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堂中医气功普教网  
欢迎您光临 五味堂 (www.wwt.com.cn)济世之道,莫先于医;疗病之功,莫先于药……五味堂 宗旨:【传承中医中药国粹,弘扬气功武术瑰宝——致力于全民健康!】五味堂网站是提供传统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经方秘方验方、中药草药知识、医疗保健气功、武术气功、传统拳械、易学边缘知识等,供网友、会员继承、应用、研究、发扬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网上交流平台……网站正在逐步建设完善,现已开放注册,欢迎有志于振兴中医、弘扬国粹的同仁莅临指导交流,共同研讨、提高。也欢迎所有信任和支持传统中医药、民间中草药、武术气功的朋友经常来 五味堂 了解、学习、交流。祝大家健康快乐 ^_^
..
..
..
点击交谈..
..
..

论坛帖子内容              Thread Content
黄蛇缠腰(带状疱疹)秘验良方大家谈
作者 五味堂主   查看 165518   发表时间 2006/11/7 23:58  【论坛浏览】
标题: 黄元御与带状疱疹 作者: ZL141418 时间: 2006/11/1 22:04 标题: 黄元御与带状疱疹
.
头痛近两周,今天才知道是带状疱疹,因为母亲两年前患过,知道历害,迫我进行西医治疗,但本人爱好中医,平时自已没什么病亲自验证中医的疗效(感冒都少),这次好不容易有机会怎能放过它,但又不愿让父母担心,于是立下保证,两天后无显效,就去医院.
今天查了一天的资料,中医也有许多方案,但本人比较喜欢经方,希望用经方,故准备采用王正龙先生的方法:麻黄附子细辛汤,今晚准备服用,不知明天疗效如何,故在此向各位高手征集其它方案。在此把自已的一些特点描述一下,希望有些个性化的方案:
本人平素身体还行,很少感冒,最近因比较操劳,睡眠不好,神经紧张,十天前开始头痛,部位在左额角,五天后在头痛部位发出丘疹,水疱不明显,基本上是干的,头痛变为偏头痛,几天后同侧淋巴和耳后又肿,两天前以为是头痛,服用过补中益气丸,无显效,今天去医务室看了一下,头顶也发出丘疹,这时才知道是带状疱疹,而且路径和足少阳经完全一致,蛇头就在该经的起点:眼尾角上睑,自我感觉除了头痛以外,无其它不适,两便自调,胃口如常,不发烧,但有一特点,早上至中午轻,下午头痛开始加重,好像有点怕风,风吹到头痛处会加剧,昨晚试戴帽子果然减轻痛楚,另外就是洗热水澡和躺在床上能明显缓解头痛,所以不影响睡眠,脉像和平时差不多,都是缓脉,就是比平时快一点,大概是70/分,平时是60/分,最慢曾达到过44/分(晚),希望有高手能从中找到有价值的线索,给出针对性的方子,最好是经方,明天如果万一麻黄附子细辛汤无效或恶化,能马上做出调整,不要令父母对中边医有偏见(他们认为这病只能西医治),同时让自己免受西医的毒害。盼望ING!!(刚才煎麻黄附子细辛汤,严格按伤寒论的方法先煎麻黄,但十多分钟都没见到有泡沫,是药的问题还是时间的问题?)

[ Last edited by ZL141418 on 2006/11/7 at 19:01 ] 作者: 大熊猫 时间: 2006/11/1 23:52
评提供的资料很难开方,但有外治法可以试试:去药店买“六神丸”(治疗咽喉肿痛的),最少90--120粒,研碎后加醋一小勺,抹在皮损的部位。如有效马上可以减轻疼痛,无任何副作用。 作者: 中易 时间: 2006/11/2 12:57
病毒性的一切疾病,西药都只是缓解症状或者预防所谓并发症而已,没有什么真正能杀病毒的药物。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郭卜乐 CPO生理健康网 http://www.zgxl.net

  参考资料:
  〖定义和概述: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再度活动,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患者一般可获得对该病毒的终生免疫。
  
  〖病因〗
  系由水疱-带状疱疹病毒所致。对此病毒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后,病毒活动繁殖而激发带状疱疹。
  
  〖临床表现〗
  好发年龄 中老年居多。长期服用类固醇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多见。
  病程 一般为半个月左右。
  好发部位 肋间神经及三叉神经可支配的皮肤区域。
  皮疹特点 潮红斑的基础上出现群集的丘疹、水疱,粟粒至绿豆大小,疱液清亮,严重时可呈血性,或坏死溃疡。皮疹单侧分布呈带状为该病的特点。
  自觉症状 自觉疼痛,剧烈难忍。疼痛可发生在皮疹出现前,表现为感觉过敏,轻触诱发疼痛。疼痛常持续至皮疹完全消退后,有时可持续数月之久。
  皮疹初起为皮肤发红,随之出现簇集成群的绿豆大小丘疹,1-2天后迅速演变成为水泡,水泡沿神经近端发展排列呈带状,数天后,疱壁松弛,疱液混浊,而后逐渐吸收,干痼。愈后遗留暂时性的红斑或色素沉着。
  
  〖诊断〗
簇集成群水疱,延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
在明显的神经痛,伴局布淋巴结肿大。
中间皮肤正常。
很少复发。
〖治疗〗
原则止痛,消炎。保护局部,防止感染

止痛,息斯的明,VitE 300mg/日
抗病毒,无环鸟苷,0.2/次,3/日
局部:1-2%龙胆紫外涂。

  预后 有自限性,愈后可留色素沉着,一般不留疤痕。可留后遗神经痛。
  
  七、几个发生的在特殊部位的带状疱疹
  (一)三叉神经眼支支配区域的带状疱疹 单侧面的额部、头皮红斑水疱,眼周可明显肿胀,结膜潮红充血,在结膜乃至角膜上出现水疱,可发生溃疡性角膜炎,愈后形成角膜云翳而影响视力,严重时可致失明。疼痛剧烈(Fig2)。
  (二)耳带状疱疹 由于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表现为患侧面瘫,耳鸣、耳聋听觉症状,在外耳道及鼓膜上有疱疹(Fig3)。
  (三)胃肠道、泌尿道带状疱疹
  〖鉴别诊断〗单纯疱疹
  〖预防治疗〗
  一、营养神经 口服或肌注B放抗生素,如B1、B12等。
  二、抗病毒
  万乃洛韦   300 mg   口服   2次/日
  无环鸟苷   200 mg  口服   5次/日
  聚肌胞   2 mg   肌注   1次/2日
  干扰素   300万U   肌注   1次/日
  三、止痛
  口服去痛片等镇痛药片。布洛芬(芬必得)300 mg 口服 2次/日。
  吗啡控释片   30 mg  必要时口服
  脊柱旁神经节封闭治疗。
  四、激素
  早期口服强的松对减轻炎症及疼痛,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有一定效果。
  9966331方案(强的松 45 mg 2天,30 mg 2天,15mg2天,5 mg 1天)。
  五、外用治疗 早期红斑水疱,可外用收敛性的药物如炉甘石洗剂;
  有糜烂、坏死,可以0.1%利凡诺尔液作湿敷,外用抗菌素软膏。
  利福平涂膜剂有保护,抗菌作用。
  眼局部滴疱疹净眼药水,外涂抗生素眼药膏。
  
  六、物理治疗 紫外线照射,有促进炎症吸收、缩短病程的作用。
   后期神经痛可作红外线,音频电疗法等。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肤炎症。多发于成人。病毒潜伏于神经细胞中,平时不致病,当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时,病毒沿相应的神经纤维播散至相应的皮肤区域而发病。皮损常沿一侧肋间神经从后上方向产下方伸展或头面部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区。表现为皮肤疼痛及附近淋巴结肿痛。治疗方法有镇痛,抗病毒,抗炎,激光照射,对眼部带状疱疹患者还应选用散瞳剂。
  
  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患肿瘤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由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
  治疗以消炎抗病毒为主。如认真治疗,可以根治。
  【处方】
   1.注意休息,认真服药、擦药。
   2.如发现有眼部、面部或肢体活动不利等要及时再次就诊。如有胃肠道或胸部的不适也应及时就诊。
   3.服用止痛药物后2小时内应卧床,以免因头昏而发生意外。
   4.未生过水痘的小儿可能会受到传染,因而要注意隔离患者,以免波及小儿。
  
  带状疱疹的特点是,沿神经的走向分布,皮肤上的疱呈一长串,所以中医称之为“蛇丹”。由于它常发生于胸背部,沿着肋间神经的走向分布,所以民间也称它为“缠腰龙”。这种病毒能长期潜伏于人体内,当人的抵抗力下降时即会发病。因此,外伤、手术、感染、肿瘤等都能诱发此病。
  病变部位的皮肤,有灼热、刺痛感,数天后,会出现密集的小水泡,周围皮肤发红、病变部位如火烧灼一般疼痛。病情较严重的可见淋巴结肿大、发热等全身症状。带状疱疹通常发生在身体的一侧,偶尔也有两侧同时发生的。一般发生于胸部,也有发生于面部沿着三叉神经分布的。发生面部的,有时会连累到眼睛,影响视力。一般2~3周后自愈。且不留疤痕,但少数病人仍常有神经痛。
  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是止痛和防止继发细菌感染。用1%樟脑、5%硫磺炉甘石洗剂、0.5%新霉素软膏加扑粉外用,注射维生素B12。连累到眼部的,可用疱疹净眼膏。必要时,可注射转移因子或丙种球蛋白。此外,应查出诱发带状疤疹的疾病进行治疗。
  
  带状疱疹是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因其常见于腰胁间,蔓延如带,故有“缠腰龙”之称。在中医学中,还有许多名称,如“缠腰火丹”、“蛇丹”、“蛇串疮”等都是指本病。
  带状疱疹好发于春秋季节,成人多见。发病前局部皮肤往往先有感觉过敏或神经痛,伴有轻度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亦可无前驱症状而突然发病。患部先发生潮红斑,继而其上出现多数成群簇集的粟粒至绿豆大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水疱透明澄清,疱壁紧张发亮,疱周有红晕。数群水疱常沿皮神经排列呈带状,各群水疱间皮肤正常。10余日后水疱吸收干涸、结痂。愈后留有暂时性淡红色斑或色素沉着,不留疤痕。亦可因疱膜破溃形成糜烂,甚至坏死或继发化脓感染。全病程约2~3周。
  除典型的皮疹外,神经痛是本病的另一大特点。一般在皮疹出现前1~2天即有神经痛,直到皮疹消退。疼痛的程度轻重不等,且与皮疹的严重程度无一定的关系。通常儿童带状疱疹患者疼痛很轻或没有疼痛,而老年患者多疼痛剧烈,甚至难以忍受。而且约30%~50%的中老年患者于损害消退后可遗留顽固性神经痛,常持续数月或更久。
  由于带状疱疹发病较急,疼痛较剧,且在发病之初不断有新疹出现,真如龙蛇爬行一般,有些患者会感到恐惧。而且在民间还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即缠腰龙如果在腰上缠绕一圈就会死人,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本病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损常沿某一周围神经单侧分布,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更不会围成一圈。除常见于腰、腹部外,还可发生于胸部、四肢、颈部、耳、鼻、眼、口腔等。少数严重者可发生带状疱疹性脑膜脑炎以及胃肠道或泌尿道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与水痘是由同一种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但是临床表现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我们知道水痘是一种传染病,那么带状疱疹是不是也会传染呢?
  表面上看,这两种病没有什么关联。水痘好发于3~9岁儿童,无神经痛;带状疱疹多见于40 岁以上的成年人,疼痛剧烈。二者的皮疹形态及分布特点也不相同。然而这是同一种病毒感染人体后先后引起的两种致病过程。带状疱疹的发生不是由体外的病毒引起,而只能是由潜伏在体内的病毒复发所致。
  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病毒初次感染人体后在体内大量增殖,形成病毒血症,散布全身,导致人体发生水痘。水痘愈后病毒可持久地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中,至成年后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及理化因素刺激,潜伏病毒被激活,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及坏死,产生神经痛。同时,再活动的病毒可沿神经轴突至支配的皮肤细胞增殖,于是此神经节支配的皮区出现一串带状的疱疹,故称带状疱疹。
  这里有几点需要说明:①大多数人在儿童时期会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但只有一部分出现水痘的临床表现,还有很多人感染后无症状或症状很轻微而被忽视;②初次感染后人体产生持久免疫力,很少再患水痘,但特异免疫力不能清除神经节中潜伏的病毒,故不能阻止带状疱疹的发生;③带状疱疹的发生是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其诱因有很多,如感冒、过劳、某些传染病、恶性肿瘤、艾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放射治疗、烧伤以及使用某些药物(如免疫抑制剂及肾上腺皮质激素、锑剂、砷剂等)。可见,在人的一生中可先后患水痘或带状疱疹,也可只发生其中一种,或虽感染病毒而无任何表现。
  理论上讲,在带状疱疹患者的水疱液中有病毒,如果对本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接触了疱液会被感染发生水痘,但这种机会比较少。成年人则大多具有免疫力,故即使接触也不会发病。所以,带状疱疹不会在人群中引起流行。带状疱疹患者也不需要特殊隔离,但应避免与儿童密切接触。
  西医学对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消炎止痛和防止继发感染。抗病毒药有阿糖腺苷、无环鸟苷及干扰素等。消炎止痛药如阿斯匹林、维生素B1、维生素B12 等。局部患处可用2%龙胆紫溶液或复方地榆氧化锌油(生地榆10g,紫草5g,冰片2g,氧化锌油加到100g)外涂。若有继发感染,可用新霉素软膏外搽。
  中医学认为本病因情志内伤,肝经气郁生火以致肝胆火盛;或因脾湿郁久,湿热内蕴,外感毒邪而发病。
  (1)热盛证 证见皮肤潮红,疱壁紧张,疼痛剧烈,伴有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治宜清泻肝胆实火法,方选龙胆泻肝汤化裁。亦可服用成药龙胆泻肝丸。
  (2)湿盛证 证见皮肤淡红,疱壁松弛,疼痛较轻,纳差或腹胀,大便溏,舌质淡,苔白厚或白腻,脉沉缓。治宜健脾除湿法。方选除湿胃苓汤化裁。
  若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者,属气滞血瘀,治宜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法,方选柴胡疏肝饮化裁。
  外用中药可根据病情选用清热解毒消肿或祛湿收干之药水煎外敷,另外水疱未破者可用金黄散,水疱已破者可用四黄膏外涂。
  此外,中医针刺疗法有明显的消炎止痛作用,对后遗神经痛亦有疗效。
  不论何种方法,带状疱疹的治疗应掌握时机,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经常有些中老年患者,在带状疱疹完全清退后仍疼痛不止,局部皮肤完好无损却不敢触及。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带状疱疹的发生是由潜伏在体内的病毒被激活而引起,其疼痛的体质是受累神经节的炎症甚至坏死,疼痛的程度轻重及时间长短与皮疹不一定保持一致。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各种机能都在减退,受损的神经组织修复也较困难,故很容易发生后遗神经痛。特别是平素体质较 差,或治疗不及时者,此种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更久。
  带状疱疹
  (Herpes zoster)
  本病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所引起的。目前认为带状疱疹和水系同一病引起的不同临床表现。初次感染VZV后,临床上表现为水痘(儿童多见)或呈隐性感染,此后病毒侵入感觉末端,再经过移动并持久地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免疫功能低下时,如某些传染病、恶性肿瘤、全身红斑狼疮、外伤、放射治疗、使用某些药物(如砷剂、免疫抑制剂等),尤其是神经系统障碍时,均可导致病毒的再活动,激发本病。
  临床表现
  好发于春秋季节,成人多见。发疹前往往有发热、倦怠、食不振等前驱症状,经1-3天后,患处皮肤潮红,进而出现多数成群簇集的粟至绿豆大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内容透明澄清,互不融合。皮疹沿皮神经分布,单侧发疹,不超过体表正中线,多呈不规则带状排列。常见于肋间神经、颈部神经、三叉神经及腰骶神经支配区,如颜面、颈、胸背、腰腹部,亦可侵犯眼、耳、口腔及阴部粘膜、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于发疹前或伴随发疹出现。疼痛沿受累神经去配区域放射。老年患者常于损害消退后遗留较长时间的神经痛。病程约需1-2周,愈后可后遗暂时性色素沉着,不留疤痕,亦可因水疱破溃破形成糜烂或继发感染。少数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见的有:
  1、不全型带状疱疹(顿挫型),仅出现红斑、丘疹、不发生典型水泡。
  2、大疱型带状疱疹,可形成豌豆至樱桃大的水疱。
  3、出血性带状疱疹,疱内容为血性。
  4、坏疽型带状疱疹,皮疹中心发生坏疽,结成黑色痂不易剥离,愈后遗留疤痕。
  5、播散型带状疱疹,在恶性肿瘤或年老弱的患者,在局部发疹数日内,全身出现类似水痘样发疹,常伴有高热,可并发肺、脑损害,病性严重,可致死亡。
  (1)眼带状疱疹
  眼带状疱疹为散发,以9-11月分发口香糖多见。临床所见眼带状疱疹伴有同侧三叉神经第一支受累,可见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疱及痂皮,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后因疤痕形成失明。严重者可发生全眼球炎、脑炎、甚至死亡。
  (2)耳带状疱疹
  又称Remsay-Hunt综合症,是由于VZV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临床特点为耳部急剧疼痛和同侧面瘫,间伴重听、眩晕等。可伴有发热、局部淋巴结肿胀和肋腺炎。
  (3)带状疱疹性脑膜炎
  系病毒直接从脊髓神经前、后根向上逆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所致。大多见于颅神经颈、或上胸脊髓神经节段受侵的患者。表现有头痛呕吐、惊厥或其它进行性感觉障碍,尚可有共济失调及其它小脑症状等。
  (4)内脏带状疱疹
  病毒由脊髓后根侵及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的内脏神经纤维,引起胃肠或泌尿症状,当侵犯胸膜、腹膜时,则发生刺激症状甚或出现积液。
  应要单纯疱疹、疱疹性湿疹鉴别
  单纯疱疹
  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不沿神经分布,常有反复发作,多见于发热性疾病、胃肠功紊乱及月经不调等患者。
  疱疹性湿疹
  皮疹多形性,无一定好发部位,多对称分布,自觉剧痒。
  治疗
  一、抗病毒药物
  1、无环鸟苷(ACV)
  ACV对VZV的疗效,不如对HSV(单纯性疱疹病毒)敏感。因此治疗带状疱疹,一般均推荐静脉内给药。且宜及早用药,这样可减少新损害的形成,减轻急性疼痛,阻止病毒的气管炎播散和减少内脏并发症。一般剂量静注ACV10mg/kg,每8小时一次;口服800mg每日5次,持续给药5-10天。如辅以ACV霜外用,则更有利于皮损的愈合。
  2、三氮唑核苷
  每日10-15mg/kg,分2次肌注或静滴,静滴用葡萄糖或氯化钠稀释成1mg/ml的浓度缓滴入。有选择发病不超过5天的带状疱疹患者,给予200mg一次肌注,每日2次,持续用药7-10,能明显地缩短病程和减轻疼痛。
  3、阿糖腺苷(Ara-A)
  每日10-15mg/kg,静注10天,早期应用可减少急性痛和后遗神经痛,加速痊愈。
  4、干扰素
  如人血白细胞干扰素(HLI),高剂量(每日5.1-10u/mg)早期应用可作为高危患者活动性感染的辅助治疗。方法:HLI,10u/ml肌注每日2次,每次4ml,6天为1疗程。更可应用重级干扰素(IFN-a)加生理盐水10ml稀释外,日擦4-6次。亦有一定疗效。
  二、止痛
  急性期止痛
  常规用镇痛剂:阿司匹林、散利痛、消炎痛、卡马西平及苯妥英钠等。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西米替丁0.2g,每日3次,睡前再服0.4g;地塞米松1.5mg,每日3次;赛庚啶2mg每日3次;维生素B12 100ug,肌注,每日一次,平均10天左右疼痛消失。
  眼带状疱疹的治疗
  主要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一般局部滴眼即可严重的可全身应用。其次是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常用滴眼剂有无环鸟苷、病毒唑、疱疹净、酞丁胺等 。对HSV-I角膜炎应首选无环鸟苷滴眼剂。
  耳带状疱疹的治疗
  一般多采取支持及对症入理。急性期应用大剂量激素,有止痛和加速面瘫恢复的功效。
   
