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堂首页 | 万年历 | 免费电影 | 合作赞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欢迎您光临 五味堂 (www.wwt.com.cn)!济世之道,莫先于医;疗病之功,莫先于药…… 五味堂 宗旨:【传承中医中药国粹,弘扬气功武术瑰宝——致力于全民健康!】五味堂网站是提供传统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经方秘方验方、中药草药知识、医疗保健气功、武术气功、传统拳械、易学边缘知识等,供网友、会员继承、应用、研究、发扬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网上交流平台……网站正在逐步建设完善,现已开放注册,欢迎有志于振兴中医、弘扬国粹的同仁莅临指导交流,共同研讨、提高。也欢迎所有信任和支持传统中医药、民间中草药、武术气功的朋友经常来 五味堂 了解、学习、交流。祝大家健康快乐 ^_^
发新话题
打印

[动功类] 江南民间秘传气功:“ 润气功 ”

江南民间秘传气功:“ 润气功 ”

.9 v$ G# W4 z  Q  Y5 w8 X

江南民间秘传气功:“ 润气功 ”

4 }7 A' J0 G& ]4 x# D8 s5 \& T

6 }3 D: l3 T+ h( E0 `        “润气功”为清朝末年大侠邓钟山先生所传。其功法特点是“动”“静”结合,“练”“养”并重,有很好的养生及强身作用,一直在江南民间秘密流传。其功力进展之快、收效之速,非一般气功能比,被武林人士视为护身之法宝。& G0 J# y1 Z9 e2 c

% z8 U, E2 m$ N4 w0 U6 |, X        余有幸于前“南京中央国术馆”教官陆林老师处获得“润气功”秘传手抄本,珍藏至今已有卅余载。今为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提高全民素质,同时也为揭开气功之奥秘,本人特将“润气功”秘传手抄本重新整理,并附以插图公布于世。力求使读者易懂,学者易学,实践者大获收益。文中倘有疏漏不妥之处,皆为本人水平所致,还望广大学者与武林同道不吝赐教。
0 H% i7 U6 L7 k7 D
2 J$ |! l6 M# x! a2 Z        “润气功”不仅具有“静养”与“强壮”之特点和功效,而且还是一种将气功与武功揉合在一起的综合练功法,风格别具。它的特点是:以独特的呼吸方法,佐以规范的武术站桩,来配合相应的导引动作,促使周身血液循环,鼓动气机,使气血能很快地流向人体的四肢百骸,达至神经末梢,濡养五脏六腑。通过长期训练,可使人体各器官机能得到改善,对调养人之精神、增强筋骨力量和提高武术技击的功力等方面,均有直接作用。) w. J- G4 w1 l, \4 h: f

0 Q% B  g, I( j5 h  ?        由于“润气功”收效明显,见功快,能充分体现出“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积极效应,久习武术气功者通过认真阅读,仔细揣摩,逐节练习,可以做到无师自通。1 \" c0 W# G& c% u. A; C7 y  i

' J1 e+ D4 [8 K) n) N1 A, b        “润气功”共十八节。由于该功功法独特,功效奇快,自明末以来就已在民间广泛秘密流传,并为一些爱国人士所运用,训练出一批批“刀枪不入”英勇善战的农民队伍。在中国近代历史中,对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即使在当今社会,将其功法应用于公安战线与国防上,也不失其现实意义。
8 f* j! t5 v: V  E  O; c7 V/ G/ ?" m. W
        然而,要想习成此功,也非易事。习者除有一定的决心与恒心外,还必需要遵循文中所规定的方法去做,每月仅能学习一节,循序渐进,前后兼顾,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历代练功家常有一个传统的说法,即“百日一小成,千日一大成”,这就是强调练功不满三年以上者,是取不到较大效果的。
9 s( Y* I+ v3 u( x# t( U4 R
7 {' ~0 r) t" H6 J        另外还有一个运动量的问题,初学者常带有一种急燥情绪,急于求成,盲目加大运动量和延长练功时间。这样一来,会使自身体力消耗过大,易产生疲劳,对练功产生厌倦、恐惧心理,有时勉强练功,形成一曝十寒的局面,甚至会半途而废。这样练功凭一时兴趣是取不得好效果的,对身体也无益处。反之运动量过小,平时练功“浮皮搔痒”,对身体虽无多大伤害,但要想有所成就,实为难事。总之练功时,把握好运动量是至关重要的。: M( i9 y/ p# K8 @7 k

