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堂首页 | 万年历 | 免费电影 | 合作赞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欢迎您光临 五味堂 (www.wwt.com.cn)!济世之道,莫先于医;疗病之功,莫先于药…… 五味堂 宗旨:【传承中医中药国粹,弘扬气功武术瑰宝——致力于全民健康!】五味堂网站是提供传统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经方秘方验方、中药草药知识、医疗保健气功、武术气功、传统拳械、易学边缘知识等,供网友、会员继承、应用、研究、发扬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网上交流平台……网站正在逐步建设完善,现已开放注册,欢迎有志于振兴中医、弘扬国粹的同仁莅临指导交流,共同研讨、提高。也欢迎所有信任和支持传统中医药、民间中草药、武术气功的朋友经常来 五味堂 了解、学习、交流。祝大家健康快乐 ^_^
发新话题
打印

内经图(内景图、内功图说)

内经图(内景图、内功图说)

内经图

" t( S$ j' O2 H/ _- x: E9 ^. z

刘直


" S9 t& W+ `! [# n        中国医史博物馆编撰的《文物选粹》一书,收有一幅彩绘《内经图》,系清宫如意馆藏品;这幅图画出自何人何时,未加注明。做为道教教理的图说形式,北京白云观也有同样一幅,是木刻板,黑白图。道教中称它"绘法工细,筋节脉络注解分明,一一悉藏窍要"(语见白云观藏图)。把图像、诗歌、隐语集于一纸,是明清之际养生类书的典型风格,像高濂的《遵生八笺》、周履清的《赤凤髓》、龚居中的《万寿丹书》及清代医学家曹无极的《万寿仙书·诸仙导引图》等,都附有图示,但以上插图在于以神仙名誉规定导引动作,《内经图》则重在描画人之身内,与嘉靖、万历年间的《性命圭旨》的插图,又属一类风格,故又称《内景图》。关于它的创制时间,我们可以综合落款、题诗、画风三个方面,寻其答案。1 o: p: T  R1 j
        : M3 ]" n* b$ U# }' Z2 T0 o, O. N
0 D  Q( q2 G+ L" X/ Q
" W) ~  d! q/ j) G+ j
        就落款而言,白云观藏图下留有收藏者素云道人的"会心"文字,全文是:3 k; [* \$ a) c) S8 a* e
3 k# ~5 y  i# R  E8 B, a5 V! L  \
        此图向无传本,缘丹道广大精微,钝根人无从领取,是以罕传世。予偶于高松山斋中检观书画,此图适悬壁上,绘法工细,筋节脉络注解分明,一一悉藏窍要。展玩良久,觉有会心,始悟一身呼吸吐纳即天地盈虚消息,苟能神而明之,金丹大道思过半矣。诚不敢私为独得,爰急付梓,以广流传。素云道人刘诚印敬刻并识。板存京都白云观。
7 x: e/ E, K! m8 @. z. ^! S2 [
/ y- M. O5 q( }( Q# f% D        时间是"光绪丙戌年荷月上浣"--光绪十二年阴历六月上旬。
7 w7 j+ ~, R' K: b; k
( j' m: S* o% l        从以上文字中,我们可以得到三点启示:- X8 ]6 S+ f0 Q

* x7 |: T; @. ?% `        其一,道教中将《内经图》视为内丹作品。9 T  `6 N: A. K8 p5 E6 Y* P& o

5 N1 E5 |; b% v9 J2 j, K        其二,白云观版是临摹而来,并非首创。0 K9 ~/ V6 u7 Q4 G: v! {
' Y/ |! Y( d/ u9 A
        其三,它的创制时间的下限当在"光绪丙戌年"之前。
, H# b( A6 A/ m
3 {9 m; d0 J. h2 {6 L        再看《内经图》的题诗,虽然传世版本各异,却都题有一首七律:/ x' L7 W# I& L( I- u