  带状疱疹的几个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4月28日14:28 新浪生活
  问:我每天打的阿莫西林是杀病毒的吗?为何会在打的过程中被病毒感染?
  带状疱疹是否因为自身的抵抗力的减弱时才会被病毒感染?
  带状疱疹得过一次后,是否终身免疫?
  带状疱疹的传染性强吗?对小孩该如何预防?
  吴大夫答:阿莫西林是青霉素类药物是抗细菌的没有抗病毒作用。带状疱疹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常常是由于幼年患水痘,病毒潜伏在身体中,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引起病毒活动致病。所以是在自身的抵抗力的减弱时病毒开始活跃,导致疾病,但这种病毒是很早以前就感染了的,不是现在才感染的。年轻人的带状疱疹一般能在2周左右好转,而且不会复发,终身免疫。带状疱疹有一定的传染性强,如果没有得过水痘的小孩,尤其是2-3岁的小儿童应该注意隔离,本病是空气传播,可以带口罩并注意家里通风等。否则容易让孩子出现水痘。
   带状疱疹不危险 (文章来源: 《每日新报》-健康快车 )
  提到“带状疱疹”我们可能会觉得很陌生,但是它的别名“蜘蛛疮”却已在民间广为流传了,很多患者听老人说过,当带状疱疹能够围绕身体一周时,人就将一命呜呼了。所以,当人们听说自己患了疱疹的时候都非常害怕,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从医学角度讲,带状疱疹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皮肤病。本病常突然发生,表现为成群的密集性的小水疱、血疱或脓疱,常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所以称为“带状疱疹”。当带状疱疹发生时或发生前,患者往往会觉得有不同程度的痛感。这里,我们需要强调,带状疱疹一般只发生在身体的一侧,即使皮疹泛发至身体的另一侧,只要及时治疗,通常无须担心会有生命危险。这种疾病大多数人一生只得一次,因此正确的认知与及时的发现是非常重要的。
  公安医院皮肤科陈敬
  带状疱疹是春季最易流行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潜伏在体内再发,造成沿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出现带状排列的成簇疱疹,伴随神经痛。老年人和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容易感染带状疱疹,而且一旦染上病情更为严重。民间把这种病称作“串腰龙”,文献上叫“缠腰火丹”,这是因为侵犯胸腰部位的带状疱疹占本病发病率的60%以上。实际上,这种病还可侵犯头、面、耳及上下肢等部位。由于这种病毒有亲神经的特点,发病总是沿神经走向,呈条带状,故称“带状疱疹”。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是因为肝胆火盛及脾湿郁久,外感毒邪而发。现代医学已经知道这种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体内,潜伏到脊神经后根神经节或其它发病部位的神经细胞中。这种病毒平时可以不发病,但由于老年人及久病体虚的人,全身抵抗力下降,再遇到身体劳累、感冒等诱因,则易发此病。发病机制:病毒感染后无免疫力或低免疫力的人群(多数是儿童)可发生原发感染,即发生水痘。或病毒隐性感染,经血行传播到皮肤感觉神经末梢,经神经通路到脊髓神经后根或三叉神经,然后传播到颅神经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例如:创伤、感冒、癌症、免疫系统疾病等等),潜伏的病毒就会大量繁殖,使神经节发炎、坏死,引起病人疼痛,同时病毒沿神经通路下传,到该神经支配的区域引起节段性疱疹。病毒也会感染运动神经元,引起病人肌无力和运动麻痹,但很少见。发病之初,主要表现为全身疲倦无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烧,很快发病部位感觉灼热,跳着疼痛。如果发生在胸部或腰部,常误诊为心脏病或急腹症等。
  得了带状疱疹,1~3天后,发病部位的皮肤即出现绿豆粒大小、张力很大的丘疹、水疱,沿神经分布,集簇状排列,呈条带状。如果发生在胸部、腰部,多自脊柱的一侧斜向前下方,极少对称发病。民间所传:如果围绕腰部出现一圈疱疹即有生命危险,是不可靠的。患此病者,轻者每簇可间隔有正常皮肤,病情严重者可融合大片的带状分布,数日后由澄清透明的水疱变为混浊的脓疱,部分可破溃形成糜烂。老年人多表现为大疱、血疱,甚至出现坏死。轻者三周左右即可自然干涸、结痂,脱落后不留瘢痕;重者病程可延长到一个月以上。老年患者常出现剧烈疼痛,影响睡眠,如果治疗不及时,在皮损消退后,仍遗留疼痛,数月不能完全消退。如果带状疱疹出现在头部、颜面,要警惕侵犯头面部神经而出现的头痛、面瘫。如果眼睛角膜被侵犯,甚至还会导致失明。年龄大的、体质弱的及患有肿瘤等慢性疾病者,病情会更为严重。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上还常见到一种不全型带状疱疹,病人除自觉发病部位剧烈疼痛外,水疱不出现或出现得很少,很容易被误诊,应予以高度重视,以免贻误治疗,发现严重后果。
  带状疱疹的患者,在未出现部位疼痛时,应及早请医生确诊,积极治疗。
  
  【治疗】
  一、主要是一般和对症治疗。原则:抗病毒、减少疼痛、预防继发感染、缩短病程。
  ①神经痛:可给止痛剂如阿斯匹林、安乃近、消炎痛、布洛芬、新癀片等。疱疹后神经痛需止痛剂和镇静剂合用,如多虑平25mg,日3次口服;甲氰咪胍0.2g,地塞米松1.5mg,赛庚啶2mg,日3次口服,维生素B12100微克每日一次肌注,共用10天。
  ②局部皮肤护理治疗;酞丁胺擦剂或炉甘石洗剂外搽,1日3-5次。糜烂者涂2%龙胆紫溶液或涂新霉素糠馏油糊剂。或紫外线照射、音频电疗,激光照射(氦-氖或二氧化碳扩束照射),TDP频谱照射等。
  ③眼部带状疱疹:可用疱疹净或无环鸟苷液滴眼,为防止角膜粘连用阿托品扩瞳;
  二、抗病毒治疗,主要用于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病人,阿糖腺苷或无环鸟苷。口服高效抗病毒药:阿昔洛韦、万乃洛韦等(临床提示:阿昔洛韦对治疗后遗神经痛无效)外用阿昔洛韦眼药水涂患处。可口服抗菌药或外用红霉素软膏涂患处。如果水泡破裂,可用2.5%龙胆紫溶液涂患处。皮质类固醇激素:短期应用,千万要慎重!
  三、对正在用细胞毒、免疫抑制剂或代谢拮抗剂的患者,因易产生病毒扩散,应尽量减低剂量或停用。
  四、可配合清热解毒中药和针刺疗法。推荐中成药如肝火炽盛者,口服龙胆泻肝丸;脾虚湿困者,口服胃苓丸或参苓白术丸;气血淤滞者,口服血府逐瘀丸。
  
  以上药物的剂量及用法,须遵医嘱。
  
  治疗期间应卧床休息,注意营养,还应穿清洁柔软的棉制内衣,以减轻摩擦。如疼痛影响睡眠,可适当服些镇静止痛药。春季是多种传染病流行季节,老年人及体质虚弱者应尽量少去空气不洁的公共场所,以免感染。平时要坚持锻炼身体,保持心情愉快,生活起居要有规律。
  
  水痘-带状疱疹是一种DNA病毒,体积210~250nm。可经呼吸道传播,但传染性很小。
  
相关文章: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
台湾 中国医药学院附设医院 高宗桂主治医师 博士 选自freehospital@163.net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一种病毒性感染,又称腰缠火丹、串疮、蜘蛛疮等。
  一、带状疱疹的病因:
  (一)现代医学描述:
  a. 带状疱疹为一种病毒性感染。
  b.引起带状疱疹的病毒与水痘病毒大小相同,且抗原性亦无异,因此本病也被认为是许多年前,初次感染的水痘病毒(Chicken-poxor Varicella)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再度活动所致。
  c.大概得过一次后不会再复发(体力极度衰弱者,偶会得到第二次)。
  (二)传统医学描述:
  a.本病多因情志不遂,饮食失调,以致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湿热搏结,兼感毒邪而发。
  b.以针灸立场言,带状疱疹病常为心经火旺、脾肺湿热与肝胆火旺所引发。
  二、带状疱疹的症状:
  (一)现代医学描述:
  a.常突然发生,集簇性水泡(红色斑丘疹,排列成带状,沿一侧周围神经节分布区出现,排列成带状。
  b.伴有强烈疼痛,多数患者有持续性疼痛,往往在皮疹痊愈后疼痛仍不消失。
  c.本病前前驱症状为沿神经干周围之疼痛约持续三日,且多合并所所属淋巴结肿胀疼痛。
  d.皮疹为连续性带状或斑状,沿神经分布出现在一至数个及节,初期为隆起性红斑,迅即形成一群有中心脐窝状大小水疱,渐渐为血疱(Hernorrhagicbulls)乃至脓疱,最后覆盖有坏死性痂皮。
  e.常侵犯腰胁部,胸部,颈部,脸部及大腿内侧面,一般不超过正中线,(非常少数病情严重,或体力极度差患者偶会越过正中线,形成两侧皆有的现象)。
  f.胸部及腹部带状疱疹之分布,明显地终止在中线,绝无蔓延至对侧可能,此点为诊断特征。
  g.侵犯至三叉神经、颈部或腰骶部则有时会造成诊断上的困扰。
  h.三叉神经的眼分枝也可为容易受侵之处,典型的皮疹出现后,头痛将不能避免。
  i. 鼻睫分枝受侵,鼻背的两侧可有水疱出现。
  j.眼变化将自结膜炎,结膜角膜炎乃至虹膜睫状体炎合并绿内障,临床症状通常为羞明及眼剌痛感。
  k.患者因有白血病、淋巴瘤而抵抗力降低时,皮疹则不仅局部性,可呈散在性水疱,类似因水痘散发在四肢或躯干。如出现此种临床症状,则应详细检查患者是否有潜在性白血病等。
  l.皮肤病变通常在发病后十日趋向痊愈,严重的坏死,额部带状疱疹则将延迟,病程约4-6周。
  m.本病在十五岁以下儿童极为少见,大半数患者年龄超过45岁。
  
  (二)传统医学描述:
  a.《医宗金鉴》之“缠腰火丹”记载,此症俗名蛇串疮,台湾民间叫飞蛇。
  b.有干、湿不同,紅黄之异,皆如累累珠形,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疼发热。湿者色黄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
  c.《外科启玄》中有关蜘蛛疮记载,此疮生于皮肤间与水巢相似,淡红且痛,五七个成堆,亦能荫开。
  
  三、带状疱疹的治疗:
  (一)现代医学治疗:
  1.下列数种情况要特殊治疗:
  (1)脸部:带状疱疹有可能留下疤痕,而且面积不小,故一定要及早治疗。若在三叉神经的眼支干,可能造成角膜溃疡,导致视力受损。
  (2)年老者:超过六十岁,带状疱疹会造成严重且持续数月的神经痛。神经痛是因神经纤维本身发炎而引起间歇性的刺痛。
  (3)免疫不全者:例如癌症患者带状疱疹可扩散至全身各器官,包括引起肺炎及脑炎。
  以上三种情形,可使用Acyclovir 800mg,每天五次,连续使用五天,可抑制病毒繁殖。使用Acyclovir第二天,可开始用Prednisolone 6O mg/天,可抑制神经发炎,连续使用十天,但Prednisalone勿用于免疫不全者。
  
  2.处理措施
  (1)一般患者应注意勿发生细菌感染及减轻疼痛,局部可外用含抗生素之药膏。
  (2)冷敷:以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浸泡纱布冷敷,一次30分钟,每日三次,可使患部迅速干燥,减轻疼痛。
  (3)病患能卧床休息则应减少衣服摩擦,疼感及不适等定能减少。
  (4)剧痛时,可服用Demerol一颗。
  (5)神经痛可用Capsaicine软膏镇痛。
  (6)减轻疼痛可用可待因(Codein)常有疗效。
  (7)一般内服皮质类脂醇并不能缩短病程,但可防止年老者引起的治疗后之神经痛。
  (8)沿神经节以Ethylchloride喷雾冷冻为简单有效方法。
  (9)但止痛剂对许多病患并无很好效果。
  (10)精神作用对神经痛影响很大,故应鼓励患者恢复原有工作。
  
  建议处方如下:
  (1)Dicloxacillin 250mg,6小时一颗。
  (2)Brufen,6小时一颗,饭后服用。
  (3)Panadol,6小时一颗,饭后服用。
  (4)Valium,睡前一颗。
  
  (二)传统医学治疗:
  依辩证论治,分为三型施治:
  1.热盛型:
  [主证]局部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自觉口苦咽干、口渴,烦闷易易怒,食欲不佳。小便赤,大便干或不爽。舌质红,舌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微数。
  [辩证]肝胆热盛,气滞湿阻,兼感毒邪。
  [治法]清利湿热,解毒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2.湿盛型
  [主证]皮肤颜色较淡,疱壁松弛,疼痛略轻,口不渴或渴而不欲饮,不思饮食,食后腹胀,大便时涯,女性患者常见白带多。舌质淡体胖,舌苔白厚或白腻,脉沉缓或滑。
  [辩证]脾失健运,蕴湿不化,兼感毒邪。
  [治法] 健脾利湿,佐以解毒。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
  
  3.气滞血瘀型:
   [主证]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舌质暗,苔白,脉弦細。
   [辩证]气滞血瘀,余毒未尽。
   [治法]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清解余毒。
   [方药] 活血散瘀汤加减。
  
  (三)针灸治疗:
  l.根据“经之所过,病之所治”的原则选取下列经络:
  A﹒发于脸部,累及三叉神经:
  a.侵犯眼支:选取膀胱经、胆经、三焦经、小肠经。
  b.上颚支:选取胃经、小肠经、胆经。
  c.下颚支:选取胃经、大肠经、胆经。
  
  B﹒发于颈部:
  a.胃经:距任脉1.5寸的当颈动脉搏动处。
  b.大肠经:在颈部前外则,距任脉3.0寸。
  c.小肠经:在颈部侧面,距任脉3.5寸。
  
  C﹒发于胸、腰、背部:
  a.任脉:循胸腹正中,利用病区旁取中之原则。
  b.肾经:腹部-距中行任脉0.5寸。
   胸部-距中行任脉2.0寸。
  c.胃经:腹部-距中行任脉2.0寸。
   胸部-距中行任脉4.0寸。
  d.脾经:腹部-距中行任脉3.5寸。
   胸部-距中行任脉6.0寸。
  e.肝经:上贯膈,布胁肋。
  f.胆经:循胁里,其直者季胁。
  g.膀胱经:主一身之表,分布于腰背,距督脉1.5寸及3.0寸区域。
  h.督脉:主背脊柱正中,统率一身阳经。
  
  D.发于腿部:
  a.胃经:行腿部阳面前路。
  b.胆经:行腿部阳面中路(侧面)。
  c.膀胱经:行腿部阳面后路。
  d.脾经、肝经、肾经:行腿部阴面之前路,中路与后路。
  
  2.选穴处方(选用之腧穴):
  A.脸部
  (1)胆经:
  (a)远部取穴:阳陵泉、足临泣、绝骨。
  (b)局部取穴:瞳子膠、上关、听会、风池。
  
  (2)胃经:
  (a)远部取穴:足三里、上巨虛、内庭、丰隆。
  (b)局部取穴:承泣、四白、地仓、颊车。
  
  (3)大肠经:
  (a)远部取穴:合谷、曲池、足三里、偏历。
  (b)局部取穴:禾膠、迎香。
  
  (4)三焦经:
  (a)远部取穴:支沟(十总穴:胁肋寻支沟)、中渚、外关。
  (b)局部取穴:丝竹空、耳门、翳风。
  
  B.颈部:
  (1)胃经:
  (a)远部取穴:足三里、上巨虛、内庭、丰隆
  (b)局部取穴:人迎、气舍(颈部针刺宜小心,不可太深,以免剌伤气管、神经或血管。一般应浅刺,最好不要留針)。
  
  (2)大肠经:
  (a)远部取穴:合谷、曲池、足三里、偏历。
  (b)局部取穴:扶突、天鼎。
  
  (3)小肠经:
  (a)远部取穴:养老、阳谷、支正。
  (b)局部取穴:天窗、天容。
  
  C.胸、腰、背部:
  (1)任脈:廉泉、承浆、坛中。
  
  (2)肾经:
  (a)远部取穴:太溪、筑宾。
  (b)局部取穴:彧中、俞府。
  
  (3)胃经:
  (a)远部取穴:足三里、上巨虛、内庭、丰隆。
  (b)局部取穴:梁门、天枢、水道、不容、库房、屋翳。
  
  (4)脾经:
  (a)远部取穴:公孙、血海、三阴交。
  (b)局部取穴:周荣、胸乡、大包。
  
  (5)肝经:
  (a)远部取穴:太冲、中封、行间。
  (b)局部取穴:期门。
  
  (6)胆经:
  (a)远部取穴:阳陵泉、足临泣、风市、绝骨。
  (b)局部取穴:日月、渊液、辙筋。
  
  (7)膀胱经:
  (a)远部取穴:委中、昆仑、承山、京骨。
  (b)局部取穴:大杼、肝俞、胆俞、胃俞、肺俞。
  
  D.腿部:
  (1)胃经:
  (a)远部取穴:足三里、上巨虛、内庭、丰隆。
  (b)局部取穴:髀关、伏兔。
  
  (2)胆经:
  (a)远部取穴:阳陵泉、足临泣。
  (b)局部取穴:居膠、风市、环跳。
  
  (3)膀胱經:
  (a)远部取穴:委中、昆仑、承山、京骨。
  (b)局部取穴:殷门、秩边。
  
  E.病变部位局部取穴:
  a.在水疱的周围扬刺(即在距球水疱四周的0.5-1.0寸处用五针横刺),或局部灸(用泻法)。
  b.施针时,针尖刺向疱疹中心区呈10-30度角横刺,此又名为围针穴。
  
  F.取穴规律:
  (1)局部皮下(阿是穴)或邻近取穴(即围针穴)。
  (2)背部取病损部位的神经根(即夾脊穴)。
  (3)远距离取穴(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身柱、内关、阳陵泉)。
  (4)对症加用穴。
  
  G.处方举例:
  a.局部围针穴,再加外关、曲池、三阴交、太冲。
  b.疱疹在头面者,加合谷、内庭。
  c.疱疹在腰以上者,加支沟、内关。
  d.疱疹在腰以下者,加血海、阴陵泉。
  
  3.手法:
  (1)实症、急性痛症用提插捻转,用泻法,留针20至30分钟,每日针二次,用毫针刺,局部臥针横刺。
  (2)实症、急性病症尚可穴位放血,隔日一次。
  (3)皮肤针或梅花针于疱疹周围浅刺。
  4.耳针:
  
  A.选穴:
  a.相应敏感点、肺、肝、下屏穴、屏间。
  b.肝、脾,肾上腺、内分泌、神门。
  
  B.方法:取2至3穴捻转强刺激,留针20至30分钟。
  
  四.结论:
  l.中西医对带状疱疹并无特效药五,只能减轻疼痛,故针灸可辅其不足,一方面能消除水疱与红斑,一方面能防止带状疱疹消失后遗留的神经痛,且可缩短疗程及无不良副作用。针灸对带状疱疹的疗效除了双门学说的迅速止痛的机转外,可能尚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有关。
  2.一般来说,带状疱疹的预后良好,针灸可单独使用且效果很好,一般在1-3次针灸治疗后,即会有显著的改善。
  3.由于带状疱疹病人会感觉很痛,故经验上须双侧同时针刺,且可数小时针刺1次,直到病情缓解为止。
  4.治疗期间不宜食辛辣食品和鱼虾蟹等动风发物(即引起过敏的食品)。
  
  带状疱疹的治疗
  身上生了在医学说的胞疹带,吃了很多西药和中草药,外面已好,但体内还是又痛又痒,求诊了很多医生都是无功而返,望各位专家名医帮我诊断一下!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研究所所长,硕导 吴延芳教授
  您好,来信收到了。带状疱疹治愈后,常常遗留相同部位的神经痛,年纪较大的人比较严重而且持续的时间长。可以口服止痛的药物,比如止痛片,卡马西平等,还应口服各种维生素以加快神经损伤的恢复。必要时可做局部神经封闭,能马上止痛,但需多次注射。
  
  灯草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报道
  
  带状疱疹属祖国医学“缠腰火丹”或“蛇串疮”等病的范畴。中医认为该病是由湿热毒邪侵淫皮肤、经脉而致,以皮肤出现集簇样疱疹为其主要临床特点,常伴有疼痛,部分患者合并面部神经麻痹、神经痛等后遗症。近年来我们采用灯草灸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本资料共65例,均为我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的门诊和住院病人。将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5例,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0~40岁者20例,40~75岁者15例,平均年龄46岁。对照组30例,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0~40岁者16,40~75岁者14例,平均年龄44岁。选择符合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且发病在7天以内、无其它并发症和继发症的病例作为本观察对象。 1. 2 诊断依据 1.2.1 参照《诊断常规》[1]中有关“带状疱疹”的诊断要点,排除其体格检查的第3、第4点。 1. 2.2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蛇串疮”[2]的诊断依据及证候分类。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选取新鲜干燥的灯芯草蘸取生菜油后于酒精上点燃,先取疱疹新近进展的一侧,在新发疱疹泡顶上行灸法,以爆有声响为佳;而后根据疱疹所损伤皮肤面积间距4~5 cm选疹泡以行灸法。灸后给予单层敷料稍保护局部创面。第1周每天治疗1次,第2周隔日1次,2~3周为1个疗程。 2.2 对照组 以聚肌胞2 mg行肌肉注射,每日1次,2~3周为1个疗程。同时根据病人疼痛程度选用适量止痛药。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有关“蛇串疮”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①治愈: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②好转:皮疹消退约30%以上,疼痛明显减轻;③无效:皮疹消退不足30%,疼痛无明显减轻者。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35中,治愈27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30中,治愈15例,好转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两组间疗效比较,χ2=8.435,P<0.01。
  4 典型病例
  欧某某,女,26岁。华西医科大学医生。初诊日期:1990-07-12。
  主诉:左胸乳部疼痛、发红疹5天,加重伴水疱3天。
  病史:5天前,病员无明显原因感左侧胸背部疼痛,并沿第4、第5胸胁发出少量红疹,次日红疹沿胸胁间增多,以至左乳头,疼痛加重并彻夜难眠。第3天红疹融合出现水疹,疼痛如刀割,遂来我院就诊。既往无特殊病史。
  查体:左侧沿第4、第5胁间呈带状融合水疱并延至胸乳部。
  诊断:带状疱疹。
  治疗:选左侧第4、第5胁间胸肋两端的疱疹先行灸法,然后沿受损边缘每隔4~5 cm逐一选取受损部位行灸法。治疗后让病员稍休息一会儿,给予单层敷料保护局部创面。经第1次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当夜即可入睡。治疗3次后,病员疼痛消失,局部结痂。10天后痊愈。随访6个月无后遗神经痛发生。
  5 讨 论
  灯草灸这种治疗方法来自民间,而且被广泛地应用于不同疾病的治疗中。我们采用该法治疗带状疮疹,取得良好疗效,经对照观察,其疗效明显优于西药聚肌胞(P<0.01)。
  中药灯芯草性甘、淡、微寒,归心、肺、小肠经,其功效为利水通淋,清心除烦;生菜油在民间以其清心火、祛外邪的作用而常用于刮痧之术,其与灯芯草共用于灸法而获祛邪解毒、清热除湿之效。灯草灸治疗带状疮疹,常常使用1~2次即可收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并能较好地控制病变的发展。同时,我们在观察中还发现,以本灸法治疗带状疮疹后,能有效地防止其后遗症的发生。灯草灸法治疗带状疮疹,具有局部见效快、治愈时间短等特点,且简便、价廉,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立倍主编.诊断常规.第2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胡卡明 王承平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高锰酸钾液外涂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俗称“蛇盘疮”或“蜘蛛疮”,是由带状疱疹—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水疱性皮肤病,以成人和老年人发病较多。带状疱疹通常沿皮肤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局部有明显疼痛[1]。我院于1996年2月—12月,采用高锰酸钾液治疗带状疱疹5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5例均为本校学生,其中男1例,女4例,年龄18岁~22岁。皮疹分布于胸背部2例,胸背部及上、下肢混合分布者3例。临床表现为乏力、低热、全身不适、睡眠差,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痛。皮疹先为带状红斑,后出现群集米粒至绿豆大小的丘疱疹,呈带状分布,损害少者1群~2群,多者3群~4群。
  1.2 方法 用高锰酸钾1g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ml。使用时先用0.9%的氯化钠擦洗局部皮疹处,再用消毒棉签浸透高锰酸钾稀释液,均匀地外涂在带状疱疹表面,每日2次~3次,5d~7d为一个疗程。3例接受治疗1个疗程,2例治疗半个疗程。
  2 结果
  