5 J/ F! G4 t9 O        如何才能把握好适当的运动量呢?每次练功时必须态度认真,动作准确,功后身体要有反应,主观感觉良好,饮食与呼吸正常,以不影响第二天的练功为原则,能保持一贯良好的练功兴趣,在此基础上,逐步加大运动量。
5 o8 j% d& m/ G: t4 B4 H  r# x1 o7 Y* ]+ J9 q/ ^4 N; s; N
        在“润气功”功法中,尽管各节所采用的练功功架不同,其所练的部位与作用亦不相同,但究其最基本的几种方法都是相同的。为了避免文中各节文字介绍时可能出现的重复,在此将贯穿整个功法的最基础部分,如人静、呼吸、紧肘等法及练功中的注意事项,先行叙述,以便习者尽快掌握,步入“润气功”之门。$ |! `/ N; l5 c; X, C  X( g
( C, X; z3 F% m% K
        (一)“润气功”入静法
' F6 n' v) p' ?! ~$ r( c2 p9 U, O, F/ G7 p+ C
        “入静”是“润气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练功前、行功后均需“入静”。练功前“入静”是为了使人体由平常状态转入练功状态。行功后“入静”是为了使人体由练功状态缓缓恢复成正常状态。( N: A0 U- r& b, v& o

  Z% U) J  a$ c" {        这里所说的静是通过一种特定的方法使自己的情绪慢慢地安定下来,不想别处,专心一致地练功。
* t6 @0 q  A9 A. J# x" b# g" ~7 Y1 p
        因为练功如不能“入静”,定会分神,分神则功力难长,甚至还可能伤害身体。
& ~8 w( S9 e1 b- C+ m. \% l/ b  ?$ }% N
        如何才能“入静”呢?“润气功”中的入静方法是: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内扣成内八字步站好。两手叉腰(四指向前,拇指朝后),心平气和,双目似睁微闭,然后再注意以下几点:(1)意守丹田(心想脐下三寸处);(2)谷道上提(俗称提肛);(3)头部如顶一碗水之意,头要端正,颈椎上拔;(4)舌尖上卷顶住上腭(俗称搭天桥);(5)两脚五趾抓地(足心内涵)。做到以上五点之同时,要用自己的耳朵仔细寻听自己的呼吸声。如此反复练习,即可使自已的情绪平稳安定下来。9 z, B6 l5 V* N8 |

& P5 ?7 F# T1 P        刚开始练习入静时,只要能做到数分钟即可。随着练习时日的增加,入静的时间自然也能相应延长。每次入静如能做到20—30分钟,对一些慢性病如神经衰弱、失眠、遗精等症能起到药物所不能达到的神奇作用。经常入静可使人有种超尘脱俗之感,能达到“心猿意马牢拴住,如岳不动万事休”的意境。“入静”可使人身安体健,祛病延年。因此此法之效用不可等闲视之,习者可以慢慢去体会。! L3 g; x) m! K4 ?; V! F

* w$ x( N( f3 p% s$ L; p- W" O        (二)“润气功”呼吸法2 l( s6 Y# B1 g4 b' I

! R5 Q3 R5 Q+ t% `" m0 }! W        历代气功师常言: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练功主要就是练的精、气、神。凝神方可练气,练气即能生精,聚精才能汇神,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和互相依存的。尤其对练气的方法,各气功流派是非常讲究的。它大体有胸式呼吸、腹式呼吸以及自然呼吸等区别。而在“润气功”功法中,除混合应用上述数种方法外,在行功时常运用一种特殊的贯气方法,来加速周身血液循环,提高练功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M: m2 e: h$ A  g* X( \' O) R4 B
        (1)预备姿势如前文“人静”法所介绍的内八字步站立;
- t0 n' M  B( v9 T; x/ P6 v7 g. \5 G2 @2 x- f
        (2)口呈圆形向外呼气,同时发出呼声,意欲将体内污浊之气统统吐出。呼气宜长;: G3 T; q* ?, G3 G* r9 H/ y: y