) R! v' j9 v+ `1 T+ o1 A0 k2 Y
: }3 W3 G5 K( F5 o- w6 z

铁牛耕地种金钱,刻石儿童把贯穿。' ]  l" U& C& z: H& n

: ~4 J" [7 c! `; @, ~" P  X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 g7 I. H/ D% W
& C, ]7 c# T8 d; k$ V  S1 v" }. H( l
白头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僧手托天。' f! M) d& {" ]+ y0 R

8 [6 L* r: @7 z若问此玄玄会得,此玄玄外更无玄。

0 \8 v" r( K! i: f# i/ z7 `

# S- c# b' W, ^+ u
, I( o! {/ o) q9 y        这首诗出自《吕祖全书》,是清初顺治年间道教信士刘体恕等扶乩托名之作,上图时略有字词的改动或是误抄,这里不再细说。再看清初的道教,龙门第七代律师王常月,从隐居的嵩山北上京师,"奉旨主讲白云观,赐紫衣凡三次,登坛说戒,度弟子千余人"(清完颜崇实《昆阳王真人道行碑》)。一时间一度出现了道教史上的龙门中兴之势,即顺乎时局的需要,赢得了统治者的礼遇,所以一贯尊崇喇嘛教的清庭收有推崇吕洞滨的道教龙门内丹学派的《内经图》,并非怪事。倒是在顺治、康熙、雍正之后,"道流卑*,不宜滥厕朝班",已是乾隆一朝的公开歧视,紫禁城从此给道教摆上了"闭门羹",在其后清庭一百七十年的飘摇风雨中,日渐衰老的道教,已失其献图之路矣。据此,我们说,彩绘《内经图》当是清初作品,如果就道教谜辞结合《内经图》画风,进行一番考据,就更能充分地说明这一点了:
4 N" t( {! N, n" y/ P; s4 A" |. J! K) w
        大约在春秋之际,我国典籍中出现了一种叫"廋辞"或"隐"的文学游戏,这在《国语》、《吕氏春秋》、《韩非子》上,都有记载。《国语·晋语》:"有秦客廋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
4 W; R& Q) d+ m: e  V0 T8 j
! @# e0 N( w- K0 j) u        大约在汉魏时,吴中的"高门弟子"魏伯阳,将其姓名隐入了"委时去害……"的廋辞中,且他的"词韵皆古,奥雅难通"的《周易参同契》,经五代的彭晓推崇发挥之后,道教奉之为"丹经王",从此,道教内丹学派的含蓄、曲隐的风格,因之树立了。: Z, n, {' j4 o, ~+ q% w
3 c, Q8 B. u: e0 @6 @/ y! Q# z
        两宋的道教,不仅在政治上取得了崇高的地位,于理法上,也正处于一个在三教同炉中"烧炼"的重要时期,而道教典籍的玄远、隐晦的表述方法,则始终没有脱离文化习俗的轨道,此际问世的"南宗祖书"《悟真篇》之被后世王阳明斥为"误真篇",多少总会与它的语言暧昧有些牵涉吧。
0 s) M. V% ?! ?' e& |' f% ^* y; _+ u% l
        在明代受谜戏风格影响而出现的《性命圭旨》一书,可谓是文化习俗的大趋势的枝端,结出的道教之果。而清初的《内经图》,在创意风格上,直接承嗣了《性命圭旨》的画风,不同之处是图示更加艺术化和形象化了。如果不是那首"铁牛"诗的提示,读者很难发现《内经图》所绘的原来是一个"人体"!举个例子:在《性命圭旨》的《反照图》上标注的"昆仑顶"、"祝融峰"等丹家所谓的"上丹田"部位,《内经图》直以峰峦之状描绘,使整个人形"完全隐入了"山水"之中。道教谜辞与图画的结合,更形象地讲述了道教内丹修炼的经旨,为后修炼者提供了方便之径。
) H+ u6 j6 f! J# T/ F8 y; b% ~4 z9 E9 M. Y$ j$ f" x' Y& t( R
丹诗破译
5 @; ~! p0 e# B
8 b, X/ ~6 C- c& k, |: r6 m6 H1、. H, X! r, u- S
        铁牛耕地种金钱——指搬运肾气,搬运工夫有牛车、羊车、鹿车之分,因为初炼,故用牛车。所种金钱,隐喻所耕耘收获乃珍贵者,借喻金丹。) q6 C" ?1 {* ~3 V0 \- h
* q7 l# j! L- i6 a
        刻石儿童把贯穿——把金钱贯串,天机在其中,须珍而重之。刻石儿童,暗喻刻图者。儿童把贯串成北斗,《破迷正道歌》云「若遇神仙亲指诀,捉住北斗周天轮」,此之谓也。
* S: p. [5 c( I& L
" m/ b: |& |" q1 g: R        一粒粟中藏世界——小宇宙等同大宇宙,丹头种子即整个生命之源。7 e+ B5 [) X( L4 Z9 D
3 _8 h) f/ A: A$ X/ J7 I: z; |
        半升铛内煮山川——山川大宇宙,玄机亦同铛内烹煮工夫。主在火候。
7 Q# I2 y) }+ y2 _7 d  {3 `7 t) F
1 B5 A, c3 V2 H4 B3 r' R. E        白头老子眉垂地——白头者,气也。指气从督脉上,再引导阴液沿头面下降。
' H# G. q/ Y; y) V
/ R( o' G% |' R5 S/ i9 V* a        碧眼胡僧手托天——手托天指搭鹊桥,任督二脉因舌顶上颚而使气畅通。, l+ {* R  u8 U; Z. h( S# o$ |