  5例病人中,2例病人用药后3d~4d疼痛明显减轻,90%的皮疹吸收、干涸、结痂,自觉症状消失,未留疤痕,4d~5d带状疱疹痊愈。2例病人用药5d后疼痛减轻,80%的皮疹干涸、结痂,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无明显疤痕,6d~7d带状疱疹明显好转。1例用药7d后疼痛基本消失,70%的皮疹干涸、结痂,自觉症状缓解,带状疱疹明显好转。
  3 讨论
  
  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治疗效果不一。高锰酸钾属于一种外用消毒药,应用于创伤及坏死组织,可消毒、除臭,遇有机物即放出新生态氧而具有杀菌作用,可促进皮疹干涸、结痂等。但须注意高浓度对组织、皮肤有刺激和腐蚀作用,低浓度时则呈收敛作用,因此,使用时一定要稀释,并现配现用,因久置或加温可迅速失效[2]。
  
  应用高锰酸钾加0.9%氯化钠稀释后治疗带状疱疹病程短、疗效高、简单易行,且无任何副反应,价格便宜,带状疱疹消失后无明显疤痕,是病人乐于接受的有效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山东医学院.护理医学问答(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819 2 倪根珊.药物分类及药物概要[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770
  曹淑芳
  山西护理杂志 Vol.13 No.4 1999
  
  广西中医药 1999年第0期第22卷 其他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睑带状疱疹并发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一例   
  卢雪梅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 530012 中国广西南宁
  关键词: 眼睑带状疱疹;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眼睑带状疱疹是一种嗜神经病毒引起的病变,临床常并发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眼睑带状疱疹并发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一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28岁,因“右眼红肿疼痛,视力下降3天伴头痛及右上睑皮肤疱疹”来诊。病前有感冒史。检查:体温38.3°C,右眼视力0.1,左眼视力1.5,双眼眼压正常,右上睑及右前额部皮肤明显红肿,可见大小不等的疱疹,疱疹半透明,成簇状排列,不越过颜面中线,痛感明显,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知觉减退,上方角膜周围呈树枝状浸润,枝形粗,基质弥漫水肿,荧光素不着色,羊脂状KP(+),房闪(+),虹膜纹理欠清,瞳孔直径2.0mm,瞳孔区可见絮状渗出,无粘连,晶体透明,眼底像模糊,血常规检查正常。诊断:眼睑带状疱疹并发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予疱疹净眼液和阿昔络韦眼液交替滴眼,1h1次;1%阿托品散瞳;每日静滴病毒唑0.6g和地塞米松10mg;每日肌注维生素B1、维生素B12;隔日肌注转移因子1mg;口服消炎痛25mg、维生素AD 2丸,每天3次;局部皮肤用素高捷疗眼膏均匀涂抹。配合针刺攒竹、睛明、鱼腰、四白、曲池、合谷、太冲,每天1次,留针20min.治疗1天后,体温正常,眼部疼痛、头痛减轻,右上睑及右前额部皮肤疱疹未见增多。治疗10天后,右眼视力1.0,右上睑及右前额部皮肤疱疹全部结痂,疼痛消失,结膜充血消退,角膜知觉恢复,角膜透明,羊脂状KP(-),房闪(-),虹膜纹理清楚,瞳孔直径3.0mm,瞳孔区无渗出,晶体透明,玻璃体和眼底未见异常。
  按: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该病毒系亲神经性病毒,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内。带状疱疹可分为流行型及症状型两种。前者为三叉神经直接受病毒感染引起;后者由于水痘早期病毒播散于全身后,在某些组织内灭活而潜伏,尤其是在三叉神经节内,以后受某些因素激活而致病。眼睑带状疱疹是因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第1或第2支产生带状疱疹后,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时而诱发。文献报道在全部带状疱疹病例中有50%可引起严重的眼部病变。眼睑带状疱疹是沿三叉神经的分支传播,故皮疹和水疱严格限于受累的神经分布的皮区,不超过颜面的中线,多数仅表现在前额,眼睑及鼻部皮肤。带状疱疹在角膜的改变呈点状,片状或溃疡,少数呈现树枝状浸润,角膜知觉减退,若不及时治疗可并发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还可侵犯颅神经。眼睑带状疱疹须与单纯疱疹性树枝状角膜炎鉴别,后者一般体温不高,不伴前额及上睑皮肤疱疹,皮肤无痛性敏感度增加,眼痛不剧烈,角膜浸润常位于中央,树枝细,末端膨大,有上皮缺损,荧光素着色,激素治疗病情加重。本病在治疗上运用类固醇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1%阿托品散瞳、干扰素、维生素B族药物以抗病毒,消炎止痛,配合针刺可以起到止痛、疏风解毒和行气活血的功效。中西医综合疗法可有效抑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复制,故收效良好。
  眼睑带状疱疹 【诊断】 【治疗措施】 【病因学】 【临床表现】
   【概述】
  眼睑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典型的病变多在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各分支(额神经、泪腺神经及鼻睫状神经)或第三主支各分支(比较少见)的皮肤分布区域,发生群集性水疱样皮疹。但不跨越睑及鼻部的中央界线,而仅局限于一侧。
  【诊断】
  1.单侧三叉神经第一支和(或)第二支分布区出现成族疱疹,不超过颜面中线。
  2.疱疹出现前可有怕光、流泪,剧烈疼痛沿神经分岂有分布,局部皮肤红肿以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3.疱疹大小不一,呈带状排列。初为无色透明,继则混浊化脓,约2周后结痂脱落,留有瘢痕或色素沉着。
  4.常并发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偶而也发生眼肌麻痹等。
  【治疗措施】
  1.迟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高浓度(35%~40%)疱疹净,二甲基氧化硫棉片局部包敷,连用3~4天,可缩短病程并减轻后遗症。1%阿糖胞苷霜局部涂布或阿糖胞苷静脉注射,第一日剂量按每公斤体重3mg,以后每3天按每公斤体重2mg,同时给维生素B1,维生素B12。三氮唑核苷(病毒唑)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可用0.5%溶液局部敷治或合并口服100mg,每日三次有良好效果。近来用左旋咪唑口服,每次50mg每日三次,亦可用2%~3%花生油剂滴患处。
  2.并发角膜炎或虹膜睫状体炎者,可用1%阿托品液散瞳,以防虹膜后粘连。
  3.口服强的松每日50~60mg,一次服用,痛疼减轻后减量。
  4.疼痛剧烈者可服复方阿斯匹林,止痛片和消炎痛等有一定疗效。
  5.提高机体抵抗力:肌肉注射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和干扰素,防止眼部发生并发症并能缩短疗程,或用恢复期血清或血液注射。
  6.中药
  ⑴板蓝根肌肉注射,每日1次,每次4ml。
  ⑵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6g、木通6g、车前子6g、当归6g、柴胡6g、黄芩9g、山栀子9g、生地9g、析蓝根9g、大清叶9g、甘草3g。疼痛剧烈者加生牡蛎、灵磁石各30g,水煎服,每日1剂。
  ⑶大青叶或板蓝根30g,水煎代茶。
  6.对皮肤的红斑、血疹及水疱可给止痒炉苷石冲剂。水疱破溃可用1%龙胆紫液或粗剂涂布,均勿入眼内。
  7.以顽固性疼痛,用x线照射半月状神经节。
  【病因学】
  为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或其某一主支发生病毒急性感染而致。但其侵犯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常发生在体弱之老年人。有复发性与原发性之分,前者较为少见。
  带状疱疹按病因分为流行型(病毒性)和症状型两类。前者可能是属于水痘病毒类型感染而引起。后者则为症状性带状疱疹。实际只是以往曾一度发生感染而潜伏下来的隐患,后来经新诱发刺激而活跃的病变,与流行型者并无本质差别,便后者则多见于年青人且易复发。
  【临床表现】
  1.发病前有轻重不同的前驱症状,如寒战、恶心、呕吐等全身不适,数日后,则在病区出现剧烈的神经疼痛。且有怕光、流泪、皮肤红肿等症状。
  2.眼睑皮肤上形成群集性透明小水泡。呈带状排列,继则混浊形成脓疱,破溃糜烂,终则干燥结痂,一般病程约2周,脱痂后,留下色素沉着之浅在疤痕。有些病例疱疹化脓形成深层溃疡,合并相应部淋巴结肿大,痊愈后留下永久必疤痕。每可借此判断其曾患过此病,有时可以在疱疹周围出血,或在眼睑深部形成睑板炎。
  3.眼睑皮肤群聚性带状排列之疱疹,依三叉神经第一分支受累的部位而定,一般出现在三叉神经第1支(眼神经)分布区,遍及前额上睑,有时侵犯第二支。则病变分布在下睑颜面部及上唇皮肤等部位,绝不越过前额中线,而侵及它侧。第三支很少受累,三个主支同时受累则更为罕见。神经痛可持续1~2个月,有时数月、数年才消失,愈后遗留感觉迟钝麻木。
  4.疱疹出现于鼻侧及鼻翼处,则表示鼻睫状神经受累,致角膜、虹膜、巩膜、葡萄膜、视神经、视网膜和累及眼肌麻痹的可能。
  角膜受累、视觉减退,基质混浊甚或形成溃疡。如侵犯虹膜,即使没有瞳孔闭锁,亦可发生继发性青光眼,但不常见。
  
  带状疱疹中药外治有妙方
   带状疱疹古称“火带疱”、“火丹”、“蜘蛛疱”,发于腰部的则称“缠腰火丹”、“缠腰龙”。因多见于皮肤一侧发疹,形如蛇串,故又称“蛇串疱”。是一种同时损及神经和皮肤的病毒性疾病。其特点为骤然发生。出现集簇水泡群,沿一定神经走向分布,一侧性,有神经痛,极少复发。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最早使用的是泥土。《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的治法是:将土块置于火上煅烧,冷却后研成粉末,与陈久的脂油调制成油膏,外涂患处。《备急千金要方》亦载:“治小儿殃火丹毒着两胁及胁下者,伏龙肝(灶心土)末和油敷之。”明·李时珍治火带疱也用“泥疗法”:“水洗取泥沙研香油调敷”;他还用剪春罗花或叶捣烂,用蜜调敷治此病。在《外科正宗》中亦载有柏叶散、如意金黄散等外治方药。说明外治疗法在带状疱疹的治疗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经验证明,带状疱疹应用中药外治具有疗效好,疗程短,费用低,使用方便,且无副作用等特点。现介绍几则,供选用。
  ●雄黄粉50克,配入75%酒精100毫升,混匀备用。每天2次擦敷患处,如疼痛剧烈,疱疹很多者,则在药液中加入2%普鲁卡因20毫升。多数病人一周内可愈。
  ●侧柏叶60克、大黄60克、黄柏30克、薄荷30克、泽兰30克。共研细末,以水、蜜调膏外敷。有清热解毒,化瘀止痛功效。
  ●青黛5份、黄柏5份、蜈蚣2份、冰片1份,共研细末,加麻油调成稀糊状,外涂患处。
  ●雄黄、枯矾、密陀僧各15克,制乳香、制没药各10克,青黛30克。共研细末,过100目筛,加生石灰水上清液、香油各40毫升,调均。外涂患处,以结药痂,保持湿润为度。
  ●雄黄2份、枯矾2份、青黛粉3份。共研细末,加浓茶水调糊,敷患处。
  ●侧柏叶60克、蚯蚓粪60克、黄柏30克、大黄30克、赤豆60克、轻粉6克。共研细末,菜油调涂患处。
  ●冰片5克、炉甘石10克、黄连10克、青黛10克、大黄10克、药用淀粉55克。共制为散剂,干用、水调、油调外敷均可。
  带状疱疹疱壁溃破者可用黄连膏、或青黛散、黄灵丹、三石散(炉甘石、熟石膏、赤石脂等量共研细末)等,用麻油调敷患处。此外,近人多用六神丸化水涂敷,疗效亦十分显著。
  王惟恒
  
  中成药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性感染的皮肤病,发病骤然,常见于胸、腹、胁部及眼、鼻、耳部,患处火灼样疼痛,继之出现红斑、疱疹。民间称本病为“蛇蛋疮”、“蜘蛛疮”、“缠腰火丹”等,应用中成药治疗,效果较好。
  1、云南白药 取云南白药适量与白酒适量调糊,敷患处,每日2次,3~7天可愈。
  2、六神丸 六神丸适量研粉,醋调外敷患处,每日3次。或用六神丸20粒碾碎与大青叶浓缩液10毫升(含生药15克)混匀涂患处,每日3~4次,用药1~2次痛止或减轻。
  3、南通蛇药片 内服:每次10片,每日3次。外用:药片碾碎用70%酒精调糊涂敷患处,每日5~6次。
  4、紫金锭 取紫金锭10~20片,碾碎与温开水5~10毫升混匀涂患处,每日2次;同时加服紫金锭0.9克/次,每日2次。
  5、喉症丸 取喉症丸150粒研粉加水或醋3毫升调匀,外涂患处,每日4次。
  6、牛黄解毒丸 用牛黄解毒丸3丸,去壳取药丸压碎加生理盐水100毫升混匀,外搽患处,每日3~4次。
  7、冰硼散 取冰硼散适量与凡士林调糊,敷于患处,每日1次。
  8、京万红软膏 患处涂京万红软膏,用无菌敷料覆盖,每日换药2次。
  9、七厘散 用七厘散每次2.2克,每日3次,温开水或黄酒送服;若疼痛较剧,可加大剂量每次服0.66克。
  10、梅花点舌丹 内服:每次1粒(每丸含3粒),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外用:取梅花点舌丹1~2粒,研碎加清茶少许涂于患处。
  11、西黄丸 用西黄丸每次2克口服,每日3次。
  12、双黄连粉针剂 按照每日每公斤体重计算,用双黄连粉针剂60毫克加入生理盐水250毫升,静脉滴注。
  陶春祥
  
  带状疱疹的中药治疗进展
  山东平阴县人民医院(250400)马万亮 张慧铭 李伟
  带状疱疹系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又名蛇患疮、蜘蛛疮等。近年临床采用中药治疗,在止痛、缩短病程和预防后遗神经痛等方面效果显著,本文据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 六神丸
  周世杰报道,取六神丸100-300粒,研末后用食醋调成稀糊状,直接涂于疱疹皮损上,每天3-4次,治疗76例,治愈68例,总有效率98.7%。王书杰等报道,用六神丸适量,研成极细末,用食醋调成稀糊状,涂于患处,每日3次。与肌肉注射聚肌胞加外用醋酸可的松软膏组作对照,结果:治疗组76例,其中治愈、显效、好转共75例,总有效率为98.7%;对照组50例,其中治愈、显效、好转44例,总有效率为88.0%,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2 紫金锭
  处方组成:山慈姑、红大戟、千金子霜、五倍子、麝香、朱砂、雄黄等七味中药。朱乾福用紫金锭内服加外用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方法:取紫金锭10-20片碾碎,加温开水5-10ml,混匀后涂于患处,一日两次,至疱疹干涸结痂后停用。同时内服紫金锭,每次0.9g,一日两次,儿童每次内服0.15-0.3g,服至止痛。结果:涂药2-4天后水及血疱及血疱干涸,糜烂处在涂药24h内结痂,止痛时间为2-6天,未见不良反应。
  3 季德胜蛇药
  取该药适量,用75%乙醇适量搅拌成稀糊状,搽疱疹,每天5-6次,并每次内服10片,一日三次,治疗82例,痊愈44例,平均治愈时间5天。
  4 强力宁
  强力宁为含甘草酸的复合制剂,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并能诱生γ-干扰素,产生抗病毒、抗炎、抗过敏作用。风幼茹等用强力宁注射液100ml加入10%葡萄糖250ml静滴,每日一次。对照组用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0.5mg,肌肉注射,每日一次两组均以7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35例,用药后3-4天疼痛基本消失,痊愈时间5-9天,平均治愈时间7天;对照组15例疼痛减轻时间4-6天,痊愈时间为8-16天,平均治愈时间12天。
  5 京万红烫伤膏
  将京万红烫伤膏涂于疱疹处,qd,同时口服西咪替丁200mg,一日三次,治疗带状疱疹12例,全部治愈。用药后均在24h内疼痛消失,皮疹2-3天愈合,3-4天结痂脱落。
  6 双黄连
  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等药物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的粉针剂,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抗菌消炎作用,能加强机体的防御功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谢春红等报道,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带状疱疹64例。治疗组用双黄莲粉针剂按600mg/(kg.d)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同时用双黄连粉针0.6g加入生理盐水5ml稀释外涂局部,一日三次,对照组,利巴韦林15mg/(kg.d)用5%葡萄糖250ml稀释成1mg/ml静脉滴注,配合聚肌胞外涂局部,一日三次。结果:治疗组36例全部治愈,疱疹结痂时间为2-4天,疼痛消失时间为1-5天,全病程平均6.8天;对照组28例全部治愈,疱疹消失时间4-7天,疼痛消失时间3-10天,全病程平均10.2天。两组之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
  7 青黛子黄散
  由青黛、马钱子、五倍子、雄黄、生大黄、蜈蚣等六味药组成,具有清热、泻火、燥湿、抗病毒、抑菌及麻痹作用。沈勇报道,随机分为青黛子黄散治疗组216例与对照组122例。方法:将六味药共研细末,过120目筛,以食醋调成糊状。用5%白矾水溶液洗净患处,鸭翅毛搽药涂于皮损处,每2-5次。连用1周,不用其他药物。对照组:聚肌胞注射液2ml,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肌注,每日一次;板蓝根冲剂15g,每次1包,一日三次。两组均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青黛子黄散治疗组痊愈126例,显效42例,有效38例,无效10例,痊愈率58.3%,总有效率95.3%。对照组;痊愈28例,显效44例,有效40例,无效10例,痊愈率23%,总有效率91.8%。两组痊愈率有显著性关异(P>0.05),而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8 藤黄酊
  取30%藤黄酊外搽皮损及疼痛区,每天2-4次,同时每次注射利巴韦林100mg,肌注,每日二次,治愈70例,止痛时间4.2天,治愈时间5天。
  