: a& s; u3 w7 k* F3 l: V3 A6 T        (3)口咧成一线,上下齿合拢同时向内吸气,并带有吸声。吸气宜深,大有将天地之精华包揽腹中之势;$ D; J; j; E/ N: Y1 P; i% p

9 L/ F, r! s3 U' M. k# L! _        (4)口迅速抿拢,闭紧将所吸之气迅速由口中吞咽下肚,直贯丹田,不容有半点遗漏,同时发出咕噜之声,有如饮水之状(此时舌尖抵住上腭)。这种长呼、深呼、贯气之法,是“润气功”独有的练功特点,贯穿于整个功法之中。为避免在今后各节介绍中重复,凡文中涉及此法时均以“呼吸气”代替。
! U$ N9 U6 @  D  Q
' `% I" e* T2 i        初习此法时,呼吸不必强求深长,但求熟练,贯气时如吞咽不下,可用鼻放气再行吞咽,如此反复练习,自会运用自如。只有掌握好此法,练功时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j, q3 c' M1 r7 I( h6 m# B; p
1 ]0 U! J! F6 [  _; C- @' s
        (三)“润气功”紧肘法" R3 l0 w( N! T+ g6 J- ?% Y( G
3 `) y; b  W2 \+ ~
        为了能顺利地进入练功状态,保持良好的练功情绪,在整个练功过程中,常运用紧肘法配合呼吸气,使人精神为之振奋,增强练功活力。在功法中凡有呼吸气之处,必有紧肘法相随。这两法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形成“润气功”的一大特色。紧肘法具体操作如下:
& D5 R/ a7 N1 u  |; v5 C( n9 U% f: m( n. R. |4 a" l! n9 l1 b# q
        (1)预备式如前“入静”法中所
5 Z9 }4 i" A  E) h7 I8 b$ N5 g# h; l  C
        介绍的内八字步站立,两臂屈肘,两手握拳抱于两腰侧,拳心向上,双目向前平视(图1);
, H2 s1 d* z1 K$ x0 @: E. K, |
1 z8 s, n4 ?1 o1 a; n! ]        (2)为使习者能准确地掌握此法并运用,现将紧肘动作分四个步骤加以说明:
* Y% _5 O$ j% x# n( q) X/ _' s' q( T+ Q* K/ H( T
        ①两拳松开手心向上,随即前臂内旋,掌根紧贴腰部向内滚动翻掌,两手心转向下(图2);' }8 I& k. ]; ^6 b
. L4 N& `8 t8 v4 w: H) V. _
        ②两前臂不停继续向内旋转,两掌紧贴腰部向后卷腕,手心转向上,手指向后,同时两肘由后向前运动(图3);
/ z4 _0 T/ |! a8 d1 [/ G) p1 X2 r7 Z+ c/ |4 @' {, {2 S* g
        ③两前臂外旋,两掌紧贴腰部由后向内向前磨转,手指转向前,掌心仍向上,手稍向前伸,同时两肘由前向后运动;3 a- q$ }2 V# G* O: F$ D+ G7 x/ @
( ^$ L; P! P8 a* {( Q0 z
        ④两手握拳紧贴腰部稍向后拉,抱于两腰侧,两肘向后夹紧,胸部自然挺出,两肘尖向后,恢复成预备式姿势(图4)。2 n9 n; y) M2 [' a% a
( V5 T5 f( _. V6 P- S* V' z
        紧肘时的动作要领:①紧肘运动必须做到灵活自然,一气呵成,不可停顿;②紧肘运动是由于腕的滚翻、后卷、内转、前磨,以及前臂的内外旋转,而带动肩肘向前后运动的,但不可因之耸肩与弯腰。7 a3 }& T& g) ^8 j

