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3 l+ z& ?; j# H5 M0 x
. f! _, u7 O5 p: w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8 _' J2 I9 q  ?: d. r  E) k〖启示〗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界太大了。天空中的星辰以及雷、电、风、雨,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鱼虫百兽,而人又是万物之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改造世界。
8 n9 X9 C4 `* ?4 h0 b9 I# `% _【译文】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1 [6 j# ^( J: x5 Y0 ]) D
- X6 H+ V2 T& t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 O( O, a* F# n: g/ q& E; }4 [# ~: ?〖启示〗要使人与人之间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的地位,人人从我做起,才能天下安宁,人类永远和平。
9 L; f( t) p  ~【译文】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5 R  w. h* g5 q, Q+ o9 e9 _
' Y; ?5 s1 t7 i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 R) u" s/ I3 C' ~! d5 ?
〖启示〗春、夏、秋、冬是因为地球在绕着太阳运转时,有时面向太阳、有时背向太阳、有时斜向太阳,因此有了温度不一样的四季变化。 , t3 Y4 _) m( ~. i3 |' l5 @0 h
【译文】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  _# k( Q% s: ~, S' a( y/ R0 r' I# m- U) x& S# f* v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C) Y* a! g; ]" [- @$ |
〖启示〗我们的祖先最早用铁发明了“罗盘”,也就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从而使确定方位变得十分简便,尤其在航海中指南针的作用太大了。在我们人类生活中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 G/ q) j0 n9 L. c5 p【译文】说到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2 n5 c  z1 X: s% _
4 C6 l: G- a! {( p* {3 E5 W7 m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 Q' d, E/ _: D1 m% n) h
〖启示〗“五行”学说包括很深的哲学道理,非常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一些就行了。
1 b+ j) G- J$ M【译文】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 N  B3 g# E) v2 A

' ]  Y9 v. d9 S( o* c十干者 甲至癸 十二支 子至亥 , _7 e  h4 `" ~3 g, {6 s" |
〖启示〗和“五行”一样,天干、地支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但今天,人们除了十二支的生肖记年外,记时已多不用了。 ' [4 C5 M1 P; a1 S# K+ T# x
【译文】“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
. r; U5 ?+ R7 z8 _& Z: R+ a) J: k) C, s: [5 r( M( {8 |
曰黄道 日所躔 曰赤道 当中权 % V% S8 R3 K  U8 M- N/ g8 |4 K
〖启示〗地球在不断自转运动中,同时绕着太阳转动,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太阳系又绕着银河系转,而银河系只是宇宙的一个小点点,天地之大实在是不可想象的。
! o% q/ T* K5 P% B! T* O【译文】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 : |/ t- r2 p6 _' P

6 i1 g' F' k# ]' C5 \& ^- x赤道下 温暖极 我中华 在东北 , q; n# [  ^' D2 ?
〖启示〗我们国家所处的位置在整个地球的东北边,由于面积辽阔,热带、温带、寒带三个温带都有。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   c; o" g9 {* H7 ^
【译文】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   I9 Y! n0 _# o/ Z+ `" @
方向,气温逐渐变低。我们国家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 * k. m. [+ t( M" `- h
! @& i1 b* c: Q$ ]3 h" K
曰江河 曰准济 此四渎 水之纪 % G% ?" V/ q) S. Z3 n
〖启示〗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全长五千多公里。我国最闻名的河流是黄河,她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五千年文明的发源地。 $ u1 V- z3 l9 J. j! G& H
【译文】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
. w* w4 m9 W$ G+ d
. q4 W5 b; C3 h" P7 h# f  [曰岱华 蒿恒衡 此五岳 山之名
4 D8 y& ^- T* O% \0 M5 N8 c/ O) i〖启示〗现在我们都知道,我国境内的喜玛拉亚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号称世界的屋脊。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每座山都有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
+ ]  p' E% t9 n0 w+ N【译文】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蒿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
( m. m2 i  d2 ]: B% A  V  j% {1 Y  U' _: z
曰士农 曰工商 此四民 国之良 & }. t1 n5 K$ T. }3 u
〖启示〗由于社会的发展,今天人民的职业已经不仅仅是这四种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只要对社会有好处,都是光荣的。 3 V% h7 |8 `7 l
【译文】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9 a1 V* ^# ^' e

4 U$ j. Y3 p$ Q" R; O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8 f5 S. X8 p6 c: x! t* z) Y
〖启示〗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有多少仁义之士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这些人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e8 g) M! |) E1 P( Z: Z1 M0 \, a  ]【译文】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 ^$ l& ]4 V+ F4 ?4 |. G
4 _4 Z: b1 |4 ]2 M2 `( V2 F地所生 有草木 此植物 遍水陆 $ R. L: e  r/ Z8 O/ D6 \
〖启示〗人类所食用的“五谷杂粮”就属于植物。人类的生存有赖于大自然。我们应该了解它们,掌握这些知识,以便为人类服务。 ) m: t# {: ~: L6 j! m
【译文】除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
' A" u( n* j' B& W5 [7 w: u
' A2 j* M  E( m; y+ h  x3 a0 ?; m有虫鱼 有鸟兽 此动物 能飞走
* M: O& s7 l0 @/ X6 e* ]  d; K〖启示〗无论大自然中的植物还是动物,都是人类永恒的财产,我们要爱护周围的环境,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 9 \" i2 K3 b7 ]
【译文】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
! a- Q: W- w; i
2 t+ x6 Z" T( c# k+ k! S7 a3 m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3 e& G! \" {4 ~( G
〖启示〗人要吃饭就得耕耘播种。当我们吃到香喷喷的饭菜时,千万不要忘了辛勤耕种的农民。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知道爱惜每一粒粮食。
4 o& [& @' I( Z( F& O  p【译文】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梁,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 B1 F* _4 `, J7 ?' a5 h( F* _& ~
' [9 s& t: h4 I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 z8 h0 {" p: f  ?3 _& _〖启示〗人类真不愧万物之灵,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把有些野生的动物,通过驯服和人工喂养成为人类的工具和食品。 $ t) I! k7 l$ X6 T; n' {
【译文】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0 w4 T+ @# v9 ^6 d5 r1 Z( e
# v. w. M  a# }! [4 R( m0 y9 w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俱
8 B# g- F' _/ U〖启示〗七情是人生来具有的,谁也不可能抹煞它,但做为一个有志者,是决不能被感情牵着走的。人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要学会妥善处理自己的感情,才能活的安乐而有意义。   n* R- w. f4 o8 w
【译文】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9 u; P  u% o! C6 F
6 F# V% W3 J+ s. p/ N$ i2 i/ |
青赤黄 及黑白 此五色 目所识 6 f  @5 L* k. F/ P6 d( |1 o2 P1 X
〖启示〗用色彩学的标准解释,色彩的由黄、红、蓝三个原色和橙、绿、紫三个间色组成。五色是我国传统的名称,如黄色已成为我们的民族色彩,据说太阳升起的第一道颜色是黄色,所以黄色代表东方。
6 E. ?$ x0 j3 M& R3 u【译文】青色、黄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 3 ?& x1 v/ M& Z" ]( M
' |+ Y8 O! i2 U0 `
酸苦甘 及辛咸 此五味 口所含
3 b# B& Y* [0 Z8 W〖启示〗我们的嘴巴之所以能分辩出酸、甜、苦、辣、咸,是由于人的舌头上有许多叫味蕾的粒状组织。人身体的结构非常复杂,认清自我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 l' n, \/ ~2 i4 |- L
【译文】在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辩出来的,有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
  e  D% D" V6 j
# H- t$ M4 x/ ~4 b膻焦香 及腥朽 此五臭 鼻所嗅 ' c2 a( p6 u2 m; c0 _
〖启示〗我们人类有视觉,可以分辩颜色、形状;有味觉可分辩各种滋味;嗅觉可以辨别气味;触觉可区分冷暖各种刺激。
7 y  E/ ?" y) f9 g! Q1 R" v【译文】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气味主要有五种,即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
9 R( q9 {( E7 {8 j1 ~6 G/ R1 c+ x) O, R  j. e
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 r1 d% d1 _5 Q3 t( V% L) D" N5 F. p
〖启示〗音乐可陶冶人的情怀,我国文明久远、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音乐也非常突出。好的音乐可以增强人的修养,调剂人的身心,优美的东方音乐更具迷人的特色。
/ Y9 I* W# h& T) Z1 ?/ l3 U【译文】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
/ R( D8 {; v( R& f3 u) i4 S) r: T" p- h: j' p; {9 D5 b
曰平上 曰去入 此四声 宜调协 3 [' n/ g8 F( x$ E
〖启示〗我国的古代诗词非常优美动人,读起来和谐顺口,这不仅是诗词本身的内容感人,而且是由于诗词运用了平、上、去、入四声的规律变化,所以使我们听起来更加优美动人。
& h/ J7 j8 s% \! K; j5 H【译文】我们的祖先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 9 h( X# L. S% V
' j! z5 }$ S  y9 U7 }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 ]  M7 H/ J4 |$ {" V* Z' l( f+ X" {
〖启示〗人类的繁衍,一代接着一代,生命的延续永无止境。真是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们每个人都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和义务。
5 n. B2 f- f0 j  y. G0 [1 u- h: C【译文】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6 r4 L0 C( z4 }4 A( K% ?6 @* A  t9 P2 ]) i( K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5 p4 q$ L' f* u/ a/ U; E〖启示〗九族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血统的承续关系,更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长幼尊卑地位,以及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义务, 家庭才能和睦。 5 u6 w, D* v$ a' X, S! O+ M% N
【译文】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 U# `/ D9 X# N
, u0 @" ?3 i, q' C/ o4 r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 q9 l2 o4 P) B# b〖启示〗家庭成员之间要礼貌相待,和睦相处,这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我们中国人很注重家族观念,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都能和睦相处,社会也必然安定了。 4 O. e9 x. l* S2 R% }4 u
【译文】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 f) r: F1 n5 V2 A4 J
$ H# \- c% A4 r& _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 N% Y( a( a$ p) j1 ?! N+ C
〖启示〗中国人从古到今,都十分重视礼义。这就是长幼的次序、朋友之间的信用。中国自古称为礼义之邦,象“桃园三结义”,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
$ Z! X, Q1 H* t2 C# U1 ~【译文】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 z9 n" L- a( {& o' v
0 V. Q5 D& U* h' t" o此十义 人所同 当师叙 勿违背
6 `, L: q/ V4 _; C" N〖启示〗社会是复杂的,每人有各种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古人提出“十义”,这是处理各种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今日这些准则仍是维持社会安宁、推动社会发展的保证。 / }. m  X/ b; f" p5 c# |
【译文】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 ^8 D9 ~! D% p
3 G! y' i& _, b# U& ?
斩齐衰 大小功 至缌麻 五服终 4 e8 V0 f5 m0 I% g5 O) B
〖启示〗社会在发展,今天一些古老的丧葬仪式已经见不到了,但人死了以后,活着的人就要为他们送葬,以开追悼会的方式寄托后人的哀思。 0 Q  l0 }2 g( j) ?
【译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
  z  I+ H$ m' h
, L( Y, V1 U/ ~: R礼乐射 御书数 古六艺 今不具
) I8 L- \" h8 _9 R* S, M( A) q〖启示〗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科技的门类越来越多。但对于学生来说,要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5 S4 B! B* X1 Q5 I% m1 ?【译文】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 & a. O, x: ^% Y- B

4 d* l3 x, ?! {! ^" N7 |& t% N+ m惟书学 人共遵 既识字 讲说文
* L9 P% x, g2 A- K8 u: P6 g〖启示〗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学科,已经成为各门类的基础学科。它是深入研究各门专业学科的工具课,所以一定要努力学好, 为将来的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4 U8 `) @4 i; D! @- Z: w( `【译文】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 B$ g1 i: [' p3 k# d0 s
" Z" b3 v; e4 \2 G8 H
有古文 大小篆 隶草继 不可乱 : U2 O% }! Q( K( C
〖启示〗我们今天通行的是隶、楷、行、草四种体式,但对于先人留下的古籍也要有所了解。这对于我们学习和继承前人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 I8 _# J7 u) O
【译文】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 # b9 Z# z: @9 J" r3 [