  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研究进展
  汤韧 张宜 符旭东 龚时薇(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药剂科武汉市430070)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以成簇疮疹呈带状分布,伴有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中医称“蛇箍疮”,因好发于胸腰部,故亦称“串腰龙”。
  六神丸是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沿用至今已有100余年历史。在80年代,有人偶然发现,六神九在治疗咽症痊愈的同时,带状疱疹随之好转,遂将其引伸治带状疮疹。近年来,许多医家在应用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和作用机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重要进展。现将相关内容作一介绍:
  1 六神丸的方剂
  六神丸有同名异方,如“胡氏六神丸”、“喉症六神丸”等。本文涉及六神丸均指“雷氏六神丸”。该方系姑苏雷氏秘方,已有100余年的历史。从方源分析,本方系王洪绪的梅花点舌丹衍化而来,只是将其中的植物药,如血竭、葶茵、沉香、乳香、没药等去掉,保留动物性及矿物性药,使药力更为集中。
  其处方如下:牛黄150g、麝香100g、蟾酥100g、珍珠150g、冰片100g、雄黄100g。用白酒适量泛丸,以百草霜150g包衣,打光,低温干燥,即得。
  2 六神九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应用进展
  经综合国内文献,共有相关报道11篇,按是否联合用药及用药方法,分为3类介绍。
  2.1 六神丸外用、内服并联合用药
  王氏报道28例,六神丸内服(每日3次,每次10粒),并外用(温水调涂),联用聚肌胞注射液,全部治愈,平均4.8天,且无疱疹后神经痛。
  2.2 六神丸外用并联合用药
  于氏报道50例,六神丸外用(水研涂),联用加味(板蓝根,大青叶)龙胆泻肝汤口服,治愈率100%,无遗留痛。
  古氏报道11例,六神丸外用(醋研涂),联用季德胜蛇药片(醋研涂),当晚止痛生效,3日内全部治愈。
  潘氏报道39例,六神丸用大青叶浓缩液溶后外涂,有效率100%,未见疱疹后神经痛和不良反应。
  另有赵氏报道50例,六神丸外用,联合板蓝根注射液:胡氏报道28例,六神丸外用,联合西米替丁;王氏报道9例,六神丸外用(醋调),联用龙胆泻肝汤内服;陆氏报道17例,六神丸与季德胜蛇药片外用等,均获治愈。
  2.3 六神丸内服并外用
  据报道,对带状疮疹破溃蔓延、剧痛者,内服5~10粒,2~3次/日,重症并外用(化水涂),当晚减痛,3~5天可愈。
  吴氏报道35例,内服5~10粒,3次/日,井外用(醋研涂),当晚疼痛减轻,3~5日后可愈。
  张氏报道40例,内服8~10粒,饭后1小时服,3次/日,并外用(温水溶涂),总有效率100%。
  综上所述,六神丸无论是内服、外用还是联合用药,其治疗带状疱疹的功效已被多次证实,受到临床医生的确认。
  3 六神九治疗带状疱疹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3.1 中医理论
  中医学称带状疤疹为“缠腰火丹”、“蛇窜疮,’等,多由肝火旺盛,脾湿久郁而致,湿热交结,阻遏经络,气血痹阻不通而成。不通则痛,故症见灼热疼痛,毒热蕴于血分则发红斑,湿热凝聚不得疏泄则起水疱。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血化瘀。
  六神丸方中牛黄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珍珠清肝解热,消毒生肌;雄黄、蟾酥解毒、消肿、止痛;麝香、冰片芳香走窜,善散郁火热毒。诸药配伍,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
  3.2 现代医学理论
  现代医学认为,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感染。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的功效与以下几方面的作用有关。
  3.2.1 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周氏称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带状疱疹发生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而六神丸中的雄黄、蟾酥、珍珠、冰片均可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增强辅助性T细胞,故能获得较好疗效。
  沈氏采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法测定了六神丸对兔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六神丸可非常明显地激活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而被激活的巨噬细胞能处理抗原,具杀菌、抑菌作用,这一作用有益于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3.2.2 抗炎作用:沈氏等以六神丸对巴豆油涂小鼠耳所引起的炎症及大鼠对鸡蛋清引起的关节肿胀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同氢化可的松、水杨酸钠有相似作用。
  另有报道,六神丸的抗炎效果占醋酸氢化可的松的6%,同时发现,蟾酥、牛黄、麝香(2:3:2)3味药材的复合抗炎作用占醋酸氢化可的松的50%,较六神丸增加8.2倍,故该3味药材对抗炎作用的贡献较大。
  六神丸的抗炎作用表明,它能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减少炎性渗出,有益于消肿。
  3.2.3 镇痛作用:沈氏采用冰醋酸扭体法证明,六神丸90mg/kg与度冷丁10mg/kg的镇痛效果几乎相等,并认为其显著的镇痛效果可能是通过抑制某些致炎物质的致痛而产生的效应。
  在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报道中,多次提及可消除疱疹后神经痛,有的甚至用药后当晚即疼痛减轻。在六神丸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中,也有推崇其镇痛功效的,如牙痛、癌症疼痛、炎症或溃疡所致咽喉疼痛,甚至有将六神丸用于食管镜检查和扁桃体摘除术的表面麻醉。
  带状疱疹所致神经痛常很剧烈,六神丸的镇痛作用在稳定病人情绪,改善自觉症状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3.2.4 抗病毒作用:除带状疱疹外,六神丸在许多病毒性疾病的治疗中表现突出,它们包括流行性腮腺炎、寻常疣、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暴发性乙脑等等。
  六神丸抑制带状疱疹病毒的体外和体内动物实验未见报道,但六神九在抗病毒感染领域的广泛应用提示它可能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广谱抗病毒作用。金氏曾提及这一点,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3 六神丸方剂中雄黄在抗带状疱疹病毒中的特殊地位
  六神丸用于带状疱疹是80年代以后的事,方剂中有7味药材。经比较其他用于带状疱疹的传统方剂,发现7味药中以雄黄出现频率最高。例如敏涛所著《百病外治3000方》中,共收录治带状疱疹方剂33个,采用雄黄的方剂有11个,占1/3,前人偏好雄黄,不知是否与带状疱疹又称“蛇箍疮”,而传统称雄黄可克制蛇虫类有关。现代也有重用雄黄治疗带状疱疹获愈的报道,且病例数较大。
  至于重用六神丸中其它成份治疗带状疱疹的方剂则比较少见。
  4 六神丸用于带状疱疹的毒性研究
  4.1 内服毒性研究
  据杨氏综述,应用六神丸致毒副作用者多为超剂量服用,且以新生儿、幼儿居多。故建议严格剂量,新生儿不用,小儿酌用。
  经归纳,前述临床报道采用内服的用量范围在每日2~3次,每次5~10粒之间(小儿酌减)。用量符合常规用量要求(口服1次5~10粒,I日1~3次,小儿酌减)不属于超剂量应用。另外,带状疱疹的发病对象以成人为主(新生儿为水痘)。故口服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在按注意事项规定使用的前提条件下,应视为是安全的。
  4.2 外用毒性研究
  前述11篇临床报道均采用了外用,故外用的毒性是我们要重点考察的对象。
  据孙氏和薛氏的报道,外用六神丸可致接触性皮炎,并通过斑贴试验证明致炎成分为高浓度(5%)的蟾酥,六神丸中其它成分是安全的,蟾酥用量在0.5%时也是安全的。据此提出局部应用六神丸要考虑将蟾酥量降至5%以下。
  外用六神丸的用法,有将粉未直接撒于患处、醋研外涂和水研外涂3种。在用量方面,除去用量交待不明确的外,其高浓度应用有直接粉末应用:六神丸100%,按前述处方量计蟾酥含量11.76%;低浓度应用有六神丸5粒,用醋1g研涂,按六神丸制法,可算出六神丸重0.0033g/粒,因此,含六神丸1.6%、蟾酥0.14%。两种浓度均有好的疗效。因六神丸外治带状疱疹在较低浓度(含六神丸1.6%)也有效,考虑到蟾酥的致过敏性,建议六神丸应稀释后外用,使蟾酥含量降到5%以下。
  另有张氏报道,六神丸研糊用于左眼下睑致角膜损伤1例,故外用应注意用药部位,不可入眼。
  5 六神丸用于带状疱疹的意义
  当今,国内外用于带状疱疹的西药首推阿昔洛韦,其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机理明确。与之相比,六神丸的应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5.1 镇痛优势
  阿昔洛韦不能解决疱疹后神经痛的问题,往往停药后疼痛复发,而六神丸从治疗开始直到治疗结束后,在镇痛方面均有独到之处。
  5.2 价格优势
  阿昔洛韦用于带状疤疹的用量为5次/日,800mg/次,疗程10天。目前国产阿昔洛韦(0.1g)每片在2元以上,1个疗程至少800元,与之相比,六神丸(1.6元,20粒/管)则价廉得多。
  5.3 耐药性
  阿昔洛韦用于带状疱疹的用量在80年代初为600mg/次,5次/日,后逐渐增至800mg,近年据皮肤专家称,因耐药性问题,推荐剂量已增至900~1000mg。而六神丸是综合机理作用,耐药性的问题不像阿昔洛韦那样突出。
  5.4 增加了可选方案
  抗病毒药是世界各国的研究难点和重点,有所突破必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近年,国内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呈逐渐增多趋势,作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之一的六神丸在抗带状疱疹病毒方面的成功应用,为从事这方面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了新的思路,加以研究,必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一种病毒性感染,又称腰缠火丹、串疮、蜘蛛疮等。
  一、带状疱疹的病因:(一)现代医学描述: a. 带状疱疹为一种病毒性感染。 b.引起带状疱疹的病毒与水痘病毒大小相同,且抗原性亦无异,因此本病也被认为是许多年前,初次感染的水痘病毒(Chicken-poxor Varicella)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再度活动所致。 c.大概得过一次后不会再复发(体力极度衰弱者,偶会得到第二次)。
  (二)传统医学描述: a.本病多因情志不遂,饮食失调,以致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湿热搏结,兼感毒邪而发。 b.以针灸立场言,带状疱疹病常为心经火旺、脾肺湿热与肝胆火旺所引发。
  二、带状疱疹的症状: (一)现代医学描述: a.常突然发生,集簇性水泡(红色斑丘疹,排列成带状,沿一侧周围神经节分布区出现,排列成带状。 b.伴有强烈疼痛,多数患者有持续性疼痛,往往在皮疹痊愈后疼痛仍不消失。 c.本病前前驱症状为沿神经干周围之疼痛约持续三日,且多合并所所属淋巴结肿胀疼痛。 d. 皮疹为连续性带状或斑状,沿神经分布出现在一至数个及节,初期为隆起性红斑,迅即形成一群有中心脐窝状大小水疱,渐渐为血疱(Hernorrhagicbulls)乃至脓疱,最后覆盖有坏死性痂皮。 e.常侵犯腰胁部,胸部,颈部,脸部及大腿内侧面,一般不超过正中线,(非常少数病情严重,或体力极度差患者偶会越过正中线,形成两侧皆有的现象)。 f.胸部及腹部带状疱疹之分布,明显地终止在中线,绝无蔓延至对侧可能,此点为诊断特征。 g.侵犯至三叉神经、颈部或腰骶部则有时会造成诊断上的困扰。 h.三叉神经的眼分枝也可为容易受侵之处,典型的皮疹出现后,头痛将不能避免。 i. 鼻睫分枝受侵,鼻背的两侧可有水疱出现。 j.眼变化将自结膜炎,结膜角膜炎乃至虹膜睫状体炎合并绿内障,临床症状通常为羞明及眼剌痛感。 k.患者因有白血病、淋巴瘤而抵抗力降低时,皮疹则不仅局部性,可呈散在性水疱,类似因水痘散发在四肢或躯干。如出现此种临床症状,则应详细检查患者是否有潜在性白血病等。 l.皮肤病变通常在发病后十日趋向痊愈,严重的坏死,额部带状疱疹则将延迟,病程约4-6周。 m.本病在十五岁以下儿童极为少见,大半数患者年龄超过45岁。
  (二)传统医学描述: a.《医宗金鉴》之“缠腰火丹”记载,此症俗名蛇串疮,台湾民间叫飞蛇。 b.有干、湿不同,紅黄之异,皆如累累珠形,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疼发热。湿者色黄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 c.《外科启玄》中有关蜘蛛疮记载,此疮生于皮肤间与水巢相似,淡红且痛,五七个成堆,亦能荫开。
  三、带状疱疹的治疗:(一)现代医学治疗: 1.下列数种情况要特殊治疗: (1)脸部:带状疱疹有可能留下疤痕,而且面积不小,故一定要及早治疗。若在三叉神经的眼支干,可能造成角膜溃疡,导致视力受损。 (2)年老者:超过六十岁,带状疱疹会造成严重且持续数月的神经痛。神经痛是因神经纤维本身发炎而引起间歇性的刺痛。 (3)免疫不全者:例如癌症患者带状疱疹可扩散至全身各器官,包括引起肺炎及脑炎。以上三种情形,可使用Acyclovir 800mg,每天五次,连续使用五天,可抑制病毒繁殖。使用Acyclovir第二天,可开始用Prednisolone 6O mg/天,可抑制神经发炎,连续使用十天,但Prednisalone勿用于免疫不全者。
  2.处理措施 (1)一般患者应注意勿发生细菌感染及减轻疼痛,局部可外用含抗生素之药膏。 (2)冷敷:以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浸泡纱布冷敷,一次30分钟,每日三次,可使患部迅速干燥,减轻疼痛。 (3)病患能卧床休息则应减少衣服摩擦,疼感及不适等定能减少。 (4)剧痛时,可服用Demerol一颗。 (5)神经痛可用Capsaicine软膏镇痛。 (6)减轻疼痛可用可待因(Codein)常有疗效。 (7)一般内服皮质类脂醇并不能缩短病程,但可防止年老者引起的治疗后之神经痛。 (8)沿神经节以Ethylchloride喷雾冷冻为简单有效方法。 (9)但止痛剂对许多病患并无很好效果。 (10)精神作用对神经痛影响很大,故应鼓励患者恢复原有工作。
  建议处方如下: (1)Dicloxacillin 250mg,6小时一颗。 (2)Brufen,6小时一颗,饭后服用。 (3)Panadol,6小时一颗,饭后服用。 (4)Valium,睡前一颗。
  (二)传统医学治疗:依辩证论治,分为三型施治: 1.热盛型: [主证]局部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自觉口苦咽干、口渴,烦闷易易怒,食欲不佳。小便赤,大便干或不爽。舌质红,舌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微数。 [辩证]肝胆热盛,气滞湿阻,兼感毒邪。 [治法]清利湿热,解毒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2.湿盛型 [主证]皮肤颜色较淡,疱壁松弛,疼痛略轻,口不渴或渴而不欲饮,不思饮食,食后腹胀,大便时涯,女性患者常见白带多。舌质淡体胖,舌Π缀窕虬啄澹龀粱夯蚧?BR>[辩证]脾失健运,蕴湿不化,兼感毒邪。 [治法] 健脾利湿,佐以解毒。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
  3.气滞血瘀型: [主证]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舌质暗,苔白,脉弦細。 [辩证]气滞血瘀,余毒未尽。 [治法]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清解余毒。 [方药] 活血散瘀汤加减。
  (三)针灸治疗: l.根据“经之所过,病之所治”的原则选取下列经络: A﹒发于脸部,累及三叉神经: a.侵犯眼支:选取膀胱经、胆经、三焦经、小肠经。 b.上颚支:选取胃经、小肠经、胆经。 c.下颚支:选取胃经、大肠经、胆经。
  B﹒发于颈部: a.胃经:距任脉1.5寸的当颈动脉搏动处。 b.大肠经:在颈部前外则,距任脉3.0寸。 c.小肠经:在颈部侧面,距任脉3.5寸。
  C﹒发于胸、腰、背部: a.任脉:循胸腹正中,利用病区旁取中之原则。 b.肾经:腹部-距中行任脉0.5寸。胸部-距中行任脉2.0寸。 c.胃经:腹部-距中行任脉2.0寸。胸部-距中行任脉4.0寸。 d.脾经:腹部-距中行任脉3.5寸。胸部-距中行任脉6.0寸。 e.肝经:上贯膈,布胁肋。 f.胆经:循胁里,其直者季胁。 g.膀胱经:主一身之表,分布于腰背,距督脉1.5寸及3.0寸区域。 h.督脉:主背脊柱正中,统率一身阳经。
  D.发于腿部: a.胃经:行腿部阳面前路。 b.胆经:行腿部阳面中路(侧面)。 c.膀胱经:行腿部阳面后路。 d.脾经、肝经、肾经:行腿部阴面之前路,中路与后路。
  2.选穴处方(选用之腧穴): A.脸部 (1)胆经: (a)远部取穴:阳陵泉、足临泣、绝骨。 (b)局部取穴:瞳子膠、上关、听会、风池。
  (2)胃经: (a)远部取穴:足三里、上巨虛、内庭、丰隆。 (b)局部取穴:承泣、四白、地仓、颊车。
  (3)大肠经: (a)远部取穴:合谷、曲池、足三里、偏历。 (b)局部取穴:禾膠、迎香。
  (4)三焦经: (a)远部取穴:支沟(十总穴:胁肋寻支沟)、中渚、外关。 (b)局部取穴:丝竹空、耳门、翳风。
  B.颈部: (1)胃经: (a)远部取穴:足三里、上巨虛、内庭、丰隆 (b)局部取穴:人迎、气舍(颈部针刺宜小心,不可太深,以免剌伤气管、神经或血管。一般应浅刺,最好不要留針)。
  (2)大肠经: (a)远部取穴:合谷、曲池、足三里、偏历。 (b)局部取穴:扶突、天鼎。
  (3)小肠经: (a)远部取穴:养老、阳谷、支正。 (b)局部取穴:天窗、天容。
  C.胸、腰、背部: (1)任脈:廉泉、承浆、坛中。
  (2)肾经: (a)远部取穴:太溪、筑宾。 (b)局部取穴:彧中、俞府。
  (3)胃经: (a)远部取穴:足三里、上巨虛、内庭、丰隆。 (b)局部取穴:梁门、天枢、水道、不容、库房、屋翳。
  (4)脾经: (a)远部取穴:公孙、血海、三阴交。 (b)局部取穴:周荣、胸乡、大包。
  (5)肝经: (a)远部取穴:太冲、中封、行间。 (b)局部取穴:期门。
  (6)胆经: (a)远部取穴:阳陵泉、足临泣、风市、绝骨。 (b)局部取穴:日月、渊液、辙筋。
  (7)膀胱经: (a)远部取穴:委中、昆仑、承山、京骨。 (b)局部取穴:大杼、肝俞、胆俞、胃俞、肺俞。
  D.腿部: (1)胃经: (a)远部取穴:足三里、上巨虛、内庭、丰隆。 (b)局部取穴:髀关、伏兔。
  (2)胆经: (a)远部取穴:阳陵泉、足临泣。 (b)局部取穴:居膠、风市、环跳。
  (3)膀胱經: (a)远部取穴:委中、昆仑、承山、京骨。 (b)局部取穴:殷门、秩边。
  E.病变部位局部取穴: a.在水疱的周围扬刺(即在距球水疱四周的0.5-1.0寸处用五针横刺),或局部灸(用泻法)。 b.施针时,针尖刺向疱疹中心区呈10-30度角横刺,此又名为围针穴。
  F.取穴规律: (1)局部皮下(阿是穴)或邻近取穴(即围针穴)。 (2)背部取病损部位的神经根(即夾脊穴)。 (3)远距离取穴(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身柱、内关、阳陵泉)。 (4)对症加用穴。
  G.处方举例: a.局部围针穴,再加外关、曲池、三阴交、太冲。 b.疱疹在头面者,加合谷、内庭。 c.疱疹在腰以上者,加支沟、内关。 d.疱疹在腰以下者,加血海、阴陵泉。
  3.手法: (1)实症、急性痛症用提插捻转,用泻法,留针20至30分钟,每日针二次,用毫针刺,局部臥针横刺。 (2)实症、急性病症尚可穴位放血,隔日一次。 (3)皮肤针或梅花针于疱疹周围浅刺。 4.耳针:
  A.选穴: a.相应敏感点、肺、肝、下屏穴、屏间。 b.肝、脾,肾上腺、内分泌、神门。
  B.方法:取2至3穴捻转强刺激,留针20至30分钟。
  四.结论: l.中西医对带状疱疹并无特效药五,只能减轻疼痛,故针灸可辅其不足,一方面能消除水疱与红斑,一方面能防止带状疱疹消失后遗留的神经痛,且可缩短疗程及无不良副作用。针灸对带状疱疹的疗效除了双门学说的迅速止痛的机转外,可能尚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有关。 2.一般来说,带状疱疹的预后良好,针灸可单独使用且效果很好,一般在1-3次针灸治疗后,即会有显著的改善。 3.由于带状疱疹病人会感觉很痛,故经验上须双侧同时针刺,且可数小时针刺1次,直到病情缓解为止。 4.治疗期间不宜食辛辣食品和鱼虾蟹等动风发物(即引起过敏的食品)。
  
  
  带状疱疹
  -------------------------------------------------------------------------------- 概念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潜伏在体内再发,造成沿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出现带状排列的成簇疱疹,伴随神经痛。对此病毒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部分患者被 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后,病毒活动繁殖而激发带状疱疹。
  临床表现好发于春秋季节,成人多见。发病前期局部皮肤先有感觉过敏或神经痛。伴有轻度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皮疹初起为皮肤潮红,继而出现集簇性粟粒大小红色丘疹群,1-2天后迅速变为水疱。疱周围有红晕,极少融合,数群水疱常沿皮肤神经排列如带状,各群水疱间皮肤正常。数日后疱壁松弛,疱液混浊,而后 逐渐吸收,水疱干涸,结痂。愈后遗留暂时性红斑或色素沉着。
  治疗对症治疗: ①神经痛:可给止痛剂如阿斯匹林、安乃近或对乙酰氨基酚等,疱疹后神经痛需止痛剂和镇静剂合用; ②局部皮肤护理治疗; ③眼部带状疱疹:可用疱疹净或无环鸟苷液滴眼,为防止角膜粘连用阿托品扩瞳;抗病毒治疗:主要用于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病人,抗病毒剂阿糖腺苷早期应用可减少急性痛和后遗神经痛、加速痊愈,无环鸟苷早期应用抑制病毒及阻止其播散,干扰素使用高剂量、早期应用可作为高度危重病人活动性感染的辅助治疗;对正在用细胞毒、免疫抑制剂或代谢拮抗剂的患者,因易产生病毒扩散,应尽量减低剂量或停用,可配合清热解毒中药和针刺疗法。局部可用1-2%龙胆紫外涂。
   