8 c$ K; {: X% F( a; n; A# x1 P) g8 b        若问此玄玄会得——明通造化之机,此工夫是终极。
" N% n  M9 @) T& ]( s
1 x4 [  A6 @6 s        此玄玄外更无玄——除此以外,并无其他。2 _5 H) j6 C3 s- g8 A( [5 }

. B" Z' ^: {% D: R( h# y# m$ ?2、7 F- @% C# Y8 J
        我家端种自家田——人身中有可耕之田,不用外求。
1 @' I- g3 `9 S: [
/ ]/ j* z" Z; y" X        可育灵苗活万年——身中之田可养活生命,长生不死。
$ z4 t( j! W: H/ N5 k, G+ M, [9 Q1 g% \% q1 c8 m: ~# P! j: m
        花似黄金苞不大——所开之花是金花,不太大。金花即真炁。初起之苞为丹种,幼嫩而细小。
, a5 n2 v! F4 V$ L: g1 ~* C8 _# e# t! _8 O
        子如玉粒果皆圆——大小仅似粟米。
* _7 m, I/ ?. M  u4 N
0 _0 k+ |; r' w# p        栽培全藉中宫土——意是工夫的重点。
8 ]( _- M; {; p+ [5 W; h) ~
& ]$ b7 g1 t/ h3 f5 A) o        灌溉须凭上谷泉——气往上走,上丹田有液下流。3 n4 Y" z: w( A! d: f
$ T* I, `( o; g9 H8 S$ @/ p
        有朝一日功行满——火候足,工夫到,直至功行果满。
. L* p: r4 `. c6 z
* U* L' o9 R! q9 \. r) t! w        便是蓬莱大罗仙——大罗金仙,仙界中之最。9 P, t  b4 @7 ]