( {; Q: {0 ]: j0 Y% ~$ ?( |" N若广学 惧其繁 但略说 能知原
& t$ s. V) G7 X; D( W" o5 \# i0 n〖启示〗现在讲究的是一专多能,对于研究学问也必需做到从大处着眼,要理清思路,提纳挈领,才能抓住问题要害,掌握根本的道理。 : M. x# _, ~' W. I" j
【译文】假如你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
; t/ o' q, V& G5 e+ G
% W6 c% P2 _( O! R1 _. M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 # I7 D8 {4 ?1 L: }2 J- m
〖启示〗人们在开始读书的时候必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首先是讲读发音要正确,辞意要清楚,要学会正确划分句子,这样才能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含义和观点。 1 N8 k- @+ v* T! V1 d
【译文】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 y$ J! r2 ]* }8 U" e
: }) S$ m- k+ c; {; B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5 o& ~+ `. |% b, D1 V
〖启示〗为学必有初始阶段,任何一个大学问家,他的知识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只有扎扎实实打下良好基础,才能进军更高深的知识。 & D" t( u) {+ }$ |; `& T
【译文】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1 n, A$ |+ M% f: j, b5 g* z0 B& \

! \) `. f" h9 p# @$ p; C( i$ D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 {, P7 p; N0 i  c+ Y+ F! r
〖启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论语》的核心是如何 “做人”,以及“做人”的道理 & A; {* ^* X) B' W: J" Q; M3 A; ]
【译文】《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
; q$ u% s5 R7 n1 B+ Y- c  M- S0 b; z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1 _6 I2 i% x- n) W& ]: Q; c
〖启示〗孟子,名轲,尊称孟子,也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思想的代表。是孔子的三传弟子,也同样讲仁义道德。 * ]; @$ t4 D. s7 b
【译文】《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 Y0 j/ j* T7 N! N! N
) |, V% z4 F; r, \3 {
作中庸 乃孔亻及 中不偏 庸不易 ' ~) C& N& N5 c8 X
〖启示〗孔及是孔子的孙子,《中庸》的作者。《中庸》是关于人生哲学的一本书,它对中国人的人生观影响很大。 8 T; b' _4 f! s& ~! n
【译文】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亻及,“中”是不偏的意思, “庸”是不变的意思。 # ~" N$ z* D* p
: V3 [5 T4 t2 M/ ^4 q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 q7 M$ O6 C5 w〖启示〗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名曾参。《大学》是四书中的一部书,和中庸一样,也是一部修养性的书。 - L! D' y" L8 B( G0 R  S; E
【译文】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 l! \. ?' k3 \" l6 T) x; f& H1 T8 Z0 Y* B
中书熟 孝经通 如六经 始可读 # n+ y1 C- U$ R- H' p2 G
〖启示〗书有深浅难易的区分,我们读书必须从浅易的开始读起,奠定求知、做人、处世的基础,再进一步学习更深奥的知识。 : u% ^3 ]: s, v+ @& [
【译文】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 C3 v/ B5 O. R( z7 L% T5 {1 u: S6 I' B+ u0 H  E$ Z' w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 T  A) d, z9 T' {〖启示〗中国的古代文化是个非常丰富而伟大的知识宝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学者,从事着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爱护祖先留下的遗产, 并为此感到骄傲。
1 `; ~5 L) @$ X6 M【译文】《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 7 N* h- i. J- |+ j- d( r, W
& A3 a% P1 m- t5 R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 u4 ?6 l. f0 Z( m〖启示〗《易经》虽是我国古代人占卜的书,但它其中阐述了极为深奥的哲学道理。像阴阴消长,物极必反的论述随处可见。
8 O& ?  m; h  G$ y( S# W【译文】《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 “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 " u5 c. H! S6 N5 A8 ]9 g0 x1 V
& U0 A  W$ u; U% H) b* k* f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5 H! [7 V5 z2 d7 P6 H6 |) X〖启示〗《书经》是一部十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从内容方面来看,很类似我们现在国家的政府档案,可以使我们了解当时历史,从中学到许多有益的知识。
' F) C  E* A% j  V" e6 ]# b【译文】《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
- d% J8 l8 t: ?( `7 @
7 I' @6 _& `7 U8 o-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 ~1 A& ~4 i; d% m' e+ _
〖启示〗周公是周文王的四子,在周文王的所有儿子中最有才干,也最有仁慈之心。武王死后,由周公帮助成王辅佐朝政,由于他的贤德,把国家治理得十分富强。
8 l/ J8 p$ _; g+ ?, `【译文】周公著作了《周礼》,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宫的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
( q) u5 `8 f% p' D: t1 K& M- I7 d0 J# }. {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1 @. G3 }% s  [1 C
〖启示〗中国传统的礼义道德,其中很大部分到今天仍是有益的,我们要从这些有益的成分中吸取营养、身体力行。
! H; N7 x  I+ x9 g1 p2 p  ?8 p【译文】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著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 % ?- X% F# b- ]5 B) d5 l% g
  U  P- o2 L9 _' {2 m8 p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4 R6 f5 i8 S% ^$ l, J
〖启示〗我国最古老的一本诗集叫《诗经》,共汇集了周代诗歌三百零五篇,所包含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反映复杂的社会形态,有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状况及一般百姓的思想和感情等。
$ Z* }3 S4 M4 f5 B! L【译文】《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实在是值得我们去朗诵的。 . F7 i0 Y  R. m- f3 o
9 l. |' R7 s/ d% b' M& G8 ~
诗既亡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 A% S: a! K0 o9 h% h; e
〖启示〗我们读春秋,除了能够了解当时一般政治和人民生活情况,更重要的是累积前人的经验,成为自己做人处事的借鉴。
8 O; m7 [- d5 h3 @/ ^& a) G0 V【译文】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辩。 4 t- T8 |1 z, F
$ R4 w5 D6 c) F2 ?1 c; K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谷梁 ( @7 x& N! I. i/ F
〖启示〗《春秋》是鲁国的史书,内容十分精采,但文字记事都非常简洁。加之年代久远。所以必须详读三传,才能研读明白。
2 V% v6 F. s, m7 ^( `【译文】三传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它们都是解释《春秋》的书。
1 a5 N' r- P+ M9 r0 E, r. v- i# N  F" ^7 L. y0 E% J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8 Q4 X5 x! m1 D〖启示〗学习和掌握各门类的知识都要牢记一条原则,学习历史更是如此,这就是提纲挈领,掌握主要脉络。对于重点历史事件要记住它的起因和结局,才能很好地掌握这门学问。 & y& n' d2 h! d8 ]$ S
【译文】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
0 @5 o# D3 R  `8 V) A4 k7 l5 i; Z- j5 @! W% n  B5 W
五子者 有荀扬 文中子 及老庄 " \1 F3 W5 C: p8 e/ t
〖启示〗五子当中,我们比较熟悉的,恐怕只有老子和庄子,他们博学广闻,象老子,就连孔子都曾向他请教过礼的问题。庄子则经常用寓言的形式表达思想,是非常有趣的。
: q+ @: s: l! I! A【译文】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 9 b3 Y' O4 E* K5 [

* S! ]- n- q& {+ L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 C! {. z/ m1 B0 p〖启示〗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是各种哲学思想百家争鸣的时代。像荀子的人性本恶说、扬子的自利说、老庄的顺其自然说等等。这些思想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P+ m7 W4 x6 r) u* T* n$ Q
【译文】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再读史书、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他们盛衰的原因,才能从历史中记取教训。
* e0 P" P* q! p  `3 S. i$ Z6 X9 C. N
, C1 k) g3 \1 |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
* B* q, e% Z% ]- {+ M2 K6 N% P  M〖启示〗历史学家大体把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即上古、中古、近代。中国历史从商代以后才有了较可靠的记载,这以前的历史是个神话和传说的时代,即上古。
' P2 g" A8 _) a( o【译文】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伟大,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 7 `6 e4 K) P4 Z, |" `
- o" \6 y4 |5 |- Z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 称盛世 0 O" l2 L( I  f/ m4 H
〖启示〗是位很贤德的帝王,他把帝位禅让给有贤能的舜做继承人。当然舜也不负众托。在他们所处的这段历史时期,是中国上古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6 [/ f* p( c3 O( ?
【译文】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肖,而把帝位传给了才德兼备的舜,在两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称颂。
! \0 `. B. j" y: h5 v/ i; |3 G4 c% ?6 Q) Z/ T' T3 M0 `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 H  J8 E2 P4 A1 ^
〖启示〗夏商周,在中国历史上合称三代,每一代的时间都很长,夏朝统治四百年,商朝统治六百年,周朝统治八百年。这一时期的历史仍然掺杂了许多神话和传说。
4 A" t5 V0 S7 S: t【译文】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2 `  D6 ^4 ~* e. K" \$ u, y
* R  l1 u- _$ C) j! I4 r- K8 q$ n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 {, c- Z" O+ X+ }; w〖启示〗从禹把帝位传给儿子启之后,一个家族统治国家的历史持续了几千年,一直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最后一位满皇帝,家天下的统治才最后真正结束了。
7 o8 i2 P' A+ m8 `【译文】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的了。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
$ O% M1 I- H" U# \' B: d" [4 Z0 o* V$ Z$ |0 N" t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 p& b' Y6 b8 d7 j5 h
〖启示〗周朝的历史分为两部分:幽王被杀以前是西周,平王东迁以后是东周。从各朝各代的兴衰中我们可以看出“仁政必兴、暴政必亡”的道理。 1 F. P* ?* ^3 R' \# j; }; H6 c" ]
【译文】周武王起兵灭掉商朝,杀死纣王,建立周朝,周朝的历史最长,前后延续了八百多年。
! {  G$ D, S6 z  Q) [% a" J* M; n; W% D/ q- C
周辙东 王纲坠 逞干戈 尚游说 ; E/ {$ p/ g6 C4 k  o
〖启示〗周王室衰落,使各诸侯失去了控制,都想要称王、称霸,战争连年不绝。使老百姓饱受了战争的苦难。 4 f" [% j# S1 W# b# K4 @
【译文】自从周平王东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而游说之士也开始大行其道。
6 \# p% u: v1 J, ~) k7 P( [& K7 t: H! B2 k6 y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5 K" S6 W2 Q4 a1 q9 n$ N% ]
〖启示〗东周时期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前后出现五个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战国时期有七个诸侯国实力最强,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J( r; y, C6 i: Z/ |
【译文】东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春秋时期,一是战国时期。春秋时的齐恒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五霸。战国的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 N: U5 C! Q1 j$ w' h# }, Q$ ?. U: z# M! C: y5 i- c/ [5 M
嬴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5 V/ y: Q& X+ c. _5 V, b- @8 y1 J
〖启示〗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专治国家。虽然秦朝统一的时间只有十五年,但其苛政却是其他朝代所不能及的。然而其统一中国、车同轨、书同文,以及统一度量衡等方面仍有它不可抹灭的贡献。
- d3 M: u4 e8 Z【译文】战国末年,秦国的势力日渐强大,把其他诸侯国都灭掉了,建立了统一的秦朝。秦传到二世胡亥,天下又开始大乱,最后,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 ( |1 e4 K8 Y+ l

3 O' u0 t% n1 v& z+ G3 E高祖兴 汉业建 至孝平 王莽篡 . i1 @: ]* T# c1 t3 [; f8 B0 \
〖启示〗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个人的行为准则要符合于社会发展的法则。否则即便得力于一时,但终究会以失败而告终。. S% U3 J% P9 F1 X% h6 L

; L# h0 X! ?6 l* G9 ~光武兴 为东汉 四百年 终于献
0 h0 S% w8 Q! z0 ~' @7 |【启示】: 汉朝经过四百多年的时间,到了末期,由于外戚、宦官互相攻击,王室无能,到汉献帝时就灭亡了。 ' |6 C! U* f; d# ^5 f
【译文】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天下大乱,刘秀推翻更始帝,恢复国号为汉,史称东汉光武帝,东汉延续四百年,到汉献帝的时候灭亡。' h' y. I" X. O' x, ^