  
  初秋需防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祖国医学称之为“缠腰火丹”。它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单侧、条带状、沿神经纤维分布的皮疹,皮疹主要是以成群的水疱、红斑,并伴有疼痛为特征。此病可自愈,但病程为2—3周或更长时间。本病多好发于夏秋季节,成人多见。
  初秋之季,天气变化无常,冷热不均,人体抵抗力下降,可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而发病。患者发疹前一般先有轻度发热,疲倦乏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以及患部皮肤灼热感或神经痛等前驱症状。但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者,经1—3天后,在一定神经分布区域(常见于胸部、腰部、腹部、面部等部位)发生红斑,继而出现多数成群簇集的粟粒至绿豆大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内容物透明澄清,疱壁紧张发亮,并有神经痛。疼痛为阵发性,呈针刺样、烧灼样或者触痛,有时神经痛可延续到皮疹消退数天数月,甚至数年(尤其是体弱的老年人)。年龄越大,疼痛越严重。
  一般在发病后2—5日不断有新的皮疹陆续出现,数日后水疱内容物可混浊化脓,或部分破裂,形成糜烂面,渗液结痂。个别病人,仅出现红斑、丘疹、疼痛,不发生典型水疱,称之不全性或顿挫性带状疱疹。有时疱内容物为血性,称之为出血性带状疱疹。
  老年人,体质差或营养不良的患者,皮损表现为坏死,称之为坏疽性带状疱疹。患恶性肿瘤、免疫力低下或年老体弱的病人,在局部发疹后数日内,病情扩散全身广泛性发生皮疹,常伴高热、脑损害,病情严重,甚至可致死亡,称之为泛发性带状疱疹。
  一般患者发生了带状疱疹后应尽早就医,越早治疗越容易治愈;反之,则病情加重,疼痛加剧,轻者留有后遗神经痛,重者会发生意外。过去因为无有效的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药物,治疗以止痛、缩短病程和防止继发感染、病情加重为原则。
  近几年应用的抗病毒制剂,以阿昔洛韦、万乃洛韦等为主,可针对病因给予治疗,老年患者发病早期可加用少量强的松,以缩短病程和防止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另外,针刺疗法、He-Ne激光照射、中医中药治疗等对带状疱疹均有一定的疗效。外用药以消炎、干燥、收敛、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也有减轻疼痛,缩短病程的效果。 (萧山日报)
  
  
  带状疱疹能不疼吗 (2002年5月28日)
  
     房秀生 硕士导师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教授,中华医学会重庆市麻醉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从事临床麻醉和急慢性疼痛治疗40多年,擅长带状疱疹的神经阻滞疗法。(左图)
  陈萍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重庆医科大学一附院麻醉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重庆市麻醉学专委会委员,擅长处理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麻醉,诊治各种急慢性疼痛。(右图)
  观众朋友们,您们好!这里是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直播节目,今天我们来聊的是带状疱疹治疗方面的问题。
  主持人:什么是带状疱疹?
  房秀生: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引起的,带状疱疹的患者以前可能得过水痘,也有相当多的病人感染病毒后没有发病,由于病毒隐藏在病人的神经根里,一旦肌体抵抗力下降就会发病,常见的症状表现为皮肤出现疱疹和剧烈的神经疼痛。
  陈萍:民间通常把带状疱疹称作"蛇缠腰",但实际上带状疱疹的分布一般都是单侧性的,如果没有什么并发症是可以治愈的。
     主持人:如果皮肤上出现了疱疹,是否一定就是带状疱疹?
  房秀生:不一定,某些疾病也会有这种症状,但是带状疱疹有以下特点可以进行区分:1、疱疹出现前有剧烈疼痛,或疱疹与疼痛同时出现。2、皮肤先有红斑、丘疹,继之发展为成群的水疱。3、成群的水疱沿着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单侧性,一般不超过人体中线。4、从发病到结痂、消退时间一般是2-3周。
  陈萍:通常人们容易把带状疱疹和单纯疱疹相混淆,如图:单纯疱疹通常发生在皮肤与黏膜交界的地方,单纯性疱疹的水疱是不会感觉疼痛的,并且容易复发。另外水痘与带状疱疹是同一种病毒引起的两种不同的疾病,水痘的患者一般为15岁以下的儿童,如图:水痘的疱疹多发于躯干部,也可以是全身性的,疱疹的形状通常是分散的而并非成群分布。水痘是病毒引起的初次感染,有很强的传染性。
  主持人:带状疱疹会发生在人体的哪些部位?   房秀生:凡是有感觉神经的体表都有可能发生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头面部、躯干部、上肢,如图:1、躯干部带状疱疹-成团的水疱呈带状分布。2、头面部带状疱疹-如果患上了眼部的带状疱疹就会引起角膜的水疱、角膜炎、角膜溃疡,严重的还会导致失明。病毒还可以引起面神经的瘫痪,甚至可能侵犯听神经,严重的还会导致耳聋。最严重的情况就是如果侵犯到中枢神经系统,病人除了剧烈的头痛以外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甚至于抽风即带状疱疹性的脑膜炎。3、胸部和上肢带状疱疹。4、肩部带状疱疹。   陈萍:临床上还发现一些患者只有阶段性的神经疼痛没有皮肤上的表现,我们称这种症状为无疱疹性的带状疱疹。如果发生于老年人,皮损就会特别重,甚至还会出血,后遗神经痛发病率高,持续的时间长,给正常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多困难。
  主持人:下面来听听患者的话:
  记者:从您第一次发生带状疱疹疼痛到现在有多长时间了?治疗过吗?
  女:12年了,接受过中医针灸、西医理疗,也吃过中药和西药,病情有所好转但没有治断根,现在仍然有疼痛感,后来又到麻醉科进行了针对疼痛的治疗。
  记者:麻醉科医生给您做完治疗后效果如何?
  女:打完麻醉针后当时感觉不错,以后又复发,医生说是后遗症无法治愈。
  主持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房秀生:这是我治疗过的病人,当时她的皮损非常厉害,经过治疗以后水疱好了,但在皮肤上形成了许多的疤痕,并且合并了顽固性的后遗神经痛,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在15%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有所增加,65岁以上老年人的发生率在50%以上。
  主持人:老年人患带状疱疹的可能性是不是更大?
  陈萍:带状疱疹多发生于成年人,特别是50岁以上的老人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就会增加,而且后遗神经痛的比率也有增加的趋势。
  主持人:什么人容易患带状疱疹?
  陈萍:1、机体抵抗力下降:劳累、发烧、老年人。2、免疫低下:糖尿病、红斑狼疮、结核肿瘤病人、器官移植后3、免疫缺陷:爱滋病。
  主持人:当发生带状疱疹症状时,应该到医院的哪个科室进行治疗?
  房秀生:大多数病人会到皮肤科或者是神经科进行治疗,我们建议最好是到疼痛科进行治疗,因为疼痛科可以进行早期的疼痛组织治疗,使病程缩短。
  主持人:青岛张先生 我父亲73岁,一个月前发生右边胸疼,几天后发现胸部出现几个红点,以后越来越多,发展成很多水疱,疼痛难忍,请问这是带状疱疹吗?有没有危险?他会被缠死吗?
  陈萍:这种症状有可能是带状疱疹,如果没有并发症是不会有生命危险的,可以治愈。
  主持人:济南陈女士 我女儿今年30岁,从小身体就不好,十岁时出过水痘,一周前右上肢外侧长了一些水疱,很疼,她得过水痘,这次得的是水痘还是带状疱疹?
  房秀生:前面已经讲过水痘和带状疱疹的区别,一般来说得过水痘的人不会再得水痘,但可能得带状疱疹。
  主持人:陕西王女士 我得了带状疱疹,右腰部出现一团小水疱,非常疼,有的水疱已破,我的孩子很小,没有出过水痘,请问会传染给小孩吗?需不需要隔离?
  陈萍:带状疱疹没有传染性,不需要隔离。但由于没有患过水痘的孩子或孕妇属于易感人群,建议不要多接触。
  主持人:重庆李先生 我患带状疱疹已治好,但还是非常疼,严重影响工作和休息,服过很多止痛药都无效,有什么好的办法能止痛吗?
  房秀生:这种症状属于后遗神经痛,服用止痛药效果一般不很理想,而且长期服用止痛药副作用也较大,建议到疼痛科接受治疗,选择一种适合他的治疗方法。
  主持人: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是一种什么方法?
  陈萍:就是用硬膜外穿刺针,把药物打入硬膜外间隙,药物就会很容易作用到神经根,从而阻断疼痛的传导。
  主持人:药物作用到神经根会不会影响到神经的功能?
  房秀生:我们选择的止痛药是低浓度的,一般只阻滞交感神经纤维和感觉神经纤维,不会对病人的日常生活产生大的影响。
  主持人:让我们来听听患者的说法。
  女:去年初我感觉背部很疼,当时以为是感冒,后来疼痛越来越严重,到医院确诊为带状疱疹,通过神经阻滞疗法后一直到现在疼痛感完全消失,而且皮肤表面也没有留下痕迹。
  陈萍: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效果分析带状疱疹       例数     治愈      好转
  带状疱疹     268      85%      10%
  后遗神经痛    48       58%      27%
  主持人:治疗带状疱疹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房秀生:同治疗其它疾病一样应该早诊断、早治疗,如表:1。早期神经阻滞治疗。2、抗病毒治疗。3、调节免疫功能。4、局部皮疹的治理。5、激素的应用。
  主持人:上海林先生 我的右胳膊上长了一串水疱,医生建议做臂丛神经阻滞,是不是从腰上打麻药?
  陈萍:做臂丛神经阻滞治疗如图是从臂丛神经的根组织、干组织、丛组织注射药物,并非从腰部注射。
  主持人:河北赵女士 我母亲已经80岁了,一年前患带状疱疹,左背部和腋下长了很多水疱,水疱消退后有色素沉着和斑痕,非常痛,要用棉花来保护,请问还能治好吗?
  陈萍:这属于顽固性的后遗神经痛,建议到医院请医生为她选择一种适合她的方法来进行神经阻滞治疗。
  主持人:重庆吴女士 我一周前得了重感冒,前天开始左眼疼痛,流泪不能睁眼,上眼睑水肿,我觉得有点像你们讲的眼睛带状疱疹,我该怎么办?
  房秀生:建议首先到眼科就诊,如果怀疑是带状疱疹,可以进行一些早期的带状疱疹的综合治疗,还可以进行三叉神经阻滞治疗。
  主持人:武汉刘先生 我母亲患带状疱疹又有高血压、糖尿病,能不能用激素治疗?
  陈萍:使用激素后会加重血糖浓度升高,因此不能采取激素治疗,但是还是可以用其它方法如神经阻滞疗法进行治疗。
  主持人:南京王先生 我患带状疱疹后一直疼痛,医院给我用过神经封闭,但无效,请问为什么?神经封闭和神经阻滞是一回事吗?
  房秀生:神经封闭和神经阻滞不是一回事,一般人容易混为一谈。神经封闭是在皮肤周围注射药物,而神经阻滞是根据所侵犯的神经组织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阻滞方法,而且是在接近神经根的部位。建议病人进行神经阻滞治疗,效果可能会好些。
  主持人:福建张女士 我母亲患带状疱疹,因为很疼,自己用针把水疱刺破了,现在局部有点发红,请问该怎么办?
  陈萍:皮肤上的疱疹一旦被刺破就容易引起感染,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建议到医院就诊,对水疱进行正确的处理,而且可以早期进行神经阻滞治疗。
  主持人:北京唐先生 带状疱疹是皮肤病,为什么要到疼痛科去看呢?
  房秀生:因为疼痛科除了能进行综合性的治疗,它的强项就是进行神经阻滞疗法。
  主持人:四川钱先生 我父亲患有带状疱疹,已经丧失劳动力,他想去看医生,用神经阻滞疗法进行治疗。 请问神经阻滞疗法费用高吗?
  陈萍:各地的收费标准都不一样,由于患者丧失了劳动力,估计费用会比单纯进行神经阻滞疗法高。
  主持人:医院联系电话:(023)69012623、69012484;门诊时间:房秀生:周二上午疼痛门诊,陈萍:周五上午疼痛门诊。
  
  
  带状疱疹是怎样的病
  带状疱疹俗称“蛇丹”、“缠腰龙”或“蜘蛛疮”,由一种叫水痘-带状疱疹的病毒感染引起,是累及神经和皮肤的常见疱疹性皮肤病。当儿童初次感染这种病毒时,可发生水痘,或者不发病而成为隐性感染,此时病毒潜伏在脑或脊神经节内,当发生感冒、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接受放射或化学药物治疗,人体抵抗力降低时,会诱发带状疱疹发病。
  带状疱疹有两个临床特征:一是神经痛,二为一侧性沿神经分布、呈带形的多片红斑上成簇的疱疹,并常伴有发热及局部淋巴结肿大。
  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以不痛,但有痒感,或只见红斑而没有明显疱疹;重者疼痛明显,坐卧不安,皮肤可以出现大疱、血疱甚至坏死。当三叉神经眼分支受累时,可造成角膜病变,影响视力;当面神经和听神经受累时,可发生面瘫和听觉障碍;当骶神经受累时,可发生神经原性膀胱,出现排尿困难或尿潴留,但可康复。一般年轻人症状较轻,老年人症状较重,并可有严重的疱疹后神经疼,在疱疹消退后更长时间,仍有持续神经痛。
  带状疱疹的病程有自限性,一般为两周,治疗目的在于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对重症者应及时就医治疗。带状疱疹偶见双侧性分布的皮肤病变和复发的病例。
  
  科研成果名称:《亚甲兰治疗带状疱疹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完成单位: 市中心医院,西安医科大学生物教研室
  主要完成人: 时文宁等
  鉴定结果:1998年12月20日经辽宁省科级成果鉴定委员会鉴定认为:
  鞍山市中心医院皮肤科从1993年开始用亚甲兰治疗带状疱诊发现有良好疗效,97年正式列为市科委课题。经过较严格科研设计,系统临床观察并以病毒唑为对照组,有严格疗效对判定标准,在痊愈、疼痛消失、皮损干涸结痂、皮诊消退等,亚甲兰优于病毒唑,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有显著差异。
  经实验研究证明,亚甲兰有较强的直接灭活水痘棗带状疱疹病毒的作用;该药作1:16衡释能完全抑制水痘棗带状疱疹病毒致细胞变性的作用,随着药物稀释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减弱,有明显剂效关系。
  本疗法临床试验对带状疱疹治疗有较好疗效,未见到副作用,方法简便,有较好的止痛作用,物美价廉,药源丰富,为老药新用,增加了对带状疱疹治疗一个新的疗法。
  本项研究、实验设计合理,技术资料完整,数据准确,不仅有严格临床疗效观察,而且有基础研究,论据充分,论点明确,科学性较强。
  本研究经文献检索,未见有亚甲兰治疗带状疱疹的报导,属国内首创,该项研究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治带状疱疹应以抗病毒药为主
  
  邻居陈老先生70多岁了,身体一直不太好,前几天又添了新病。腰上长出了许多水疱,并且感觉全身疼痛。自以为久病成医的陈老先生认为皮肤生疮就是炎症,于是只服用了一些消炎药。可服药后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陈老先生这才想起到医院看病。  
  像陈老先生这样的患者在临床上经常能碰到,得了带状疱疹后擅自用一些消炎止痛的药物,结果耽误了疾病的治疗。北京朝阳医院皮肤科张秀英大夫说,其实,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因此,治疗带状疱疹必须以抗病毒药物为主,同时再服用一些消炎止痛或营养神经、增强免疫的药物以配合治疗。  
  无环鸟苷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带状疱疹患者服用后能有效地抑制病毒的生长繁殖,控制病情,缩短病程。但是张大夫也提醒患者,服用无环鸟苷一般不能超过1个疗程(7天)。因为长时间服用无环鸟苷可以形成结晶,对患者的肾脏造成损害。而且肾功能不好的患者应禁用此药。与无环鸟苷相比,第二代抗病毒药物如泛昔洛韦、喷昔洛韦的副反应较轻,可以长期服用。张大夫强调,带状疱疹患者应尽早服用抗病毒药物,一般来说,在皮损发生的48小时以内服用效果最好。否则会增加治疗的难度,尤其是本身患有糖尿病的人,一旦贻误治疗时机,发生继发性感染后往往非常难以愈合。  
  由于带状疱疹是病毒引起的周围神经根急性炎症,神经痛是其临床的主要症状之一,尤其是年老体弱的患者,神经痛更为明显,并且还可能发生后遗神经痛,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因此张秀英大夫建议,对于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和一些神经痛明显的病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早期合理地使用一些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等,这样才能明显减轻神经根的炎症,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不过,对于一些免疫反应低下的病人和有激素禁忌症的患者,则要避免使用此类药物。  此外,对带状疱疹患者还必须使用增强免疫、营养神经的药物。因为带状疱疹都是发生在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时候,而服用维生素B1、B12和注射免疫调节剂,可以增强患者与病毒抗衡的能力。  
  现在正逢夏季,天气比较炎热,带状疱疹患者如果用药不合理或不能坚持治疗,常会导致病情加重,水疱溃烂而引发感染。张大夫说,如果患者发生感染,那么就有必要使用抗生素治疗。病情较轻者可以局部用药,如果症状严重就应该全身使用抗生素。   中国消费者报 王海蕴
  (02-7-5 下午 03:49:17)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于水痘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本病多发生于春秋季节,成人多见。表现为先有轻度发热全身不适及患处皮肤发热、疼痛。后出现疱疹沿以肤分布,为不规则红斑,继而出现成串的杰粒至豆大小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发生于身体一侧,大多不超过正中线。好发于胸、颈、面、腰等处。附近淋巴结可以肿大。一般经2-3周自愈,但有的年老、体弱者可遗留神经痛达数周至数月。
   【西药治疗】
   (1)镇静止痛:适用于带状疱疹伴有神经疼者。可选用以下药物中的1种或几种联合用药。
  ①消炎痛:每次25毫克,每日2-3次,疗程10天。溃疡病、震颤麻痹、癫痫、精神病史、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孕妇均忌用。宜饭后服用。
  ②平痛新:每次30毫克,每日2次,疗程同上。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口干、头晕等,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2)维生素治疗:适用于各种患者。可选用以下药物中的1种:
  ①维生素B1:口服,每次10-20毫克,每日3次,疗程1个月,服药期间不宜饮酒。
  ②维生素B12:口服,每次25-50毫克,每日服次,疗程1个月,不宜与消胆胺同用,服药期间不宜饮酒。
  (3)抗病毒治疗:适用于各种带状疱疹的急性期。可选用以下药物中的1种:
  ①吗啉双胍:每次100毫克,每日1-2次,疗程2周,副作用比较少,对个别人可引起出汗和轻度的食欲不振、低血糖。
  ②病毒唑:每次100毫克,每日3次,疗程5日,口服可引起腹泻,大剂量可抑制造血机能,需注意。
  ③转移因子:每次2毫克,肌注,每周1次,3周为1疗程。
   【中药治疗】
  (1)连翘丹毒丸:适用于热毒炽盛者。每次6克,每日2-3次,疗程1个月。
  (2)胃苓丸:适用于湿邪偏盛者。每次6克,每日2次,疗程1个月。
  (3)丹栀逍遥丸:适用于报血阏滞型患者。每次6克,每日2次,疗程1个月。
  (4)复方延胡止痛片:适应症、用法、注意事项同上。
   
  带状疱疹护理
   “带状疱疹”又称“蛇丹”、“缠腰火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病毒由鼻粘膜进入人体后,可长期潜伏在神经细胞内,当人体抵抗力下降,如感染、外伤、劳累等,即可诱发。发病时,局部皮肤常有烧灼和刺痛感,1—3天后在疼痛的皮肤处出现片状排列的红斑,继而出现丘疹,迅速发展成如小米、绿豆大小样水疱。典型皮疹如珍珠样,中心有脐窝,水疱可融成大疱,间有血疱,继发感染时也可出现脓疱。水疱沿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一般分布在单侧,肋间部位发生的疱疹不超过体表中线,通常以胸部、肋间神经、腹部和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最多见。数日后水疱吸收干燥结痂,也可呈脓疱或破裂,出现糜烂面,然后结痂、脱落。患者常伴有神经性疼痛,老年患者尤甚,附近淋巴结可出现肿大,病程约2周左右,有的患者可遗留神经痛。本病患病一次可终身免疫。
  护理要点
  ◆ 本病应治疗及时以减轻疼痛。由于患者常有程度不同的疼痛感,全身不适,低烧及食欲不振等症状;因此要劝告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尽量避免用手抓搔,以免继发感染,加重病情。
  ◆ 病人应卧床休息。为防止水疱压破,可取健侧卧位。床单被褥要保持清洁,内衣应勤换,且应柔软,以防摩擦而使疼痛加剧。
  ◆ 疼痛剧烈时,可服止痛药,也可在相应神经周围以普鲁卡因注射,常可迅速缓解。也可针灸治疗。
  ◆ 水疱未破,可外涂金霉素甘油,或硫磺炉甘石洗剂;如水疱已破有糜烂面时,可外涂6.5%新霉素软膏再加消毒纱布包扎。渗液多时可用0.5%新霉素溶液湿敷,然后再外用软膏。如疱疹累及眼睑部,可用疱疹净眼药水或金霉素眼药膏。 37℃医学网
  