/ E3 C. [  W3 M4 I8 G! V3、# Z, z7 v# v* G7 o7 V
        众妙之门何处求,机关拨转水逆流;万丈深潭应见底,甘泉涌起满山头——水逆流,因肾水往上冲,故逆流。肾气为后天功能,自先天肾水出,全赖「铁牛耕地」所致,牛车搬运上山脊之象。山头,即头顶。肾气到顶,自口中生津液而为甘泉涌起。此乃气多生液、任督相通之貌。
( X$ T2 E. Q+ M. W0 C% q
& [  I# F5 e+ ?' i4 ]4、
8 O) M4 n6 G, n4 r8 z  V        肾神名玄冥、字育婴——见《黄庭经"心神章第八》。. L5 C; U9 {$ q# w4 ^. t
; x; L  q5 B2 h1 T" S( n: j- ?
5、! D% T- P4 X: Z* E7 Z4 k8 v
        心神名丹元、字守灵——见《黄庭经"心神章第八》。% [) }1 P2 g* A" _! i" B* a
+ s3 b! |) u0 u
6、* c; K$ h  v: ^& X. Y
        肝神龙烟字含明——见《黄庭经"心神章第八》。/ i+ g9 K: b6 E5 z
. i3 Z. c( @( i: ~# s
7、8 \" |( S: j5 ]) b- G
       肺神皓华字虚成——见《黄庭经"心神章第八》。
4 [. x. X. s) H0 L$ E$ c' D) n3 m; B3 O/ W0 ?! Y0 L4 w' [
8、
1 R6 O9 I* H+ ~        胆神龙曜字威明——见《黄庭经"心神章第八》。注意:此图五脏欠脾,六腑只提到胆。脾为中央土,以意喻之,乃交接水火之媒介,修炼工夫本已有之,不可或缺,故不作炼脏腑神之用。至于胆,此为六腑之一。本来五脏均主藏精不泄,六腑主传化物而不藏,但功能上胆却藏五脏之精汁,故特别予以强调。后世以「三焦」替代胆为六腑之代表角色,如「六字诀」。' V6 _: L3 `7 ^7 [& e4 S, d
0 e5 q/ P) M4 I
9、% ~8 ?6 q% \& a3 `7 M) d8 R
        后三关:尾闾下关、夹脊中关、玉枕上关合称三关。此三关之位置,发展至钟吕,有不同之描述。《灵宝毕法"肘后飞金晶第五》钟吕认为,天柱为上关,相当于颈椎第三节下;神道为中关,相当于胸椎第五节下;命门为下关,相当于腰椎第二节下。  e) Q( V6 e9 o7 |

0 n* V' l& ^5 x10、& ?) d% Z* L' j
        前三丹田:下丹田气海、中丹田绛宫、上丹田泥丸。) P7 V9 }, A1 F/ }- {; W6 w

, [- o3 p2 J, K* r7 q11、4 F! ?  [& @! O( B( H
        十二楼台藏秘诀——十二重楼,即喉软骨。秘诀者,此在气液相交之际,咽津或咽气以逆求丹种之谓也。& N4 b9 W) A7 t3 ?% ?' E6 s* g3 K

5 q& R) F1 t0 q  n4 L3 L12、
9 m3 b. v+ O# M! I6 A' @& K        阴阳玄牝车——玄牝,是万物所由生之所。陈抟借用为「炼精化气」之预备工夫。此借玄牝车喻丹种之出现,在阴阳混沌于橐龠,真炁由此而出之貌。《老子"第6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 j7 u' q3 W9 R
. I! X" U; c$ r- ~1 }13、
" C' }% L5 i* g  d: H1 B- Q        水火交接地——此地划于下丹田,说明真炁萌生于此,《悟真篇》云「要知产药川源处,只在西南是本乡」,及「依他坤位生成体,种在乾家交感宫」,皆是此意。2 O- `0 S' \, [1 L
2 x' W0 z' f' t
14、) R+ i$ }9 V, }* ^% |2 k
        夹脊双关透顶门,修行路径此为根——气必循夹脊上行,此乃炼气的基本方法。气到头顶,头顶上有泥丸宫,为修炼之终极。
尝出五味淡,品得菜根香。
阴阳五行数,乾坤一壶天。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无过是功,无怨是德。