: Q( d! K7 K  n魏蜀吴 争汉鼎 号三国 迄两晋 6 |) h; i5 o4 j% H( S
【启示】: 《三国演义》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部古典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部分,阅读这部小说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了解到古代战争的动人画面。
8 _& f+ u5 V2 e% t【译文】东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形成三国相争的局面。后来魏灭了蜀国和吴国,但被司马懿篡夺了帝位,建立了晋朝,晋又分为东晋和西晋两个时期。6 e" E7 u- X/ K+ j
4 I8 v8 ?) c* K% d2 O# s) m& F
宋齐继 梁陈承 为南朝 都金陵 7 L( `. h# N7 m3 _0 ^/ s  W
【启示】: 南北朝时的南朝包括宋齐梁陈。这里所指的宋与后来赵匡胤建立的宋不可混淆在一起,这里的宋的开国皇帝是刘裕,所以也称为刘宋,刘宋统治的时间只有五十九年。 6 o. q& l* a6 L+ M. w/ p! S  i6 G
【译文】晋朝王室南迁以后,不久就衰亡了,继之而起的是南北朝时
9 ]* r! y' y  W; Z* S0 M代。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国都建在金陵。
1 K; f; W, o* T  h( [" c2 x3 K' a) O7 G
北元魏 分东西 宇文周 兴高齐 ) M) e# |: _/ V% v/ K# x! R
【启示】: 世界上最伟大的帝王,都是那些开创天下的帝王。至于那些继承祖业的皇帝,除了少数几个能在文治武功方面有特殊成就,其他多数总是平平凡凡。
1 @# U5 H- H, y/ {【译文】北朝则指的是元魏。元魏后来也分裂成东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觉篡了位,建立了北周;东魏被高洋篡了位,建立了北齐。
: C5 t( D2 n" i3 [- a
$ z  g9 u" {" i" T迨至隋 一土宇 不再传 失统绪 5 ]# ?! A& `0 Z  P
【启示】: 杨坚起兵东征西杀,结束了南北朝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中国,建立的隋朝仅两代就灭亡了。其原因是隋炀帝的荒淫无道,使得他众叛亲离。由此可见人心向背是非常重要的。1 G3 G3 f" d: @
【译文】杨坚重新统一了中国,建立了隋朝,历史上称为隋文帝。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荒淫无道,隋朝很快就灭亡了。
3 _3 U% |5 g' c/ l. k( H/ W. V& i4 Y' z* w9 v0 D& s0 \
唐高祖 起义师 除隋乱 创国基
: E! ]* C( y  ~* s! }2 P【启示】: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从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到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都是赫赫有名的。但唐朝的天下其实是李渊的二儿子唐太宗李世民打出来的。
% o/ ^; S% l4 Y+ k【译文】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最后隋朝灭亡,他战胜了各路的反隋义军,取得了天下,建立起唐朝。
0 C/ q; s& }2 O  q) v% l6 b0 Z6 b8 D# D: w  l: q9 r
二十传 三百载 梁灭之 国乃改 ( D4 |- x( E. c) M( B" m
【启示】: 唐玄宗统治的前期人称 “开元盛世”,但后期却发生了 “安史之乱”,唐朝从此开始衰落。对于唐朝从强盛转向衰落,人们常把罪责归到杨贵妃和安禄山两人身上。其实唐朝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9 |3 f: `. T8 C& Y
【译文】唐朝的统治近三百年,总共传了二十位皇帝。到唐哀帝被朱全忠篡位,建立了梁朝,唐朝从此灭亡。为和南北朝时期的梁相区别,历史上称为后梁。
4 H' V7 s5 q, f3 k, ?0 H, L' L4 V- a% v! V8 M
梁唐晋 及汉周 称五代 皆有由
6 J- V# i3 P6 p" A2 S0 H- Z8 g【启示】: 五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纷乱割据的时期,由唐末的藩镇割据演变而来。这些朝代名都是以前有过的,所以各冠一个“后” 字来区别。这是五个很短的朝代,一共只有五十三年。
6 M, W) G# T& {1 b) g【译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时期,历史上称作五代,这五个朝代的更替都有着一定的原因。 ! ?9 B) _3 U* H, |

* y. v7 [( C# o/ P' C3 D5 ~6 c炎宋兴 受周禅 十八传 南北混 : g. A  e$ o& z5 M% i8 U- Q9 i
【启示】: 宋朝的专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尽管消除了唐后期藩镇割据,臣官专权,朋党之争的弊端,但它过分削弱地方力量,使州县日益困弱、无力抵抗外侵,成了一个积贫积弱、苟且偷安的朝代。
( b6 l) ^7 {. @$ Q* B7 t& F【译文】赵匡胤接受了后周“禅让”的帝位,建立宋朝。宋朝相传了十八个皇帝之后,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侵扰,结果又成了南北混战的局面。 $ E8 P6 n/ o) o; _  t3 P
  C% L& E* U! F! c' j
辽与金 皆称帝 元灭金 绝宋世
6 f' z9 A  E1 h- X: z' e/ ^【启示】: 蒙古人曾联合宋朝的兵力合攻金国,把金国消灭后,铁木真也就是成吉思汗,他自行称帝建立元朝,直到他的孙子忽必烈时,便起兵把宋灭掉,宋朝就此结束。 - s- r( M7 J3 {
【译文】北方的辽人、金人和蒙古人都建立了国家,自称皇帝,最后蒙古人灭了金朝和宋朝,建立了元朝,重又统一了中国。 $ I( P# V) j& x  j: X6 y) B+ d

" S' h9 z8 Y! G2 ]舆图广 超前代 九十年 国祚废
/ @  N- A# b, d  u【启示】: 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在于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它使历来由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统治的地区统一归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更加强了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的联系及各民族间联系。 3 I5 C7 Z) i0 i/ }5 M% E6 R
【译文】元趄的疆域很广大,所统治的领土,超过了以前的每一个朝代。然而它只维持了短短九十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6 A; `- Y: S4 H& \# _, W

& c/ U$ @: \; `: p2 J& Q太祖兴 国大明 号洪武 都金陵
- k! {+ n( y4 P3 s* E4 D: k【启示】: 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出身贫苦,幼时曾入皇觉寺为僧。是中国历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但他当上皇帝后曾在肆诛杀功臣,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三次大屠杀,被杀者达数万之多。
8 X% c9 ?  [% L" o) D. v2 D【译文】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起义,最后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建立大明,他自己当上了皇帝,号洪武,定都在金陵。
* ^, M/ T* v5 t" z/ G0 _  ^  I7 m+ p- y  b3 c/ r
迨成祖 迁燕京 十六世 至崇祯 3 o6 [: f9 Z6 z$ ^1 K
【启示】: 明成祖迁都燕京对于防御蒙古和经营东北,也就是巩固边防和维护统一有着重要的意义。
4 H" p' g! n6 q* M% \6 ~【译文】到明成祖即位后,把国都由金陵迁到北方的燕京。明朝共传了十六个皇帝,直到崇祯皇帝为止,明朝就灭亡了。
) O% S% H4 X' q/ g
# _5 j4 T7 g8 T4 j/ X1 m3 G. P! ]权阉肆 寇如林 李闯出 神器焚
+ R) Q  E# q0 d5 ]; N% t4 d【启示】: 明末宦官专权,带来了政治的腐败和贪污成风,这样,不仅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同时,也给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入内地骚扰带来了可乘之机。 5 Q3 K5 o; Z& ~
【译文】明朝末年,宦官专权,天下大乱,老百姓纷纷起义,以闯王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攻破北京,迫使崇祯皇帝自杀,明朝最后灭亡。  o$ u! r8 `" R: [6 ]( q

' Z6 R( S9 O1 j) }4 k: o8 ?清世祖 膺景命 靖四方 克大定
3 b6 J- l) X1 u$ u7 a5 V% Q【启示】: 清朝初年虽然存在着高压政策,如为了控制汉族人民的思想,大兴文字狱,但到嘉庆皇帝为止,人民生活也比较安定。
& \, ^: g* W* y9 h/ w! k【译文】清军入关后,清世祖顺治皇帝在北京登上帝座,平定了各地的混乱局面,使得老百姓可以重新安定地生活。 5 Q. o) D! g; ~, a4 b$ o& E& [' B
2 ^0 V+ k) n" ^2 F/ T: M
由康雍 历乾嘉 民安富 治绩夸 9 ^6 C& G/ e4 H
【启示】: 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经过同外部侵略势力及内部分裂势力的斗争,建立起空前统一和巩固的多民族国家,在内地设立了十八个行省,从而确立起比较巩固而稳定的政权。 0 p- E; L; C: N2 ^( }1 m
【译文】顺治皇以后,分别是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四位皇帝,在此期间,天下太平,人民生活比较安定,国家也比较强盛。
# ^* y' V/ E8 N: ~* x1 z
) U$ B0 r# X0 h+ P" s1 D道咸间 变乱起 始英法 扰都鄙 4 N# a/ j1 N1 B7 O9 E% v
【启示】: 自鸦片战争以后,各帝国主义国家相继侵略中国。强迫清朝政府签定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从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步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4 s3 t& N! A/ A  [4 P
【译文】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发生了变乱,英军挑起鸦片战争。英、法两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法国神父被杀为由组成联军,直攻北京。
8 p( V* S- `, d4 V9 ~
7 m" j- U! K, f* }) _同光后 宣统弱 传九帝 满清殁
1 D* p7 k* a8 P" L" |) {【启示】: 清朝政府到了光绪年间,皇帝只是个空架子,而实权是操纵在慈禧太后手中,这个人称 “老佛爷”的女人,十分专横,在她手中,中国的威名被完全丢尽了。 + M, ~3 M- f6 b6 `
【译文】同治、光绪皇帝以后,清朝的国势已经破败不堪,当传到第九代宣统皇帝时,就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
# I$ G# T1 Z- T+ W' }
- E" j0 ?) f: `' o革命兴 废帝制 立宪法 建民国" Z) T+ r+ Z2 c# K
【启示】: 中国发展了五千年,经过了各个朝代的治乱兴衰,第一位由人民选出的总统诞生了。 ( C0 I6 j7 q) w
【译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废除了帝制、建立了宪法,成立了中华民国政府,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0 J) K. t4 ]. ?

* I! _* F$ B: S- `7 x古今史 全在兹 载治乱 知兴衰
) f3 Z" F3 Z* Z: P: E9 E. F" h0 E【启示】: “读史使人明智”。如果把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当成一个大家庭的家谱,那么当我们回顾前人的经验时,可以从中吸取许多有用的东西。 6 Q  P/ m  x4 \/ P  h
【译文】以上所叙述的是从三皇五帝到建立民国的古今历史,我们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以了解各朝各代的治乱兴衰,领悟到许多有益的东西。
7 m1 r: L4 U: r' o: W' c5 l% Q' S' L8 ~; b& b* q$ ^0 s* |
史虽繁 读有次 史记一 汉书二
6 |, _- l$ E  _0 F- V【启示】: 《史记》是我国汉代大思想家司迁所写,从传说中的黄帝一直到汉武帝时代共几千年的历史。《汉书》是东汉时期思想家班固所著,它记载的只是西汉这一时代的历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断代史”。 & C+ S; N6 u( ~' E2 I
【译文】中国和历史书虽然纷繁、复杂,但在读的时候应该有次序:先读《史记》,然后读《汉书》。
1 G  q- d* j) g6 r0 O$ s8 [
" V  N  }- `$ @) c- j# r后汉三 国志四 兼证经 参通鉴
1 z4 v' a5 k7 a【启示】: 《后汉书》讲述东汉时期的历史;《三国志》写的是东汉灭亡后,魏、蜀、吴三国形成鼎立局面,直到被晋统一;《资治通鉴》叙述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多年的历史,有以史为鉴戒的的思想,所以叫《资治通鉴》。 % D2 l) D( b/ h; Y+ t
【译文】第三读《后汉书》,第四读《三国志》,读的同时,还要参照经书,参考《资治通鉴》,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的治乱兴衰了。
, l' M- H8 L' m3 o# {/ ]0 B
4 U: T2 S* U" j( M# |读史者 考实录 通古今 若亲目 - H# N- e: ~" N$ C5 Z/ H1 E! A
【启示】: 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前面提到的不过是一个简单轮廓,要想真正掌握必须翻阅各朝各代的历史资料,深入进行了解和研究。历史是面镜子,我们可以从这面镜子中吸取许多宝贵的历史教训。 / U  ^7 U, P% m. I2 v6 t. c& o! }
【译文】读历史的人应该更进一步地去翻阅历史资料,了解古往今来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象是自己亲眼所见一样。 # W2 h$ Z9 C1 F+ z) z5 E& m5 }- U
* e9 n! m% _8 w, w; z: N; `2 Q' a0 O
口而诵 心而惟 朝于斯 夕于斯
! I0 X( A. t0 {( h【启示】: 我们应该立志努力学习,知识的领域是无穷无尽的,知识是财富、是力量、是智慧。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只有刻苦地、不间断地学习才能掌握和运用它。
/ d5 O& |+ A& ~0 Y( Q& U$ O# ~6 G【译文】我们读书学习,要有恒心,要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早晚晚都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才能真正学好。
7 n# n; T! M. P* i0 B" B/ F5 P( a/ e5 `
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 ! M% ]  w+ F* u6 @
【启示】: 孔子曾经拜郯子学礼仪;拜长弘和师橐学乐曲;拜老子学人生哲学。孔子曾说过:三个人一起同行,其中一定有一个人值得我向他学习和效法的”。 + u$ h8 o% T/ c" p  Y  ~8 p
【译文】从前,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像孔子这样伟大的圣贤,尚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 q1 N2 t  t$ \) R( @6 t1 b% c- _