  带状疱疹用哪些验方治疗?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或“蜘蛛疮”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病变部位多在腰背部,并向胸腹部延伸。出疱疹前,局部皮肤有刺痛和灼痛感,几天后皮肝出现成群成簇的疱疹,伴有剧烈疼痛。疱疹小如米粒,大如黄豆,四周有红晕,各群之间皮肤正常,排列成带状,偶可出现大疱、出血及坏疽。开始疱疹透明,以后变为灰色或灰褐色,干枯或破溃后结痂,疱疹消退后患部仍有疼痛。对带状疱疹,可酌情选用以下内服与外用验方,相互结合进行治疗。
  板蓝根12克,龙胆草6克,黄芩9克,木通6克,当归9克,生地15克,柴胡6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雄黄20克,大黄30克。
  用法:共研成细粉,合匀,用白酒或茶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荸荠5个,鸡蛋1个。
  用法:用水先将荸荠洗净,捣烂,兑入蛋清,调成糊状,敷于患处。
  雄黄50克,2%奴夫卡因20毫升,75%酒精100毫升。
  用法:将上述三种药相兑,合匀,然后用炒布蘸取药液敷于患处,再用消毒纱布块覆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对病处有坏死溃烂 者,不宜使用。
  生大黄30克,冰片5克,蜈蚣5条。
  用法:上药共研成细粉,合匀,用适量香没药粉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每日2次。
  纯汽油适量。
  用法:用消毒棉花蘸汽油涂患处,每日3次。在用汽油治疗期间,应停用其它外用药。
  陈醋10份,生半夏2份。
  用法:先将半夏研成细粉,然后放于醋中浸泡12小时,用棉球液擦患处,每日3次。
  
  初秋需防带状疱疹萧山日报
   (2001-09-10)
  带状疱疹——祖国医学称之为“缠腰火丹”。它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单侧、条带状、沿神经纤维分布的皮疹,皮疹主要是以成群的水疱、红斑,并伴有疼痛为特征。此病可自愈,但病程为2—3周或更长时间。本病多好发于夏秋季节,成人多见。
  初秋之季,天气变化无常,冷热不均,人体抵抗力下降,可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而发病。患者发疹前一般先有轻度发热,疲倦乏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以及患部皮肤灼热感或神经痛等前驱症状。但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者,经1—3天后,在一定神经分布区域(常见于胸部、腰部、腹部、面部等部位)发生红斑,继而出现多数成群簇集的粟粒至绿豆大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内容物透明澄清,疱壁紧张发亮,并有神经痛。疼痛为阵发性,呈针刺样、烧灼样或者触痛,有时神经痛可延续到皮疹消退数天数月,甚至数年(尤其是体弱的老年人)。年龄越大,疼痛越严重。
  一般在发病后2—5日不断有新的皮疹陆续出现,数日后水疱内容物可混浊化脓,或部分破裂,形成糜烂面,渗液结痂。个别病人,仅出现红斑、丘疹、疼痛,不发生典型水疱,称之不全性或顿挫性带状疱疹。有时疱内容物为血性,称之为出血性带状疱疹。
  老年人,体质差或营养不良的患者,皮损表现为坏死,称之为坏疽性带状疱疹。患恶性肿瘤、免疫力低下或年老体弱的病人,在局部发疹后数日内,病情扩散全身广泛性发生皮疹,常伴高热、脑损害,病情严重,甚至可致死亡,称之为泛发性带状疱疹。
  一般患者发生了带状疱疹后应尽早就医,越早治疗越容易治愈;反之,则病情加重,疼痛加剧,轻者留有后遗神经痛,重者会发生意外。过去因为无有效的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药物,治疗以止痛、缩短病程和防止继发感染、病情加重为原则。
  近几年应用的抗病毒制剂,以阿昔洛韦、万乃洛韦等为主,可针对病因给予治疗,老年患者发病早期可加用少量强的松,以缩短病程和防止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另外,针刺疗法、He-Ne激光照射、中医中药治疗等对带状疱疹均有一定的疗效。外用药以消炎、干燥、收敛、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也有减轻疼痛,缩短病程的效果。
  
  地榆蜈蚣膏治疗带状疱疹34例
  丁望 王道福 (89医院 潍坊261021)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病变,属中医“缠腰丹",“火带疮"范畴,笔者近来应用地榆蜈蚣膏医治该病34例,疗效满意,简介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4例,其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最大的58a,最小的6a,病程最短1天,最长15天;其中25例有明显的皮疹伴疼痛,9例皮疹轻微而以局部疼痛为主。 2 药物组成及用法 地榆30g,紫草18g, 蜈蚣6g,凡士林适量,将前三味药物研细粉,用凡士林适量调匀,每次用药适量涂于患处,每日2次。 3 治疗结果 34例全部痊愈,用药最长7天,最短3天。 4 典型病例王某,男,50a,农民,发病开始右肋胸背部起不规则的红斑,继而出现成群的粟粒大小的丘疹,后剧痛且出现水泡,检查:沿右侧第四肋至胸背部有七簇水泡,呈带状分布,水泡透明,疱壁紧张发亮,周围红晕,同侧淋巴肿大,有触痛感,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予地榆蜈蚣膏外涂,一日2次,3天后疼痛明显减轻,疱疹缩小,第四天疼痛消失,第五天疱疹干凋痊愈。 5 讨论及分析 带状疱疹以热毒为患,患部多胀痛,有灼热感,患者多难于忍受,地榆蜈蚣膏中地榆性味苦寒,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疱之功效,〈药品化义〉“解诸热毒;紫草甘寒,具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之功效,对诸疮疡湿疹有显著疗效,〈药性论〉言“善治恶疮;蜈蚣性辛温,功善搜风解毒,药理证明,此药具有较强抗真菌作用,三药合用,共凑凉血清热,活血解毒之功,从而取得较好的治疗作用。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豆---带疹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其特点是集性的粟粒至绿豆大小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皮损多沿某一周围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发生于身体的一侧,不超过驱体中线,尔中线对侧也有少数皮疹,多是横过的神经小分枝受累所致,愈后极少反复。
  [主要临床表现]
  1. 皮疹形态为集簇性水疱,沿受累的周围神经带壮排列,伴局部淋巴结肿痛。
  2. 沿受累神经分布的神经是本病的特征,发病突然,病程有自限性,一般2~3周,极少复发。
  [治疗原则]
  1. 抗病毒治疗。
  2. 消炎止痛。
  3. 全身支持疗法,增强机体免疫力。
  4. 对症治疗。
  [护理重点]
  1. 按皮肤科一常规护理。
  2. 加强皮疹护理,避免摩擦,防止继发感染。
  3. 保持床单干净,勤换内衣。 摘自《新编疾病护理》感谢 本书编者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皮肤科 孙才 提供
  
  疱疹软膏治疗带状疱疹获显效
  --------------------------------------------------------------------------------
   本报讯 (驻地记者 于海源)哈尔滨市第四医院副主任医师李学英、主管药师薛长松等研制出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外用制剂——疱疹软膏,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疗效显著。
  该软膏由龙胆草、黄连、柴胡、元胡、冰片等7味中药制成。自1998年起,研究者采用单盲试验法随机抽取门诊病例120例,设疱疹软膏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患者均为普通型(排出出血型、大疱型、坏死型及泛发型)。用药方法:嘱病人将药涂于皮损表面,不用包扎,磨擦部位敷纱布,7天为1疗程。复查1~2次,最少观察2周,部分病人每日门诊换药。用药期间嘱病人不用其他药物。对照组用抗病毒、止痛等药物,并外用氧化锌油涂于患处。
  结果显示,1个疗程对神经痛总有效率中药组为83.3%,对照组为33.3%;皮肤肿胀消失,水泡干枯或成痂者中药组35例(61.0%),对照组4例(6.7%),中药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责任编辑 田晓青
  
  带状疱疹中药外治有妙方
  
  带状疱疹古称“火带疱”、“火丹”、“蜘蛛疱”,发于腰部的则称“缠腰火丹”、“缠腰龙”,因多见于皮肤一侧发疹,形如蛇串,故又称“蛇串疱”。这是一种同时损及神经和皮肤的病毒性疾病,其特点为骤然发生。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最早使用的是泥土。《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的治法是:将土块置于火上煅烧,冷却后研成粉末,与陈久的脂油调制成油膏,外涂患处。《备急千金要方》亦载:“治小儿殃火丹毒着两胁及胁下者,伏龙肝(灶心土)末和油敷之。”明朝李时珍治疗此病也用“泥疗法”:“水洗取泥沙研香油调敷”,他还用剪春罗花或叶捣烂,用蜜调敷治此病。在《外科正宗》中亦载有柏叶散、如意金黄散等外治方药。这都说明外治疗法在带状疱疹的治疗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经验证明,带状疱疹中药外治具有疗效好、疗程短、费用低、使用方便且无副作用等特点。现介绍几则,供选用:
  ●雄黄粉50克,配入75%酒精100毫升,混匀,每天2次擦敷患处,如疼痛剧烈、疱疹很多者则在药液中加入2%普鲁卡因20毫升。多数病人一周内可愈。
  ●侧柏叶60克、大黄60克、黄柏30克、薄荷30克、泽兰30克。共研细末,以水、蜜调膏外敷。有清热解毒,化瘀止痛功效。
  ●青黛5份、黄柏5份、蜈蚣2份、冰片1份,共研细末,加麻油调成稀糊状,外涂患处。
  ●雄黄、枯矾、密陀僧各15克,制乳香、制没药各10克,青黛30克。共研细末,过100目筛,加生石灰水上清液、香油各40毫升,调均。外涂患处,以结药痂、保持湿润为度。
  ●雄黄2份、枯矾2份、青黛粉3份。共研细末,加浓茶水调糊,敷患处。
  ●侧柏叶60克、蚯蚓粪60克、黄柏30克、大黄30克、赤豆60克、轻粉6克。共研细末,以菜油调和涂患处。
  ●冰片5克、炉甘石10克、黄连10克、青黛10克、大黄10克、药用淀粉55克。共制为散剂,干用、水调、油调外敷均可。
  带状疱疹疱壁溃破者可用黄连膏或青黛散、黄灵丹、三石散(炉甘石、熟石膏、赤石脂等量共研细末)等,用麻油调敷患处。此外,亦可用六神丸化水涂敷,疗效亦十分显著。   中国消费者报 陈兆
  (02-5-27 下午 06:14:01)
  
  漫谈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春季最易流行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皮肤病,老年人和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容易感染,而且一旦染上病情更为严重。民间把这种病称作“串腰龙”,文献上叫“缠腰火丹”,这是因为侵犯胸腰部位的带状疱疹占本病发病率的60%以上。实际上,这种病还可侵犯头、面、耳及上下肢等部位。由于这种病毒有亲神经的特点,发病总是沿神经走向,呈条带状,故称“带状疱疹”。中医认为带状疱疹是因为肝胆火盛及脾湿郁久,外感毒邪而发。现代医学已经知道这种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体内,潜伏到脊神经后根神经节或其它发病部位的神经细胞中。这种病毒平时可以不发病,但由于老年人及久病体虚的人,全身抵抗力下降,再遇到身体劳累、感冒等诱因,则易发此病。发病之初,主要表现为全身疲倦无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烧,很快发病部位感觉灼热,跳着疼痛。如果发生在胸部或腰部,常误诊为心脏病或急腹症等。得了带状疱疹,1~3天后,发病部位的皮肤即出现绿豆粒大小、张力很大的丘疹、水疱,沿神经分布,集簇状排列,呈条带状。如果发生在胸部、腰部,多自脊柱的一侧斜向前下方,极少对称发病。民间所传:如果围绕腰部出现一圈疱疹即有生命危险,是不可靠的。患此病者,轻者每簇可间隔有正常皮肤,病情严重者可融合大片的带状分布,数日后由澄清透明的水疱变为混浊的脓疱,部分可破溃形成糜烂。老年人多表现为大疱、血疱,甚至出现坏死。轻者三周左右即可自然干涸、结痂,脱落后不留瘢痕;重者病程可延长到一个月以上。老年患者常出现剧烈疼痛,影响睡眠,如果治疗不及时,在皮损消退后,仍遗留疼痛,数月不能完全消退。如果带状疱疹出现在头部、颜面,要警惕侵犯头面部神经而出现的头痛、面瘫。如果眼睛角膜被侵犯,甚至还会导致失明。年龄大的、体质弱的及患有肿瘤等慢性疾病者,病情会更为严重。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上还常见到一种不全型带状疱疹,病人除自觉发病部位剧烈疼痛外,水疱不出现或出现得很少,很容易被误诊,应予以高度重视,以免贻误治疗,发现严重后果。带状疱疹的患者,在未出现部位疼痛时,应及早请医生确诊,积极治疗。治疗期间应卧床休息,注意营养,还应穿清洁柔软的棉制内衣,以减轻摩擦。如疼痛影响睡眠,可适当服些镇静止痛药春季是多种传染病流行季节,老年人及体质虚弱者应尽量少去空气不洁的公共场所,以免感染。平时要坚持锻炼身体,保持心情愉快,生活起居要有规律。
  带状疱疹及早治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龙”,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特别是在人体免疫功能下降的时候(如疲劳过度、体弱多病或患有其他慢性疾病),这时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带状疱疹病毒就会乘机侵入人体,并且导致发病。但是,如果得过一次带状疱疹以后,人体就获得了终身免疫,不会再得第二次带状疱疹了。
   带状疱疹起病急。在发病以前,一般先有轻微的发烧症状,病人觉得全身不适,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有些部位的皮肤上有灼热的感觉,或者有神经痛。
  接着,在这些部位皮肤炎症红斑的基础上,出现水疱。水疱成群,常呈带状排列,一般不会超过人体的正中线。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大疱、血疱及坏疽。
  带状疱疹经常出现在胸背部的“肋间神经”、头面部的“三叉神经”及“腰骶神经”等部位。病毒如果侵犯了三叉神经的眼支时,所引起眼部的带状疱疹,不仅疼痛剧烈,并且炎症会影响到眼睛的角膜或眼球,可以导致失明、脑炎,严重者可能引起死亡。所以,如果眼睛得了带状疱疹要特别重视。
   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主要特征。疼痛的程度往往随年龄的增长而加剧,所以老年人得了带状疱疹以后,一般疼痛很重,甚至病人难以忍受。
   如果先出现疼痛,而后出现皮疹的病人,常常容易被误诊。约有半数以上的中老年病人,皮疹消褪以后,在皮肤上还会遗留顽固的神经痛,并且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所以,患了带状疱疹以后,要积极及早治疗,尤其是中老年病人更应当如此。
   治疗带状疱疹,以止痛、消炎、防止继发感染、缩短治疗的时间为原则。
   止痛方面,可以选用一种止痛剂,常用的有:“奥沙星”、“卡马西平”、“曲马多”、“消炎痛”等。
  神经营养剂可选用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B12等。
   抗病毒的药物较多,如“竹明欣”、“阿昔洛韦”、“阿糖腺苷”、“病毒唑”、“病毒灵”等,均可选用。也可以选用“干扰素”、“聚肌胞”或“胸腺肽”。这些药物可以改善症状、减轻神经痛,也有助于缩短疗程。
   物理疗法也有一定效果。常用的“音频”、“电疗”、“氦氖激光照射”等方法,都能起到消炎、止痛的效果。
  中药治疗也经常应用,总的原则是消炎、利湿。常用的是“龙胆泻肝汤”,或者用“大青叶”或“板兰根”煎水内服。
  局部的水疱不要刺破,以免引起细菌感染而加重病情。如果已经继发了感染,可以在水疱的部位用3%的硼酸溶液湿敷。
  眼部的带状疱疹,应尽量用“无环鸟苷眼药水”及“疱疹净眼药水”滴眼睛。
   水痘与带状疱疹自我速效疗法诊断依据|自我速效疗法|返回上页
   --------------------------------------------------------------------------------
  水痘和带状疱疹都是由V-Z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主要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染,但也可由接触传染,传染期自出疹前1-3天至水痘结痂。健康儿童患水痘时,病情一般很轻,并发症很少,但成人患水痘则常伴有高热和严重的全身症状,而且常发生肺部并发症。带状疱疹多见于成人。患带状疱疹者,患病前体内原来就有V-Z病毒潜伏,当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时,V-Z病毒就活跃起来。年老体弱且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人,由于免疫功能失调,容易遭受潜伏着的V-Z病毒的袭击而发生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的传染性较小,可能与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中不含V-Z病毒有关。
  〖诊断依据〗
  1.有与水痘或带状疱疹病员的接触史。
  2.发热当天出现斑疹与丘疹,24小时内演变为圆形或椭圆形水疱,部位表浅,形状不一,初起清沏如水,以后渐呈混浊,周围红晕,伴有瘙痒。水痘分批出现,向心性分布,躯干较多,在病员身上的某一部位可见到各期皮疹同时存在。
  〖自我速效疗法〗
  第一方案(治疗水痘):①银花、连翘、荆芥、桔梗、薄荷、芦根、牛蒡子、大青叶、紫草各10g,水煎服,日1剂;②腺苷辅酶维生素B12片,每日3次,每次500mg(2片);③维生素C片,每日3次,每次服200mg(2片)。以上3方同时服用。忌用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
  第二方案(治疗水痘):①芦根50g,甘草10g,水煎服,日1剂;②青霉素钠,每日2次,每次肌注80万IU(皮试);③樟脑磺酸钠注射液,每日1次,每次肌注半支(1ml)。以上3方同时应用。
  第三方案(治疗带状疱疹):①病毒灵片,每日3次,每次服0.2g(2片);②维生素C,每日3次,每次0.2g(2片); ③维生素B1片,每日3次,每次20mg(2片);④去痛片,每日3次,每次服0.25g(半片)。以上4方同时服用。
  第四方案(治疗带状疱疹):①贯从、板蓝根、大青叶各30g,银花、当归、蒲公英各10g,水煎服,日1剂;②腺苷辅酶维生素B12片,每日3次,每次500mg(2片);③维生素B1片,每日3次,每次服20mg(2片);④紫金锭片(视疱疹面积大小)1-5片,研成细末,以醋调涂,每日2次。以上4方同时应用。
  第五方案(治疗带状疱疹疼痛):①取蛇眼穴(位于两大拇指,第1节指背中央两骨突处两手共4穴)。用粗毫针刺入该穴约3分深,使针尖沿骨缝刺入关节腔内,略行捻转即出针,然后挤压出黄色粘液,两手交替治疗,日1次;②布洛芬,每日3次,每次服0.2g(2片);③维生素B1片,每日3次,每次服20mg(2片)。以上3方同时应用。
  
  警惕无疹期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和神经受损害的疾病,初次感染此病毒后不一定马上发病,病毒进入皮肤神经末梢内,部分病毒持久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细胞中,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时病毒再次活动增殖,使受侵部位的神经节和皮肤产生炎症并引起疼痛。
  沿神经分布的红斑水疱和明显的疼痛是带状疱疹的特点,但在临诊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病例,皮疹出现很晚或者只痛而不出皮疹,使医生在诊断上多费周折,病人也多受痛苦。例如,有的人表现为牙痛的带状疱疹,受损害的神经是三叉神经上颌支,所以酷似牙痛。有的人关节部位疼痛,整个左下肢沿坐骨神经多处发出红斑和小水疱,皮肤有灼痛感,这是一例以关节疼痛为假象的带状疱疹。
  此外,还有胸部的无疹期带状疱疹被误诊为胸膜炎或心绞痛的病例;腹部带状疱疹有时被当作胆囊炎、胆结石、阑尾炎而被送到手术室;腰部的带状疱疹被当作肾脏输尿管结石的也曾有报道。带状疱疹对神经的损害除了疼痛以外,还可有其他表现,例如有一例病人,半个月前患腰部及下肢带状疱疹,已被治愈,疹退痛消,病人的自我感觉良好。后来突然觉得步态不稳,行走时常常不自主地撞到路边的墙上,走在平路上,脚下的感觉却像走在斜坡上。最后在神经科就诊时诊断为带状疱疹引起的脊髓运动神经受损,经住院治愈。
  带状疱疹往往是在身体免疫力低下时发病,这种病生过以后一般不易再生第二次,如果带状疱疹病人反复发病,皮损也越来越广泛,这说明病人的免疫力很差,或许可能会并发肿瘤,应引起特别注意。
    温启秀
  