TOP

李经纬《内经图》释
4 ~6 C2 j7 J) C4 {$ p, H( p0 I
# L* w$ v! ~' }% T! D- \一、关于《内经图》名称:
1 s* z$ }8 k0 |5 `: \) p# \$ L9 f% I  S" s& Y* O+ d, Q
        《内经图》或称之为《内景图》,其实按其内容与图示目的是很不相同的,当然也有相关性。《内景图》严格讲是人体内脏的解剖图,其目的是要给予学习人体解剖、内脏关系的人以图示,而《内经图》则明显富有道家养生方法图示的目的。《内经图》与《内景图》实际上可能都源于《黄帝内经》之有关内容,而《内经图》之命名,可能包含着“内丹修炼”经典之意。
) G& ^! Q; h/ G# \7 z2 H0 z  ^3 J9 D; j( ]4 l* h
二、《内经图》与中医学、道家的关系
, c7 ?0 S9 \) j& I% k0 i8 c- \
# O* S/ B3 i1 u. `* V        从《内经图》的内容实质来看,所示人体脏腑经络生理与解剖部位关系看,与中医学健康长寿、养生养性学问关系密切,或即源于中医学内容之发展。但从对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的重新命名与界定、图示练功法要领来看,其语言特点其道家理论更为突出。
8 c. \' n+ N# U1 A  g5 x
, f4 q9 A# V9 E* z        中医学的发展,在历史上与中国道家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中医学养生的理论与技术,与道家长生不老的思想、习练方法等十分密切。道家思想对中医理论源薮《黄帝内经》与中药典籍《神农本草经》中,有着深湛的渗透。或者说,道家关于健康、长寿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曾经指导过中医药学的发展。譬如:《黄帝内经·素问》开卷就以黄帝问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何也?”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神农本草经》分药为上、中、下三品,上品多述服之轻身延年,不老神仙之服食炼丹之药品,几乎完全是道家炼丹服后以求健康长寿甚至成仙的理论。' z7 f, X. I& c% h$ n5 a: ?  l
6 W. E$ g" e- Z6 t& X
        古代著名中医学家晋·葛洪、梁·陶弘景、唐·孙思邈、明·李时珍等等,既是伟大的医学家,也以精于道家学理对道家养生养性颇有研究的大学问家。他们不但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过重大成就,而且在融道家养生养性思想与方法于中医学、促进中医学养生养性健康长寿的完善,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5 P- |% O0 |  n# P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道家养生养性在追求不老神仙的目标上,在唐末、宋、明时期,他们日益将其内容、人体脏腑、经络、体位功能等神秘化,发展了含蓄、曲隐风格,谜辞隐语泛化,而且在命名、理论上日益众说纷纭,使一般人越来越难以理解与掌握,成为少数道师、道士的专利。中医学在道家养生思想之影响下,逐步摆脱修炼成仙目标的制约,而对其有益于人体健康、防治疾病等思想与技术则充分吸收加以发展,从而日益成为比较科学养生养性的代表。
& R' Q1 O3 }" J3 n3 V) d; ^% T, b& y1 D  ?) m  w$ X
三、道家养生与《内经图》) @% ^; n, S/ j$ }' r8 M( @

. Z8 O9 R" [0 x: u        道家关于追求健康,延年益寿思想与方法技术,集中表现在:
4 \; i% u/ Q. I9 w! L$ D! E9 M: ?( q
        1、修炼长生不老丹药,寄希望服食不老丹药而成仙,即炼丹派,后称为外丹;3 t$ p5 F4 _+ l+ |6 C8 I8 y( ?
6 w& G# t' S  Y  l' Y2 @
        2、修练内丹,后世发展为静养功,即将外丹炼制方面的若干学理、学术语引入人体静养功法之中,或即现时所称的气功;
4 X8 S) `; v* W! r: o
; K8 X9 m* T, y4 o; A' Z& a4 o        3、五禽戏和太极拳为代表的导引动功。5 g  q" P" _; j/ v) Z