# j5 I. S7 n& _& b6 t1 h# |赵中令 读鲁论 彼既仕 学且勤 0 ~- }5 e# v; z
【启示】: 人的学问是永无止境的,一个人的努力和奋斗是不可中途终止的。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应该好学不倦,直到死为止。
7 I1 _! [' b2 X/ n; z$ J$ x) J【译文】宋朝时赵中令──赵普,他官已经做到了中书令了,天天还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不因为自己已经当了高官,而忘记勤奋学习。
- ?/ u: x1 r- D: A/ D* K, P! E) a: ]0 n5 [2 o- H
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1 l  M4 z+ Z! G. ?; L8 t
【启示】: 路温舒和公孙弘这两个古人,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想办法把书抄在蒲草或刻在竹子上学习,我们今天能有印制精美的书本,学习条件和环境如此优越,更应该刻苦读书。
( D  [+ `) k5 y( a4 E6 h【译文】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们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
7 n0 m* e' N" Y) {8 e' P: t! A. \$ ?# R( x6 n# r! h
头悬梁 锥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
" L! M# q: t5 m3 c3 y【启示】: 要想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必须自觉地刻苦读书。因为求知识这件事任何人也代替不了,只有通过自己努力才能学到。现在我们有父母、老师的关心和教导,就更应该好好学习才是。
) T0 W" D8 v* {【译文】晋朝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他们不用别人督促而自觉勤奋苦读。 " x9 l( U) ~0 r

4 t3 l1 X7 I9 @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 g8 H  r: t4 n/ i
【启示】: 古人这种求学的精神是多么令人钦佩呀!在那样恶劣、贫困的情况下,能够克服困难,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努力学习。今天我们有方便舒适的环境,如果不知道珍惜,那真是惭愧啊! : E* T9 Q3 b. g8 u4 Y% K
【译文】晋朝人车胤,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当照明读书。孙康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他们两人家境贫苦,却能在艰苦条件下继续求学。 3 v: l2 [& h4 d; D
4 y; Z$ W4 ~- C: b2 a$ Q$ E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 T4 ~. h' g6 r3 `" Y
【启示】: 朱买臣和李密,一个打柴一个放牛,生活都非常贫苦,但能自己发奋读书。后来都成为很出色的人。我们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怎么能不努力学习呢? , |6 ]$ N5 @1 _
【译文】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隋朝李密放牛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间就读。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仍坚持读书。
! ~/ A. W+ |  `. O  `$ Y: i4 t8 P- f$ s% a. i2 ~9 r- n+ M( Z
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
! e6 z+ H$ F* Z+ ?2 s【启示】: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和他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是我国文学史上十分有名的人物,他们的学问都很高,文章也都写得很好。被后人合称为“三苏”,也是唐宋八大家里的三位人物。
! F* f" z: g6 r* j& e* |; d【译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号大泉,小时候不想念书,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 3 L4 q; b" k' k

& r& u  v5 ]  T0 V" z彼既老 犹悔迟 尔小生 宜早思 # y/ c0 [" L4 j6 ^% }
【启示】: 苏洵到了二十七岁才省悟到读书的重要性。我们年纪轻轻,现在开始用功是绝对来得及的。要认识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1 x2 |- X# L$ L, [5 X+ _
【译文】象苏老泉上了年纪,才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 ) G% U) F4 f# F( S! B

$ N, M/ f1 L% F9 R若梁灏 八十二 对大廷 魁多士 . V0 r8 H3 |' g- [
【启示】: 有志者事竟成,凡是立定的志愿,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去做,是一定会成功的。年轻人应首先立下志愿,失败了不要气馁,仍坚持努力、百折不回是一定会成功的。
( G0 p* m: ~' y) o2 U- N【译文】宋朝有个梁灏,在八十二岁时才考中状元,在金殿上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不如他。
4 c- v3 |. e! N
5 w) I/ x& ?: B+ R彼既成 众称异 尔小生 宜立志
  L( ~. t0 `5 H# F1 X【启示】: 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为强大。你要使自己变为一个强者吗?那么你就要立定志向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成功就一定会属于你。光明的前途也会属于你。
9 Y0 G2 i, Q0 t) g! v( Q& f【译文】梁灏这么大年纪,尚能获得成功,不能不使大家感到惊异,钦佩他的好学不倦。而我们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立定志向,努力用功就一定前途无量。# ]7 x0 R& C6 M3 C$ X- S
# ?5 m: g$ z3 B' V- d' P( w7 W
莹八岁 能咏诗 泌七岁 能赋棋
! O% O2 l3 y' l【启示】: 祖莹和李泌两人很小就显示出惊人的才华。这和他们的智慧是分不开的。但只是聪明而不学习终究还成不了才。祖莹和李泌学习非常刻苦,每天几乎是手不释卷。已经把读书看成是生活中的最大乐趣。
$ X6 N! M8 x; X) m# l0 ?; A【译文】北齐有个叫祖莹的人,八岁就能呤诗,后来当了秘书监著作郎。另外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人,七岁时就能以下棋为题而作出诗赋。
, V, b, B9 F- F% J9 m
, L& s3 Q6 V( B) K9 _彼颖悟 人称奇 尔幼学 当效之
. r& A. k7 w" V+ G2 z* i' u【启示】: 虽然祖莹和李泌从小就特别聪明,但是如果不知努力,聪明反而会被聪明误的。所以我们现在求学,也应该效法他们,除了运用聪明才智外,更要努力用功求进步,才能有所作为。 0 U6 I# e; L- w/ F8 E! e4 l
【译文】他们两个人的聪明和才智,在当时很受人们的赞赏和称奇,现在我们正是求学的开始,应该效法他们,努力用功读书。 4 ~) J+ D5 U* h" \

& \, _  p+ u- W, n, f蔡文姬 能辩琴 谢道韫 能咏吟
* U$ x) Q! [& J8 T% Z  C【启示】: 在封建社会,女人没有地位,人们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一个女孩子要读书学艺是非常困难的,蔡文姬和谢道韫两人都是女子,可以想见她们在当时学习是多么不容易。
% B3 [! j( ^1 ~' M5 r" V【译文】在古代有许多出色的女能人。象东汉末年的蔡文姬能分辩琴声好坏,晋朝的才女谢道韫则能出口成诗。 ' _; m  @4 Y. }
+ [& s8 D$ W+ @' w6 Q+ F. |
彼女子 且聪敏 尔男子 当自警 6 _% X( r7 ]: \4 C6 }+ z4 S- t
【启示】: 当然,现在男女平等了,女孩子也能上学读书,这是社会的进步。而我们更应该珍惜社会给我们创造的良好的学习环境,无论男孩、女孩都应刻苦努力,多学知识,将来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9 t& C2 z/ B% J/ U7 I
【译文】象这样的两个女孩子,一个懂音乐,一个会作诗,天资如此聪慧;身为一个男子汉,更要时时警惕,充实自己才对。( S% I, k$ I" Y6 c, W
+ @5 z$ [- X9 p+ x. ^, q
唐刘晏 方七岁 举神童 作正字 / U; P3 B1 F! w" H- o, i/ x$ R! z
【启示】: 刘晏有一次回答唐玄宗提出的问题时,曾说臣凡《四书》《五经》都能正,只一个“朋” 字正不了。后来玄宗一查证才知道,原来当时朝延里很多人朋比为奸,所以刘晏说无法正“朋” 字,就是这个道理。 . u, _2 U: |- w" n. a
【译文】唐玄宗时,有一个名叫刘晏的小孩子,才只有七岁,就被推举为神童,并且做了负责刊正文字的官。
; A4 D# p4 B& b! n! l4 E" {7 r* [3 z
0 R6 M, }7 b, T彼虽幼 身已仕 有为者 亦若是
! u1 t& ?% h8 j' N4 o【启示】: 刘晏长大以后,他当了唐代宗的宰相。在他任职期间,非常爱民,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这和他从小立下的志向是一致的。我们也应该和他一样从小立下志向,长大后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 M+ n- S5 P! f, v& n【译文】刘晏虽然年纪这么小,但却已经做官来,担当国家给他的重任,要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只要勤奋好学,也可以和刘晏一样名扬后世。 9 p7 E, K- k: q( D6 ?
' F- N2 @" l  U5 q: ?
犬守夜 鸡司晨 苟不学 曷为人 ' _' Z, _8 ~* P4 Z7 m4 L9 [9 F; R
【启示】: 万事万物都有自然界所赋予的特质,如狗能看门、鸡会报晓。而做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又该如何呢?人类是有思维能力的,所以,自然赋予人的使命当然是掌握各门知识去征服自然。
, K9 M9 W0 ^' S$ ^, Z, n* {" c【译文】狗在夜间会替人看守家门,鸡在每天早晨天亮时报晓,人如果不能用心学习、迷迷糊糊过日子,有什么资格称为人呢。
6 n$ d" {+ J2 ^. ?- P' u0 w0 M, }' @0 |1 Y
蚕吐丝 蜂酿蜜 人不学 不如物 $ b$ R% n! @- T) k  s
【启示】: 人类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掌握前人留下来的知识,并以此来开拓更深、更广泛的知识领域,不断地改善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生活环境。动物的活动不过是一种本能的表现,是无法与人类有意识的活动相比的。 3 W3 i) l, N" R/ |) Z
【译文】蚕吐丝以供我们做衣料,蜜蜂可以酿制蜂蜜,供人们食用。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真不如小动物。   A% _# j' q% X0 W0 m1 ^

1 u0 C8 P' a% ~0 ^幼而学 壮而行 上致君 下泽民
; @6 A4 {7 p% Q6 y- o$ H. E, x【启示】: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如何把学到的知识为大众服务,不枉费自己一生所学,对后人也有所帮助,首要的问题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用所学习的知识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 b5 R) k/ s8 X7 @
【译文】我们要在幼年时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能够学以致用,替国家效力,为人民谋福利。
. t3 `# f3 _$ E4 v
, x  C7 G+ \; B0 I扬名声 显父母 光于前 裕于后
/ [2 c/ y. V* Z+ F6 i' d【启示】: 我们应该提倡一种奉献的精神,对我们伟大的祖国、对人民、对他人的奉献精神,我们的学识是奉献的资本,谁的学识越多,谁的奉献就越大。人民就把更多的荣誉献给他们。
& Q# s$ w6 ?4 @  s3 n6 q【译文】如果你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人民就会赞扬你,而且父母也可以得到你的荣耀,给连祖先增添了光彩,也给下代留下了好的榜样。/ I8 R# F; M- X% h6 m! F& r

3 N% V7 h' v6 S, U0 ]8 O% i7 `9 c- Q5 K人遗子 金满赢 我教子 唯一经 $ j9 g8 M) C4 f$ Y; G% u& y0 P5 D+ t
【启示】: 知识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做父母的再有钱,如果子孙不求长进,又有什么用呢,钱总有用完的一天。到那时,一无所长什么也不会干,反而害了他们。而书中自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这才是取之不竭的财富。 . a4 \6 s: I! C% u! `$ f0 V
【译文】有的人遗留给子孙后代的是金银钱财,而我并不这样,我只希望他们能精于读书学习,长大后做个有所作为的人。
; [( ]4 x2 A$ r' k' Y  L2 W* u2 a' `" J$ q3 U7 \
勤有功 戏无益 戒之哉 宜勉力
6 k" i6 p8 B5 [/ x【启示】: 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珍惜大好的时光,持之以恒地读书学习,那么你就一定会得到丰厚的收获,你的思想和学识就越加丰富。你也将会做出更多贡献,这样才不枉人生在世。我们要用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时刻提醒自己。 ' l( w3 b2 e% L% q
【译文】反复讲了许多道理,只是告诉孩子们,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而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是一定要后悔的。! n- U6 l' @. Q  {. j8 q

) W" }; z3 B* n% n- t4 ]0 S5 n结语:三字经是中华经书的一部不朽的传奇,此书有无穷的道理,值得人们去品味,去想,去看,去研究。
尝出五味淡,品得菜根香。
阴阳五行数,乾坤一壶天。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无过是功,无怨是德。

