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堂中医气功普教网  
欢迎您光临 五味堂 (www.wwt.com.cn)济世之道,莫先于医;疗病之功,莫先于药……五味堂 宗旨:【传承中医中药国粹,弘扬气功武术瑰宝——致力于全民健康!】五味堂网站是提供传统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经方秘方验方、中药草药知识、医疗保健气功、武术气功、传统拳械、易学边缘知识等,供网友、会员继承、应用、研究、发扬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网上交流平台……网站正在逐步建设完善,现已开放注册,欢迎有志于振兴中医、弘扬国粹的同仁莅临指导交流,共同研讨、提高。也欢迎所有信任和支持传统中医药、民间中草药、武术气功的朋友经常来 五味堂 了解、学习、交流。祝大家健康快乐 ^_^
..
..
..
点击交谈..
..
..

论坛帖子内容              Thread Content
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类方)
作者 五味堂主   查看 8649   发表时间 2007/10/30 17:19  【论坛浏览】

当归四逆汤


【方源】《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351条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释名】以本方主药当归及主治症血虚寒客之四肢厥逆而命名。

【组成】 当归三两[12g] 桂枝三两,去皮[9g] 细辛三两[3g] 芍药三两[9g] 甘草二两,炙[6g] 通草二两[6g]  大枣二十五枚 擘[8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歌】
当归四逆桂芍枣,细辛甘草与通草,
血虚肝寒手足冷,煎服此方乐陶陶。


【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口不渴,或腰、股、腿、足疼痛,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病机】
血虚寒厥证——血虚不营→ 唇、甲、舌淡白,手足肌肤麻木不仁,脉细欲绝或沉细
——寒凝血滞→ 四肢厥冷,手、足、腰、股或小腹冷痛,口不渴


【方解】

君——当归:补血和血,为温补肝经要药。
桂枝:温经通脉,温经散寒。


臣——白芍:养血和营
:与当归相合,补益营血。
:与桂枝相伍,内和气血。

细辛:助桂枝温经散寒。


佐——通草:通利血脉。

使——甘草、大枣:益气健脾,调和诸药。
重用大枣,助归、芍补血,防桂、辛之燥太过,免伤阴血。

诸药合用,温而不燥,补而不滞,共奏温经通脉之功效,使阴血充,客寒除,阳气振,经脉通,手足温而脉亦复。

【运用】
1、本方为素体血虚,寒凝经脉所致之证而设。以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舌淡为证治要点。

2、治疗腰、股、腿、足疼痛属血虚寒凝者,可酌加川断、牛膝、鸡血藤、木瓜等活血祛瘀之品;加吴茱萸、生姜,又可治本方证内有久寒,兼有水饮呕逆者;亦可用治妇女血虚寒凝之经期腹痛,及男子寒疝,睾丸掣痛,牵引少腹冷痛,肢冷脉弦者,可酌加乌药、茴香、良姜、香附等理气止痛;可用治手足冻疮,不论初期未溃或已溃者,均可加减运用。

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雷诺病、小儿下肢麻痹等属血虚寒凝者,可用本方。

【文献摘要】
《古今名医方论》柯韵柏:“此厥阴初伤于寒,发散表寒之剂。凡厥阴伤寒,则脉微而厥,以厥阴为两阴之交尽,又名阴之绝阳,伤于寒,则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然相火寄于厥阴之脏,经虽寒而脏不寒,故先厥者后必发热,所以伤寒初起,见其手足厥冷,脉细欲绝者,不得遽认为虚寒而用姜、附耳。此方取桂枝汤,君以当归者,厥阴主肝为血室也;倍加大枣者,肝苦急,甘以缓之,即小建中加饴法;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细辛甚辛,通三阴气血,外达于毫端,力比麻黄,用以代生姜,不欲其横散也,与麻黄汤不用同义;通草能通关节,用以开厥阴之阖。当归得芍药生血于中,大枣同甘草益气于里,桂枝得细辛而气血流经。缓中以调肝,则营气得至太阴,而脉自不绝;温表以逐邪,则卫气得行四末,而手足自温。不须参、苓之补,不用姜、附之峻,此厥阴四逆,与太、少不同治,仍不失辛甘发散之理,斯为厥阴伤寒表剂欤!”

【临床报道】以当归四逆汤为基础方,并随症加味,治疗慢性荨麻疹23例,结果痊愈11例,好转6例,无效6例(中医年鉴,1986 - 108)。


当归四逆汤类方·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四逆汤类方·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当归三两[12g] 桂枝三两,去皮[9g] 细辛三两[3g] 芍药三两[9g] 甘草二两,炙[6g] 通草二两[6g]  大枣二十五枚 擘[8枚] 吴茱萸 半斛 生姜三两

【用法】以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分温五服。

凡厥阴病,则脉微而厥,以厥阴为三阴之尽,阴尽阳生,若受其邪,则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故脉微而厥也,然厥阴之藏相火,游行其间,经虽受寒,而藏不即寒,故先厥者后必发热,所以伤寒初起,见其手足厥冷,脉细欲绝者,不得遽认为寒虚而用姜附也,此方取桂枝汤。

若以当归者,厥阴主肝,为血室也,佐细辛,味极辛,能达三阴,外温经而内温藏,通草其性极通,善开关节,内通窍而外通荣,倍加大枣,即建中加饴用甘之法,减去生姜,恐辛过甚而迅散也,肝之志苦急,肝之神欲散,甘辛并举则志遂而神悦,未有厥阴神志遂悦而脉微不出手足不温者也,不须参苓之补,不用姜附二峻,此厥阴厥逆与太少不同治也,若其人内有久寒,非辛温之品所能兼治,则加吴茱萸生姜之辛热,更用酒煎,佐细辛直通厥阴之藏,迅散内外之寒,是又救厥阴内外两伤于寒之法也。

序号 评论者 共有评论 0   【论坛浏览】  【发表评论】 评论时间
当前无任何评论,或评论已被禁止显示
 共有评论数 0  每页显示 10
页码 1/0  |<  <<     >>  >| 
蜀ICP备19025207号-1 Powered by 五味堂 版权所有 © 2000 - 2020
Powered by DiY-Page 5.3.0 © 2005-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