" \" y- K  E0 w& m        炼丹服食盛行于秦汉魏晋时期,由于引起服食者的广泛中毒而遭到医学家、学术界的反对声讨而衰落。静功的气功与动功的五禽戏、太极拳等则继续得到发展和丰富。
/ U0 i* C% E' T* G/ C/ m( D1 V" ^9 T+ t  _" \# T4 S3 g
        《内经图》代表了道家静养功思想与技术的真谛,其廋辞、谜词、隐语在图示与论述上大量出现,更是道家宋明以来的典型风格。
: R2 A; x, o. G4 L! p, X
$ ^( `: E* l" ~) `: Z, a4 w) r        据分析研究,《内经图》约彩绘于清初皇宫如意馆道家画师之手,《内经图》的创意依据,当源于明代气功学家尹真人佚名弟子于万历年间(1573—1619)所撰《性命圭旨》,有人将《内经图》与《性命圭旨》进行了比较,认为《内经图》直接继承了《性命圭旨》反照图等精美绘图的谜戏画风,使静功小周天法(内丹修炼)的图示更隐晦、更形象、更艺术化,使整个人体形象完全隐于一幅“山水风景”之中,从而以谜辞隐语结合精美图画,形象化讲述了道家“内丹修炼”的经旨、方法与技术。
' l1 Q# ]; B1 p. I" Z! k8 h1 N
: t1 L. S, y5 a; i+ Q1 Q# s! T1 @        所谓内丹:是以人体喻炉鼎,精、气为药物,以神运精气,通过意念修炼而结丹药者,即内丹,亦称圣胎。隋·苏玄郎称行气导引为内丹。王夫子揭示内丹的特点“多隐其辞,托为龙虎,铅汞交媾之说,使以自悟。”
' [, H1 y. z  v! L' U
6 B! ?! D0 N6 |/ @        所谓小周天:全名为“阴阳循环一小周天”。练功者闭目静坐,鼻吸清气,使吸入之气下降脐下(丹田),过肛门而沿督脉尾闾(下关)上行,经夹脊(中关)至玉枕(上关),到头顶之百会,入泯丸(上丹田,或以两眉间为上丹田),顺面部至舌与任脉接,至前胸部膻中(中丹田)而下,至下丹田复沿原路循行,即一小周天。练功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与疾病决定收气存想其处,以达到强身却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3 L% |7 N9 r# W+ C9 w
4 a( n: i9 V/ |: a        按道家认为:上中下三丹田,上中下三关打通后,则任、督脉可循环周流,就能达到增强体力、抵抗疾病、延年益寿甚则不老神仙。" i8 V% T+ r8 G8 [" S2 ~
6 O5 E: I( U1 N1 C$ U
四、《内经图》主要术语简介
! Z1 Z$ K; F8 X$ u; F- T4 T" O) t$ Q  m0 a# I) j6 L. Z
        上丹田:为百会所在,亦即泥丸宫、升阳府、昆仑顶、灵台等,道家所指名称甚多,可以说是各自命名,众说纷纭,不过多指脑而言。其中玄关所指在两目两眉与额、鼻骨之十字中心处,道家对此也十分重视,认为是入道之门,或泛指气功基础,认为是天地灵根,是祖窍、祖气,至宝至贵。8 E( ^0 \9 M9 C+ c* v% M
$ o( J- \- T) x% ^. ^
        中丹田:为膻中所在,为自承漿下十二层楼(指喉管)至黄庭(指人体内中虚空窍,或在心之下……),以牛郎代表心为阳,有肝胆脾均各自专职,共同耕种心田,故有“我家专种自家田,可育灵苗活万年……灌溉须凭上谷泉(指舌顶上颚,所谓白头老子眉垂地之律液至上鹊桥),有朝一日功行满,便是蓬莱大罗仙。”' r, Y7 T, c1 S; [