TOP

; M* D* y/ E1 A5 F; ?% j

《三字经》易解
: T& A6 K4 l$ ]# t- r

5 H8 V# ^1 E/ o1 m9 l) V

, `# e6 k. N1 s, P; w

章炳麟增订

7 A; V0 W& I( M# W/ P

" \" V6 h/ K0 \7 R6 p$ A
前言:三字经是宋朝王应麟(字伯厚)先生所作,内容大都采用韵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唱儿歌,用来教育子女琅琅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启迪心智,时人觉得本书内容很好,纷纷翻印,因此广为流传,历久不衰,直至今日内容虽有修改或增加,但主要结构并未改变,是一本难得的启蒙读本。
- X6 k. ~, s: p
# H; z+ k6 X; N6 `7 W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Q: P) }- ^5 U8 J, g3 m4 t. d
0 t( L" V. b6 z) x0 B( W8 h易解:人初生之时,本性都是善艮的。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后来因为生活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差异越来越大。(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5 d/ X3 N. I3 a5 D" R8 [3 u& {/ @/ q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8 c2 J1 Z5 n2 N) V' a. k+ y
5 O" d7 D+ Y. [# Q1 `: w+ x' `$ b
易解:如果不及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所谓先入为主,不可不慎!至于教育方法,应注重在使孩子专心,有定力。课业的选择,要以专精为主,不要希求广博。(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儿童与青少年心智的发展,十三岁以前著重在记忆,之后理解力逐渐成长,故十三岁以前应注重记忆念诵为主,理解次之,不可本末倒置。)9 i8 T  l0 ]$ c" a% c. U' t
& n% x; S- W. f" |$ ^/ U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8 p' g7 W; H9 L. r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y1 Z/ d: h6 I6 D
8 u  Z5 M$ n9 l, B0 g2 Q' I7 Q! F
易解: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寻找一个对孟子有益的教育环境,不辞辛劳搬了三次家。(从坟场附近搬到市场边,再三迁至学校旁。)有一次孟子不用功,逃学回家,孟母当著他的面将织了一半的布匹剪断,并且告诫他说:‘求学的道理,就像织布一样,必须将纱线一条一条织上去,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积丝才能成寸,积寸才能成尺,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完整有用的布;读书也是一样,要努力用功,并且持之以恒,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才能有成就。否则就像织布半途而废一样,一旦前功尽弃就毫无用处了。6 i$ w. i9 C: x& G  E' k$ d
8 s( u- Z' B3 j4 I: r
五代时,有一位窦禹钧(又称窦燕山),遵照圣贤教诲的义理来教育子女,因此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都能光耀家门。
" h% E- r$ |6 U1 d0 s1 a  g6 \
7 c* P; [) Y# f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d1 u& G% m* o0 Z" e  A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7 U$ i+ N# M6 }

' m) I9 J$ d. Q# E$ a  X/ |易解:生育子女,若只知道养活他们,而不去教育,那是作父母的失职。老师教导学生,不只是知识、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做人处世的道理,使学生能够与人相处融洽,做事有方法,活得健康愉快有意义。因此对于学生的要求一定要认真严格,不能偷懒怠惰,才能教出好学生。(严师出高徒,严是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要教出好孩子,必须父母与老师双方面配合,也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努力。)
  x6 Z  ], V, B+ D' g, E3 K' T# p) K( }
为人子女如果不用心学习,是不对的!年纪小的时候,不肯努力、用功学习,等到年纪大了,还能有什么作为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P* t7 |+ A4 ?! I- a
" D' A( W3 X- U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7 P! v; ^4 {0 B) y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 y  q5 c% O! h
5 T$ p5 ?8 H' M& G' ~) t易解:一块玉石,如果不去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人也是一样,如果不透过学习,就无法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不知道那些事合不合乎义理,应不应该做?
) ~+ q, E, Y! O; H: C+ U8 ~* y5 v& h0 Z( x$ N) q8 W
作子弟的,要趁著年少的时候亲近良师、结交益友,好好学习待人、处事、应对、进退的礼仪。) m$ {% S; n* m/ `8 w  T$ F: U

' [& i/ K7 w5 K; {, h- x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3 }0 F' t1 G. B, I; B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8 W% `* M* f# D1 G6 G9 Y5 g0 g' ^

0 Y  S  V$ {+ }) A7 V) z3 j易解:黄香是东汉江夏人,他在九岁的时候,就懂得孝顺父母,夏天天气热的时候,他就用扇子先将父母的床铺煽凉,再请父母就寝;冬天天冷的时候,他就先将父母亲的被子睡温暖,再请父母安睡。类似这种孝顺的行为,是每一个为人子女所应当尽的本分。
/ y/ c1 n0 |( N4 s" H& q0 X& [3 d# V
东汉末年的孔融,才四岁的时候,就晓得礼让兄长,将大的梨子让兄长吃,自己选择较小的。这种尊敬兄长、友爱兄弟的美德,应当及早教育培养。1 y: w: Y3 G+ q
& N2 V9 \9 M" w8 q! t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Y9 i" w7 I' j  S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y/ r. r0 s  z5 s1 S3 v  V

. ]" [0 p# }$ D3 b9 j易解:做人第一重要的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其次才是增广见闻学习知识,明白数字的变化,并研读古圣先贤的文章,来修养自己。' A# s9 g- s) B1 Q- w! u0 i

# L- d$ v" H3 h; U一是数字的开始,十个十是一百,十个百是一千,十个千是一万,如此累积上去,可以无穷无尽。
% V9 v* a3 q% ?8 ?
) j- h& S& V5 o3 `) ?+ ^) k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 X8 u/ r  v* C+ @7 R0 f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0 ?& k+ v! T+ Y- j& |3 u- r$ }
1 U3 a3 J2 [. k/ m' ]- T易解:古人以为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天’是指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更替而不乱。昼夜寒暑都有一定的次序;‘地’是指万物藉以生长的地理条件和各种物产;‘人’是万物之灵,要顺天地化育万物。三种光明的来源是指日、月、星。
% L/ [% m# J+ `" c8 e% ^
8 R: d- J1 d" G0 v' L' {! a维持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三种伦常关系,就是:君臣之间有道义,父子之间有亲情,夫妻之间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君义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
1 M1 I, P6 C; t% P0 h( e2 M- Q' r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U' J# F9 F. U; c) g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5 ]" n3 b, Q' x

6 M9 ~5 w8 x: E易解: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循环运转,永不止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变化是因为地球绕著太阳公转的关系。
; Z3 Q" r' y" @
8 Z$ ~) P6 T( B+ t8 N% j0 P0 K2 V7 I  p& \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都以中央为准互相对应。(如果没有中心,就没有东西南北,因此中心移动,方向也跟著改变。)
6 I' C7 i+ l' {* y9 j, C. P. ]8 _9 t! B1 a" w2 H3 c( O% V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d7 R# c- o3 d7 Y# G$ O
十干者        甲至癸        十二支        子至亥
) d: K% n! s: ~4 o$ p
' G2 p+ y( `2 W; y5 e" m/ u易解:古人以木火土金水,为构成物质的五种基本特性,称为五行,并将这五行的变化以数学的原理加以归纳,发现它们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如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是相生的关系;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是相克的关系。
) U, R6 @& y8 i* H8 T4 r8 j7 H+ @0 t
十干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有十个,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地支有十二个,都是古人计算时间的符号;地支用来计算每日的时间,如:子时是指凌晨11时至1时,丑时是指1时至3时,午时是中午11至13时。天干与地支互相配合用来计算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六十年为一甲子)0 x% r$ Y5 E/ P; A

7 j; h7 O3 O4 s* e4 P1 g曰黄道        日所躔        曰赤道        当中权
$ C, [- r% m$ f1 k0 p1 O赤道下        温暖极        我中华        在东北, U) T5 F6 m5 y8 A6 y) ~' Y

$ o  ~" u4 X5 g* u4 v! H易解:黄道是太阳在太空中所运行的轨道,赤道是地球的中线,将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赤道附近为热带,温度极为炎热,我们的国家,位置在北半球的东边,因为上地面积广大,所以包含了热带、温带、和寒带。
' v3 z% z- |4 ?( s3 X1 e
8 q: v# _& Y' W% U# a: R曰江河        曰淮济        此四渎        水之纪2 }7 b2 I) m- ]+ B( H3 R
曰岱华        嵩恒衡        此五岳        山之名
1 V9 ?# o0 [" _1 P% B' ~/ x4 q1 a/ Y; `- q% s* K
易解:我们的国家有美丽的山河,河川之中长江是第一大河,黄河是第二大河,还有淮河和济水,这四条河最后都向东流入大海。(李白诗: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入海不复回。)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这五座山称为五岳(岳),是中国的五大名山。
' c# O3 y! n3 b, Y3 ]
( T7 E- {4 Y1 q; e7 f# p曰士农        曰工商        此四民        国之良
- t/ k4 l- m  F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0 N3 F7 h+ V# J) }' n6 j

9 S# p& m) v5 s易解:士是读书人,士农工商这四种身份的人民,是组成社会、建立国家的基本份子。仁、义、礼、智、信,维系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五种道理永远不变,必须遵守不容许混淆。(仁是爱人利物;义是公正合宜,是正正当当的行为;礼者理也,是规规矩矩的态度;智是慎思明辨的能力;信是诚实不自欺,亦不欺人的态度。)
$ Q0 E0 J% j* t6 u% [
/ ]7 P4 z. t/ z* d5 |地所生        有草木        此植物        遍水陆2 _( V; B# |2 i  Q
有虫鱼        有鸟兽        此动物        能飞走
% T8 ~* G! \$ p8 C
3 Y# q% D2 {8 Q) g! n6 n! \易解:大地所生长的生物,种类繁多,像草木是属于植物,遍及陆上及水上。至于动物有虫、鱼、鸟、兽,它们有的能在空中飞翔,有的是行走在陆地上,还有的生活在水中。
6 f9 s, c/ F! d; r+ }5 ]. S7 X
, ~0 i  `8 m4 E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 L, r0 h' y3 u9 d5 B" H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 E5 a# c; }" @
) s5 U8 {. m6 Q- G& S* i
易解:稻米、高梁、黄豆、麦、黍(粘米)、稷(不黏﹀等,六种谷物是供人类所食用的主食;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气候、风俗、民情不同,因此主食各不相同。马牛羊鸡狗猪,这六种动物是人类所畜养的,各有其贡献。
' j/ Z8 Y/ ~2 M4 i
, J! M2 t" K# a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具
6 A* f# h& M/ O6 G. e青赤黄        及黑白        此五色        目所识( ?- S0 t' J4 F
5 P/ j: b" f" ~7 V* |  E! F
易解:喜悦快乐、生气、忧伤、害怕不安、爱惜眷恋、憎恨讨厌、及想要拥有的欲望,是人人都具备的七种情绪。(有智慧、有修养的人能适当的调节控制,不受情绪所左右,做情绪的主人,不作情绪的奴隶。)' ^) N; Y$ t- k9 V

, E# m; \% r& K" ?+ F( t% h% X青、红、黄、黑、白,是我国古代所定的五种颜色,称为五色(正色),我们很容易就能用眼睛辨别出来。; a- q0 L" M( M

' w8 H/ y( e# T: o5 G. ?酸苦甘        及辛碱        此五味        口所含1 ?0 q9 V0 i5 w* f/ q& v$ I% G
膻焦香        及腥朽        比五臭        鼻所嗅
" s5 c, u# J" f- p5 X- e# b* a) L! @5 b, B) _# J
易解:酸、苦、甜(甘)、以及辣(辛)和碱这五种味道,是食物中所包含的五种味道。羊臊味(膻)、烧焦味、香味、以及鱼腥味、腐烂的臭味,这五种气味,是我们的鼻子所闻到的五种味道。& E8 O! n1 \0 J! u2 O# S

' q8 A6 {+ a% P8 ]" o3 _+ s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3 |& {% _, c3 _9 H% ^0 J曰平上        曰去入        此四声        宜调协
9 f0 [& F8 v) t- F, d, u. r! @9 p* Y. k
易解:匏瓜与黏土古人作成吹奏的乐器(如笙、埙),革是指牛皮,可以制成乐器称为鼓,有振奋人心的作用,如晋鼓、腰鼓、博浪鼓等。木制的乐器有木鱼、梆子、拍板、祝和敔。(常用于祭孔大典中),石类乐器有磬(石磬),金属铸成的乐器有钟、锣、钹、铙等。% Q- a$ w* J" u