  第一节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病因:
  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本病毒具有亲神经及皮肤的特征,目前已确定水痘病毒与带状疱疹病毒系同一病毒。
   症状:
  发病前常先感局部疼部,或轻度发热、乏力,亦可无前躯症状,患部先出现红斑,继而成簇性丘疹、丘疱疹、迅即成水疱,疱壁紧张、疱周红晕,7-8天后水疱干涸结痂,愈合后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各群水疱之间皮肤正常,附近淋巴结肿大。
  皮疹往往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一般不超过体表中线,多见于肋间神经或三叉神经、腰骶神经支配区,病程2~4周,愈后获终身免疫,一般不易复发,(免疫力低下者例外)。
  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疼痛可出现在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存在,年龄愈大,疼痛更剧烈。老年患者于皮损消退后遗留顽固神经痛可达数月之久。
  由于机体免疫状态不同,侵犯神经各异,出现下列几种特殊型带状疱疹。
  1、顿挫型带状疱疹:仅发生红斑、丘疹、而不形成水疱,即自行消退。
  2、出血型带状疱疹:水疱内容为血液。
  3、坏疽型带状疱疹:水疱中心出现坏死,呈褐色结痂,痂下为溃疡,愈后有疤痕。
  4、泛发型带状疱疹:病毒通过血行播散,全身泛发水痘样皮疹,伴高热、肺、脑等全身中毒症状,病情严重,可导致死亡。
  5、眼带状疱疹:如累及角膜,水疱破溃,形成溃疡性角膜炎,愈后留有角膜疤痕而失明,严重者甚至发生全眼球炎。
  6、耳带状疱疹:由于病毒膝神经节,影响面神经和听神经的感觉神经纤维,使外耳道出现水疱、面瘫、及内耳功能障碍(耳鸣、耳痛)称为Ramsay-Hunt综合症。
  7、内脏带状疱疹:病毒由脊髓神经节侵及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的内脏神经纤维,引起胃肠道及泌尿道症状,病毒从脊髓神经前、后根向上侵及中枢神经系统,表现脑膜炎。
  诊断 :
  根据水疱集簇成群,沿一侧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伴疼痛等特点,不难诊断。但神经痛发生皮疹前出现者需与胸膜炎,兰尾炎、坐骨神经痛等鉴别。
   治疗:
  其治疗原则是止痛、消炎、抗病毒,保护局部、防止继发感染。
  (一)给予止痛剂及营养神经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针刺疗法,理疗(音频治疗)。都有不同程度的消炎、止痛作用。
  (二)皮质类固醇激素,有人主张用于老年早期患者,口服强地松,每日30mg ,一日一次,可以减轻炎症,阻止对受累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的毒性和破坏作用,减少后遗神经的形成,但有人主张慎用,以免病毒扩散。
  (三)抗病毒药:1、常用的有病毒灵0.2g ,一日三次口服;2、聚肌胞注射液,每次2ml , 肌肉注射,一日一次;3、阿糖胞苷,每日每公斤体重1~1.5mg 加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一日一次;4、无环岛苷,按每公斤体重7.5mg加入平衡盐液120ml , 静脉滴入,维持2小时滴完,每日2次,间隔8小时。
  (四)为了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近年来国内采用人白细胞转移因子或α-干扰素。
  (五)局部疗法:根据皮损情况对症处理,氧化锌油中加入抗生素,保护创面,或1%达克罗宁霜,5%苯坐卡因霜以止痛。
  (六)中医疗法:
  热盛者-清热利湿解毒,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见中医药方)。
  湿盛者-健脾利湿解毒,用除湿胃芩汤加减。
  气滞血瘀者-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活血散瘀汤加减。 作者: 无邪 时间: 2006/11/2 13:13 标题: 用外治法效果比较好。

用外治法效果好,可以用灸法。我们这里有人可以用符咒治疗,一次就好。 作者: nostop 时间: 2006/11/2 14:35
别说得那么吓人,看看西医有什么大不了的,放松心情,享受生活。 作者: 医医金针 时间: 2006/11/2 17:14
二陈汤加黄芽汤冲服小柴胡颗粒,一日6次。 作者: 工学学士 时间: 2006/11/2 21:52
带状疱疹,本人曾有体会。个人感觉:麻黄附子细辛汤能不能治好我不敢说,但即使能治好也会出现一个症状更加惨烈的阶段。估计你今天的症状更严重了。

我曾先服广谱抗病毒药物,再加上疗养神经的药物。两天后,症状得以控制,自己拟了一个方子又喝了三四天,痊愈无遗。 作者: ZL141418 时间: 2006/11/2 23:41
先感谢各位的关心!
TO NESTOP先生:我昨天在写"西医毒害"这句话时也觉得有些不妥,可能是受这个论坛大风气的影响,有点潜移默化了,当时想不出更恰当的话就随便发上去了.
同时感谢中易先生的资料让我知道此病对孕妇和小儿还是有一定之传染力.
顺便告诉大熊猫先生我很欣赏他戏说脉的帖子,比某某某老师好多了.我的情况从脉象和舌象都不能反映太多有价值的线索,我反而觉得它怕风喜热,下午转重和躺下缓解痛苦可能有蛛丝马迹.
当然还有医医金针版主,小柴胡汤我也想试,因为细摸了一下脉,是有点细弦,但今天较忙,没来得及,另外就是加二陈汤不知是何意,是去痰吗?但我却没什么有痰的迹像,如果说疱疹就是痰,这就比较难理解了,能谈谈思路吗?
最后是工程学士先生,是过来人,而且对火神派有较深的认识.
其实我这次得疱疹,症状并不严重,现在已经不痛了,对治好它我并不着急,主要是想通过治疗亲身实践,证实一下中医的某些理论,不想把机会浪费给西医,另外就是七厘散一类的中医疗法我觉得和西医的思路应该是一样的,都是见毒杀毒,见热清热,没什么道理可学,治好了也只能记住某某药治某病,对医理的学习没什么大的作用.至于麻黄附子细辛汤,和传统中医疗法好像背道而驰,不是见病治病的思路,而且论坛上火神派争论的不亦乐乎,所以我想亲身试验一下,但从结果来看似乎不太成功,病虽没怎么恶化,但也没太大的改观,好像疱疹是更大了一些,但头痛也好像减轻了一些,不知道和戴了一天的帽子有没关系.但负作用还是很明显的,就是心跳加快,而且比较浮,是不是另一种说法叫心悸,是我的份量和煎煮方法有问题(麻细各10克,附子20)?希望大家给点意见.谈谈看法.


作者: 五味堂主 时间: 2006/11/3 02:18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ZL141418 at 2006/11/2 23:41:
先感谢各位的关心!
TO NESTOP先生:我昨天在写"西医毒害"这句话时也觉得有些不妥,可能是受这个论坛大风气的影响,有点潜移默化了,当时想不出更恰当的话就随便发上去了.
同时感谢中易先生的资料让我知道此病对孕妇和小儿还是有一定之传染力.
顺便告诉大熊猫先生我很欣赏他戏说脉的帖子,比某某某老师好多了.我的情况从脉象和舌象都不能反映太多有价值的线索,我反而觉得它怕风喜热,下午转重和躺下缓解痛苦可能有蛛丝马迹.
当然还有医医金针版主,小柴胡汤我也想试,因为细摸了一下脉,是有点细弦,但今天较忙,没来得及,另外就是加二陈汤不知是何意,是去痰吗?但我却没什么有痰的迹像,如果说疱疹就是痰,这就比较难理解了,能谈谈思路吗?
最后是工程学士先生,是过来人,而且对火神派有较深的认识.
其实我这次得疱疹,症状并不严重,现在已经不痛了,对治好它我并不着急,主要是想通过治疗亲身实践,证实一下中医的某些理论,不想把机会浪费给西医,另外就是七厘散一类的中医疗法我觉得和西医的思路应该是一样的,都是见毒杀毒,见热清热,没什么道理可学,治好了也只能记住某某药治某病,对医理的学习没什么大的作用.至于麻黄附子细辛汤,和传统中医疗法好像背道而驰,不是见病治病的思路,而且论坛上火神派争论的不亦乐乎,所以我想亲身试验一下,但从结果来看似乎不太成功,病虽没怎么恶化,但也没太大的改观,好像疱疹是更大了一些,但头痛也好像减轻了一些,不知道和戴了一天的帽子有没关系.但负作用还是很明显的,就是心跳加快,而且比较浮,是不是另一种说法叫心悸,是我的份量和煎煮方法有问题(麻细各10克,附子20)?希望大家给点意见.谈谈看法.
方子没问题,药物也没问题,问题在人。

这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带状疱疹比之用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有什么不一样?如果说有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比用六神丸更加 “ 没有什么道理可学 ” 。 为什么(大家不要急着起伏心情,请看完仔细想想)?因为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已经有大量的临床经验,属于中医验方,如果将中医验方与西医对症支持治疗相提并论甚至一并排斥,不单是辱没中医经验,更是湮没中医疗法,因为外治疗法的清热解毒也是中医理论,是中医根据证候或症状缓急的治疗措施,与西医的解热、止痛和所谓的 “ 抗病毒 ” 有本质的区别。

再说麻黄附子细辛汤,方子没问题,但是不会用就有问题了。本来好好的经方,谙方晰症、辨证遣方,用之得当自能起沉疴、疗痼疾,中医治疗原则与要义寓于其中;如果不明方义,不知体质证候,仅仅比对取之、臆测用之,何异于西医对症用药甚至试验用药?又有何 “ 道理可学 ” ?


以上只对事,不对人,言重处,恳请见谅。

下面再谈谈应用方剂的个人观点:

中医方剂的应用方法有两种,一是辨证用药,二是经验用药。同一经方,见有同样症状,并非人人可用、亦非人人有效,因人的禀赋证候不同之故。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作用是温经发表,用于表里有寒的少阴证;素体阳虚之人,纵使寒邪不甚,亦可用之;若素体阳甚,或有邪热未清,纵然对症,亦需于原方有所损益,或更方用之,才是辨证施治之道。联合诊所的先生们之所以要求填写如之详尽的问诊单,道理也在于穷究患者阴阳寒热之偏胜、禀赋体质之壮衰,详参然后用药,是以疗效得彰。

大家受火神派的影响,重视人体阳气是一件大好事,但是火神派没有说天下都是阴症,论坛的先生们也不止一二次申明过这个问题。因为阳药多用,乃是大环境阳虚、大多数人阳虚以致大多数病需要扶阳,但是并非天下病皆然。倘若依葫芦画瓢,盲目套用,这与滥用滋阴药及抗生素一样会种下祸根,也就失去了中医辩证的意义。

对于蛇窜疱的治疗,三楼的资料已经够多了,但还仅仅是一部分。我治疗此症不多,但是曾治愈百余例,除一例7旬老太为遗留颜面痛,余均为初起至部分结痂的患者,用的主要方法有两套:

1、实者:全当归1两,捣为细末,虎杖明矾汤下,日一剂,只服2~3日。

2、虚者:全当归1两,捣为细末,托里十补散作汤剂煎服,同上。

3、外治:阳甚者,六神丸或喉炎丸、蜈蚣粉一比二研细调匀,香油或野菊汁调搽;阳虚者,用薄棉灸法,每日一次,每次1~2遍,灸2日即可。

初起者大多3~6天以内痊愈,疱大或部分结痂者治疗后5~9日全部治愈。遗痛者约20余例,用皮下横针法治疗3~15日全部治愈(多为3~7日治愈;记得有一例不肯针灸治疗,自用醉仙桃酒揉擦数日治愈)。


见帖子回复得不多,故而冒昧顶贴,希望能得到各位精通医理的先生、网友的指点。



作者: 木人 时间: 2006/11/3 18:01
经方论坛好象有用五苓散治好的,楼主不妨参考。http://hhjf.51.net/jfbbs/read.php?tid=582&fpage=1
另,麻黄附子细辛汤只是一个方子,能不能用来治这个病只是辨证是否准确的问题,似乎没有必要跟火神派或哪一派扯在一起。即使王正龙认为应该用这个方子来治也并不等于这是火神派的标准治疗方法。


作者: 志行 时间: 2006/11/4 09:18
实习时在中医院见过很多,大夫大多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外敷自制的青黛膏、三黄膏之类,效果很好。
不过看楼主的表现,好像是少阳太阳的问题,麻附细不合适,金针先生已经出方,可以一试!
愚见可服柴胡桂枝汤,供参考!

作者: 大熊猫 时间: 2006/11/4 21:39
肝胆热盛,湿热内蕴者可用龙胆泻肝汤;心火内炽复感外邪,湿热外溢肌肤者可用导赤散;而湿重者可用五苓散。等等。主要看病机是什么,麻附桂并非不能用,使用与否取决于辨证。临床中有时也用薄棉絮敷在皮损处然后用火点燃,取“火郁而发之”之意,效果也不错。

作者: ZL141418 时间: 2006/11/4 22:40
感谢几位论坛前辈的关注,真是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
首先是五味堂主,先生挑灯夜战,对在下做当头棒喝,真是感激不尽,认真反思一下自已可能确实有点钻牛角钻,或者有些偏执狂,而且言辞亦太过偏颇,不过在下确实喜欢经方,因为方子本身不单只是药物的问题,它更反映制方者对人体和疾病关系的理解,我总觉得医圣比后世的医家对人体的理解更为透彻.先生治疗该病很有心得,效果非常好,我对先生为什么用当归不是很清楚,但我了解了一下虎杖和明矾,似乎多应用于皮肤病,特别是虎杖对疱疹有显效,对该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另外六神丸,七厘散,蛇药,蜈蚣药一类的药物,我想太概也是成份中某种药物对疱疹病毒有类似的作用。这让我想起了白虎汤,看过一些资料,现代白虎汤多被应用于大叶肺炎或流行乙脑,但有人做过实验,白虎汤溶液对细菌和病毒并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我想这可能就是经方和时方的区别吧。欢迎先生批评指点。
木人先生的指点很有道理,麻黄附子细辛汤给我的感觉好像是中药的兴奋剂,我是在晚上临睡前服用的(可能是个失误),不知是药物的问题还是他人干扰的问题,我一个晚上都没睡好觉,第二天下午又服了一剂,晚上因为有事,通宵没怎么睡,结果早上眼皮和额角都肿得很利害,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断定是药物的问题还是睡眠不足的问题,但家里人这下就抓住的把柄,我和中医都被彻底否定了,吃西药是势在必行,抵不住压力只好去买了一盒阿昔洛韦,学了一下杜秋作吃药状,实际上我知道只要睡好一觉肿就能消,昨晚早早上床,也没吃早就买了的六神丸,终于睡了个好觉,一早醒来,肿已消大半,家人不用说更是大骂我不早吃西药,我也没说什么,中午又装模作样吃了一次,以后再慢慢解释吧。
志行先生提出的柴胡桂枝汤也是我曾考虑过的方案,但我觉得如果严谨一点,应该先服桂枝汤效果不显,再加柴胡,如果显效才能说明柴胡是对症的,才能说明这个病和少阳有关系,我的病到现在可能已经失去试药的意义,因为上网查过这种病是可自愈的,一般是两周左右,我现在已经是十多天了,如果吃药好了,你很难说是自愈的还是药愈的,如果刚发作就知道是带状
疱疹,在那个时候试药,就有说服力很多。昨天才看了黄元御的金匮悬解和四圣心源,真是后悔没先看书后上网查方案,如果把这种病归类于医圣所说的疮痈,那么按照黄元御的解释,这就是营卫雍阻之病,医圣没有提了解决方案,可能因为这是小毛病,怎么搞都行,黄元御认为这即然是营卫雍阻的问题,就用桂枝汤加减吧,前两天在论坛上看到JT叔叔的药势论,里面就有在疱疹刚发作用小建中汤治愈的个案,当时不太理解,看到这里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也是桂枝汤,哎,如果一开始就黄元御的方子,现在是怎样真的很难说,可惜,可惜。


作者: 古月 时间: 2006/11/5 11:29
原题:紧急求助,两天后就要被迫进行西医治疗

本帖至此,也该回去改改标题了吧。

把关键字放到标题,以让后来者便于搜索,要不然现在讨论了一场,以后再出一个带状疱疹患者,又得被迫进行西医治疗甚至假装服西药了…

如果我们订好标题,而后来者没做搜索,那是他的问题了。

日行一善:订好标题。
共勉之。


作者: ZL141418 时间: 2006/11/5 12:14
古月先生说的有道理,但我的文字功夫一般,而且不知有没权限改标题,也不知如何改(电脑盲),就麻烦先生想个合适的标题换上去吧,谢谢!


作者: zp215 时间: 2006/11/5 12:29
关心您的病情,致以问候!!

改标题:先点击一楼文章右下角“编辑”按钮,然后直接将标题栏中原标题删除,改为要改的标题。


作者: ZL141418 时间: 2006/11/7 19:03
谢谢ZP215妈妈的关心和提点,我的病本来就不严重,头早就不痛了,只剩下表面症状消退而已,这两天没吃药也没怎么睡觉,红肿之处还是在不断的消退,估计等睡好觉了,消得更快。


作者: ZL141418 时间: 2006/11/7 19:07
古月先生的建议很好,不过前两天太忙,没时间考虑,今天终于有时间闲下来,突发奇想,要改就改个狠一点的,这个想法早就有,只不过一直没查资料印证一下,不敢乱提,今天特意查了一下资料,更觉得可能,所以提出来大家讨论一下,首先贴两段资料大家先看一下.
一篇是黄元御在四圣心源疮疡解前的序:往年目病,悔为庸妄所误,寒泄脾阳,耳后雍肿,清脓如注,又几误于外科之手。游息浮扬,一缕未断,念之至今病悸,作疮疡解。
第二篇是眼部带状疱疹的发病部位:常发生于三叉神经之第一支(眼),分布在有发的头皮、前额与上睑的皮肤;有时也侵犯第二支,病变分布在下眼睑,颊部及上唇。其特点为仅侵犯单侧,止于眼前额的中线形成和显的分界。
我就是第一支,西医认为它是三叉神经,但我查了一下,其实是典型的足少阳胆经的头部路线,西医还漏了耳后症状的描写,我最痛的时候,耳后确实也肿了。但是这种病是如何导致目盲的呢,我在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之后,眼上睑肿得最历害,我也一度害怕会波及眼角膜导致目盲,但后来想通了,导致目盲的很有可能就是黄元御的经历,误用寒凉,寒泄脾阳,表毒内进才波及角膜,而我眼肿是正气托毒外出,完全是两个方向,所以应可高忱无忧,其后果然。
不知大家是否认同我的推断:当年导致黄元御目盲的就是带状疱疹。


作者: 莲心雄黄油松节 时间: 2006/11/7 21:00
个人经验:紫金锭碾碎,井水调敷,醋调亦可。一般无需内服药。
效好,屡试不爽。


作者: 五味堂主 时间: 2006/11/7 23:51
.
ZL141418 楼主的探索精神令我十分感动和受教,在此致以敬意。

我虽然每天至少有8小时左右在电脑旁边,但是哪怕连续用10分钟来做一件事情的时间都罕见,所以只好夜里没人打扰时做点事。也因此更觉时间紧张,回帖心情有点急躁,往往夹带一些没有阐述清楚的立场,可能导致有些误会,请大家多包涵。该教训的地方但请直言,五味没有恨味的



接下来补充一点临症时遇到的点滴感想和困惑,看看大家有没有类似问题,一并向大家求解。

1、龙胆泻肝汤(清泻湿热):一开始受教材和其他中西医结合医生的影响,遇到蛇窜疱首先考虑的是龙胆泻肝汤。那时我没有接触民间中医论坛,不懂得寒凉对人体的害处;只是懂得苦寒伤胃,而且认为东恒重视脾胃很有道理,所以临症总会考虑到患者脾胃功能并兼顾调养。在用龙胆泻肝汤后,有的患者服药后症状减轻,但是纳呆气短,而且这种比例比较大,所以我就考虑放弃这类苦寒方子的应用。

2、桂枝、白虎类(解表,清里):病变虽在皮肤,但是此症常见洪脉、沉脉,也多小便短黄、大便秘结等里症,故而桂枝、麻黄、银翘、白虎、防风通圣都有应用过(不单我一人应用,还有身边的师兄弟辈和长辈的应用总结),疗效有好有差,总的说来不够理想。

3、小建中(补益): “ 邪之所凑,其其必虚 ” ,基于此,曾用小建中、人参败毒、消风败毒等以补益正气为主治疗过数例,对于小孩疗效较好,对于成人、老人疗效较差。但是由此得到 “ 扶正 ” 为治疗此症有效手段之一的一点心得。

4、桃红四物(活血):有一次治疗一例中风患者,恩师说正气不虚、邪气不中,正衰邪中、必有淤滞……联想到治疗蛇窜疱时用补益之法有效,就是缺少活血的手段。既然蛇窜疱有正虚的原因,外邪集聚发出疱疹,不也是 “ 淤滞 ” 吗?所以后来试着用桃红四物治疗,并用过八珍加减,效果是有,但是总嫌太慢(我也反对和不服中医治病慢的现象,认为这是不得法造成的)。

5、外用药直攻病所: 仔细想想,六神等外用药的应用不无受到西医疗法思路影响的可能,在此之前我没有考证和深思过,以致在9楼对楼主的回复也欠缺考虑有点言辞过激,还望楼主不要见怪。我是看到各种杂质报道和一些出版物记载这类外用方开始使用的,后来与蜈蚣粉配合效果较好,不知大家有没有相似的应用可以贴上来共同探讨外治法。外敷药不方便,也不适合小孩与特别 “ 爱干净 ” 的人士使用,所以不便单独推广,后来对此也没有深入研究了。

6、针灸:就近取络穴和缪刺络穴治疗蛇窜疱疗效较好,最神奇的是数分钟即见水疱缩小,20分钟起针后水疱缩小过半,针灸对于止痛更有独到疗效,这就不用多说了。疗效最好的,还是薄棉灸法,不知从事针灸临床的同道是否认同或有发挥?对于已经出现疱疹的和部分结痂的这阶段之间的患者,我认为薄棉灸法是效果最好的(有点沾沾失态,因为还没有找到更好的外治疗法,所以先欣慰一下,等待大家交流更加好的方法)。