4 g: Z1 M) F0 S9 Q- ?$ W        下丹田:即正丹田,在脐下,或有称之为气海,藏命之所,以织女代表肾为阴性。5 i, F5 i! U7 L1 P0 F
; N( D+ F- j( \
        按道家以织女喻肾,为真阴,在卦为坎;以牛郎喻心,为真阳,在卦为离,阴阳合则为真夫妻,阴阳合则生丹药,所以还有坎离交媾,男女媾精阴阳合而生丹药之喻。心肾交,水火交,龙虎交之类等等,也都是指练功中之术语。图中“水火交炼池”即喻心肾相交之处所。
! }3 ?( i6 O7 w# I9 h1 e3 n$ F% A5 W4 k+ k1 D% k  s: f  z& |
        尾闾关:为下关,在人体尾骶骨之末节,或指长强穴之所在,为任脉向督脉过渡之处,亦为任脉之阴与督脉之阳交会之所,《金丹大成集》:“水火之际曰尾闾关。”亦叫虚危穴、尾闾穴,或称为天人合发之机,子母分胎之路,精气聚散常在此处,水火发端也在此处,阴阳变化也在此处。道家认为此穴“系人生死岸头”,仙家称为生死窟,可见其多么重要,也是修炼通关最难处。1 V. U  T& L* B% \9 B

  v8 Q6 V& N3 Q0 S        夹脊关:即辘轳关,为中关,释意资料很少,仅知为练功阴阳和合上行的第二关,按《金丹大成集》命名为辘轳关,似有提升上行之喻意。
' f' Z  J* o0 Z- F; Q9 x& J  M/ ?4 j1 U2 n) c5 Y8 P+ D
        玉京关:为上关,即玉枕,位在枕骨粗隆上缘。《金丹大成集》:“脑后曰玉枕关”。由此上行则可会于泥丸宫,完成任督二脉通,达到任督二脉循环周流,当然也至关重要。) `( y/ |# d5 U' s
8 r" w5 d; I( A. I/ a+ e0 p3 ~9 }
        “铁牛耕地种金钱”,以铁牛耕地,比喻修炼下丹田,精、气、神三合与通过尾闾关之不易,三合生丹田炉火,即农夫脚下有一铁炉,炉中火十分盛炽,使水火相济,水火相交。图中有丹鼎,炉火正旺,下有男女童子车水,喻促进水火相交,心肾交,阴阳合,坎离交媾而生丹药之意。此任督交会之处,能否通关是十分关键的,故以“铁牛耕地种金钱……”一段作为比喻。5 d8 |: O+ W9 {4 j9 @

  u/ H1 A; Y" Q% C        《内经图》将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对人体心、肝、脾、肺、肾五脏与胆、小肠、大肠、膀胱、胃等六腑,以及任督脉与十二经脉循行的生理功能、解剖关系与相互间关系按道家丹经理论,将人体设计成为一个小天地,并不断加以神化、神秘化、形象化,不同时期的道师们,以抽象的廋辞、谜词、隐语各自命名比喻,也可能与道、道家逐渐转为道教理论相关,从追求健康长寿而妄图轻身不老神仙有关,或许还因为与道长、道师、道士与道人们不断使之神秘化以求得历代最高统治者宠信,求得道家的发展,求得与佛教的争斗中立于不败之地有关。
. D. U& q* y" R2 }2 q9 N: ?
  Z" f- E2 k; G3 K% a        总之,这个神秘化与当初道师们的意图,恐怕所能获得的效益正相反,它逐渐使自己更加孤立,神秘化的过程也促进了非科学内容的不断渗透。我的专业是研究医学发展史的,平素对道、佛、哲学思想与医学发展的关系也涉及甚少,为求得对《内经图》的透彻了解,我希望当今道家学术的研究者,道教的师长们以及广大对此有兴趣的朋友们,大家共同参与,大家点击求证,使《内经图》所示,更多的为我们的健康服务。
% C! R* q7 O/ Y8 D6 E9 p! Z. |/ O6 i1 Z4 {6 H
李经纬草
* U$ \& M  P# R( ^, N& a2003.8.29
; |8 T& t' `/ ~/ Y, v& C" ?
6 U$ s8 m5 Y9 p5 i4 S9 _

摘自:宇宙的星雨的BLOG ( http://blog.sina.com.cn/u/4a9bde6f010008i2 )


; y& M, @1 N2 L# o4 _9 B
尝出五味淡,品得菜根香。
阴阳五行数,乾坤一壶天。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
无过是功,无怨是德。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