: \8 ~" K4 B- h" a; I丝类乐器是因为中国古代用蚕丝作弦,故称为丝类,有琴、瑟、筝以及后来的胡琴、琵琶、小提琴、吉他等都是。竹制乐器是用竹管穿孔而制成,主要分为笛(横吹)和箫(直吹)。以上这八种乐器可作为八音的代表,‘音乐’可以调和身心,它和‘礼’是相辅相成的。
, Z- j* f& `2 S% ]' {( X& L6 t
: r2 M# y4 ^  N5 V2 a; B6 l平、上、去、入是古时候的四声,讲话时咬字发音应该正确,才能让人听得清楚明白。(平声即是现在国音中的第一和第二声,上声即是国音的第三声,去声即是国音的第四声,入声音调短促而急,分布在国音声调中。)% A9 m& T! M4 O6 f2 t
/ k- l& K8 e; n  n5 `$ W; ?0 r7 K0 x! K8 R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9 b8 M$ Z) N$ o1 y% D/ N7 {0 v5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 j: _6 _( d: ~/ L

4 U3 z0 g9 L' I7 b# U易解:高曾祖代表了三代,即是高祖、曾祖、祖父,然后是父亲再来是自己本身,往下是儿子、孙子、曾孙、玄孙,一共九代亲族称为九族,包含自身以上的上四代及下四代,是我们的直系血亲,和自己关系最为密切。是家族中长幼尊卑基本的伦常关系。(至玄曾三字,为求押韵而对调): C/ \: z$ q+ W% E) ^- K
! w4 e" T6 ~6 I; l& j+ q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2 a, a) V7 e0 S: d% M( j" Y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R" I) Y; R6 K5 J; Y3 |
$ H. W' G( ]1 @
易解:以下是讲五伦,五伦彼此之间都有互相对待的原则。父慈子孝,父亲慈祥恩爱,子女孝顺,夫义妇顺从,夫妻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体谅。至于兄弟姊妹之间,作兄长姊姊的应该爱护弟妹,弟妹也应该恭敬兄长姊姊。长幼之间要有伦常秩序,朋友相处也要诚实互信真心的交往,领导者对部属要尊重,部属对长官应忠于职守认真做事,各尽本分。
! ~2 a% G: L5 f) ^! C1 I4 w0 u4 k& [& Z, a; j, w- h
此十义        人所同        当顺叙        勿违背7 g* B' I1 x' v% L/ F
斩齐衰        大小幼        至缌麻        五服终
. p, U. d6 A2 K( e
9 ^7 E* l  k6 `+ g易解:从父子恩到臣则忠,这十条义理,每一个人都要遵守奉行,要了解亲疏关系,注意先后顺序不可以违背。! ~6 {, `/ F/ H) w* ~: H

9 U# Y; n& q3 ^7 p8 ~古时候父母、祖父母、兄弟、伯叔、外祖父与表兄弟等亲人,过世时所穿的丧服都有一定的礼节,不可混乱。(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都很注重礼节。)
, G, _, a1 U$ C5 e2 r8 W- @6 e) O5 s: q8 s+ \. ]0 }, S
礼乐射        卸书数        古六艺        今不具
* G6 I, ^0 ~; F$ M" h4 C1 [- E7 X惟书学        人共遵        既识字        讲说文& s) `% C: L* O

/ _' N/ _9 ?0 c! B1 z4 X易解:学习礼节仪规、音乐、射箭、驾驭马车、书法、数学,是古人教导子弟必备的六种技能,称为六艺,现在的学生已经不具备这些才能了。
: ~% u. G4 p8 v. u- n' ?# x% G3 L$ T. U2 G' c1 h4 i
只有练习书法写字,大家仍然共同遵守。已经认识字之后,接著就要讲解学习文字的构造和它的意义。4 t+ Q( n5 w% w  N* K# a4 Z& I% e
1 E) l/ w" @0 s0 k
有古文        大小篆        隶草继        不可乱: v8 u% J2 {( T) E7 Z* c# o
若广学        惧其繁        但略说        能知原
6 B- A4 [9 `( |8 n3 f# N- r' j/ P3 r* v" p0 {8 x2 y( a
易解:中国文字源远流长,有他独特的意义,较早有甲骨文、钟鼎文,再来是大篆、小篆,继之有隶书、草书、这些都要分清楚不可混乱。' t4 C1 o* {6 i$ _

& c/ d- e, ~4 `( _$ Y天地之间的学问广大无边,如果都想要学,恐怕会无从学起,不如选择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日积月累功夫精深,自然水到渠成成就非凡,其余的只须知其概要,了解来源就可以了。- O. ]. q8 u6 }5 u8 ]) B  A8 Z

4 H3 r( ^- p2 X  x凡训蒙        需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 O2 n( M. r; Y: W) K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 W& J0 P0 Y4 R; y" m: c
( J: _) {) _$ b& {9 }( a4 r+ T易解:凡是教导初学的学童,一定要讲究教学方法,义理讲解要详细,并且考察事实说明清楚。对于文字章句的读法,与如何分段的方法都要明白。(古人文章不分段,没有标点符号及注音,这些都由老师来教。)
9 A" e- b$ A' A) H9 _
3 N9 @9 O6 ?  n3 z- J6 y% e3 i读书求学,必须有一个好的开始,才能奠定良好的基础,应先熟悉宋朝朱熹所著的小学这本书,学习洒扫应对及六艺等,再来深究四书当中修齐治平的大学问。
' [) R$ _+ R4 P3 h8 B2 c- Z# H) x. C- j+ d) I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3 j2 N8 r: Y' `: C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6 i" T2 @  `: s; C, C

3 O8 Y& \7 P7 L' u易解:论语是孔老夫子教学传道的记录,一共有二十篇,内容是孔子的学生记载圣人的言行,谈论为人、处世与为政行仁的言论,包含了夫子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问答的记录,十分难能可贵。, t( D  w; F7 H  i, Q
: D# _4 U3 n3 L- `6 |1 ^3 z9 i
孟子这本书共有七篇,是学生万章与公孙丑等记录老师言行的书。内容都是讲述道德仁义的事,如崇尚王道,排斥霸道,阐明性善辟斥邪说等,是从政治国的典范。
+ ?3 T! C; U$ W6 g# `; r: n% b# {! Q" b: P! J5 A, |+ y6 F( N
作中庸        乃孔伋        中不偏        庸不易) \& E. T) v1 f9 p0 Y- z  N7 N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Y! i: d/ n% u8 s; n% Q8 |8 N

' _* ]1 A8 _6 Q9 t% d2 A易解:中庸这一本书是孔夫子的孙子孔伋所作(孔伋字子思,古人以字相称,以字行之。)中是不偏不倚,庸是不易,不变的意思,中庸所说是不偏于一方,永不改变的天下至理。8 z  s$ G) N5 O

7 K' @! ^& E4 M* O. z- i( J3 N大学这一本书是孔夫子的学生曾子所写,本书共有十章,内容阐述一个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 f! ^! i# S" c9 Z' A. A. ]
1 l4 g$ P5 h! V1 W+ d  O
国父孙中山先生,在民国13年3月2日,讲演民族主义第六讲时说:‘我们以为欧美的国家,近来很进步,但是说到他们的新文化,还不如我们政治哲学的完整。中国有一段最有系统的政治哲学,在外国的大政治家还没有见到,还没有说到那样清楚的,就是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一段话,把一个人从内发扬到外,由一个人的内部做起,推到平天下止。像这样精微开展的理论,无论外国什么政治哲学家都没有见到,都没有说出,这就是我们政哲学的知识中所独具的宝贝,是应该要保存发扬的。’
. k7 t0 r& q: V  Y; l8 ^. j2 W7 W1 @3 \7 X& o$ Q
孝经通        四书熟        如六经        始可读4 [" N4 ]1 P$ l8 O! f& e: B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 p' p7 V. F! i3 a1 S% M" E0 g( q( {6 m+ T( c3 e
易解:孝经共十八章,是一部阐明孝道的书。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因此古人研究学问,首先读孝经,要把孝经这一部书的道理,都融会贯通,再读四书,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并且有了学问的基础,然后才能研究六经这些深奥的典籍。& H* w: N' o) F  N0 A

, v) v0 M, X9 \  ~1 }; {诗经、书经、易经、礼记、周礼、春秋合称为六经,凡是有志于读书的人,都应当仔细研究其中的道理。2 f3 Z& o6 c$ k& _' j9 f* M
2 P5 G4 g( Y8 j2 `/ `# _, v. y$ E4 l1 t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0 ?( S# Z+ s8 _  J, V/ t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7 p" W+ j7 K( Z5 u- ~7 a

$ g5 Y7 d2 M+ h% E* L  w# x7 Y易解:古时候的易经有三种版本,分别为连山、归藏、和周易,共称为三易,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了,如今流传下来的只有周易一种,孔老夫子曾经审订过,书中的理论比较详尽易懂。
; z3 q) x0 p* H9 F0 c. U* o$ u( x4 q; _' D
书经之中包含典谟、训诰、誓、命等六篇文书,典:常也。尧典、舜典是帝王不易的常道。谟是大臣献上的计策如大禹谟。训:诲也,是大臣对君主的进谏,如伊训。
* y& m3 @; _$ r+ F0 u3 x. K# t* H' }0 X0 E/ F( k  G
诰是君主发布的命令,如昭告、酒诰等。誓:信也,是指君主出征时宣誓的文告,如甘誓、秦誓等。命是君主所下达的命令,这些都是书经中奥妙之所在。. l3 |- Z; `$ `; d
+ @: O" D3 P% F  Q) z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 A! @5 b- R# O8 f3 ]4 @+ T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P' \4 \/ h. S( v7 F! L9 e8 R; R/ v
7 R' C5 J$ U% T  i8 M0 ]' M/ t5 P
易解:周公制定周礼,分官设职建立国家的政治制度,六官即六卿,包含了天官:吏部大冢宰,地官:户部大司徒,春官:礼部大宗伯,夏官:兵部大司马,秋官:刑部大司寇,冬官:工部大司空,分属于天子之下,各司其职管理国家大事,为后世保存了良好的政治典范。
" C: M5 S8 Z+ R: Q2 _; {6 x+ T, T& o6 o/ c) p, c! e
汉朝时有两位著名的儒者,述说圣人的言论,大戴戴德将礼记删订为85篇,小戴戴圣则删订为46篇(即为现今留存者,加上后人增补3篇合计为49篇)。其内容完整的保存了古圣先贤的言论,包含各种礼节、五分十二律等音乐都十分完备。4 |  R) S) {% z
% ~* s: Z, u/ ^. J2 R4 [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 U2 P( d" M+ w) s$ @2 ~; z. N诗既仁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3 d, m( d3 W2 A: @
* i- w8 X8 {- H- |( x1 ?2 Q5 t1 z易解:诗经按体裁可分为国风、大雅、小雅、颂四种文体称作四诗,古时候诗歌一体有诗必有歌,国风是采集自诸侯各国的民俗歌谣。雅者正也,是正式场合演唱的歌。大雅是诸侯朝觐天子所用的诗歌,小雅是天子宴享宾客所用的诗歌。颂则是宗庙祭祀时所使用的乐歌,有周颂、鲁颂、商颂三种。  T3 ^) G, F. S/ U2 _+ ~

7 Z1 a  n4 w4 ?+ C3 p诗经经过孔老夫子整理删订为三百一十一篇,秦始皇焚书坑儒时遗失六篇,今存三百零五篇,取其整数通称‘诗三百’。内容记载:从事父至事君,人伦之道无所不备。可见诗经非常值得后人学习、背诵、吟咏。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又曰:‘不学诗,无以立。’
* Y* A5 d- P% r' O" ]* K% r
1 l0 _. P; ^) c% K# m1 Y5 A周平王向东迁都洛阳后(东周),周天子衰落不能号令天下时,作诗的风气就逐渐没落消失了。于是孔老夫子写出春秋这一本书,文字虽然简约,意义十分深远,详记鲁隐公到鲁哀公二百四十年间的历史,用来褒扬善行好事,贬抑恶行坏事,希望能藉此提醒世人分辨忠奸善恶,更期盼当政者知所警惕,当时很受到重视,对时局有很重要的影响。% L5 I3 Q+ `( m; |' g; @

  v7 Q; q' ~; F+ y9 ]  P+ V& g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谷梁3 }% s. c6 h1 c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7 \  }1 o( n. m$ E
, B% [* b6 o  s& V4 _9 k- I3 t易解:传是解释‘经’的书,这三本传都是针对‘春秋’作注解,有鲁国公羊高写的公羊传,有与孔夫子同时代的左丘明所写的左传,还有汉朝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其中左传使用编年纪事的体裁为春秋作注解,最令人称道,举凡天子诸侯之事,兵革礼乐之文,兴衰存灭之因,都记载得很详尽,是研读春秋一书最佳的选择。
& u. z( `  Y5 y+ {9 i/ l& N2 _7 Q
: z! u0 a5 [$ ~6 B3 m8 |1 D( o四书和六经的要旨都明白之后,才可以读诸子百家的书,如老子、庄子、荀子等,但是由于诸子百家书籍太多,卷帙浩繁,其内容也有可取之处,但并非完全正确,只要选取其中对我们的德行学问有帮助的精华来读,就可以了。
# Y, {  m) k: x  @3 d7 @3 v0 t7 ]$ Z7 t6 u9 D' `0 v- E' `
五子者        有荀扬        文中子        及老庄
9 R7 R0 S# @2 I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k: G0 C* R! U3 P, l