) s- ?$ m& g8 M( J        紧肘法的作用:在紧肘法中,由于两手不停地在腰部两侧进行滚、揉、挤、压,使两侧软肋部位的肌肉逐渐变得坚实起来,同时又间接地对肝脾两脏起到了按摩作用,从而加强了体内的血液运化与营养吸收,增强了人体的抗病能力。因此对紧肘法的功用不能低估,习者须认真对待。+ c' q& V# ^" P4 s
/ A' P. @: @. H$ x" J
        在整个功法介绍中,凡遇有紧肘法的地方,如双侧进行的谓之为双紧肘,单侧进行的称之为单紧肘。
! c4 Q/ R  L: S2 u2 M# L" c/ G& a8 E$ }# `% s0 d
        (四)“润气功”练功注意事项5 B, r1 j/ h2 F; C% {4 }* _7 e
8 n( a& {, [7 c3 t
        1.练功时须用一条长5尺宽l尺2寸的红布缠腰,将前面小腹部摊平,后面如系带状在背后系紧,并打一活结,做好练功前的准备。腰缠红布是练习“润气功”的标记,亦有活血之意。% T3 I) N5 }7 M" t1 S5 U; H  t9 z

) Z% l! D5 H5 T8 c        2。练功场地,必须选择空气新鲜、环境幽静之避风处(避风如避箭)。遇恶劣天气,如雨、雪、大雾可改为室内练习,且以静功为主。
5 a1 h( g: Y" o& V3 j" \
/ \9 W& \1 ?5 c$ P$ p4 S        3.练功时需穿没有扭扣的宽松衣裤。如遇夏、秋燥热之季,可光膀露臂,赤膊练功,以免防碍动作的进行,影响练功效果。功后切忌饮凉水和用冷水擦洗身体。
4 k# j: b  X0 c. I. e% ^" c2 P9 u5 e; y+ s9 S& ]
        4.起式前收功后均须入静,这对自身的神经系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切不可疏忽。2 g% k) D0 e8 D+ {0 F
- O( s" C- \9 _3 e3 u- \+ v: H" E
        5.呼吸气时,嘴中常会产生大量的口水,切不可唾弃,必须连同吸入之气一同吞入腹中。因津液乃人身精华,此法古称“还精归脑”,“润气功”也因此而得名。- B' v: b* ~+ J6 l. a8 v4 L/ i
- ]7 {+ a; H; [2 Q  n3 G& [
        6.练功的目的旨在养生,养生之道必先节欲,节欲方能保精,保精则气壮,气壮则神旺,神旺则身健,少生疾病。因此,练功之士切忌贪色,必须节制房事。" u8 K" N0 a- j5 t3 x; \
6 w6 c5 s4 }+ {+ D
        7.初练功时,会出现食欲大增、打嗝、肠鸣、屁多等现象,习者不必惊慌。此为打通经脉前之征兆,久之自然消失。
  [; `, h: [4 r! [5 ^! c5 K3 b0 H! D7 q
        8.为补充练功时的体力消耗,必须加强营养。做到五味调和百食香,不可偏食。平时可多学一些运动营养学方面的知识,以助练功效果。莫吸烟,少饮酒。: m2 U8 V% ?5 I; W
4 G( {6 c% e5 X$ e
        9.本功习练对象老少皆宜,在锻炼时间上最好早晚各安排一次。练功内容方面,可根据自身的体质与兴趣进行选择。正常的进度为每月习练一节,不可贪多,多则无益,要打好基础,功到自然成。: n/ U0 x. |7 K7 O3 T3 ~2 @

9 W. i; C6 e2 G$ q        10.练功的姿势要准确。只有准确的姿势才能使体内的意气通畅,劲力顺达。做到意到、气到、力到。初学之人可对镜自行纠正错误动作,或与同练者相互点拨,力求做到练功时姿势准确。
8 j6 C$ {$ e2 w, A2 p, i( B2 b, v8 L
7 L' Q/ p: D2 Z