有一天,我一族弟因患此症要到市集找西医打针,被他妈妈拦下来,说先找我看看(实际上是为了省钱,家乡谁不知道找我就是省钱哦,所以我一直很穷)。我知道为了省钱才找我,我也动了 “ 邪念 ” ,知道他妈妈在别处开了很多中药在吃,于是要求拿出来。他妈妈倒也干脆,还有5剂全部拿出来(这也是别人才开得出,我在老家开2剂都会被病家求饶,都说先开一剂吃吃……省钱啊,这样要有点疗效还真得费些心思),我打开一看,除了当归,没有起眼的(相对于此症而言。当时我立即想到当归拈痛汤和龙胆泻肝汤、桃红四物汤等以前用过的方内都有当归,而且恩师说过 “ 正衰邪中、必有淤滞 ” 、我一个表叔也是当地有名的医师,他说过当归有温阳通脉之功、胸痹应当用为要药,即时蓦地想到当归能治此症,因温润养正、通脉活血即以凑利湿之功,滞则水湿留滞肌肤而发病、通则水湿通利而病去),于是将当归全拿出来(老家的很多中药不是饮片,就是整棵去掉多余的部分、份量到位就算数),让他们切细了,嘱其2天内服完,用温开水下;并嘱其母不要服中药了,因为我见其下眼睑浮肿、唇睑暗黑,她又到数十里外一个妇科 “ 名医 ” 那里求治过,想必又是诊断为 “ 湿热下注 ” 、“ 寒火阻隔 ” 之类(呵呵,不要问我什么意思,那个医生的很多诊断术语,我也不懂),所以开了龙胆泻肝汤……(后来我用桂附地黄丸等为其治愈,此不赘述)。结果隔二日后,族弟肋下的一片针帽大小的疱疹全部消退无踪,初起时的疼痛也消失了。就此,我便开始潜心于当归治疗蛇窜疱的行动;后来在别的验方书刊上也看到了当归为末内服治疗此症的方子,便更加精神地投入应用发挥,十余年后,便有了9楼的方子。这就是此方的由来经过。由于水平所限,其中的辨证、药用机理还有待大家斧正

比较晚了,也啰嗦这么多了,就此打住。希望能抛砖引玉,请大家交流更多、更好的治疗方法。蛇窜疱如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效疗法,既能冲破中医传统辨证方剂治疗缓慢、不易普及的局限,也能给西医点颜色瞧瞧,更能解除患者病痛——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朝这方面努力。

序号 评论者 共有评论 3   【论坛浏览】  【发表评论】 评论时间
1 带状疱疹专家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的最好方法
带状疱疹药物治疗效果很差,没有特效药.带状疱疹如果治疗方法不当,容易留下后遗神经痛或者瘙痒,,治疗起来那就很麻烦了,但是中医手法疏通经络法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效果最好.这种治疗方法对有其他疾病的人和孕妇最好.下面给你介绍一下仅供参考:
中医手法疏通经络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是根据祖国传统医学的经络学说: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是运行气血,津液的通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道理.不是直接针对病源,而是直接作用于患者患病的部位.以特定手法刺激患者经络,通过皮肤透入,产生信息,激发经络的调节作用,进而激发经络之气,靠经络的调节作用来改变机体的病理状态.通过经络感应传导传递到相应的脏腑,以行气活血,疏经通络,扶正祛邪,调理脏腑,调节和改善患者患病部位微循环及其周围的感觉神经末梢.对脏腑进行调理,促进脏腑气血的正常运行,从而协调人体各脏腑之间的机能,平衡人体阴阳,进而使人体整个机体保持正常生理活动的平衡协调,使机体恢复正常和提高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巧妙的起到了从外治内,治愈疾病的作用.从而解除患者之病痛,亦使疱疹自行消失,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
对疱疹后遗神经痛千万不要采用的一些陈旧的,盲目的神经破坏性治疗,如神经封闭,切断,阻滞,冷冻,激光照射,使用镇痛泵,向神经根内注射激素,麻醉剂,干扰素,营养神经的药等,给患者造成医源性新病,给患者带来永久性伤害性并发症——麻木,肌肉萎缩等(即使这样也未必能解除患者的疼痛).
带状疱疹一般不要把疱疹弄破,让其自行消失,大概需要1-2周就会好的.疱疹很好治疗,西医西药治疗好留后遗神经痛,就怕留下后遗神经痛,后遗神经痛就不好治疗了,特别是用西医西药治疗就更不能治愈了,如果西医西药能治愈的话就留不下后遗神经痛了,一旦留下后遗神经痛,这时就不要再用西医治疗了,一定要找中医治疗.疱疹是小事,关键是后遗神经痛痛苦是大事,疱疹早一天好晚一天好患者痛苦不很,留下后遗神经痛患者就要受大罪,吃大苦了,所以我告诫患者治疗此病一定要找中医(特别是民间中医)治疗.
最好一开始治疗此病就用中医治疗,这样就不会留下后遗神经痛了.此病千万不要用西医西药治疗.此病影响不着生命,但是治疗不合适的话要留后遗神经痛的,一旦留下后遗神经痛就麻烦了.特别是头部,眼部,面部的带状疱疹.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效果最好.并且不留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又称缠腰火丹,蛇盘疮,蛇丹,缠腰龙,蜘蛛疮,蛇串疮,火带疮,皮蛇,生蛇,蛇缠腰等)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此病发生的病理机制为:本病在无或低免疫力的人群(如儿童)中引起原发感染,病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即水痘.水痘症状消失后,感染的病毒以潜伏形式长期存在于脊髓神经或颅神经的神经元细胞中,被某些因素激活后,病毒从一个或数个神经节沿相应的周围感觉神经到达皮肤,在神经末梢迅速繁殖并破坏组织,细胞,使之发炎,出血,死亡而发病,引起复发感染,即带状疱疹.中医称这种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神经和皮肤同时受累的)皮肤病,多是由情志抑郁,肝气郁结,久而化火;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热内蕴,复因外感毒邪,以致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生.年老体弱者,常因血虚肝旺,湿热毒盛,气血凝滞以致疼痛剧烈(西医认为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本病初起多属肝胆湿热型或脾经湿盛型,日久或年老体弱多属气滞血瘀型(经络不通,气血凝滞,循行不畅,凝滞肌肤,不通则痛,疼痛不止).其发病率高,各个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尤其是老年人多见,并且钻心地疼痛使人难以忍受.国内外整个医学界至今还没有预防和彻底根治的药物及方法.
原发感染患水痘后,继发感染即患带状疱疹;但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后产生抗体,终身免疫,会有部分患者转为后遗神经痛.如泛发则应警惕潜在的免疫缺陷性疾病或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患病后要尽早就医,越早越易治愈;反之,则病情加重,疼痛加剧,轻者遗留神经痛,重者会发生意外.
带状疱疹感染的因素:
本病原发感染后,病毒就躲进了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尚无办法清除,也无法预测复发时间,所以无从预防和根治.但已发现复发感染为带状疱疹与机体免疫功能关系密切,如老年人,局部创伤后,系统红斑狼疮,淋巴瘤,白血病,艾滋病以及长期接受皮肤激素,放射治疗和免疫抑制剂的病人最易感染,且病程长,病情重,后遗神经痛更突出.
带状疱疹的主要特点:
1,各年龄段都会发病,以老年人多见;
2,4季皆能发病,以春秋季居多;
3,人体任何部位都可能出现疱疹,以躯干及头,面部最常见;4肢最少见;
4,发病时伴有疼痛,疱疹结痂后部分还会延续;
5,水疱和皮损多沿某一周围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发生于身体一侧,不超过躯体中线.
带状疱疹的主要症状:
1,出疱疹前三,4天,局部出现瘙痒,灼热,剧烈疼痛;
2,发病部位起初为片状红斑或集簇性的粟粒状小丘疹,继而出现集簇性的粟粒至绿豆大小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成带状排列,透明或由透明变混浊,后干燥结痂;
3,可伴临近淋巴肿大,疼痛,全身不适;
4,病程1-2周,部分患者神经剧烈疼痛会延续,转为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的危害:
发病期间,患者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神经疼痛最明显,使人寝食难安.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加上高额费用,更使人难以忍受.如治疗不当或体质虚弱诸多因素所致,会转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少则数月或年余,多则数年,患者将长期忍受痛苦折磨,影响生活质量.
带状疱疹还有其特殊类型:
眼疱疹,耳疱疹,内脏疱疹,疱疹性脑膜脑炎(头面部疱疹),无疱疹型带状疱疹,泛发型带状疱疹等.这些疱疹既有特殊性,又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性,有些可致失明,耳聋,面瘫,脏器功能紊乱,甚至死亡.这些病早期极易误诊,医患双方均应重视.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症状治愈后延续疼痛超过一个月的神经疼痛病.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主要特征,是由于带状疱疹病毒的亲神经性侵袭神经末梢造成的,可在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出现,少儿不明显,青年人略轻,老年人较重.当皮损症状完全消退后,会有约20%的患者遗留有神经痛,50岁以上的人群会有约75%的患者留有后遗神经痛,疼痛以胸段肋间神经和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多见.
根据发病临床表现与病理学研究,专家们分析发病机理大概有以下几方面:
1,带状疱疹发病期引起了周围神经病变及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2,因带状疱疹并发症之一是无菌性脑膜脑炎,说明带状疱疹会累及中枢神经系统,临床采用阻滞疗法,仍有疼痛表现更是证明;
3,带状疱疹并发的精神症状,在皮损消退后仍伴随着神经痛(失眠,精神沮丧,消沉).
也就是说,人们没有足够的营养来提高免疫力,使被病毒破坏的神经细胞没有得到有效修复,被破坏的组织和细胞形成的垃圾没有清理排出,病毒进一步繁殖破坏神经组织.
据报导,带状疱疹发病率为人群的1.4‰-4.8‰之间,约有20%的患者遗留有神经痛.50岁以上老年人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人群,约占受累人数的75%左右.该病是医学界的疼痛难题,是中老年人健康潜在的杀手.
该病的主要特点,就是剧烈的顽固性的疼痛.带状疱疹皮损消除后疼痛仍持续,轻微的刺激即引起疼痛发作,不刺激也会突然发作,为减轻衣服对身体的刺激,有人不敢穿衣,或把衣服撑起来,整夜的睡不好觉.如有病毒侵犯到相应脑神经会影响视力,引起面瘫和听觉障碍.除疼痛外,还会诱发心脏病,脑出血,甚至导致死亡.
医学界将这种疼痛分为三种:
1,激惹触痛型.临床表现以对痛觉超敏感为特征,轻轻的触摸即可产生剧烈的难以忍受的疼痛.
2,痹痛型.临床表现以浅感觉减退和痛觉敏感为特征,触痛明显.
3,中枢整合痛型.临床上可兼有以上两型的表现,由中枢继发性敏感化异常为主要特征.
患者在就诊时将疼痛形象地描绘为火烧样痛,撕裂样痛,针刺样痛,刀割一样痛,闪电样痛等等.该病患者应该注意如下几点:1,在饮食方面:不要吃猪肉,不要饮酒及与啤酒类似的碳酸饮料.2,在行动方面:不要活动或少活动,多注意休息.3,在情绪方面:不要忧愁,不要急躁,心情要开朗.4,在治疗方面:建议千万不要采取破坏神经的方法治疗.如神经封闭,切断,阻滞,冷冻,激光照射,使用镇痛泵,向神经根里注射激素,麻醉剂,干扰素,营养神经的药等.
由于患者长期受疼痛折磨而苦不堪言,情绪异常,睡眠障碍,工作能力和社交活动几近丧失,生活质量难以保证,对前景失去信心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家人也为此担忧受累,其危害超出常人的想象
见网址:http://www.zsyrt.com
2008/8/31 14:46
2 带状疱疹专家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的最好方法
带状疱疹药物治疗效果很差,没有特效药.带状疱疹如果治疗方法不当,容易留下后遗神经痛或者瘙痒,,治疗起来那就很麻烦了,但是中医手法疏通经络法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效果最好.这种治疗方法对有其他疾病的人和孕妇最好.下面给你介绍一下仅供参考:
中医手法疏通经络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是根据祖国传统医学的经络学说: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是运行气血,津液的通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道理.不是直接针对病源,而是直接作用于患者患病的部位.以特定手法刺激患者经络,通过皮肤透入,产生信息,激发经络的调节作用,进而激发经络之气,靠经络的调节作用来改变机体的病理状态.通过经络感应传导传递到相应的脏腑,以行气活血,疏经通络,扶正祛邪,调理脏腑,调节和改善患者患病部位微循环及其周围的感觉神经末梢.对脏腑进行调理,促进脏腑气血的正常运行,从而协调人体各脏腑之间的机能,平衡人体阴阳,进而使人体整个机体保持正常生理活动的平衡协调,使机体恢复正常和提高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巧妙的起到了从外治内,治愈疾病的作用.从而解除患者之病痛,亦使疱疹自行消失,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
对疱疹后遗神经痛千万不要采用的一些陈旧的,盲目的神经破坏性治疗,如神经封闭,切断,阻滞,冷冻,激光照射,使用镇痛泵,向神经根内注射激素,麻醉剂,干扰素,营养神经的药等,给患者造成医源性新病,给患者带来永久性伤害性并发症——麻木,肌肉萎缩等(即使这样也未必能解除患者的疼痛).
带状疱疹一般不要把疱疹弄破,让其自行消失,大概需要1-2周就会好的.疱疹很好治疗,西医西药治疗好留后遗神经痛,就怕留下后遗神经痛,后遗神经痛就不好治疗了,特别是用西医西药治疗就更不能治愈了,如果西医西药能治愈的话就留不下后遗神经痛了,一旦留下后遗神经痛,这时就不要再用西医治疗了,一定要找中医治疗.疱疹是小事,关键是后遗神经痛痛苦是大事,疱疹早一天好晚一天好患者痛苦不很,留下后遗神经痛患者就要受大罪,吃大苦了,所以我告诫患者治疗此病一定要找中医(特别是民间中医)治疗.
最好一开始治疗此病就用中医治疗,这样就不会留下后遗神经痛了.此病千万不要用西医西药治疗.此病影响不着生命,但是治疗不合适的话要留后遗神经痛的,一旦留下后遗神经痛就麻烦了.特别是头部,眼部,面部的带状疱疹.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效果最好.并且不留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又称缠腰火丹,蛇盘疮,蛇丹,缠腰龙,蜘蛛疮,蛇串疮,火带疮,皮蛇,生蛇,蛇缠腰等)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此病发生的病理机制为:本病在无或低免疫力的人群(如儿童)中引起原发感染,病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即水痘.水痘症状消失后,感染的病毒以潜伏形式长期存在于脊髓神经或颅神经的神经元细胞中,被某些因素激活后,病毒从一个或数个神经节沿相应的周围感觉神经到达皮肤,在神经末梢迅速繁殖并破坏组织,细胞,使之发炎,出血,死亡而发病,引起复发感染,即带状疱疹.中医称这种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神经和皮肤同时受累的)皮肤病,多是由情志抑郁,肝气郁结,久而化火;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热内蕴,复因外感毒邪,以致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生.年老体弱者,常因血虚肝旺,湿热毒盛,气血凝滞以致疼痛剧烈(西医认为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本病初起多属肝胆湿热型或脾经湿盛型,日久或年老体弱多属气滞血瘀型(经络不通,气血凝滞,循行不畅,凝滞肌肤,不通则痛,疼痛不止).其发病率高,各个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尤其是老年人多见,并且钻心地疼痛使人难以忍受.国内外整个医学界至今还没有预防和彻底根治的药物及方法.
原发感染患水痘后,继发感染即患带状疱疹;但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后产生抗体,终身免疫,会有部分患者转为后遗神经痛.如泛发则应警惕潜在的免疫缺陷性疾病或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患病后要尽早就医,越早越易治愈;反之,则病情加重,疼痛加剧,轻者遗留神经痛,重者会发生意外.
带状疱疹感染的因素:
本病原发感染后,病毒就躲进了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尚无办法清除,也无法预测复发时间,所以无从预防和根治.但已发现复发感染为带状疱疹与机体免疫功能关系密切,如老年人,局部创伤后,系统红斑狼疮,淋巴瘤,白血病,艾滋病以及长期接受皮肤激素,放射治疗和免疫抑制剂的病人最易感染,且病程长,病情重,后遗神经痛更突出.
带状疱疹的主要特点:
1,各年龄段都会发病,以老年人多见;
2,4季皆能发病,以春秋季居多;
3,人体任何部位都可能出现疱疹,以躯干及头,面部最常见;4肢最少见;
4,发病时伴有疼痛,疱疹结痂后部分还会延续;
5,水疱和皮损多沿某一周围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发生于身体一侧,不超过躯体中线.
带状疱疹的主要症状:
1,出疱疹前三,4天,局部出现瘙痒,灼热,剧烈疼痛;
2,发病部位起初为片状红斑或集簇性的粟粒状小丘疹,继而出现集簇性的粟粒至绿豆大小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成带状排列,透明或由透明变混浊,后干燥结痂;
3,可伴临近淋巴肿大,疼痛,全身不适;
4,病程1-2周,部分患者神经剧烈疼痛会延续,转为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的危害:
发病期间,患者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神经疼痛最明显,使人寝食难安.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加上高额费用,更使人难以忍受.如治疗不当或体质虚弱诸多因素所致,会转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少则数月或年余,多则数年,患者将长期忍受痛苦折磨,影响生活质量.
带状疱疹还有其特殊类型:
眼疱疹,耳疱疹,内脏疱疹,疱疹性脑膜脑炎(头面部疱疹),无疱疹型带状疱疹,泛发型带状疱疹等.这些疱疹既有特殊性,又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性,有些可致失明,耳聋,面瘫,脏器功能紊乱,甚至死亡.这些病早期极易误诊,医患双方均应重视.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症状治愈后延续疼痛超过一个月的神经疼痛病.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主要特征,是由于带状疱疹病毒的亲神经性侵袭神经末梢造成的,可在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出现,少儿不明显,青年人略轻,老年人较重.当皮损症状完全消退后,会有约20%的患者遗留有神经痛,50岁以上的人群会有约75%的患者留有后遗神经痛,疼痛以胸段肋间神经和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多见.
根据发病临床表现与病理学研究,专家们分析发病机理大概有以下几方面:
1,带状疱疹发病期引起了周围神经病变及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2,因带状疱疹并发症之一是无菌性脑膜脑炎,说明带状疱疹会累及中枢神经系统,临床采用阻滞疗法,仍有疼痛表现更是证明;
3,带状疱疹并发的精神症状,在皮损消退后仍伴随着神经痛(失眠,精神沮丧,消沉).
也就是说,人们没有足够的营养来提高免疫力,使被病毒破坏的神经细胞没有得到有效修复,被破坏的组织和细胞形成的垃圾没有清理排出,病毒进一步繁殖破坏神经组织.
据报导,带状疱疹发病率为人群的1.4‰-4.8‰之间,约有20%的患者遗留有神经痛.50岁以上老年人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人群,约占受累人数的75%左右.该病是医学界的疼痛难题,是中老年人健康潜在的杀手.
该病的主要特点,就是剧烈的顽固性的疼痛.带状疱疹皮损消除后疼痛仍持续,轻微的刺激即引起疼痛发作,不刺激也会突然发作,为减轻衣服对身体的刺激,有人不敢穿衣,或把衣服撑起来,整夜的睡不好觉.如有病毒侵犯到相应脑神经会影响视力,引起面瘫和听觉障碍.除疼痛外,还会诱发心脏病,脑出血,甚至导致死亡.
医学界将这种疼痛分为三种:
1,激惹触痛型.临床表现以对痛觉超敏感为特征,轻轻的触摸即可产生剧烈的难以忍受的疼痛.
2,痹痛型.临床表现以浅感觉减退和痛觉敏感为特征,触痛明显.
3,中枢整合痛型.临床上可兼有以上两型的表现,由中枢继发性敏感化异常为主要特征.
患者在就诊时将疼痛形象地描绘为火烧样痛,撕裂样痛,针刺样痛,刀割一样痛,闪电样痛等等.该病患者应该注意如下几点:1,在饮食方面:不要吃猪肉,不要饮酒及与啤酒类似的碳酸饮料.2,在行动方面:不要活动或少活动,多注意休息.3,在情绪方面:不要忧愁,不要急躁,心情要开朗.4,在治疗方面:建议千万不要采取破坏神经的方法治疗.如神经封闭,切断,阻滞,冷冻,激光照射,使用镇痛泵,向神经根里注射激素,麻醉剂,干扰素,营养神经的药等.
由于患者长期受疼痛折磨而苦不堪言,情绪异常,睡眠障碍,工作能力和社交活动几近丧失,生活质量难以保证,对前景失去信心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家人也为此担忧受累,其危害超出常人的想象
见网址:http://www.zsyrt.com
2008/8/31 14:49
3 IPad2白 1、一饿狼觅食,听到有女人在训孩子:再哭就把你扔出去喂狼!孩子哭一夜,狼在门外痴痴等至天亮,长叹一声:骗子,女人都是骗子!
2.一犯人被执行枪决 ,由于子弹是劣质的,第一枪没放出,接着又放了第二枪...第三枪...这时犯人哭了:大哥你掐死我吧,太他妈吓人了!
3.一老太太看完黑人百米赛后,抹着眼泪说:吓死人!几个挖煤的跪成一排被枪毙,没瞄准就开了枪,娃儿们吓得那个跑呀,绳子都拦不住哇!
4、黄先生热爱革命,为纪念红军,给儿子取名为''''''''军'''''''', 一天送儿子上课,见公交 8路进站, 于是冲儿子大喊:黄军快跑,八路来了!~~~
5、一只小熊去山里创业,农夫给了他一把镰刀,木匠给了他一把锤子, 小熊来到山里遇到老虎,吓得把镰刀、锤子举在头顶, 老虎说:没看出来,就你这熊样还是个党员来!
6、农夫挑担大粪,老外看到后问:大爷,这酱多少钱一斤? 农夫不语,老外用手沾了点放进嘴里,心想:你不告诉我多少钱一斤,我也不告诉你你的酱都臭了

















最新全国企业名录.企业资料.企业信息.老板手机号码.老板手机电话号码,企业数据,黄页,2010年.2011年,


http://www.qiyeminglu.info
2011/4/8 03:10
 共有评论数 3  每页显示 10
页码 1/1  |<  <<   1   >>  >| 
蜀ICP备19025207号-1 Powered by 五味堂 版权所有 © 2000 - 2020
Powered by DiY-Page 5.3.0 © 2005-2024