! s5 }0 q1 H- y易解:诸子书籍繁多,故有诸子百家之称,其中最重要的有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及庄子。(荀子名卿战国时楚人,著荀子一书,主张‘性恶’说,认为人性中存有贪婪好利等弊端,故特别注重礼节和教学,希望透过教育的手段来引导改善,“劝学篇”尤其有名。扬子即扬雄,汉朝成都人,著有太玄经、法言二书,太玄经是参照易经而作。文中子姓王名通,著有元经、中说二书。& S* W  {3 S; I7 t/ L9 m  }

$ `& }1 y; O( m. K7 d+ O5 G老子和庄子是道家的开创者,其思想影响中国人数千年,仅次于儒家,老子有道德经传世,其内容崇尚自然,倡导无为而治。庄子著『南华真经”属于寓言式的著作。/ Y; R* q; I% G/ n
  `) l) }* y; R9 _1 \5 ~# F$ c" i/ _, `
经书和子书融会贯通之后,就可以开始研读各种史书,史书是记载一国兴亡的事,要从中考察历代王朝传承的世系,明白各国政治上的利弊得失,和治乱兴亡的原因,给自己一个警惕。(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 \+ V: r9 F  n! s- T
5 h! C* B  N, {+ n, w- e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
" ]/ `7 U8 \& t0 j' v2 I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        称盛世
* l. @3 r2 s, @8 I4 x3 @0 s/ }2 K8 R
易解:从伏羲、神农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君主,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史前时代,没有文字记录,所以太古的事无从考察。传至唐尧和虞舜合称二帝,他们都把国家当作公器,传贤不传子,把帝位禅让给贤能的人,因为没有一点私心,造就了一番太平盛世。(古有‘尧天舜日’之说)
" w  ?/ C5 F; R) u1 N6 v% @& q3 R% h
夏有禹        商有易        周文武        称三王( t. [* `" c# e* B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C" z' Q* T, t) H9 C+ p$ x+ D
/ n* Q. c2 W. F# Z; h
易解:夏朝的第一位君主是大禹,他治理水患,疏通九河,把洪水引导入大海,老百姓都很拥戴他,因此舜帝把王位传给他,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因为贤能被尊称为‘三代的圣王’,后来夏禹准备把帝位传给益,因为人民怀念禹治水的功绩,加上儿子启又非常贤能,因此诸侯拥戴启为天子。中国从此变成家天下。夏朝传了四百年就改朝换代了。
* x4 Z/ H  z5 y
% r9 n1 e7 R) w% T+ m汤伐夏        国号商        六百载        至纣亡
4 x1 [1 N) X! i1 ^& s; l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f5 o( r, B7 ^7 |8 r( b+ l

. G9 I2 b4 z! q易解:夏桀在位时因为暴虐无道,成汤起而讨伐,建立了新王朝国号商。传了六百多年,到纣王时就灭亡了。
  |7 E$ p( H. {* Q2 K+ ~
/ F4 g2 h4 h6 O5 |- D/ g5 o周文王行仁政,诸侯都来归附,直到周武王时因为纣王荒淫无道。才联合诸侯讨伐纣王,建立周朝,周朝传了八百七十四年,是我国历史上年代最长久的王朝。
' y, k( Y" I" `2 y1 m
3 {& c$ ~# I) P4 ]/ C  G周辙东        王纲坠        逞干戈        尚游说2 _# P6 S, t+ E* m4 Z6 w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2 A7 G/ [& u5 J6 h7 C
' f0 b) l* n2 b% Z易解:周武王在镐京建立国都,史称西周,到周平王迁都洛阳之后改称东周,东迁之后王室的威望低落,王室的纲纪和政治制度逐渐瓦解,诸侯各自为王,为了扩张势力彼此争执干戈相向,天下变得纷乱不堪。一些谋士与投机份子趁机崛起,周游列国担任说客谋取功名,在各国之间进行游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提倡合纵,从此兵连祸结,天下苍生不得安宁。+ H. Y' m' T& @* d; ^6 {! b
% l+ i/ M9 J% ^- i# U' f& ?1 r
自周平王东迁开始称为春秋时期,(因孔夫子编春秋而名之)共二百二十四年,自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史家称战国时期。春秋时期产生了五位霸主,依序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他们虽然标榜著崇高的理想,实际上仍依赖著武力称霸一时,甚至连周王室都被诸侯灭亡了。4 h7 i" w- s) S& m! T* g$ H$ o% o
5 |7 |( S" A- q5 B# t
进入战国时期后产生了齐、楚、燕、赵、韩、魏、秦等七个强国。七雄间彼此战争,弱肉强食杀伐不断民不聊生。: F9 K' j" ^* {
* T3 G# A& u3 e* d* J: l1 |
嬴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 E% e$ I5 }3 \5 j高祖兴        汉业建        至孝平        王莽篡8 Y: V! p9 q) e

9 x5 Y% o/ G! P6 Y易解:秦始王姓嬴名政,采用张仪的连横外交及远交近攻等策略,将六国个个击破,兼并六国的领土,统一天下(中国)自称秦始皇。只可惜不行仁政,暴虐无道民不聊生,传到第二代胡亥时就被抗暴队伍项羽和刘邦推翻了。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相争,两军交战七十多回合,最后项羽兵败自杀,天下又成统一的局面。) J! {2 i1 W6 k; @4 A  ]7 m  t
* f; X) a% S( n1 [
汉高祖刘邦兴起,建立汉朝的基业,这是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传到第十一代汉平帝时,被外戚王莽夺取了帝位。王莽篡汉后,改国号为新。- @  G$ t9 b4 c4 C; D9 z
! L0 k) d9 o+ _0 I
光武兴        为东汉        四百年        终于献1 m$ w3 h4 f; F- `+ M1 @8 y( ~
魏蜀吴        争汉鼎        号三国        迄两晋
. y4 c3 t# a1 |% e. V3 W% f6 [* h; e9 t/ z* i
易解:汉光武帝刘秀,复兴汉室,推翻王莽,在洛阳建都,称为东汉。(王莽以前的时代称为西汉)两汉共传了四百多年,到汉献帝时,被曹操之子曹丕所废。8 E* P/ \9 i9 V* ^7 Q
# H7 K( D1 _: H( {" C
魏(曹操、曹丕),蜀(刘备),吴(孙权)互争汉家天下,历史上称为三国时代,一直到晋朝(司马炎)继起,灭了三国,才结束纷乱的局面。又因为五胡乱华,把国都迁到江南建康称为东晋。/ l" L# P) M( F, D! W# ~

: z6 h9 @. n: m5 @宋齐继        梁陈承        为南朝        都金陵$ @4 \* U; z$ w5 p. ^; o* A
北元魏        分东西        宇文周        与高齐+ Z7 g% Q* C8 e) ~( o; p

* [; r& X! |# _易解:晋朝传了一百多年之后至晋安帝时被刘裕所篡,从此进入南北朝的时代。北方被外族所统治,南方偏安局面下的朝廷,称为南朝。为了与其他的朝代有所区别,史学家便将这四国的国号加上‘南’字,分别为南宋、南齐、南梁、南陈,皆在金陵(南京)建都。
, W" \6 X7 h! @4 |2 S
- k  r" b; d' R+ i& t北方北朝的拓拔圭建立北魏后,他注重礼乐及教育,又施行汉化政策,改姓元故称元魏,在历史上颇为有名。至孝武帝时分裂为东西魏,不久,宇文周篡西魏,建立北周,高洋篡东魏建立北齐。  R/ X9 F  `+ X9 @- L

- P' \5 ]+ J: C& Z7 S迨至隋        一土宇        不再传        失统绪/ G# ]4 j. S1 [) {2 Q
唐高祖        起义师        除隋乱        创国基# |; {$ I; h  E  {' B$ j

$ {, L* R$ |* n1 X/ B$ i易解:等到杨坚建立了隋朝,才结束南北朝,统一天下(中国),即为隋文帝。文帝深知民间疾苦,一生勤俭爱民,只可惜识人不明,因改立次子杨广为太子,种下祸因;杨广即隋炀帝,荒淫无道,刚愎自用又好大喜功,连年征讨的结果,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引起各方声讨,只传了一代,才三十八年隋朝就灭亡了。
; ?1 q' q4 ?' q# x& Z4 p4 }/ o$ O
) q9 b& y! B8 v! V: D# h唐高祖李渊倡导仁义之师,平定隋朝的乱事,建立了唐朝二百八十九年的国基。
1 U6 o( b- Q- J$ ?3 T
1 f: Q1 h7 _7 R二十传        三百载        梁灭之        国乃改
; J  a# ^0 j: s, I; r. K. ~8 |$ S梁唐晋        及汉周        称五代        皆有由
6 y. H. C4 E$ k; Q, v( ~& w: W6 |' _: T+ N7 L
易解:唐朝传了二十代,国运将近三百年,直到朱全忠灭了唐朝,才把国号改为后梁,为了与前面的朝代有所区别,因此另加一‘后’字。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及后周,这五个朝代称为五代。五代的生命都很短暂,其兴亡都有原因。
+ U" r: g7 C$ Z+ }& C) n' ^( r% c
- E( U! N9 b' k$ |  t+ x8 O4 E" }炎宋兴        受周禅        十八传        南北混
; g- _7 N% x* A' n( q5 y' \辽与金        皆称帝        元灭金        绝宋世
- e! @' `, v6 m3 L9 |: U' {3 k# r9 U+ l) f1 k
易解:赵匡胤接受后周恭帝的禅让,(实际是逼恭帝逊位)建立宋朝,因为重文轻武只提倡文治不讲究军事,国势大衰,北宋和南宋一共传了十八代,被元朝所统一。
  _9 A+ `. F4 j3 u2 U
" D& ?0 {8 g3 a! D+ r, C契丹族所建立的辽国与女真族所建立的金国都曾在中国的版图上称皇帝建国家,后来金国灭了辽国。北方的蒙古人武力强盛,到元太宗时灭了金国,传至元世祖忽必烈时终于灭了南宋,建立元朝。
3 ?! w% r. j) N, ?# M/ k7 t  O% u$ v! V$ j; `5 _% c# n7 k
舆图广        超前代        九十年        国祚废
: S& H" `' r4 R% G' w0 y' M太祖兴        国大明        号洪武        都金陵4 T" w- _' ]. p0 V
% {' R: M0 m5 T. r% E: [
易解:蒙古帝国的版图之大是前所未有的,比中国最强盛的汉朝和唐朝还要大。却因为种族歧视、宗教迫害与高压政策等因素(重武力轻文治),只传了九十年就被朱元璋推翻了。明太祖兴兵起义,南征北讨十八年,终于完成统一大业,改国号为明,订年号为洪武,在南京建都。. S6 s4 R! [% u- y3 M; V
3 v) T9 @) K* a9 {( R' f* o6 E
迨成祖        迁燕京        十六世        至崇祯
' a1 c+ U7 U# _  M权阉肆        寇如林        李闯出        神器焚& S" K7 A6 a' W( z! I) }# Y

; m6 ~( e! P$ F易解:等到明成祖的时候,将国都迁往燕京(北京),又传了十六代,到崇祯皇帝时就结束了。明朝之所以灭亡,是由于太监弄权政治腐败,加上税赋重,人民负担不起,于是盗匪流寇四起,当时最有名的土匪流寇李自成,自称闯王,率兵直闯北京,崇祯眼见大势已去,自缢于煤山,结束了明朝二百七十七年的历史。# M' z5 \9 A5 R* [
( F4 V! |" }" D
清世祖        膺景命        靖四方        克大定
/ }" g+ V+ W7 K2 @8 H% e  C由康雍        历乾嘉        民安富        治绩夸/ T- A4 n# ?6 ^  I4 }1 @
  E6 N& R" L6 F' P/ h7 @
易解:清世祖自称接受天命,入主中原平定各地的流寇作乱,使天下恢复安定。清世祖是满清王朝的第一位皇帝,后来传位给康熙,雍正历经乾隆、嘉庆,一百多年间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安定富裕,都是由于政治清明,治理的绩效良好所致,外族统治能够文武并重,实在值得赞赏。3 {0 _, Q  {0 q' W