- v2 Q% _2 h* C7 P% Z& |" D

9 o3 M0 f# a9 K  a; L8 K+ V, k
) F0 D' l6 Y& q3 @, Q2 d1 L
起势- o3 s: b* l! J4 V6 F# t$ y
% |! b$ t7 B8 L" Q8 W
        1、两足分开以内八字步站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两眼平视(图5)。
: q0 `4 A: M+ S  ~0 P8 x. U: m: g; q8 a, x7 d2 G9 q( x" e
        2、两手虎口张开向脐前摆动相叠,不停,复向左右分开叉腰。两眼微闭,入静,心中默念十个数宇(图6、7)。
2 M* ~: b0 s& C# j- I. U; A9 L. o9 N/ F% y
        3、两眼睁开,心平气和,呼吸气,两手下 按,撞拳向脐前摆动相叠,复向腰部分开成抱肘式(图8、9)。6 c+ n3 R4 t% {! k1 t
1 K% p& [: Y: a2 I8 N
        4、做一次双紧肘动作,两肘背后夹紧,肘尖向后.胸部自然前挺(图 10】。" a7 \" T# ]2 H+ t& X

8 M  e+ T. }! ?1 f- L; m1 D5 w        第一节钓子(左势)
) J3 \& f' R, s# v0 f1 ]$ Y+ t: P5 y0 H4 U/ w
        (一)呼吸气,双紧肘,左拳松开变掌向小腹丹田部位做斜插掌三次,心中默数1、2、3(图11、12)。* t, S/ D2 x) @7 a4 U1 L& g

- F) X$ W  J( z- f" J+ }        (二)呼吸气,做一次右单紧肘动作。左掌再在小腹丹田部位做斜插掌三次,心中默数1、2、3,左掌握拳紧贴小腹斜形向上拉回腰际成抱肘势,双紧肘(图13一16)。
% s( P1 H0 x: R, H1 Y* [0 k& [
0 D& v8 p5 }& H" }        注:右势练法与左势相同,左右两势各练一次为一遗,须练三遍。
2 v. {% @7 C+ m. @( G0 ^$ C0 j* ^- ]  c; \. `4 f0 ?
        动作要领$ y7 C: V' s1 h* n% H4 e; l- w* }
+ l5 n$ G3 }% \& D! y4 d
        ①插掌时要紧贴小腹部,用力要均匀,做到重而不涩,轻而不浮。8 _  T6 C0 X! _: U) y8 s

! J8 @, b# h5 r" G; k        ②握拳如卷饼。插掌后握拳拉向腰际时,握拳的方法是:手指依次上卷,最后握紧成拳,再做向上斜拉的动作。, s+ `8 l) _/ d  G

4 {) O4 e5 C0 F: \        ③插掌时不可憋气.可做自然呼吸。  |  @+ c5 B: r" ~# g5 X# \

8 [( j- A, `, @! |: m. x( j# E        第二节保养(左势)9 v  f$ J/ ^* {6 R' y# l

" [: P- H% W% }9 F        (一)呼嗳气,双紧肘.左拳松开变掌向脐际作横插掌三次,心中默数1、2、3(图17—19)。
( Q6 n8 `9 N  V# i+ v
: e7 Q6 U& x5 r; Y        (二)呼吸气,做一次右单紧肘动作。左掌再在脐际做横插掌三次,心中默数1、2、3,左掌握拳紧贴腹部向丹田下绕成弧形拉回腰际成抱肘势,双紧肘(图20—22)。
& p  U  z" {0 g& p3 N( j
/ e$ S- @" |0 N2 l- w        注:右势练法与左势相同,左右两势各练一次为一遍,须练三遍。动作要领同第一节。$ B, {9 r9 D$ L/ s

0 t+ Y0 z/ L1 S, B


  H, E& g0 ^% c6 ~" @

尝出五味淡,品得菜根香。
阴阳五行数,乾坤一壶天。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无过是功,无怨是德。

TOP

感谢老师提供!谢谢分享好东西!!!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好东西,我顶

TOP

无味堂主老师,“润气功”共十八节,现只有二节练法,不知能补全否?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