5 A; |2 C4 i6 r5 ?0 \' w道咸间        变乱起        始英法        扰都鄙; U8 i4 k/ w& Z8 q# ~% |
同光后        宣统弱        传九帝        满清殁
; S6 U. J  k% a# h6 q$ B
3 h# R& p3 W* X# u易解:到了道光咸丰年间,国势逐渐衰弱,内忧外患纷纷而起,内乱是太平天国的兴起,外患则是英法两国为了通商问题,时常来骚扰侵犯,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掌权,政治伦理荡然,加上无能又专断,宠信宦官且听信小人谗言,朝政大乱,种下清朝沦亡的祸因。(英商在福建、广东沿海省份贩卖鸦片,引诱中国人吸毒,因为林则徐的禁烟,终于爆发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 D5 f! P' i, X" b6 o4 k) \/ j% b! i. b
同治光绪皇帝之后,更由于列强入侵,清廷无能,屡战屡败,频频割地赔款,传到第九位皇帝宣统,国势更是积弱不堪,国父孙中山先生,为救亡图存起来革命,领导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推翻满清建立民国。$ z- z% n* c  S8 q3 n
) H; W+ g& ]5 J
革命兴        废帝制        立宪法        建民国
& G8 T2 m+ R- v8 |  z古今史        全在兹        载治乱        知兴衰
* A! L+ Y+ D8 Q+ _- h1 T; K
- P4 e5 n( M3 R2 u. b易解:国父孙中山先生领导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废除君主制度,建立东南亚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制订五权宪法,建立中华民国。
" {4 V7 l4 m  ~( y3 a0 x* |% I4 x+ L1 m9 ]8 H* e
古往今来所发生的历史,上自三皇五帝下至清朝共有廿五个朝代全在这里。从各朝代的治乱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兴衰的原因,我们应当记取历史的教训,才不会重蹈覆辙。7 p: Q" J( i2 i' t0 O, z2 r

9 e' j+ w8 F4 c  x1 `史虽繁        读有次        史记一        汉书二
. L+ \2 ]' x% y6 I! p: u! g# z后汉三        国志四        兼证经        参通鉴
4 g: E2 N4 b8 E; x% u; S7 r# F# d: t7 x, K# k4 m. S$ Y
易解:史书虽然繁多,研读时仍需依照次第,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首先要读史记其次是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第四,这四种书号称‘四史’内容最为精要允当,同时还要寻求其他的经书来证实,并参考资治通鉴以了解历史的全貌,避免以偏盖全。( q$ k; u1 J1 j% R  _9 f

2 F$ z% G% w4 \2 d+ R8 G读史者        考实录        通古今        若亲目# u" r% m1 F5 M' U& H/ {7 g7 v
5 O8 v; H" c. m% M
易解:研读历史的人,必须要考察记载历史事实的资料,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有十分证据,说十分话。如此才能真正通晓古往今来的历史,就如同亲眼目睹一样。(唐太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x2 E+ [, Q" I

4 p! a; [! Q& f: l5 O口而诵        心而惟        朝于斯        夕于斯
! h* G, A( Z$ m# y6 s2 y! j! l3 F' F4 o5 o/ I
易解:读书的方法不但要用口去读去背,还要用心去思考,不但白天用功,晚上也要不断地精进,才能熟记不忘。(读书五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手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2 J- u8 ~! Y# G, @8 w- Y/ d2 `% G
* l- k, }5 z( _: Z
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 @1 `: Z8 u/ ~. w' V
赵中令        读鲁论        彼既仕        学且勤
: L2 z* C; }  p" R! X+ u3 N/ ]( g0 Y, v, ]) J+ w: \9 m/ ]( e
易解:从前孔老夫子听说鲁国有一位七岁神童项橐,虽然只有七岁,夫子依然把他当作老师一般请益。像孔老夫子这样的圣贤,还这样不耻下问,我们应该见贤思齐!宋朝赵普(曾任中书令后任宰相)好读论语,虽然贵为宰相仍然勤奋的学习,并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传为美谈。(赵普以半部论语协助宋太祖赵匡胤治天下,又以半部论语协助宋太宗治天下,辅佐两朝国君施政皆以论语,可见论语之殊胜可贵。)。0 d( _0 p+ k7 M, t+ Z

6 x- m! K  Y! E, n& N彼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 H: l! u) w: f% |头悬梁        锥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
; o' z) n0 J$ O/ L- c. U
" D; T9 o  f, A& S9 b6 P# r+ a易解:西汉时的温舒,家贫无力买书,于是利用牧羊时编织蒲草,将借来的书抄在蒲席上,还有一位公孙弘,削竹子做成竹简,把借来的书,抄在上面。他们虽然无钱买书,却能刻苦自励,终于成为大学问家,为国家成就一番事业。
' W% E  z! O& m$ Q' T3 W/ G, ?/ W5 J  ?( r4 c
晋朝人孙敬,非常勤奋向学,每天读书都读到很晚,为了避免打瞌睡,于是在头发上绑了绳子,悬挂在头顶的木梁上,当他打瞌睡时,绳子扯动头发,就会因此痛醒,再继续用功。战国时的苏秦,发愤勤学,每当他疲倦昏昏欲睡的时候,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让自己清醒,提醒自己不能懈怠,他们这样刻苦用功,都不是别人要求、教导的,全是自动自发奋发图强的。# i6 T# O1 W5 H/ a0 u4 n; x

8 f; L! q- V! e5 p- l" X如囊萤        如映云        家虽贫        学不辍& C3 k+ _2 A2 L6 W$ E) ~7 c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8 @  L: Q2 |3 z7 X, y' Y, s( R4 d8 R1 {& w# t, m. s# F
易解:晋朝时的车胤,由于家中贫苦,无钱买油点灯读书,于是他就抓些萤火虫放在网袋中,利用一闪一闪的微弱萤光来读书。另外一位名叫孙康,每到夜晚时,就利用雪地上的反光来读书,他们家虽穷苦,并没有停止学习。汉人朱买臣,家境贫寒,以砍柴为生,却常常利用砍柴的空档读书,每次背柴回家的路上,都是一路背诵回家。隋朝的李密,平日为人放牛,却仍一心向学,常常把书挂在牛角上苦读。他们为了工作谋生虽然身体劳苦,依然坚苦卓绝的求学,奋发向上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效法。, X3 h+ x+ `" d

& V. G" C- I" ]0 q* Q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
; H0 X& k! o# \$ J) Q$ O1 X" C* Z彼既老        犹悔迟        尔小生        宜早思/ y9 f7 e# P0 O7 n, @
8 ^' i9 F6 V8 X2 s% z3 b7 @
易解:宋朝的文学家苏洵,号老泉,二十七岁时忽然觉悟,开始发愤读书。他因为年纪大了,才后悔读书太晚。你们这些年轻的学子,应该有所警惕,及早用功读书。(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9 t3 {- n' z' E6 B, i

% n+ T+ S+ ~  z" \# S4 D, g若梁灏        八十二        对大廷        魁多士
4 P5 T0 O' ^& r9 d* F3 f彼既成        众称异        尔小生        宜立志
$ b2 F2 V0 A. C2 g3 S& ~
' h3 @, v6 m; b9 P* g易解:五代时,后宋的梁灏,八十二岁还能考中进士,而且在朝廷的殿试中对答如流,脱颖而出成为状元。像梁灏年纪虽大(记忆力已经不如年轻人很多)还在用功,大家都称赞他不平凡,你们这些年轻学子,应该立定志向及早用功。$ ?& i' Z9 C& x4 L4 y: b: n) r
& {3 F5 _/ o: B3 {
莹八岁        能咏诗        泌七岁        能赋棋- M' y' m" [* w% r
彼颖悟        人称奇        尔幼学        当效之, Z! V4 y* J0 z, p& F, c
3 u! }' S3 t- w
易解:北齐的祖莹,自幼好学,八岁就能吟诗,唐朝的李泌,七岁时即能以棋为题作赋。他们的聪明才智,人人称奇,你们应当能从小努力,以他们为模范,好好的学习效法。6 ^9 F. {; Z3 I1 s, X
+ P- y& q0 `1 \  g
蔡文姬        能辨琴        谢道韫        能咏吟
! J  G8 L; S! U- ]4 n( J彼女子        且聪敏        尔男子        当自警
! H% M. z( B, z4 j  _+ ?' C; D) h3 F: t
易解:东汉末年的蔡文姬(蔡邕的女儿),从小便能分辨琴声的好坏,(可以从琴声分辨出吉凶之兆。)晋朝宰相谢安的侄女谢道韫能出口成诗。他们这些女孩子,既聪明又敏捷,你们这些男生应当自我警惕,好好努力,不分男女,只要是好榜样就要学习。1 B) j) Q2 n, F# r$ e6 q6 j- E' G

& y' I: t* H6 ^/ c+ i唐刘晏        方七岁        举神童        作正字
+ ^" a1 W0 U0 n7 k' }; F; L彼虽幼        身已仕        尔幼学        勉而致/ T3 p/ I) `( f
有为者        亦若是
) e0 G/ f8 o! B" k0 I5 j' M0 V0 N; M  e% B) ^! S7 a
易解:唐朝的刘晏,七岁时就饱读诗书,通过童子科的考试,作了翰林院的正字官,负责校对典籍,刊正文字等工作。
! ?- i1 ^! A! i6 w
& T. X3 }4 ?$ u2 S9 w% @他虽然年纪幼小,却已经任职做官,你们从小就知道学习,只要勤勉努力,也是可以做到的。一个有志气的人,只要肯努力,也可以像他们一样,万古流芳。(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 M+ ^4 f4 ]* g5 _5 ]$ Y$ i( F
& D# g( `( {; O: e+ o犬守夜        鸡司晨        苟不学        曷为人
0 D# J0 W* ~& T; o) k  X赞吐丝        蜂酿蜜        人不学        不如物
3 C/ t( i5 ~: Y" @! T. Z/ |" v- U$ s& C, Z, p* f
易解:狗会在晚上守夜看门,防止盗贼入侵。公鸡会在早晨报晓,提醒人们天亮了;畜生都能忠于职守,我们如果不能善用秉赋,不知道上进,只是苟且度日,哪还有什么资格做人?蚕能吐丝,供给人类作衣服的原料,蜜蜂能采花酿蜜,供人食用;人如果不肯努力学习,岂不是连这些小昆虫都不如吗?* P: L+ A/ U3 O: J4 ]. D

3 f) Q& }/ c* L1 u幼而学        壮而行        上致君        下泽民
+ ~( g: M) [" o5 H5 U扬名声        显父母        光于前        裕于后; \5 d  i* r2 I& b* s

$ c% N, C8 j& S/ ~# L' l5 f6 j* i) y易解:一个人在年幼的时候,就要努力求学,长大后,应该力行实践所学到的学问,对上能辅佐长官(协助领导者)报效国家,对下能造福社会人民。这样不但可以得到好名声,使父母觉得光荣、欣慰,更能光宗耀祖,对后代子孙也是一种启发,一种典范,一种真正的庇荫。
" j, k' K( ~- O* J1 L, z  I5 O3 O* U2 S% f
人遗子        金满籯        我教子        惟一经+ p/ z5 d( H. A, B
勤有功        献无益        戒之哉        宜勉力' [, K; A6 R: x& @

  |; D) Y5 p( M4 s易解:一般人留给子孙的是满箱的财宝,我却不同,只有一部三字经,用来教导子孙好好读书,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 g1 l, R  n: Q. |8 B
7 F8 q/ |% j" ~+ L5 m
只要肯勤劳努力的学习,一定会有成果,如果只是嬉戏,游玩不肯上进,对自己对父母师长,都是没有益处,要时常警惕,好好努力。
5 n+ {* |+ |& e9 t" z" g9 D' C" w: ]$ C  L4 ^; g
转自:http://bookgb.bfnn.org/books2/1725.htm

) I" ]2 X" Z  e& e- k* j
尝出五味淡,品得菜根香。
阴阳五行数,乾坤一壶天。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无过是功,无怨是德。

TOP

我要下载朗读

MP3朗读下载 在哪里

TOP

引用:
原帖由 wxf010313 于 2007-6-13 18:01 发表( K7 d1 W. ~2 Q% }
MP3朗读下载 在哪里
& |+ C1 n+ J8 H. }0 M7 I0 Z/ N% V7 o1 P3 s9 I9 E8 B1 r$ A
附件里补上了。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尝出五味淡,品得菜根香。
阴阳五行数,乾坤一壶天。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无过是功,无怨是德。

TOP

 18 1234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